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YREF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
作者 刘群翔 韩文雅 +2 位作者 陈美娟 袁雅红 王梅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9-706,共8页
目的探讨ALYREF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ALYREF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验证肺腺癌及其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ALYREF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ALYREF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验证肺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ALYREF的表达水平。构建沉默ALYREF的A549和H1299稳转细胞株;通过RTCA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迁移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RNA-seq测序沉默ALYREF的A549细胞及对照细胞,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ALYREF可能参与的功能通路,并通过功能回复实验进行验证。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ALYREF在肺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01);高表达ALYREF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短(P<0.05)。沉默ALYREF可以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EMT进程。RNA-seq测序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TGF-β通路富集最明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沉默ALYREF可抑制肺腺癌细胞中TGF-β的表达;功能回复实验显示激活TGF-β可以逆转沉默ALYREF引起的细胞迁移能力下降。结论ALYREF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可能通过TGF-β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ALYREF 增殖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联合移植促进SCID鼠早期造血重建 被引量:6
2
作者 袁雅红 王泳 +2 位作者 丁妍 卢智勇 李东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利用骨髓腔内注射(IBMI)技术初步探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联合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共移植入SCID鼠体内后的早期造血重建效应。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和传代培养获得人PMSC,运用流式细胞仪术(FCM)检测其表面标... 目的:利用骨髓腔内注射(IBMI)技术初步探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联合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共移植入SCID鼠体内后的早期造血重建效应。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和传代培养获得人PMSC,运用流式细胞仪术(FCM)检测其表面标志,并将其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继而对其进行成骨分化、脂肪分化鉴定;以人PMSC和脐血MNC为供体,通过IBMI方法或结合静脉注射(IV)方法,将两种细胞联合或单独移植入经亚致死量辐照预处理的SCID受鼠体内,50只受鼠随机分为5组:联合移植A组(PMSC+脐血MNC,IBMI)、单独移植B组(脐血MNC,IBMI)、联合移植C组(PMSC经IBMI,脐血MNC经IV)、生理盐水对照D组(辐照后仅注射生理盐水,IBMI)、空白对照E组(不辐照仅注射生理盐水,IBMI),每组10只。在移植后14 d取各组SCID小鼠注射侧和对侧胫骨腔内骨髓细胞,并用FCM检测分析人CD34+、CD45+细胞的植入水平。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分离和培养PMSC,FCM检测其表型正常,并成功向成骨和成脂肪细胞诱导分化;SCID小鼠移植后14 d,照射对照组小鼠仅剩4只存活,其他组小鼠全部存活,B组注射侧及对侧胫骨骨髓腔内的人CD34+、CD45+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A组小鼠的注射侧和对侧。结论:人PM-SC可以提高脐血MNC的植入率,促进早期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重建 骨髓腔内注射 脐血单个核细胞
原文传递
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生长的支持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袁雅红 王泳 +3 位作者 翁震 李毅平 许云云 张学光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体外生长的支持作用。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P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MNCs和传代后的PMSCs进行共培养,通过... 目的探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体外生长的支持作用。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P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MNCs和传代后的PMSCs进行共培养,通过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分离和培养P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为CD29+、CD44+、CD105+、CD106+、CD166+、CD34-、CD45-、HLA-DR-。人PMSCs+脐血MNCs共培养组的细胞总数和CD45+细胞数在各培养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培养第7天,CD45+、CD14+及CD19+细胞数共培养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人PMSCs可以作为滋养层细胞有效支持脐血MNCs的体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 单个核细胞 体外生长
下载PDF
酸性环境抑制CIK细胞对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袁雅红 郭兴荣 +3 位作者 于莉 王小莉 丁妍 李东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1-334,共4页
目的研究酸性环境对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杀伤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IFN-γ、IL-2及CD3抗体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获得CIK细胞。在pH6.5及pH7.4条件下将CIK细胞和荧光素酶标记的HepG2细胞(HepG2-luc)按不同的效... 目的研究酸性环境对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杀伤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IFN-γ、IL-2及CD3抗体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获得CIK细胞。在pH6.5及pH7.4条件下将CIK细胞和荧光素酶标记的HepG2细胞(HepG2-luc)按不同的效靶比混合培养,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HepG2-luc荧光强度并计算杀伤活性,用MTT法检测并计算杀伤活性。在pH6.5及pH7.4条件下,在含CIK条件培养液0、50%和100%的情况下培养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坏死的细胞比例。结果 pH7.4时CIK细胞对HepG2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pH6.5时。CIK条件培养液作用下,pH7.4时HepG2细胞的凋亡坏死比例明显高于pH6.5。结论酸性环境明显抑制了CIK细胞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 酸性环境 HEPG2 杀伤活性
下载PDF
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腔内骨髓移植促进早期造血功能重建 被引量:1
5
作者 袁雅红 王泳 +2 位作者 翁震 丁妍 李东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基因骨髓腔内骨髓移植(IBM-BMT)对小鼠早期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分别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IBMI)和尾静脉注射(IV)两种方法移植入经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后的60只C57BL/6小鼠。受鼠... 目的探讨同种异基因骨髓腔内骨髓移植(IBM-BMT)对小鼠早期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分别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IBMI)和尾静脉注射(IV)两种方法移植入经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后的60只C57BL/6小鼠。受鼠随机分为3组:骨髓腔内注射高和低剂量组(IBM1和IBM2组)、尾静脉注射组(IV组),每组20只。在骨髓移植后1、3、6和9d分别计数各组受鼠胫骨骨髓腔内有核细胞总数,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供体植入水平(供体来源有核细胞总数、供体来源髓系细胞数)。结果于移植后6d,IBM1组和IBM2组注射侧胫骨骨髓腔内有核细胞总数、供体来源有核细胞总数、供体来源髓系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IV组(P<0.05或P<0.01?。结论IBM-BMT较IV-BMT更能促进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早期造血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腔内注射 尾静脉注射 造血恢复 异基因骨髓移植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和细胞因子联合应用扩增造血干细胞 被引量:2
6
作者 袁雅红 李东升 周春芳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47-450,456,F0003,共6页
目的:优化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体外扩增方案,提高扩增效率。方法:从脐带血中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法获得CD34+HSCs;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扩增后收集条件培养... 目的:优化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体外扩增方案,提高扩增效率。方法:从脐带血中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法获得CD34+HSCs;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扩增后收集条件培养基;将固定细胞因子组合与MSCs条件培养基联合应用于HSCs扩增培养,通过细胞计数、流式检测及集落分析来判定扩增效应。结果:联合培养方案的造血细胞的数量、CD34+HSCs的比例及集落形成的数量均明显多于单独利用细胞因子组合时。结论:MSCs条件培养基和细胞因子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HSCs扩增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细胞培养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袁雅红 李东升 《求知导刊》 2015年第20期137-138,共2页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中,是生命科学工作者必备的实验技能,因此也成为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程。本文根据参与该门课程理论课和实验课带教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理论课 实验课
下载PDF
小鼠密质骨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8
作者 袁雅红 周春芳 +3 位作者 卢智勇 王小莉 杨卓顺 李东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3-1025,102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易操作的、高效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MSC)的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表面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为mMSC的获取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3周龄C57BL/6小鼠,取出双侧股骨、胫骨,冲出其内骨髓细胞并弃掉,... 目的:建立一种易操作的、高效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MSC)的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表面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为mMSC的获取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3周龄C57BL/6小鼠,取出双侧股骨、胫骨,冲出其内骨髓细胞并弃掉,将骨段剪成小块,胶原酶消化后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出MSC。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过程,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并对其进行成脂及成骨鉴定。结果:使用该方法分离培养的mMSC形态均一、生长良好,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表达CD29和Scal-1,不表达CD34、CD45和CDllb,并具有成骨成脂潜能。结论:利用本操作方法,可以从小鼠密质骨中成功分离培养得到MSC,且高效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质骨 间充质干细胞 小鼠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小鼠胰岛的分离和移植
9
作者 袁雅红 卢智勇 +2 位作者 王小莉 杨卓顺 李东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改进小鼠胰岛分离和移植方法。方法利用胆总管穿刺方法灌注胰腺,滤网过滤后人工挑取方法纯化胰岛;采用肾被膜下胰岛移植方法进行移植;用双硫棕(DTZ)染色方法鉴定分离纯化后的胰岛并计数;血糖仪动态检测胰岛移植后糖尿病小鼠血糖值;... 目的改进小鼠胰岛分离和移植方法。方法利用胆总管穿刺方法灌注胰腺,滤网过滤后人工挑取方法纯化胰岛;采用肾被膜下胰岛移植方法进行移植;用双硫棕(DTZ)染色方法鉴定分离纯化后的胰岛并计数;血糖仪动态检测胰岛移植后糖尿病小鼠血糖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脏被膜下胰岛存活情况。结果分离纯化后获得高纯度胰岛,可被DTZ染成猩红色,呈圆形或椭圆形;经计数每只小鼠可获胰岛(134±12)个;肾脏被膜下胰岛移植后血糖检测显示,移植胰岛后糖尿病小鼠可长期维持正常血糖值,移植胰岛在小鼠体内发挥了正常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入的胰岛生存状态良好。结论依改进后的技术方法进行胰岛分离和移植,分离获得的胰岛纯度高、活力强,移植物功能正常、存活时间长,是一种简捷稳定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分离 胰岛移植 小鼠
下载PDF
HIV P55-gag蛋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老化
10
作者 袁雅红 赵珊珊 +3 位作者 王小莉 腾智平 李东升 曾毅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6,61,共6页
探索HIV P55-gag蛋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老化的影响,进一步阐明HIV P55-gag蛋白抑制BMSC成骨分化的机理。原代分离、培养、纯化BMSC,再将其分两组进行处理,一组为常规培养对照组(BMSC_(con)),... 探索HIV P55-gag蛋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老化的影响,进一步阐明HIV P55-gag蛋白抑制BMSC成骨分化的机理。原代分离、培养、纯化BMSC,再将其分两组进行处理,一组为常规培养对照组(BMSC_(con)),另一组为添加HIV P55-gag蛋白培养组(BMSC_(gag));通过计算培养5、10、15及20天的BMSC_(con)和BMSC_(gag)的群体倍增水平,比较增殖能力;将培养20天的BMSC_(con)和BMSC_(gag)分别标记Brdu,免疫荧光法检测Brdu掺入率,比较两组细胞的增殖水平;通过检测细胞衰老生物标记β-半乳糖苷酶,比较两组细胞的衰老程度;Western检测两组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21的表达强度;将两组细胞诱导成骨分化,比较其成骨分化能力。在培养15天和20天时,BMSC_(gag)群体倍增水平明显低于BMSC_(con);BMSC_(gag)的Brdu掺入率明显低于BMSC_(con),分别为(26±4.1)%和(45±3.7)%;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显示,BMSC_(gag)的衰老细胞数明显多于BMSC_(con),分别为(21±4.7)%和(8±2.1)%;BMSC_(gag)的P21的表达强度明显强于BMSC_(con);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和ALP染色均显示,BMSC_(gag)的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弱于BMSC_(con)。HIV P55-gag蛋白促进BMSC老化,进而抑制其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P55-gag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老化 成骨分化 骨代谢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细胞
11
作者 袁雅红 李大哲 +2 位作者 于莉 马石楠 李东升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773-775,F0003,共4页
目的利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造血支持的特性,优化人胚胎干细胞造血分化方案。方法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集条件培养液。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再用拟胚体培养液诱导拟胚体形成。分别... 目的利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造血支持的特性,优化人胚胎干细胞造血分化方案。方法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集条件培养液。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再用拟胚体培养液诱导拟胚体形成。分别用条件培养液和拟胚体培养液培养拟胚体,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B中造血标志CD45和CD34的表达。结果利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大量形态均一、增殖迅速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8d后,拟胚体中的CD45表达60%以上,CD34表达30%以上,远高于含有BMP4的拟胚体培养液的诱导率。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可促进人胚胎干细胞的造血分化,并避免动物源污染,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造血细胞 条件培养液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2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华强 王云甫 +3 位作者 李东升 杜玲 袁雅红 姜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0,共4页
背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具有临床及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病,目前临床治疗无明显效果。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细胞总数为(2~6)×107个人胎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 背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具有临床及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病,目前临床治疗无明显效果。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细胞总数为(2~6)×107个人胎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和腰穿鞘内注射途径移植到自愿接受干细胞移植的2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体内。移植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2例患者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双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不需借助拐杖或他人帮助可独立行走,并且步态平稳,移植后各项生化指标正常,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明显的不良反应。随访1年余2例患者的症状持续缓解无复发。说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近期疗效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治疗 干细胞移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酸性环境诱导肝癌HepG2细胞EMT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春芳 赵珊珊 +3 位作者 孙泽群 吴军 查火龙 袁雅红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研究酸性环境对肝癌HepG2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培养HepG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区别。划痕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检测两组细胞EMT相关基因m... 目的研究酸性环境对肝癌HepG2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培养HepG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区别。划痕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检测两组细胞EMT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MT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酸性条件下培养的HepG2细胞形态明显从上皮型转变为间质型;酸性条件下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强于碱性条件下;酸性条件下HepG2细胞穿越Matrigel的数量明显多于碱性条件下;酸性条件下HepG2细胞EMT相关基因Vimentin、Slug、Snail及Zeb1的mRNA表达以及EMT相关蛋白Vimentin和MMP9的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碱性条件下。结论酸性环境能诱导肝癌HepG2细胞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环境 上皮间质转化 肝癌 HEPG2
下载PDF
体外合成EGFP的mRNA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莉 胡培 +2 位作者 刘志祥 袁雅红 李东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通过体外修饰增加体外合成mRNA转染hUCMSC的稳定性。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免疫表型,油红O和碱性磷酸酶染色分别进行成脂、成骨分化鉴定。体外合成EGFP的mRNA经polyA尾、帽子结构及碱基等方面的... 目的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通过体外修饰增加体外合成mRNA转染hUCMSC的稳定性。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免疫表型,油红O和碱性磷酸酶染色分别进行成脂、成骨分化鉴定。体外合成EGFP的mRNA经polyA尾、帽子结构及碱基等方面的修饰转染hUCMSC,流式检测荧光强度。Trypan blue染色观察mRNA转染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hUCMSC高表达CD29、CD44、CD105,低表达CD34、CD45、HLA-DR,且向成脂、成骨方向分化。通过一系列修饰体外合成EGFP的修饰mRNA稳定性更好,且mRNA转染与DNA相比对细胞毒性更小。结论体外合成的mRNA经一系列的修饰后稳定性大大提高,可进入hUCMSC翻译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修饰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稳定性
原文传递
PTEN mRNA编辑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兴荣 王小莉 +1 位作者 袁雅红 涂汉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4-241,共8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向肿瘤组织迁移趋化的特性,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携带特殊基因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理想载体。与不同形式的DNA载体相比,体外合成的mRNA更容易转染并且不会引入突变。利用间接共培养方法研...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向肿瘤组织迁移趋化的特性,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携带特殊基因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理想载体。与不同形式的DNA载体相比,体外合成的mRNA更容易转染并且不会引入突变。利用间接共培养方法研究PTEN(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mRNA编辑的MSCs对U251-Luc细胞杀伤作用。体外转录合成PTEN mRNA,转染到MSCs,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PTEN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共培养方法分析转染PTEN mRNA对MSCs肿瘤细胞迁移趋化性影响。利用活体成像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在间接共培养条件下PTEN mRNA编辑的MSCs对U251-Luc细胞杀伤作用。体外成功合成PTEN mRNA,转染到U251-Luc细胞后能正确表达PTEN蛋白,并且在转染24 h表达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TEN mRNA后能一定程度提高MSCs细胞对肿瘤迁移能力(P<0.05)。PTEN mRNA编辑的MSCs培养上清能显著抑制U251-Luc细胞生长(P<0.05)。体外合成抑癌基因mRNA的方法为MSC介导的靶向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合成mRNA PTEN 基因治疗 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
下载PDF
流体剪切应力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1-MMP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杰 孙晓东 +3 位作者 袁雅红 李瑞明 彭兴春 王汉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应力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 malstem cells,rMSCs)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 type-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1-MMP)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应力诱导rMSCs分化的分子机制提... 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应力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 malstem cells,rMSCs)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 type-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1-MMP)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应力诱导rMSCs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给rMSCs施加不同大小和不同加载时间的层流剪切应力,用real-time PCR检测MT1-MMP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15,30 dynes/cm2剪切应力均能刺激rMSCs的MT1-MMP mRNA表达,且其作用呈时间依赖和强度依赖。p38抑制剂(SB202190)可以明显抑制这种作用,而PI3K抑制剂(wortmannin)却增强了这种效果。结论流体剪切应力可诱导rMSCs的MT1-MMP基因表达,其表达量与刺激时间和剪切应力的强度密切相关,这种作用可能通过p38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剪切应力
原文传递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俊 曹清莲 +2 位作者 杜玲 李东升 袁雅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人UC-MSC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治疗后定期观察患者血清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人UC-MSC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治疗后定期观察患者血清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UC-MSC移植治疗后2周,各项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4周,除ALT和AST有所改善外(P均<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后8周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均<0.05),12周有显著性改善(P均<0.01)。治疗后4周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12周后患者总体生存率为93%,1例患者在UC-MSC静脉移植后8周因为肝性昏迷而死亡。患者均未发生与细胞移植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UC-MSC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内可以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移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肝动脉
下载PDF
利用Dispase高效分离胰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石楠 李万哲 +2 位作者 郭兴荣 袁雅红 李东升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682-685,共4页
目的如何获得高质量、数量充足的小鼠胰岛细胞。方法通过比较当前研究中使用的大多数消化酶来分离小鼠胰岛,证实相继使用XI型胶原酶和Dispase比单独使用前者更为有效。结果可获得更多的胰岛细胞(增加至40%)、更短的消化时间(下降25%),... 目的如何获得高质量、数量充足的小鼠胰岛细胞。方法通过比较当前研究中使用的大多数消化酶来分离小鼠胰岛,证实相继使用XI型胶原酶和Dispase比单独使用前者更为有效。结果可获得更多的胰岛细胞(增加至40%)、更短的消化时间(下降25%),并且使用较少的胶原酶(减少40%)。结论这一新改良的方案在小鼠胰岛分离的质量、数量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胰岛 胰岛分离 胶原酶 分散酶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例
19
作者 杨华强 张荣环 +2 位作者 杜玲 李东升 袁雅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4-344,共1页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25岁,因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20余年,加重3个月于2010-04-02入我院.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无发热及肢体感觉异常,无头痛、抽搐及意识障碍,曾在四川华西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就诊,诊断为...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25岁,因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20余年,加重3个月于2010-04-02入我院.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无发热及肢体感觉异常,无头痛、抽搐及意识障碍,曾在四川华西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就诊,诊断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未行特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截瘫 遗传性 干细胞移植 治疗
下载PDF
利用TALEN技术建立恒河猴TRIM5α基因突变细胞株
20
作者 王小莉 余庆 +3 位作者 袁雅红 腾智平 李东升 曾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57,共5页
利用TALEN技术建立恒河猴TRIM5α基因突变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TRIM5α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构建针对TRIM5α打靶基因的TALEN,通过点突变的方法获得包含TRIM5α第7个外显子中打靶位点1 211-1 224的基因序列并构建点突变donor载体。将打靶... 利用TALEN技术建立恒河猴TRIM5α基因突变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TRIM5α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构建针对TRIM5α打靶基因的TALEN,通过点突变的方法获得包含TRIM5α第7个外显子中打靶位点1 211-1 224的基因序列并构建点突变donor载体。将打靶TRIM5α基因的TALEN质粒和donor质粒电转入恒河猴肾细胞(LLC-MK2)中,无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系,通过抽提基因组DNA,再利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序列并测序筛选出TRIM5α碱基缺失(1 215-1 216)和点突变(1 213-1 215,1 217)的细胞系。通过共转TALEN质粒和点突变的donor质粒筛选获得了TRIM5α基因敲除和TRIM5α基因点突变的LLC-MK2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5α TALEN 恒河猴 点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