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喷雾助剂对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番茄潜叶蛾的增效作用
1
作者 杨石有 张蕊 +3 位作者 李宏琳 黄镜梅 孔琼 袁盛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315,共5页
为评价喷雾助剂对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番茄潜叶蛾Phthorimaea absoluta Meyrick的增效作用,分别向比推荐用量减量10%、20%、30%的药液中添加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或芦荟精油助剂至终浓度为0.05%(V/V),测定其对番茄潜叶蛾的田... 为评价喷雾助剂对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番茄潜叶蛾Phthorimaea absoluta Meyrick的增效作用,分别向比推荐用量减量10%、20%、30%的药液中添加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或芦荟精油助剂至终浓度为0.05%(V/V),测定其对番茄潜叶蛾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添加3种喷雾助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效。相较于推荐用量,添加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或芦荟精油可使农药减量10%~20%。田间应用时可将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按照推荐用量减量10%~20%,并添加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或芦荟精油来防治番茄潜叶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氯虫苯甲酰胺 喷雾助剂 减量增效 田间防效
下载PDF
农药助剂对茚虫威防治番茄潜叶蛾的减量增效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石有 张蕊 +3 位作者 李宏琳 黄镜梅 孔琼 袁盛勇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542,共7页
为评价农药助剂对15%茚虫威悬浮剂防治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的减量增效作用,分别向减量10%、20%、30%的15%茚虫威悬浮剂药液中添加500 ppm的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芦荟精油助剂,测定其对番茄潜叶蛾的田间防效。结果显... 为评价农药助剂对15%茚虫威悬浮剂防治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的减量增效作用,分别向减量10%、20%、30%的15%茚虫威悬浮剂药液中添加500 ppm的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芦荟精油助剂,测定其对番茄潜叶蛾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相同浓度下,添加农药助剂后的防效均显著高于15%茚虫威悬浮剂的防效,相对常规用量通过添加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或芦荟精油可使农药减量10%~20%。田间应用将15%茚虫威悬浮剂按照常规用量减量10%~20%,通过添加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或芦荟精油可有效防治番茄潜叶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茚虫威 喷雾助剂 增效作用
下载PDF
桔小实蝇的产卵选择性 被引量:39
3
作者 袁盛勇 肖春 +3 位作者 孔琼 陈斌 李正跃 高永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4,共4页
以番石榴、酸石榴、甜石榴和西红柿四种果实引诱雌虫产卵结果可知,桔小实蝇最喜欢在番石榴上产卵(132. 3±7. 31 /♀),次之是酸石榴(58. 0±6. 24 /♀ )和甜石榴 ( 42. 3±3. 84 /♀ ),而西红柿最差 ( 4. 3±1. 20 /♀... 以番石榴、酸石榴、甜石榴和西红柿四种果实引诱雌虫产卵结果可知,桔小实蝇最喜欢在番石榴上产卵(132. 3±7. 31 /♀),次之是酸石榴(58. 0±6. 24 /♀ )和甜石榴 ( 42. 3±3. 84 /♀ ),而西红柿最差 ( 4. 3±1. 20 /♀)。雌虫产卵易受果实伤口引诱,雌虫喜欢在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上产卵。雌虫喜欢选择在成熟果实上产卵,果实越成熟产卵的数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 桔小实蝇 雌虫 果实 番石榴 西红柿 酸石榴 引诱 数量 成熟
下载PDF
桔小实蝇实验室饲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67
4
作者 袁盛勇 肖春 +1 位作者 李正跃 朱家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77-580,共4页
实验室饲养桔小实蝇及种群建立是研究该虫的第一步。主要介绍了桔小实蝇的饲养设施、果实收集、种群的建立 ,成虫、卵、幼虫和蛹的饲养方法。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实验室饲养技术 饲养设施 虫源收集 种群建立 检疫害虫 成虫饲养 产卵
下载PDF
瓜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李正跃 肖春 陈斌 张德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0,62,共4页
通过对瓜实蝇Bactrocera (Zeugodacus) cucurbitae在10、14、18、22、26、30、34和38℃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羽化、取食、交尾和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瓜实蝇的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最适发育温... 通过对瓜实蝇Bactrocera (Zeugodacus) cucurbitae在10、14、18、22、26、30、34和38℃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羽化、取食、交尾和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瓜实蝇的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最适发育温度在26~30℃范围内.14℃下卵期3.5~4.0 d,平均(3.68±0.14) d,30℃下仅需1 d;幼虫于14℃下历期最长为(9.0~16.0) d,平均(11.73±1.21) d,30℃下最短为4.0~6.0 d,平均(4.83±0.24) d;蛹14℃下最长为24.0~33.0 d,平均(26.95±0.41) d,最短30℃下为6.0~7.0 d,平均(6.39±0.02) d.成虫白天活动,黄昏时交尾,羽化多集中于凌晨.卵产于瓜皮内,以幼虫蛀食瓜肉为害,老熟幼虫脱离瓜果进入土中化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实蝇 发育历期 生物学特性 幼虫 羽化 交尾 产卵
下载PDF
桔小实蝇成虫人工饲料的筛选 被引量:43
6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4 位作者 肖春 杨仕生 孙文 张建波 李正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1-374,共4页
以蛋白胨、酵母和蔗糖等为主要营养成分组成人工饲料,并测定各种饲料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研制和筛选了饲料C和饲料D,可以大量饲养桔小实蝇成虫。饲料C第1代平均单雌产卵量903.4±33.29粒,与第5代单雌的产卵量745.25±... 以蛋白胨、酵母和蔗糖等为主要营养成分组成人工饲料,并测定各种饲料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研制和筛选了饲料C和饲料D,可以大量饲养桔小实蝇成虫。饲料C第1代平均单雌产卵量903.4±33.29粒,与第5代单雌的产卵量745.25±13.35粒差异显著;饲料D第1代单雌平均产卵量766.73±54.95粒,与第5代单雌产卵量623.25±26.25粒差异显著,但2种成虫人工饲料的单雌产卵量相当可观。饲料C第1代卵的孵化率为83.30%±2.08%与第5代的孵化率为83.2%±2.38%差异不显著;饲料D饲养成虫所产第1代卵的孵化率与第2~4代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与第5代卵的孵化率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人工饲料 饲养 产卵量 孵化率
下载PDF
温度对桔小实蝇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5 位作者 肖春 陈斌 杨仕生 张建波 孙文 李正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8-591,共4页
在恒温7℃,10℃,14℃,18℃,22℃,26℃,29℃,32℃和35℃,对桔小实蝇在人工饲料上的发育和繁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32℃范围内桔小实蝇未成熟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的孵化率在26℃下最高;26℃下幼虫存活率最高,低温... 在恒温7℃,10℃,14℃,18℃,22℃,26℃,29℃,32℃和35℃,对桔小实蝇在人工饲料上的发育和繁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32℃范围内桔小实蝇未成熟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的孵化率在26℃下最高;26℃下幼虫存活率最高,低温7℃、10℃以及14℃和高温35℃对卵、蛹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蛹的死亡率达,与温度呈直线负相关;26℃繁殖率最高单雌产卵达682.2±23.62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发育 繁殖率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袁盛勇 薛春丽 +3 位作者 陈斌 孔琼 李正跃 肖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40-1543,共4页
进行了不同浓度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分生孢子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分生孢子浓度为4.5×10^4-4.5×10^8个/mL时,该菌对4龄和5龄的斜纹夜蛾幼虫的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87%和82.94%,4龄幼虫接种后4-8 d... 进行了不同浓度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分生孢子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分生孢子浓度为4.5×10^4-4.5×10^8个/mL时,该菌对4龄和5龄的斜纹夜蛾幼虫的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87%和82.94%,4龄幼虫接种后4-8 d的LC50分别为(3.213±0.055)×10^8、(5.953±0.111)×10^7、(6.548±0.058)×10^6、(6.993±0.074)×10^5和(5.171±0.068)×10^4个/mL,LT50分别是(8.73±0.19)、(6.99±0.27)、(5.79±0.16)、(5.18±0.21)和(4.48±0.12)d;5龄幼虫接种后4-8 d的LC50分别为(1.343±0.147)×10^9、(1.334±0.111)×10^8、(1.179±0.130)×10^7、(1.873±0.116)×10^6和(2.008±0.108)×10^5个/mL,LT50分别是(10.59±0.10)、(7.43±0.07)、(5.97±0.12)、(5.20±0.11)和(4.73±0.09)d。以上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致病性强于5龄幼虫,在斜纹夜蛾防治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斜纹夜蛾 致病性 幼虫 半致死浓度 半致死时间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MZ050724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毒力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4 位作者 陈斌 薛春丽 田学军 肖春 李正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8-611,共4页
利用浓度为4.0×104~4.0×108个/mL的球孢白僵菌MZ050724分生孢子液对3龄和4龄亚洲玉米螟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对3龄幼虫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8.65%,致死中浓度WEI(2.195±0.135)... 利用浓度为4.0×104~4.0×108个/mL的球孢白僵菌MZ050724分生孢子液对3龄和4龄亚洲玉米螟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对3龄幼虫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8.65%,致死中浓度WEI(2.195±0.135)×104个/mL,致死中时间(4.30±0.16)d;对4龄幼虫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5.75%,致死中浓度为(4.362±0.088)×105个/mL,致死中时间(4.77±0.11)d。相比较对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好于对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亚洲玉米螟 幼虫 毒力
下载PDF
桔小实蝇各虫态发育历期及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肖春 陈斌 李正跃 高永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18,共3页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桔小实蝇的发育历期。应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卵、幼虫、蛹、成虫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5,11.70,12.44,12.44和10.21℃,有效积温分别为25.82,175.13,138.12,325.83和356.72日度。在蒙自县和建水县1a...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桔小实蝇的发育历期。应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卵、幼虫、蛹、成虫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5,11.70,12.44,12.44和10.21℃,有效积温分别为25.82,175.13,138.12,325.83和356.72日度。在蒙自县和建水县1a可发生5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对西花蓟马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袁盛勇 张宏瑞 +4 位作者 孔琼 李正跃 骆弟乾 王学丽 董丽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对西花蓟马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致病性。【结果】在3.0×105...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对西花蓟马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致病性。【结果】在3.0×105~3.0×108mL-1浓度下,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值分别为9.61,6.63,5.57和4.49d;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307×108、1.528×107、4.030×106和5.839×105mL-1。对若虫的LT50值分别为8.51,6.81,5.00和4.02d;LC50分别为2.352×107、4.933×106、2.151×106和5.068×106mL-1。【结论】球孢白僵菌MZ060812菌株对西花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西花蓟马 致病性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对扶桑绵粉蚧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袁盛勇 闫鹏飞 +4 位作者 孔琼 邓裕亮 张宏瑞 刘正喜 何红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8-754,共7页
测定了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的致病率为83.72%,致死中浓度LC50为1.49×10^5个/m L,致死中时间LT5... 测定了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的致病率为83.72%,致死中浓度LC50为1.49×10^5个/m L,致死中时间LT50是5.21 d;对2龄若虫的致病率为74.42%,致死中浓度LC50为3.66×10^3个/m L,致死中时间LT50是5.55 d;对3龄若虫的致病率为76.74%,致死中浓度LC50为9.82×10^4个/m L,致死中时间LT50是5.44d;其对雌成虫的致病率为85.37%,致死中浓度LC50为2.80×10^4个/m L,致死中时间LT50是4.87 d。说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扶桑绵粉蚧 致病性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棕榈蓟马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0
13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薛春丽 张宏瑞 田学军 肖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0-563,共4页
利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用供试菌株3.0×104、3.0×105、3.0×106、3.0×107、3.0×108个/mL5个浓度处理后8d,成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5.85%、51.... 利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用供试菌株3.0×104、3.0×105、3.0×106、3.0×107、3.0×108个/mL5个浓度处理后8d,成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5.85%、51.67%、71.49%、76.93%和84.66%,处理5d、6d、7d和8d后的LC50分别是(2.999±0.017)×107、(2.869±0.041)×106、(3.569±0.053)×105、(8.724±0.094)×104个/mL;在3.0×105~3.0×108个/mL4个浓度下,成虫的LT50值分别为(7.73±0.11)、(5.61±0.16)、(5.04±0.16)、(4.59±0.09)d;用3.0×104、3.0×105、3.0×106、3.0×107、3.0×108个/mL5个浓度处理后8d,若虫的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6.82%、54.97%、72.63%、78.85%和87.69%,处理5d、6d、7d和8d后的LC50分别为(1.123±0.007)×107、(1.199±0.018)×106、(1.873±0.017)×105、(6.682±0.041)×104个/mL;在3.0×105~3.0×108个/mL4个浓度下,若虫的LT50值分别为(7.15±0.13)、(5.48±0.14)、(4.99±0.23)、(4.32±0.2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棕榈蓟马 毒力
下载PDF
南瓜实蝇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沈登荣 张宏瑞 薛春丽 何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150,共3页
在18、22、26、30和34℃5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南瓜实蝇[Bactraera tau(Walker)]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南瓜实蝇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0±2.35)、(9.86±1.47)、(12.87... 在18、22、26、30和34℃5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南瓜实蝇[Bactraera tau(Walker)]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南瓜实蝇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0±2.35)、(9.86±1.47)、(12.87±1.36)、(9.66±0.91)和(9.54±0.89)℃,有效积温分别为(26.30±4.57)、(134.04±11.38)、(149.92±36.92)、(157.56±43.64)和(542.25±24.79)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实蝇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温室白粉虱和吹棉蚧的室内毒力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张虹 李正跃 陈斌 朱春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采用Hall生物测定方法,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温室白粉虱和吹棉蚧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温室白粉虱和吹棉蚧具有较强的致病率.孢子浓度1.6×10^5个/mL造成大量温室白粉虱感染致死,其LT50=(6.74... 采用Hall生物测定方法,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温室白粉虱和吹棉蚧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温室白粉虱和吹棉蚧具有较强的致病率.孢子浓度1.6×10^5个/mL造成大量温室白粉虱感染致死,其LT50=(6.74±0.16)d,而高浓度1.6×10^8个/mL对温室白粉虱感染致死LT50=(4.34±0.15)d.孢子浓度1.8×10^5个/mL造成吹棉蚧大量感染致死,其LT50=(11.14±0.41)d,高浓度1.8×10^8个/mL对吹棉蚧致死LT50=(8.94±0.18)d.其结果与其他蜡蚧轮枝菌菌株比较,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有较强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温室白粉虱 吹棉蚧 毒力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王丽波 李正跃 陈斌 肖春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5,共2页
进行了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致病率,孢子浓度为2.3×105个/m l时造成小菜蛾大量感染致死,其致死中时间LT50为(7.68±0.16)d,孢子浓度为2.3×108个/m l时对小... 进行了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致病率,孢子浓度为2.3×105个/m l时造成小菜蛾大量感染致死,其致死中时间LT50为(7.68±0.16)d,孢子浓度为2.3×108个/m l时对小菜蛾的LT50为(6.27±0.21)d。与其他球孢白僵菌菌株相比,MZ041016菌株有较强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毒力测定 小菜蛾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4 位作者 张宏瑞 王平 孙士卿 李正跃 肖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7,共4页
测定了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在3.6×105~3.6×108个/mL共4个质量浓度下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具有较高毒力,成虫的最高死亡率达(87.21±5.50)%,若虫的最高... 测定了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在3.6×105~3.6×108个/mL共4个质量浓度下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具有较高毒力,成虫的最高死亡率达(87.21±5.50)%,若虫的最高死亡率达(93.13±3.40)%;成虫的致死中时间为(4.84±0.159)d,若虫的致死中时间为(5.00±0.18)d.随着施药时间的增加,成虫的致死中质量浓度为(1.719±0.075)×104个/mL,若虫的致死中质量浓度为(1.067±0.154)×105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西花蓟马 毒力
原文传递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桔小实蝇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马艳粉 李正跃 肖春 普金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以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为目标昆虫,利用不同分生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室内对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具有较强的毒力。菌株分生孢子浓度为3.6×105个/mL时,可造成桔小实蝇... 以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为目标昆虫,利用不同分生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室内对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具有较强的毒力。菌株分生孢子浓度为3.6×105个/mL时,可造成桔小实蝇各虫态大量死亡,在3.6×108个/mL孢子浓度下成虫死亡率达95.45%,致死中时间(LT50)为3.562d,第8天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14×105个/mL;在3.6×108个/mL孢子浓度下幼虫死亡率达95.94%,LT50为4.926d,第8天的LC50为3.03×105个/mL;3.6×108个/mL孢子浓度下蛹死亡率达78.15%,LT50为5.358d,第8天的LC50为3.31×105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桔小实蝇 毒力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的毒力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4 位作者 张宏瑞 李正跃 张雪梅 李雄强 李文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利用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5种孢子悬浮液浓度(3.6×104~3.6×108个/mL)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和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在3.6×108个/mL浓度下成虫死亡率最高达86.72%,幼虫死亡率最高达87.69%,成虫的LC50为2.319×105个... 利用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5种孢子悬浮液浓度(3.6×104~3.6×108个/mL)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和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在3.6×108个/mL浓度下成虫死亡率最高达86.72%,幼虫死亡率最高达87.69%,成虫的LC50为2.319×105个/mL,幼虫的LC50为3.082×105个/mL。在3.6×104~3.6×108个/mL浓度处理下成虫的LT50依次为8.57、6.14、5.18d和4.28d,幼虫的LT50分别为8.09、6.03、4.96d和4.53d。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在室内对平菇厉眼蕈蚊的成虫和幼虫有较强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平菇厉眼蕈蚊 成虫 幼虫 毒力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对桔小实蝇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张宏瑞 李正跃 肖春 骆弟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74,共6页
实验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al)成虫、幼虫和蛹不同虫态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利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yia bassiana)MZ050724菌株3.6×105~3.6×108个/mL4个分生孢子浓度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在分生孢子3.6×108... 实验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al)成虫、幼虫和蛹不同虫态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利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yia bassiana)MZ050724菌株3.6×105~3.6×108个/mL4个分生孢子浓度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在分生孢子3.6×108个/mL浓度下成虫死亡率最高达91.56%,幼虫死亡率最高达93.59%,蛹死亡率最高达78.36%;第8天的成虫LC50为2.65×105个/mL,幼虫的LC50为2.12×105个/mL,蛹的LC50为3.05×105个/mL.在3.6×105~3.6×108个/mL4浓度处理下成虫的LT50依次为7.11d、5.14d、4.58d和4.27d,幼虫的LT50依次为7.41d、6.46d、5.90d和5.13d,蛹的LT50依次为14.01d、7.55d、6.62d和6.11d.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在室内对桔小实蝇的成虫、幼虫和蛹有较强的毒力,具有良好的田间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桔小实蝇 致病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