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的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
1
作者 袁明新 张亮 +1 位作者 王以龙 刘维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方法进行海底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时,会因为方法中反射模型与海底表面不相符而降低重建精度。为此文章在分析大陆架海底表面特点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方法进行海底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时,会因为方法中反射模型与海底表面不相符而降低重建精度。为此文章在分析大陆架海底表面特点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的侧扫声呐图像海底地形重建方法。首先在保留Lambert漫反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Blinn-Phong镜面反射模型,并基于侧扫声呐图像粗糙度进行漫反射系数、镜面反射系数和镜面反射指数的自适应设计,从而形成适合复杂海底表面的混合反射模型;然后线性化处理辐射照度方程,并采用牛顿-拉夫逊方法来获得海底表面高程;最后根据海底点设计反演高程约束系数来约束表面高程,进而完成侧扫声呐图像的三维重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三维重建方法,文中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值VMAE平均降低了32.18%、相关系数值VCC平均提高了29.62%、信噪比值VSNR平均提升了27.23%,有效实现了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图像 明暗恢复形状方法 混合反射模型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基于T细胞效应的多机器鱼环境免疫协作探测
2
作者 江亚峰 王舜 +2 位作者 张亮 刘维 袁明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2,共9页
为提高多机器鱼在未知复杂水域中的探测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基于T细胞效应的环境免疫协作探测模型和算法。首先基于Jerne的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构建多机器鱼基本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然后根据已探测区域的环境信息,借鉴生物T细胞效应,构... 为提高多机器鱼在未知复杂水域中的探测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基于T细胞效应的环境免疫协作探测模型和算法。首先基于Jerne的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构建多机器鱼基本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然后根据已探测区域的环境信息,借鉴生物T细胞效应,构建多机器鱼的互联耦合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最后进行算法设计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免疫机理的完全探测算法和基于生物熵的免疫协作探测算法相比,文中算法的覆盖率平均提高了7.6%,重复探测率平均降低了32.8%,平均探测步数平均降低了11.6%,平均重复探测步数平均降低了24.7%,验证了未知复杂环境中多机器鱼互联耦合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鱼 环境探测 免疫网络模型 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 T细胞效应
下载PDF
基于社群信息传递机制的AUV路径规划算法
3
作者 江亚峰 张亮 +2 位作者 袁明新 王舜 刘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9-2427,共9页
为了提高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的路径规划能力和效率,提出了基于社群信息传递机制的AUV路径规划算法。基于社群信息传递机制,首先设计了全局短、长连接算子,实现了已规划路径点邻域内最优点搜索和邻域外... 为了提高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的路径规划能力和效率,提出了基于社群信息传递机制的AUV路径规划算法。基于社群信息传递机制,首先设计了全局短、长连接算子,实现了已规划路径点邻域内最优点搜索和邻域外概率搜索;然后设计了局部短、长连接算子,实现了路径中心点的四边界衍生点搜索以及衍生点外可行路径连接;最后完成了AUV路径规划算法流程设计。6种模拟和2种海底地图仿真测试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规划能力强、规划效率高以及规划路径光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机器人 社群信息 长连接 短连接 路径规划
下载PDF
油罐车自主加注臂末端振动特性分析及振动抑制研究
4
作者 王巍 蒋为钰 +1 位作者 缪海鹏 袁明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8,共8页
针对油罐车自主加注臂在作业过程中末端存在振动,导致与加注口对接精度降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平衡缸来抑制末端振动的方法。基于MDH法建立油罐车自主加注臂的正运动学模型,采用解析法对机械臂进行逆向运动学求解,得到加... 针对油罐车自主加注臂在作业过程中末端存在振动,导致与加注口对接精度降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平衡缸来抑制末端振动的方法。基于MDH法建立油罐车自主加注臂的正运动学模型,采用解析法对机械臂进行逆向运动学求解,得到加注臂关节角度和末端对接装置位姿的映射关系。建立加注臂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设置仿真边界条件,通过对不同平衡缸安装位置参数组合的加注臂依次进行仿真,确定平衡缸的最佳安装位置。最后,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对未安装平衡缸、安装平衡缸以及刚体状态下的加注臂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安装平衡缸的加注臂,安装平衡缸的加注臂在运动停止后的残余振动中,振动幅值最大减少了25.1 mm,在加注臂Z向上,振动幅值衰减最大达到了77.4%。以上数据表明,安装平衡缸能够有效降低加注臂的末端振动,提高对接过程的效率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加注臂 平衡缸 MDH法 运动学分析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机械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体系应用研究
5
作者 申燚 方海峰 +1 位作者 吴群彪 袁明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1期94-97,共4页
机械设计课程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工程性强的特点。基于OBE理念开展机械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构建机械设计课程线上电子教学资源、线下虚拟实训资源,在工程项目驱动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研究和实践。实践表明,学生的... 机械设计课程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工程性强的特点。基于OBE理念开展机械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构建机械设计课程线上电子教学资源、线下虚拟实训资源,在工程项目驱动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研究和实践。实践表明,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大幅提高,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引领 资源支撑 项目驱动 机械设计课程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油罐车自主加注臂密封圈响应面优化及分析
6
作者 袁明新 蒋为钰 +2 位作者 王巍 李解 申燚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为了提高油罐车自主加注臂前端快接装置的密封性能,设计了一种内胀式橡胶密封圈,并结合响应面法和有限元法对密封圈进行了优化和分析。首先,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密封圈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了密封圈的倒圆半径、厚度和压缩... 为了提高油罐车自主加注臂前端快接装置的密封性能,设计了一种内胀式橡胶密封圈,并结合响应面法和有限元法对密封圈进行了优化和分析。首先,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密封圈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了密封圈的倒圆半径、厚度和压缩量对密封圈性能的影响;然后,将密封圈与管壁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力和所受等效应力作为优化目标,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了密封结构的优化模型,并通过多目标优化获得最优设计方案;最后,进行了密封圈优化前后的性能对比和分析。数值测试表明,在最大3 MPa介质压力下,优化后密封圈的接触压力提升了1.3 MPa,有效接触面积更大,且接触带更加集中,有利于实现快接装置和油罐车加注口的有效密封,同时等效应力降低了4.3%,有助于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加注臂 橡胶密封圈 有限元分析 响应面法 密封性能
下载PDF
基于空程和方向的船体装配线划线路径优化
7
作者 申燚 戴现令 +2 位作者 袁明新 李解 蒋为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06-2418,共13页
为解决复杂船体装配线划线路径优化时精度低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进而提高数控划线枪的作业效率,提出了基于空程和方向的船体装配线划线路径的调参免疫优化。首先以装配线的划线顺序和划线方向建立目标函数;然后借鉴凸透镜虚实成像原理... 为解决复杂船体装配线划线路径优化时精度低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进而提高数控划线枪的作业效率,提出了基于空程和方向的船体装配线划线路径的调参免疫优化。首先以装配线的划线顺序和划线方向建立目标函数;然后借鉴凸透镜虚实成像原理设计了新免疫优化算法,基于进化代数和种群浓度自适应调节交叉和变异概率,并引入疫苗操作实现了船体装配线划线路径求解;最后基于马尔科夫链理论证明了免疫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六组高维函数测试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免疫遗传算法和自适应改进遗传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实现了100%寻优,且最小收敛代数、平均收敛代数、迭代代数标准差分别平均减少了29.63%、28.96%和18.33%。四种船体结构的装配线划线路径优化测试结果表明,相比起其他三种算法,所提算法的路径规划性能最佳,其最小值和平均值分别平均减少了1.38%和2.39%,平均收敛代数和迭代代数标准差分别平均减少了17.19%和13.08%,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船体装配线划线路径调参免疫优化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装配线 划线路径 空走行程 虚实成像 免疫优化
下载PDF
基于四叉树扇形层值聚类的无人船障碍物检测
8
作者 申燚 赵泽钰 +1 位作者 袁明新 刘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27-5435,共9页
为了实现无人船自主导航过程中对障碍物的精确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扇形层值聚类的无人船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四叉树扇形划分进行障碍物点云数据的检索,并剔除扇形象限内不可信数据;然后利用所获得的四叉树层值来求取全局密... 为了实现无人船自主导航过程中对障碍物的精确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扇形层值聚类的无人船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四叉树扇形划分进行障碍物点云数据的检索,并剔除扇形象限内不可信数据;然后利用所获得的四叉树层值来求取全局密度距离,进而获得层值阈值,以此来对不规则多线形障碍物特征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建立数据点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来求取参考距离,并以参考距离为基准对障碍物点云数据进行聚类判定,提高聚类分割准确性。多线形障碍物特征识别性能测试及水面无人船障碍物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密度聚类算法,在正检率、误检率和漏检率性能指标方面,多线形障碍物特征识别性能测试中,所提算法分别平均下降了9.86%、5.04%、3.10%,水面无人船障碍物检测中,所提算法分别平均下降了10.50%、6.97%、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障碍物检测 激光雷达 四叉树扇形 聚类
下载PDF
多源干扰下侧扫声呐图像复原的综合校正研究
9
作者 张亮 袁明新 +2 位作者 王以龙 江亚峰 杨昺崧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29-137,共9页
为了减少因海洋环境以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等干扰所造成的声呐图像畸变,提出多源干扰下侧扫声呐图像复原的综合校正方法。针对辐射图像明暗区域差异明显、轮廓特征模糊等问题,基于双伽马函数和Retinex理论设计辐射均衡化和轮廓清晰化算子... 为了减少因海洋环境以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等干扰所造成的声呐图像畸变,提出多源干扰下侧扫声呐图像复原的综合校正方法。针对辐射图像明暗区域差异明显、轮廓特征模糊等问题,基于双伽马函数和Retinex理论设计辐射均衡化和轮廓清晰化算子,实现了图像辐射校正;针对环境干扰及工作机理所造成的图像水柱区及图像压缩等问题,设计了海底点检测因子并通过获取实际平距实现斜距校正;针对AUV速度波动造成的图像异常拖拽和压缩等问题,基于经纬度设计航行速度,并通过校正比例系数复原图像块来实现速度校正。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方法,文中综合校正方法不仅使校正图像具有均衡性好、特征轮廓清晰、水柱区基本消除和两舷图像衔接平滑的优点,而且SNR指标平均提升了6.060%、ENT指标平均降低了16.583%、SD指标平均降低了49.904%、ENL指标平均增加了78.347%,有效实现了侧扫声呐图像的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 多源干扰 辐射校正 斜距校正 速度校正
下载PDF
基于误差补偿的船舶双焊接机器人协同免疫网络控制
10
作者 董莹莹 申燚 +2 位作者 孙宏伟 王舜 袁明新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164,共9页
为了实现船舶双焊接机器人的高精度协同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协同免疫网络控制算法。在双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基础上,将协同控制转化为二次型优化问题;将目标函数和关节角分别定义为抗原和抗体,借鉴免疫信息处理机制构建了包... 为了实现船舶双焊接机器人的高精度协同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协同免疫网络控制算法。在双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基础上,将协同控制转化为二次型优化问题;将目标函数和关节角分别定义为抗原和抗体,借鉴免疫信息处理机制构建了包括输入层、跟踪隐层、补偿隐层和输出层的协同免疫网络;将由网络跟踪隐层评价所得递归误差经补偿隐层激活产生补偿项,再通过网络递归和疫苗接种实现船舶双焊接机器人的协同免疫网络控制器设计。4种不同轨迹的双机器人协同跟踪数值仿真表明,相比于MGNN和PDNN算法,协同免疫网络控制算法的平均跟踪误差降低19.05%,平均协同误差降低17.95%,平均关节偏移降低27.73%,验证了该算法的高精度、高协同性和高重复性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补偿 双焊接机器人 疫苗 免疫神经网络 协同控制
原文传递
融合逆密度梯度和双线性插值的深海地图构建
11
作者 彭晓勇 杨旭 +3 位作者 王以龙 薛文博 陈飞 袁明新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4,共5页
为提高深海探测机器人水下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一种融合逆密度梯度聚类和双线性插值的地图构建方法。将机器人所采集的海底环境图像进行灰度化、分割和去噪预处理;对障碍物区域的图像像素进行聚类;根据探测机器人结构尺寸对聚类后... 为提高深海探测机器人水下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一种融合逆密度梯度聚类和双线性插值的地图构建方法。将机器人所采集的海底环境图像进行灰度化、分割和去噪预处理;对障碍物区域的图像像素进行聚类;根据探测机器人结构尺寸对聚类后二值图像进行改进双线性插值的局部膨胀处理,获得最终环境地图。2种不同环境的地图构建结果表明:传统Meanshift算法和双线性插值算法相比,融合逆密度梯度聚类和双线性插值的图像处理能够实现地图中非可行区域的确定,检出率平均提升26.1%,漏检率平均降低31.4%,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地图构建 逆密度梯度 聚类 双线性插值
下载PDF
基于递归免疫网络在线辨识的AUV三维轨迹跟踪控制
12
作者 王舜 江亚峰 +2 位作者 张亮 刘维 袁明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9-125,共7页
为了提高海流、海浪、水下噪声等扰动下的AUV三维轨迹跟踪精度,提出基于递归免疫网络在线辨识的PID自整定轨迹跟踪控制器(PID-RINN)。首先建立AUV的运动学模型,并将其深度距离、首向角和俯仰角作为控制变量,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在线辨识... 为了提高海流、海浪、水下噪声等扰动下的AUV三维轨迹跟踪精度,提出基于递归免疫网络在线辨识的PID自整定轨迹跟踪控制器(PID-RINN)。首先建立AUV的运动学模型,并将其深度距离、首向角和俯仰角作为控制变量,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在线辨识的PID控制器;然后借鉴生物免疫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构建了递归免疫网络;接着将水下机器人在水平面上距预瞄路径点的侧向距离定义为疫苗,并联合细胞隐层输出接种到递归免疫网络的突触隐层;最后基于梯度法实现了递归免疫网络辨识下的PID控制器在线自整定。测试结果表明,与PID、PID_GA、PID_RBF相比,文中轨迹跟踪控制的平均和最大位置误差分别平均减少31.91%和25.81%,平均和最大首向角误差分别平均减少32.54%和25.27%,以及平均和最大俯仰角误差分别平均减少61.93%和61.26%,从而验证了文中递归免疫网络在线辨识的AUV三维轨迹跟踪具有高控制精度,以及强扰动抑制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机器人 三维轨迹跟踪 递归免疫网络 在线辨识 PID控制器
下载PDF
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明新 杜海峰 +1 位作者 王孙安 庄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37-1141,共5页
针对小世界算法在复杂函数优化中存在的停滞现象,以及低局域短连接的搜索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算法.根据信息熵建立了种群个体浓度,并以个体浓度和个体适应度作为评价标准进行高浓度的个体更替,从而实现了种群的... 针对小世界算法在复杂函数优化中存在的停滞现象,以及低局域短连接的搜索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算法.根据信息熵建立了种群个体浓度,并以个体浓度和个体适应度作为评价标准进行高浓度的个体更替,从而实现了种群的自我调节和多样性保持.利用混沌变量的遍历性和随机性,通过Logistic映射生成初始种群,采用混沌扰动对短连接后的个体进行局部搜索,从而提高了小世界算法的搜索效率和搜索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明显改善了小世界算法的搜索能力,而且搜索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熵 混沌 小世界算法 函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势场法优化的蚁群免疫网络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明新 王孙安 +1 位作者 李昆鹏 陈乃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4686-4690,共5页
借鉴独特型网络假设和蚂蚁觅食行为的有关机理,提出了一种蚁群免疫网络路径规划算法。将机器人环境作为抗原,机器人行为策略作为抗体,通过抗原抗体的激励和抑制构建免疫网络,同时利用蚁群算法进行网络搜索,改善了免疫网络的最优规划。... 借鉴独特型网络假设和蚂蚁觅食行为的有关机理,提出了一种蚁群免疫网络路径规划算法。将机器人环境作为抗原,机器人行为策略作为抗体,通过抗原抗体的激励和抑制构建免疫网络,同时利用蚁群算法进行网络搜索,改善了免疫网络的最优规划。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将人工势场法的规划结果作为先验知识,通过疫苗抽取和接种实现网络初始化。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规划路径短以及自学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免疫网络 蚁群算法 人工势场
原文传递
老人跌倒辅助坐起装置的设计和开发
15
作者 汤雨辉 王占光 +3 位作者 王以龙 陈飞 薛文博 袁明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为了解决老人独自在家因意外跌倒而无法自行坐起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老人跌倒辅助坐起装置。首先介绍装置的机械结构组成,主要包括抬升行走机构、椅背传递机构和椅背升降机构;然后设计装置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语音识别及行走控制电路、... 为了解决老人独自在家因意外跌倒而无法自行坐起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老人跌倒辅助坐起装置。首先介绍装置的机械结构组成,主要包括抬升行走机构、椅背传递机构和椅背升降机构;然后设计装置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语音识别及行走控制电路、电容检测及抬升控制电路、椅背传递及升降控制电路,以及系统控制流程;最后完成装置的实物模拟搭建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老人跌倒后可以先通过语音遥控辅助坐起装置到身边,然后在语音和触摸电容等控制下借助辅助坐起装置实现身体由平躺地面到席地而坐,再到离地而坐的姿态变化,满足独居老人跌倒后自助坐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 跌倒 辅助坐起装置 语音识别 电容传感器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的多机器人协作搬运免疫网络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明新 叶兆莉 +1 位作者 程帅 申燚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了进一步发挥多机器人系统在协作搬运过程中的执行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干扰素调节的免疫网络分配算法。将箱子和机器人分别看作抗原和抗体,首先定义了抗原和抗体之间以及抗体和抗体之间的亲和度;然后根据干扰素作用机制定义了干... 为了进一步发挥多机器人系统在协作搬运过程中的执行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干扰素调节的免疫网络分配算法。将箱子和机器人分别看作抗原和抗体,首先定义了抗原和抗体之间以及抗体和抗体之间的亲和度;然后根据干扰素作用机制定义了干扰素调节因子;最后借鉴Jerne的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建立了多机器人协作搬运的新免疫分配模型。多环境测试结果表明:与其他免疫分配算法相比,新算法不仅能显著缩短搬运路径、降低机器人的能量损耗,还能减少参与协作的机器人数目,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率,充分体现了多机器人系统协作中任务分配的合理性,显示出较强的任务规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搬运 多机器人系统 免疫网络算法 干扰素 亲和度
下载PDF
Baldwin效应的自适应免疫网络规划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明新 王孙安 +1 位作者 吴灿阳 陈乃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9,113,共6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免疫网络规划算法.借鉴独特型网络假设,将机器人环境作为抗原,机器人行为作为抗体,通过抗原抗体的激励和抑制来构建免疫网络.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网络搜索能力,根据Baldwin效应构建...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免疫网络规划算法.借鉴独特型网络假设,将机器人环境作为抗原,机器人行为作为抗体,通过抗原抗体的激励和抑制来构建免疫网络.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网络搜索能力,根据Baldwin效应构建了抗体生命力更新算子,并对抗体生命力衰减系数进行了自适应调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自组织和自学习的特点,在收敛性能、规划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DWIN效应 免疫网络 路径规划 衰减系数
下载PDF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案例化专创融合教学设计与实践
18
作者 江亚峰 袁明新 +2 位作者 龚正朋 申燚 王占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年第4期30-32,37,共4页
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化专创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并针对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案例化专创融合教学设计,设计专创融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设计有助于促进专创融合,提升学生参与实践课... 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化专创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并针对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案例化专创融合教学设计,设计专创融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设计有助于促进专创融合,提升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同类实践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专创融合 实践教学平台 案例化教学
下载PDF
联合迁移学习和自适应学习率的苹果成熟度识别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明新 于洪涛 +2 位作者 江亚峰 王琪 申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针对目前用于苹果成熟度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存在训练时间长,训练样本多的不足,提出了联合迁移学习和自适应学习率的识别方法。首先,选用结构较小的VGG-F模型作为预训练模型;然后在VGG-F模型的训练过程中融入局部响应归一化的数据预处理... 针对目前用于苹果成熟度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存在训练时间长,训练样本多的不足,提出了联合迁移学习和自适应学习率的识别方法。首先,选用结构较小的VGG-F模型作为预训练模型;然后在VGG-F模型的训练过程中融入局部响应归一化的数据预处理、以函数损失为依据的学习率自适应调整和优选动量值的三种训练策略;最后将已构建的图像样本用于调整后的模型进行重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本VGG-F模型、具有深层结构的VGG-16和VGG-19模型,文中提出的模型将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7.5%、6.33%和4.5%,且重训练时间远少于其他三种模型,从而验证了文中方法在解决苹果成熟度识别问题时具有训练成本低和识别准确率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成熟度 VGG-F模型 迁移学习 动态学习率 局部响应归一化
下载PDF
融合输入整形和滑模的锻造机器人振动抑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明新 王丽丽 +2 位作者 陈卫彬 邱贝贝 徐玉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为抑制锻压机冲击对锻造机器人造成的残余振动,提出了融合输入整形和滑模的振动抑制策略。首先在开环控制中设计了零振动微分输入整形器;然后在闭环控制中设计了带滤波的滑模控制器;进一步通过对基本克隆算法进行云变异和反向选择,设计... 为抑制锻压机冲击对锻造机器人造成的残余振动,提出了融合输入整形和滑模的振动抑制策略。首先在开环控制中设计了零振动微分输入整形器;然后在闭环控制中设计了带滤波的滑模控制器;进一步通过对基本克隆算法进行云变异和反向选择,设计了融合云模型和反向学习的克隆算法并实现了滑模参数优化;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完成了振动抑制的数值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过输入整形器整形,冲击振动信号幅值减少了45.7%;通过加入低通滤波器,消除了滑模控制器自身92.1%的抖振。与传统试凑、差分遗传优化和混沌克隆优化的滑模控制器相比,融合云模型和反向学习的克隆优化实现了控制器对外界干扰的快速抑制,且稳定时间相对提高了75.0%、66.7%和37.5%,平均误差相对减少了50.7%、28.7%和14.4%,而完整控制策略实现了平均98.4%的干扰抑制,从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锻造机器人残余振动抑制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机器人 残余振动 输入整形 滑模控制 克隆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