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企业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发生甲状腺结节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锦 唐波 +3 位作者 席悦 袁炜烨 沈月平 涂彧 《辐射防护通讯》 2019年第2期6-9,14,共5页
采用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和问卷形式,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某企业内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暴露在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下发生甲状腺结节的风险。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中以混合射线组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最高,随着年... 采用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和问卷形式,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某企业内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暴露在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下发生甲状腺结节的风险。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中以混合射线组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最高,随着年龄和放射工龄的增加发生风险会增加;性别不同与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电离辐射 甲状腺结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海市某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结果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肖虹 高林峰 +7 位作者 姚杰 钱爱君 王彬 蒋舟 袁炜烨 白江涛 卢顺琦 修增赫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1-576,共6页
[背景]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员所受剂量评价及放射性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检测机构持续参加能力比对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改进,是常规监测重要的质量保证。[目的]以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放射... [背景]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员所受剂量评价及放射性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检测机构持续参加能力比对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改进,是常规监测重要的质量保证。[目的]以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放射卫生实验室为例,对参与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的过程及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了解该实验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的性能,分析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日常个人剂量监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Z 207—2016《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按照Ⅱ类(光子)检验的相关要求,2018—2021年共对20组比对考核盲样剂量计进行测读,鉴别各组射线质,计算其个人剂量当量Hp(10),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计算报告值与参考值的偏差,对连续4年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4年比对样品的射线质均为N100或Cs-137,比对样品的报告值为0.57~4.61 mSv之间,合成不确定度在0.043~0.365 mSv,扩展不确定度(k=2)在0.09~0.73 mSv,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在13.8%~16.4%。4年共20组比对样品的单组性能∣Pi∣均≤0.10,每年5组比对样品的综合性能均≤0.10,检测报告Q值评分均>15分,实验室连续4年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结果优秀,但因Q值未达满分,故仍有提升空间。[结论]该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处理规范,结果准确可靠,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仍应持续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加强能量鉴别式剂量计的角度响应研究,提高对低剂量X射线的测读能力,分析降低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关键点,不断提高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剂量当量 比对 不确定度 质量控制 监测能力
原文传递
上海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和防护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蒋舟 姚杰 +2 位作者 高林峰 卢顺琦 袁炜烨 《中国辐射卫生》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和防护水平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覆盖三级、二级及未定级医院,选取上海市15家医院的30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和防护检测标准对加速器进行质量控制...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和防护水平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覆盖三级、二级及未定级医院,选取上海市15家医院的30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和防护检测标准对加速器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和防护水平检测。结果 质量控制检测的30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有5台不合格,总体初检合格率83.3%,复检合格率100%;(5 cm×5 cm)~(30 cm×30 cm)的X射线方形照射野的均整度合格率为83.3%,X射线方形照射野的对称性合格率为96.7%,其余指标均合格;30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机房防护检测均合格。结论 上海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防护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部分性能指标初检结果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质量控制,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质量控制 防护水平检测
原文传递
呼吸道含铀化合物滞留廓清模型及单次吸入肺部滞留量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炜烨 王一迪 +2 位作者 席悦 孙亮 涂彧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50,共8页
为了解误吸含铀化合物气溶胶后放射性铀在体内的分布滞留情况,本研究基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130号报告给出的生物动力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中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人呼吸... 为了解误吸含铀化合物气溶胶后放射性铀在体内的分布滞留情况,本研究基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130号报告给出的生物动力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中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人呼吸道隔室沉积及廓清仿真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含铀化合物的体内滞留廓清情况主要与吸入化合物的溶解度相关,溶解度高的化合物如UF6,数天后即从肺中彻底廓清,而难溶性化合物如UO2,将在肺中滞留20余年。本模型能准确反映铀在体内的滞留分布状况,可用于吸入性内污染发生后放射性铀肺部滞留量计算以及制定后续医疗救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照射 MATLAB 生物动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放射性碘治疗给药剂量预测的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袁炜烨 姚杰 +5 位作者 蒋舟 肖虹 钱爱君 王彬 白江涛 高林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构建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131)I核素治疗所需给药剂量,为患者计算个性化治疗剂量方案。方法从上海多家医学院核医学科收集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甲亢患者完整的病例资料... 目的构建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131)I核素治疗所需给药剂量,为患者计算个性化治疗剂量方案。方法从上海多家医学院核医学科收集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甲亢患者完整的病例资料,包括病史、检查结果、治疗过程等。随后建立预测模型,先以小样本数据比较BP神经网络,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模型的预测结果,选择最优模型对给药剂量进行预测,最后测试模型精准度。结果以小样本构建的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SVM模型预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53%,7.09%,9.64%,比较后选择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30例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验证计算,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为7.22%,均方误差为0.053,最小误差为0.57%,最大误差为13.78%。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预测方法,为需要放射性碘治疗的甲亢患者提供给药剂量参考,减少患者剂量过量所致放射性损伤的可能或剂量不足所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 ^(131)I治疗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