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lncRNA DSCAM-AS1表达通过负调控miR-338-3p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1
作者 袁泉良 郭跃 张庆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545-3549,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SCAM-AS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iR-NC组(转染miR-NC)、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 mimics)、si-NC组(转染si-NC)、si-DSCAM-AS1组(转染DSCAM-AS1)、pcDNA组(...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SCAM-AS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iR-NC组(转染miR-NC)、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 mimics)、si-NC组(转染si-NC)、si-DSCAM-AS1组(转染DSCAM-AS1)、pcDNA组(转染pcDNA)、pcDNA-DSCAM-AS1组(转染pcDNA-DSCAM-AS1)、si-DSCAM-AS1+anti-miR-NC组(共转染si-DSCAM-AS1和anti-miR-NC)、si-DSCAM-AS1+anti-miR-338-3p组(共转染si-DSCAM-AS1和anti-miR-338-3p)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中;采用q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338-3p和DSCAM-AS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荧光活性;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与正常结直黏膜上皮细胞NCM460相比,结直肠癌细胞SW480、HT29、SW1116中DSCAM-AS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338-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下调DSCAM-AS1、过表达miR-338-3p均可显著抑制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P<0.05)。DSCAM-AS1抑制miR-338-3p表达,靶向调控miR-338-3p的表达,部分逆转下调DSCAM-AS1对SW480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lncRNA DSCAM-AS1对结直肠癌细胞的调控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338-3p有关,可对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可为结直肠癌的治疗、预防和诊断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DSCAM-AS1 miR-338-3p 结直肠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精细化理念的健康教育联合引导式放松训练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贵 袁泉良 +1 位作者 杨琛 李春柯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20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理念的健康教育联合引导式放松训练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收治的70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CS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精细化理念的健康教育联合引导式放松训练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收治的70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CS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理念的健康教育联合引导式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应对[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心理韧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负性情绪[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生活质量[采用CSOM生活质量量表(CSOM-QOL)]。结果:干预后,两组治疗面对、回避、屈服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ANA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躯体症状、医疗资源、情感障碍及日常生活受限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精细化理念的健康教育联合引导式放松训练应用于CSOM患者围术期,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应对积极性及自我护理能力,强化心理积极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理念 健康教育 引导式放松训练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围术期护理 自我护理 心理韧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年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效果分析
3
作者 杨琛 尹中普 +2 位作者 袁泉良 陈子涵 黄维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语前聋儿童120例,按照儿童年龄将其分为低龄组(<3岁,37例)、中龄组(3~7岁,58例)和大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语前聋儿童120例,按照儿童年龄将其分为低龄组(<3岁,37例)、中龄组(3~7岁,58例)和大龄组(>7岁,25例)。所有儿童均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6个月评估听觉行为分级、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语言交流能力、言语可懂度分级;术后1年评估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听觉行为分级、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得分率、轮流交流能力(V+G)、主动交流能力(V+G)、言语可懂度分级各项分数、术后1年的基本声音感知、高级声音感知、言语能力、活动能力、社会交流、自信心各项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为低龄组、中龄组、大龄组;与术前比,术后1年三组父母期望、对家庭影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且从高到低排序为低龄组、中龄组、大龄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语前聋儿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均可促进听觉、言语发育,且术后1年内儿童年龄越小效果越显著,在轮流交流能力、主动交流能力、言语可懂度分级及生存质量方面的提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前聋 人工耳蜗植入术 听觉行为分级 言语可懂度分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超声多普勒痔动脉结扎术与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袁泉良 张庆东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2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多普勒痔动脉结扎术(DGHAL)与同期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Ⅲ度混合痔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PH组与DGHAL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 目的比较超声多普勒痔动脉结扎术(DGHAL)与同期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Ⅲ度混合痔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PH组与DGHAL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DGHAL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DGHAL组患者术后疼痛、切口水肿、直肠肛门狭窄、轻度肛门狭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 745,P=0. 186)。结论DGHAL治疗Ⅲ度混合痔,可有效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 Ⅲ度混合痔
下载PDF
造影CT三维成像在肛瘘术前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袁泉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4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造影CT三维成像在肛瘘术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疑似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术前行瘘管造影CT平扫及三维重建,根据手术结果评估造影CT三维成像对肛瘘的诊断效能。结果肛肠专科体检对肛瘘分类诊断与手... 目的观察造影CT三维成像在肛瘘术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疑似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术前行瘘管造影CT平扫及三维重建,根据手术结果评估造影CT三维成像对肛瘘的诊断效能。结果肛肠专科体检对肛瘘分类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59.52%显著低于造影CT三维成像与手术结果符合率100%(P<0.05)。造影CT三维成像对肛瘘分型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90.48%。造影CT三维成像对肛瘘内口、支管和脓肿的术前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3.89%、89.47%、100%。结论造影CT三维成像在对肛瘘分类、分型及对肛瘘内口、支管和脓肿等方面术前诊断效果良好,对指导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 CT 三维成像 肛瘘 术前诊治
下载PDF
直肠癌异时性肺转移无病间期时长的相关因素
6
作者 袁泉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40-42,共3页
探讨直肠癌异时性肺转移无病间期时长的相关因素。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异时性肺转移患者114例,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114例患者中,无病间期时长<12个月17例,占14.91%,12~35... 探讨直肠癌异时性肺转移无病间期时长的相关因素。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异时性肺转移患者114例,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114例患者中,无病间期时长<12个月17例,占14.91%,12~35个月75例,占65.79%,>35个月22例,占19.30%。不同肿瘤直径、肿瘤与肛缘间距、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术前癌胚抗原、脉管浸润、术前辅助放疗、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无病间期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与肛缘间距≤7 cm、TNM分期Ⅲ~Ⅳ期、术前癌胚抗原>5 ng/mL、术前辅助放疗、术后辅助化疗是影直肠癌异时性肺转移患者无病间期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异时性肺脏转移 无病间期时长-癌胚抗原
下载PDF
标准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尹泊 程相杰 袁泉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8期74-76,共3页
胃溃疡是指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主要诱因的发生于胃角、胃窦、贲门和裂孔疝等胃内壁或更深层部位的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多发于中老年人[1,2]。近年来胃溃疡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以标准四联疗法治疗为主,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胃溃... 胃溃疡是指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主要诱因的发生于胃角、胃窦、贲门和裂孔疝等胃内壁或更深层部位的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多发于中老年人[1,2]。近年来胃溃疡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以标准四联疗法治疗为主,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胃溃疡的治愈率已得到显著提高,但仍无法完全根治[3]。有研究指出,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具有较好效果[4,5]。本研究对比抗生素序贯疗法及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四联疗法 抗生素序贯疗法 裂孔疝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 贲门 胃角 研究对比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尹泊 程相杰 袁泉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 研究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生长抑素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5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3)采取常规生长抑... 目的 研究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生长抑素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5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3)采取常规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n=4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EVL,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再出血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再出血总发生率为4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两组HVPG、RBC、Hb、ALT及AST水平均明显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VL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EVB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生长抑素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对二线治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尹泊 程相杰 袁泉良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治疗失败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住院治疗的90例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法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给予阿...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治疗失败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住院治疗的90例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法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每21天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相关毒副作用、生活质量和治疗后1年生存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缓解率(T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和脱发,不良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Kamofsky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Kam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对于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可在提高临床近期疗效的同时减少阿帕替尼不良反应,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晚期 康莱特注射液 阿帕替尼 生活质量 生存率
下载PDF
基于NF-κB p65通路研究自拟五倍子汤对大鼠肛瘘术后镇痛及炎症抑制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袁泉良 张庆东 +1 位作者 郭跃 赵文博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175-2181,共7页
目的:探讨自拟五倍子汤对大鼠肛瘘(anal fistula,AF)术后镇痛及炎症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4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建立AF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自拟五倍子汤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五... 目的:探讨自拟五倍子汤对大鼠肛瘘(anal fistula,AF)术后镇痛及炎症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4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建立AF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自拟五倍子汤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五倍子汤组大鼠使用自拟五倍子汤煎剂100 mL擦洗创面15 min,擦洗后给予常规包扎;阳性对照组大鼠使用高锰酸钾稀释液100 mL擦洗创面15 min,擦洗后给予常规包扎;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擦洗创面,擦洗后给予常规包扎,每次1次,连续干预14 d。给药第1、7、14天后,记录各组大鼠首次舔舐肛周潜伏时间、5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和舔舐肛周总时长;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的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各组大鼠创面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p65,NF-κB p65)、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给药后第1、7、14天,与模型组比较,自拟五倍子汤组大鼠5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及舔舐肛周总时长显著减少(P<0.05),首次舔舐肛周潜伏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给药后第1天比较,给药后第7、14天后,自拟五倍子汤组大鼠5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及舔舐肛周总时长显著减少(P<0.05),首次舔舐肛周潜伏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α、IL-1β、IL-6的水平及NF-κB p65和COX-2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自拟五倍子汤组大鼠TNF-α、IL-1β、IL-6的水平及NF-κB p65和COX-2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自拟五倍子汤可明显改善大鼠创面组织结构受损,减少胞间渗出液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结论:自拟五倍子汤能明显改善AF大鼠炎症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术后疼痛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节NF-κB p65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五倍子汤 肛瘘 术后镇痛 炎症抑制 NF-κB p65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血清VEGF和CRP表达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泉良 韩柯 +1 位作者 任东方 段兴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838-84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在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病理阶段的临床意义及对CR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检测VEGF和CRP表达浓度。结果 79例VEGF和CRP的表达水平在结直...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在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病理阶段的临床意义及对CR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检测VEGF和CRP表达浓度。结果 79例VEGF和CRP的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患者体内高于健康对照。VEGF和CRP的表达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的表达随肿瘤Dukes分期、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逐渐升高,CRP的血清浓度和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ROC分析显示VEGF和CRP的AUC分别为0.710和0.702,对结直肠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62.5%和68.7%,特异性分别为75.0%和65.0%。联合检测中,Logistic分析的AUC为0.735,系列法和平行法分析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达到88.35%和91.25%。结论 VEGF和CRP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患者体内升高,VEGF和CRP表达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VEGF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反应蛋白 诊断
原文传递
血清PSA、ALP与OC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泉良 屈中玉 任东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4087-40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81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核素骨显像诊断分为50例骨转移组和31例非骨转移组,对所有患者血清PSA、ALP和OC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81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核素骨显像诊断分为50例骨转移组和31例非骨转移组,对所有患者血清PSA、ALP和OC进行检测,分析2组患者PSA、ALP和OC的表达水平,比较和评价单个及指标联合检测时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PSA、ALP和OC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组样本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骨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ALP和OC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参考值分别为40.60 ng/ml、125.26 U/L和3.96 ng/ml,检测灵敏度分别为78.4%、76.5%和68.6%,特异度分别为43.3%、46.7%和60.0%。PSA、ALP和OC的表达水平随着骨转移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ALP和OC检测能够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和预警,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骨转移
原文传递
肛肠疾病术后治疗及护理措施
13
作者 袁泉良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110-110,共1页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肛肠疾病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改进治疗与护理措施,即音乐疗法及微波照射.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肛肠疾病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改进治疗与护理措施,即音乐疗法及微波照射.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9.8±2.83)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4.2±2.51)d,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组均无血常规异常,均无发现创面感染及肉芽组织过度增生.结论音乐疗法及微波照射能促进肛肠疾病术后伤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术后 护理
原文传递
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贵 袁泉良 +2 位作者 邵静 赵静 代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487-5490,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手术室行耳鼻喉手术的423例患者,根据强化消毒隔离实施前后分组,在2016年1月-2016年6月为实... 目的探讨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手术室行耳鼻喉手术的423例患者,根据强化消毒隔离实施前后分组,在2016年1月-2016年6月为实施前组共205例、2016年7月-2016年12月为实施后组共218例,实施前组实施常规消毒措施,实施后组实施前后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观察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手术室内病原菌菌落数量、感染病原菌的种类。结果实施前组感染率为18.05%,实施后组感染率为9.63%(P<0.05);两组患者均以手术部位感染为主;实施前组术前、手术开始10min、手术结束时病原菌菌落数均高于实施后组(P<0.05);实施前组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25株,实施后组检出病原菌16株。结论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可降低手术室内细菌数量,有助于降低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将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实施,以降低各科室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科 医院感染 强化消毒 隔离 手术室
原文传递
早期喉癌患者根治术后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贵 袁泉良 +2 位作者 邵静 赵静 代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6-238,272,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喉癌患者根治术后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医院施行喉癌根治术的278例早期喉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喉癌患者根治术后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医院施行喉癌根治术的278例早期喉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应用抗菌药物等相关因素统计和分析,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结果 278例早期喉癌行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41例,感染率14.75%;早期喉癌患者根治术后感染类型以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为主;年龄>60岁、临床分期Ⅱ期、基础疾病、手术时间>4h、术中出血量>20ml、应用抗菌药物均为早期喉癌患者根治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分期、基础疾病以及应用抗菌药物是早期喉癌患者根治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喉癌患者根治术后医院感染与年龄、临床分期、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相关,围术期应针对影响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根治术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参芪颗粒对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庆东 袁泉良 吕柯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578-3580,共3页
目的探讨参芪颗粒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14例CRF患者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7)。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有氧运动等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颗粒治疗。... 目的探讨参芪颗粒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14例CRF患者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7)。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有氧运动等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RF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观察组无疲乏或轻度疲乏患者显著增多(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对治疗的满意率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观察组患者的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颗粒治疗CRF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患者疲乏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临床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颗粒 结直肠肿瘤 癌因性疲乏
下载PDF
培土止泻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庆东 袁泉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培土止泻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以及对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和水通道蛋白-8(AQP-8)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110例IBS-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培土止泻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以及对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和水通道蛋白-8(AQP-8)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110例IBS-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口服治疗,3次/d,2粒/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培土止泻汤内服,1剂/d,2次/d。两组疗程均为6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评分;采用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GRP和AQP-8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1.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胀、腹痛、腹泻和粪便性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状况、饮食影响、睡眠状况、日常运动、精力改变、日常社交和工作影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GP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QP-8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止泻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IBS-D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血清CGRP水平和升高AQP-8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培土止泻汤 马来酸曲美布汀 脾胃虚弱证
原文传递
化湿通络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庆东 袁泉良 孙晓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化湿通络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2组均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化湿通络方灌肠,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评定腹痛... 目的:观察化湿通络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2组均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化湿通络方灌肠,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评定腹痛、腹泻、血便和里急后重评分,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7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痛、腹泻、血便和里急后重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5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TNF-α、IL-5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湿通络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能有效减轻症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美沙拉嗪肠溶片 化湿通络方 中药灌肠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损害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泊 程相杰 袁泉良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9期45-48,52,共5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皮肤损害状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病房收治的135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发生皮肤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害状...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皮肤损害状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病房收治的135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发生皮肤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害状况,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UC患者发生皮肤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全部患者中共有15例(11.1%)发生皮肤损害,其中结节性红斑(EN)4例,坏疽性脓皮病(PG)4例,银屑病2例,湿疹2例,鱼鳞病1例,玫瑰痤疮1例,天胞疮1例。皮肤损害的发病时间方面,11例患者在UC诊断后出现,4例患者在诊断时发现皮肤损害(包括EN2例、PG1例、湿疹1例),仅有1例EN是在UC诊断前已存在。观察组的慢性皮肤疾病家族史、病程≥10年、重度UC和重度活动期的发生率分别为20.0%、20.0%、60.0%、5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3.3%、25.8%、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严重程度和临床分期是患者发生皮肤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1/10的UC患者伴有皮肤损害,其中以EN和PG最为常见,皮损损害可出现在任何时期,包括UC的诊断之前、后或同时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和临床分期是UC患者发生皮肤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病情越严重,发生皮肤损害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皮肤损害 活动度 结节性红斑 坏疽性脓皮病
原文传递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Wexner评分比较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郭跃 韩柯 +1 位作者 袁泉良 白方会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和传统的切开挂线术两种手术方案在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8例来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改良经括约... 目的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和传统的切开挂线术两种手术方案在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8例来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切开挂线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来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创伤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研究组患者(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0.2±0.1)分、4.55%和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0.3)分、27.27%和7.69%]。结论改良LIFT不仅能缩短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小患者手术的创伤面积及术中的出血量;还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工作中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方案 复杂性肛瘘 治疗效果 随机法 结扎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