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5例幼儿腭裂手术临床总结 被引量:12
1
作者 袁文化 邱蔚六 +4 位作者 刘世勳 唐友盛 张瑛 张桦 张伟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3-94,112,共3页
腭裂修复的手术年龄问题虽然至今仍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为争论的焦点之一。 根据临床观察和研究结果,多数学者指出,患者年龄较小,手术可获得满意的语音效果,而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并未起主要作用,或以分期手术来避免影响上颌骨的发育。
关键词 腭裂 手术年龄 幼儿
下载PDF
不同手术年龄组的腭成形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比较研究
2
作者 袁文化 夏炯 +2 位作者 姚隆浩 俞创奇 蒋莉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9,58,共4页
本研究采用纤维鼻咽内窥镜检查及微电脑腭咽闭合功能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对60例不同手术年龄的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小年龄手术组(小于3岁)手术成功率为80.0%,而大年龄手术组(大于6岁)手术成功率为53.3%。并从... 本研究采用纤维鼻咽内窥镜检查及微电脑腭咽闭合功能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对60例不同手术年龄的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小年龄手术组(小于3岁)手术成功率为80.0%,而大年龄手术组(大于6岁)手术成功率为53.3%。并从腭咽闭合的类型、软腭活动度和冠状收缩率三方面阐述了小年龄手术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咽闭合 腭成形术 鼻咽内窥镜 腭裂患者 闭合不全 胯裂整复术 年龄组 后推术 咽腔 功能比较
下载PDF
头颅定位测量对大年龄未手术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的研究分析
3
作者 袁文化 王国民 +1 位作者 姚隆浩 李青云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大年龄未手术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的情况。方法运用电脑图象测试系统,对37名未手术的大年龄腭裂患者头颅定位X片进行测量分析,并与20名正常成人对照。结果大年龄未手术患者上颌骨前后发育受限,而垂直向发育与正常成... 目的研究分析大年龄未手术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的情况。方法运用电脑图象测试系统,对37名未手术的大年龄腭裂患者头颅定位X片进行测量分析,并与20名正常成人对照。结果大年龄未手术患者上颌骨前后发育受限,而垂直向发育与正常成人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上颌骨发育 青年 X线
下载PDF
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外科治疗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15
4
作者 卢晓峰 邱蔚六 +1 位作者 唐友盛 袁文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采用颞颌关节重建与不同的正颌外科术式组合的方法治疗10例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患者,结果表明: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的治疗既要兼顾关节强直的解除,又要矫正畸形颌骨对面容及牙牙合造成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其对口咽通... 通过采用颞颌关节重建与不同的正颌外科术式组合的方法治疗10例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患者,结果表明: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的治疗既要兼顾关节强直的解除,又要矫正畸形颌骨对面容及牙牙合造成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其对口咽通气道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症 外科 颞颌关节强直
下载PDF
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在VPI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国民 杨育生 +3 位作者 蒋莉萍 唐友盛 姚隆浩 袁文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 :客观评价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效果。方法 :对 30例行改良咽成形术者术前、术后的吹气试验 ,汉语语音清晰度以及过度度鼻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术后的吹气试验 ,汉语语音清晰度以及过度鼻音有了明显的改... 目的 :客观评价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效果。方法 :对 30例行改良咽成形术者术前、术后的吹气试验 ,汉语语音清晰度以及过度度鼻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术后的吹气试验 ,汉语语音清晰度以及过度鼻音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能有效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 腭咽闭合不全 吹气试验 汉语语言清晰度 改良咽成形术
下载PDF
豚鼠下颌骨血管系统放射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解雪涛 邱蔚六 +1 位作者 袁文化 王中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7,T001,共4页
采用60Co与深部X线两种放射源按1周内1000cGy×4次,800cGy×4次,600cGy×4次,400cGy×4次的剂量分割条件对128只豚鼠右侧颌骨照射。于放疗后1,3,5月拔牙,定期进行颌骨... 采用60Co与深部X线两种放射源按1周内1000cGy×4次,800cGy×4次,600cGy×4次,400cGy×4次的剂量分割条件对128只豚鼠右侧颌骨照射。于放疗后1,3,5月拔牙,定期进行颌骨微血管铸型检测。结果发现照射后1月毛细血管网络中断,数目减少,小静脉属支继发萎缩;而小动脉病理改变不明显。说明毛细血管是颌骨血管系统中放射敏感性最高的部分;同时在拔牙创不愈的铸型标本局部血管网络缺失,周边可见毛细血管灶性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颌骨 血管铸型 病因学 豚鼠 ORNJ
下载PDF
腭化构音语音训练方法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青云 袁文化 +1 位作者 王国民 蒋莉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10名腭化构音患者语音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的变化 ,初步探讨腭化构音的训练方法。方法腭化构音患者 10名 ,年龄 4~ 14岁 (平均 9.7岁 ) ;其中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良好患者 4名 ,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患者 6名。所有... 目的 通过对 10名腭化构音患者语音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的变化 ,初步探讨腭化构音的训练方法。方法腭化构音患者 10名 ,年龄 4~ 14岁 (平均 9.7岁 ) ;其中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良好患者 4名 ,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患者 6名。所有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循序渐进的语音训练 ,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语音清晰度检查。结果 腭化构音多累及辅音中舌尖前音 /s/,/z/,/c/,舌尖中音 /d/,/t/,舌尖后音 /sh/,/zh/,/ch/及舌面音 /j/,/q/,/x/。腭化构音患者语音治疗后语音清晰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 腭化构音是构音器官异常运动所产生的异常语音 ,并使语音清晰度降低 ,需通过语音训练重建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化构音 语音训练 腭咽闭合
下载PDF
正常人腭咽闭合不全参数——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卢晓峰 袁文化 +2 位作者 朱敏 夏炯 沈国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建立正常人生理性腭咽闭合不全参数,为评价腭裂患者腭咽闭合功能和软腭活动提供一种客观的方法。方法 采用 X 线头影定位测量分析技术对 222 名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incom petence, V ... 目的 建立正常人生理性腭咽闭合不全参数,为评价腭裂患者腭咽闭合功能和软腭活动提供一种客观的方法。方法 采用 X 线头影定位测量分析技术对 222 名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incom petence, V P I)的正常人群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正常人 X线头颅定位测量腭咽闭合功能参数。结果  X 线的腭咽闭合矢状收缩不全率( R V S R)与鼻咽内窥镜检查的腭咽闭合不全率( R V P I)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  X 线头影测量方法是评价腭咽闭合功能和软腭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头影测量 腭咽闭合不全
下载PDF
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软组织关影测量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卢晓峰 邱蔚六 +1 位作者 唐友盛 袁文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7-90,共4页
该研究对12例成年男性颞颌关节强直续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和18名成年男性正常人作对照的头影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患者头影软组织测量特征是(1)最小矢状咽径(posteriorairwayspace;... 该研究对12例成年男性颞颌关节强直续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和18名成年男性正常人作对照的头影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患者头影软组织测量特征是(1)最小矢状咽径(posteriorairwayspace;PAS)减小(P〈0.001);(2)舌和软腭占口咽腔矢状面积比显著地增加P<0.001)。指出:上述两项参数对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强直 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 头影测量
下载PDF
腭裂术后语音训练方法初探 被引量:18
10
作者 蒋莉萍 王国民 +1 位作者 袁文化 李青云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提高腭裂术后患者的汉语语音清晰度。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系统语音训练,包括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测试、吹气训练及序列语音训练(单音→音节→词组→短句→短文)。结果患者的语音清晰度从训练前的平均48.1%提高到训练后的平... 目的提高腭裂术后患者的汉语语音清晰度。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系统语音训练,包括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测试、吹气训练及序列语音训练(单音→音节→词组→短句→短文)。结果患者的语音清晰度从训练前的平均48.1%提高到训练后的平均97.1%,平均提高了49%,经t经验,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01);小年龄组训练平均周期比大年龄组平均周期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语音训练能纠正腭裂术后患者的代偿性发音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语音训练 术后
下载PDF
大年龄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研究──纤维鼻咽内窥镜及微电脑图像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隆浩 袁文化 +2 位作者 夏炯 俞创奇 蒋莉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2期65-67,81,共4页
作者对60例大年龄腭裂病人进行了术后随访,其中30例曾应用Furlow氏反向双Z瓣修复术;30例用传统手术方法修复,结果表明,大年龄腭裂病人的腭咽闭合类型以环状、半环状为主,其手术成功率仅为46.5%,低于各种报道,... 作者对60例大年龄腭裂病人进行了术后随访,其中30例曾应用Furlow氏反向双Z瓣修复术;30例用传统手术方法修复,结果表明,大年龄腭裂病人的腭咽闭合类型以环状、半环状为主,其手术成功率仅为46.5%,低于各种报道,作者认为,腭裂病人因咽侧壁及咽后壁的代偿作用使腭咽闭合类型发生变化,这种代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即使改变手术方法提供了改善语言可能的条件,大年龄手术腭裂病人仍难以提高语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病人 年龄 代偿 鼻咽 腭咽闭合功能 患者 脑图像 作者 类型
下载PDF
带蒂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整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友盛 邱蔚六 +5 位作者 袁文化 刘世勋 林国础 周正炎 张志愿 张志勇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口腔颌面部因癌瘤切除后遗大面积组织缺损,本科除已采用500多例各种游离复合组织瓣行小血管吻合技术整复,以及额、颈、背、项等带蒂组织瓣转移整复以外,自1980年3月以来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整复61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旨在对带蒂胸大... 口腔颌面部因癌瘤切除后遗大面积组织缺损,本科除已采用500多例各种游离复合组织瓣行小血管吻合技术整复,以及额、颈、背、项等带蒂组织瓣转移整复以外,自1980年3月以来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整复61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旨在对带蒂胸大肌皮瓣应用的适应症、优越性等作一初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 组织移植术 胸大肌皮瓣
下载PDF
唇腭裂治疗的新进展(临床部分)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国民 袁文化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7-71,共5页
关键词 唇腭裂 治疗 病因 整复术
下载PDF
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友盛 黄远亮 +4 位作者 袁文化 邱蔚六 夏炯 张桦 蔡中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作者对10例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障碍的成年患者行正颌外科治疗,并提出一种改良的LeFortⅠ型分块截骨前移术,即在不影响腭咽闭合功能和不产生口鼻瘘的条件下前移上颌,通过术前、术后的正颌外科电脑模拟系统预测、牙髓活... 作者对10例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障碍的成年患者行正颌外科治疗,并提出一种改良的LeFortⅠ型分块截骨前移术,即在不影响腭咽闭合功能和不产生口鼻瘘的条件下前移上颌,通过术前、术后的正颌外科电脑模拟系统预测、牙髓活力的测定、腭咽闭合功能评价、面貌外形的对比,作者认为采用该术式是可行的,术后可获得功能与形态兼顾的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术后 牙颌面畸形 正颌外科治疗
下载PDF
大年龄未手术腭裂患者上颌牙弓形态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涌 张志勇 +2 位作者 王国民 袁文化 李青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上颌牙弓生长发育的因素。方法 :对 2 0例未手术腭裂患者的牙颌模型进行测量 ,并与 2 0名正常成人作对照分析。结果 :大年龄未手术腭裂患者与正常成人在尖牙区宽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上颌深度及后牙区的... 目的 :探讨影响上颌牙弓生长发育的因素。方法 :对 2 0例未手术腭裂患者的牙颌模型进行测量 ,并与 2 0名正常成人作对照分析。结果 :大年龄未手术腭裂患者与正常成人在尖牙区宽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上颌深度及后牙区的宽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腭裂组 ,畸形的存在主要是在切牙区及尖牙区 ,对后牙区横向和垂直向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牙弓模型 上颌牙弓发育
下载PDF
CSL在异常语音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国民 陈阳 +2 位作者 邱蔚六 袁文化 潘悟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为探索客观有效的异常语音评价方法 ,应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 ( CSL )分析各种类型患者的异常语音。方法  8例筛选患者 ,咽喉摩擦音、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腭化构音和正常构音各 2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18... 目的 为探索客观有效的异常语音评价方法 ,应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 ( CSL )分析各种类型患者的异常语音。方法  8例筛选患者 ,咽喉摩擦音、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腭化构音和正常构音各 2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18岁。被检敏感音为 /z/、/c/、/s/,直接输入计算机语音工作站 ,存盘后对音声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 各种类型语音的音声图像各有其特征 ,其频谱、辅音起声时间和共振峰各不相同。结论  CSL综合了语图仪和计算机技术 ,可图像化和定量分析声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语音工作站 异常语音 评价
下载PDF
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国民 袁文化 +3 位作者 李青云 蒋莉萍 陈阳 杨育生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congenitalvelopharyngealinsuficiency,CVPI)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CVPI患儿采用咽成形术后语音治疗,并在语音治疗前后分别行吹气测定和汉语语... 目的探讨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congenitalvelopharyngealinsuficiency,CVPI)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CVPI患儿采用咽成形术后语音治疗,并在语音治疗前后分别行吹气测定和汉语语音清晰度的检测。结果7例患儿的语音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语音治疗后的吹气测定和语音清晰度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咽闭合不全 先天性 咽成形术 语音疗法
下载PDF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解雪涛 邱蔚六 +1 位作者 袁文化 王中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近年来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RNJ)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1991年以来我科收治的26例ORNJ病例就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诸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半数以上病例照射总剂量超... 目的:研究近年来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RNJ)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1991年以来我科收治的26例ORNJ病例就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诸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半数以上病例照射总剂量超过80Gy,23例(88.4%)有明确创伤感染史。组织病理学检查反映出ORNJ病变时期下牙槽动脉并未闭塞,病变四周的骨髓腔内仍可见活跃的新骨生成,毛细血管增殖。结论:高剂量放射是当前临床ORNJ发病的显著特点,创伤与感染仍是ORNJ发病的重要因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一步解释了一些诸如X线检查、核素骨显像上ORNJ病灶及周围密度增高影、放射线浓聚等重要临床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放射性骨坏死 放射病
下载PDF
腭裂引起反的前牵引与下颌髁突位置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5 位作者 袁文化 唐友盛 沈国芳 张桦 陈建宇 朱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口外弓加面具对唇腭裂继发骨性反牙合畸形进行早期阻断性治疗后 ,下颌骨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 对 8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6个月的薛氏位片进行分析 ,比较颞下颌关节 (TMJ)前、上、后间隙的宽度。结果 治疗前后双侧TMJ的 ... 目的 评价应用口外弓加面具对唇腭裂继发骨性反牙合畸形进行早期阻断性治疗后 ,下颌骨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 对 8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6个月的薛氏位片进行分析 ,比较颞下颌关节 (TMJ)前、上、后间隙的宽度。结果 治疗前后双侧TMJ的 3个间隙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应用口外弓加面具作上颌骨前牵引后 ,未发现髁突位置的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性反HE 上颌骨前牵引 唇腭裂
下载PDF
功能性异常语音发音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蒋莉萍 王国民 +1 位作者 袁文化 李青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作者通过对功能性语音障碍病人的异常音分析,阐明异常构音的特点,从而为制定有效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经诊断为功能性异常语音的患者共75例(不包括唇腭裂患者),无智力、听力障碍,咬合关系正常;男性:48例,女性:27例,最大... :目的 作者通过对功能性语音障碍病人的异常音分析,阐明异常构音的特点,从而为制定有效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经诊断为功能性异常语音的患者共75例(不包括唇腭裂患者),无智力、听力障碍,咬合关系正常;男性:48例,女性:27例,最大年龄为24岁,最小年龄为4岁,平均年龄为8.16岁。根据语音录音资料并反复观察及记录患者唇的开合度、舌位高低与前后、上下牙列关系和下颌运动等构音器官的运动后,得出异常语音清晰度和异常构音。结果 功能性异常语音的异常语音出现率按构音点分:舌尖前音(68.44%)、舌面音(57.78%)、舌尖后音(23.11%)、舌根音(24%)和舌尖中边音(14.67%)、舌尖中音(17.33%),它们可单独出现,也可两种异常音并存;按语音病理学分类:腭化音占37.33%、侧化音占22.67%、齿间音占21.33%、腭化音+侧化音占8%、侧化音+齿间音占5.33%、鼻腔音占1.33%、其它占4%。结论 功能性异常语音的异常音主要出现在辅音中的舌尖音和舌面音,其中以舌尖前音和舌面音最多见。构音时,舌的运动位置改变是造成功能性异常语音的主要原因,由此也形成了以腭化音、侧化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异常语音 发音 汉语语音清晰度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