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影研究在英文学术界的今与昔——裴开瑞教授、严毓倩博士访谈
1
作者 裴开瑞 严毓倩 戴悦 《文学与文化》 2022年第3期92-98,共7页
一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的发展戴:裴开瑞教授和严毓倩老师,你们好!很高兴能够邀请两位中国电影领域的专家进行这次访谈。首先,我想请你们谈一谈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学界的发展。2000年前后,西方学者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电影,并且随着时间的... 一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的发展戴:裴开瑞教授和严毓倩老师,你们好!很高兴能够邀请两位中国电影领域的专家进行这次访谈。首先,我想请你们谈一谈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学界的发展。2000年前后,西方学者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电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其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深化。那么,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发展过程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研究 电影领域 裴开 研究成果 西方学界 访谈 西方学者 教授
下载PDF
国家/民族与公共空间——裴开瑞(Chris Berry)教授访谈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斌 裴开瑞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3-64,共12页
对国际知名中国影视研究专家裴开瑞教授的访谈,就目前影视研究方面的诸多问题,如中国电影研究从民族电影范式向国家/民族电影范式的转移、纪录片与公共空间、电影大片、新主流商业电影、中国影视与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电影电视艺术与... 对国际知名中国影视研究专家裴开瑞教授的访谈,就目前影视研究方面的诸多问题,如中国电影研究从民族电影范式向国家/民族电影范式的转移、纪录片与公共空间、电影大片、新主流商业电影、中国影视与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电影电视艺术与产业相关等诸多话题,作者与裴开瑞教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开瑞 中国影视研究 国家/民族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华语电影节:译域之所
3
作者 裴开瑞 张华(译)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系论著《华语电影节:译域之所》序言,由该书主编、伦敦国王学院裴开瑞教授执笔。他在文中指出:迄今为止,相较欧洲电影节研究而言,华语电影节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它已成为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电影节重要来源。因而... 本文系论著《华语电影节:译域之所》序言,由该书主编、伦敦国王学院裴开瑞教授执笔。他在文中指出:迄今为止,相较欧洲电影节研究而言,华语电影节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它已成为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电影节重要来源。因而他和研究团队借助"译域之所"概念,以"华语电影节的独特或不同之处"为问题指向,考察了中国香港、台湾、内地及其它华语地区形态各异的华语电影节;既关注电影节的概念与实践如何被译介到华语世界,也着重探讨了这些电影节如何成为文化传播的场所。作为第一本关于华语电影节研究的论著,本书不仅填补了电影节研究空白,挑战了该领域的欧洲中心主义,也切实推动着另一全新学术研究领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节研究 华语电影节 译域之所
下载PDF
谈谈《绝望》
4
作者 裴开瑞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37-39,85,共4页
我听说,在北京还是第一次放这么多法斯宾德的片子。不知道我说的对你们有没有用,但是我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今天特别要说的是法斯宾德的《绝望》。在好多年前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时,觉得没什么意思,可是现在我再看过,觉得这还是比较... 我听说,在北京还是第一次放这么多法斯宾德的片子。不知道我说的对你们有没有用,但是我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今天特别要说的是法斯宾德的《绝望》。在好多年前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时,觉得没什么意思,可是现在我再看过,觉得这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一部片子。法斯宾德有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意图,他不象中国的传统式影片那样,在影片里指出一点,有一点思想。他是把问题揭露出来,而不是去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望 法斯宾德 《水手奎莱尔》 影片
下载PDF
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质 被引量:34
5
作者 裴开瑞 刘宇清(泽) 裴开瑞(校)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本文认为,李小龙的身体是一种跨区(国)的身躯,由李小龙在美国和香港的个人经历以及各种跨区(国)市场对李小龙电影的具体接受情况所共同塑造。李小龙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赢得国家之间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武器进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中... 本文认为,李小龙的身体是一种跨区(国)的身躯,由李小龙在美国和香港的个人经历以及各种跨区(国)市场对李小龙电影的具体接受情况所共同塑造。李小龙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赢得国家之间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武器进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中国、亚洲或者第三世界受压迫者的胜利;李小龙的身体展示也已经被放在不同的男性气质模式和不同的理想化的身体理念中进行理解,李小龙在由美国现代性所主导的跨区(国)体系和后殖民体系中对华人男性气质的改造,揭示了他作为中国男性气质的典范在获得成功时所付出的特殊代价;现在,李小龙的身体展示还引出了酷儿式的解读,这种酷儿式的解读已经和理解李小龙身体的其他方式和途径交织起来,有时则被女性主义或者支持同性恋的目标所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龙 身体 华人男性气质
下载PDF
万玛才旦与藏区公路电影:超越“少数民族电影”的空间与身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垚(译)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5,共12页
本文在分析中将万玛才旦的电影视为公路电影。文章认为,公路电影类型的使用既是对中国旧有的“少数民族”电影类别的消解,又是对中国新自由主义下市场经济崛起的回应。万玛才旦的电影中的男性主角,在其成长的安多藏区,反复往返于某些地... 本文在分析中将万玛才旦的电影视为公路电影。文章认为,公路电影类型的使用既是对中国旧有的“少数民族”电影类别的消解,又是对中国新自由主义下市场经济崛起的回应。万玛才旦的电影中的男性主角,在其成长的安多藏区,反复往返于某些地点,或进行循环旅行。20世纪60年代的“古典”(classic)美国公路电影被认为是对美国社会疏离化的一种表述。万玛才旦的电影忠于公路电影类型对社会和自我关系的审视,并且完全发生在几乎没有汉族人踪迹的藏区文化领地内,是对藏族人如何应对现代化带来的文化危机这一命题的回应。此外,万玛才旦的电影不仅在藏区内部,而且在中国各地以及国际电影环路(circuit)中广为流传,影片并未给出确定的答案,并且开启了对藏区及作为藏族人的不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玛才旦 公路电影 身份 少数民族 族群
原文传递
作为电影作者的谢晋——以2010年国产片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裴开瑞 郑潇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共7页
当下,我们必须认识到"电影作者"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成为电影作者需要一种公认的标志,那么"谢晋模式"恰恰就是这种标志之一。面对新的观众市场与传播语境,只有拓展出观看、欣赏谢晋的电影的新的方式... 当下,我们必须认识到"电影作者"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成为电影作者需要一种公认的标志,那么"谢晋模式"恰恰就是这种标志之一。面对新的观众市场与传播语境,只有拓展出观看、欣赏谢晋的电影的新的方式,不强求年轻人在观影时像其祖辈那样信奉电影所传达的政治、道德和审美价值观念,才有可能为谢晋电影召来新的拥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电影 谢晋模式 电影作者
原文传递
跨国华语电影中的民族性:反抗与主体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裴开瑞 尤杰(译)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8,共15页
关键词 华语电影 民族性 跨国 体性 反抗 民族电影 学术概念 生生不息 电影研究 论文集
原文传递
两岸双生:论上海和香港的国际电影节 被引量:1
9
作者 裴开瑞 丁磊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1期45-55,共11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电影节文化在华语世界中的特殊性,通过比较华语范畴内两个最古老且最成熟的综合性国际活动——香港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来探讨这个问题。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笔者已断断续续地访问了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电影节文化在华语世界中的特殊性,通过比较华语范畴内两个最古老且最成熟的综合性国际活动——香港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来探讨这个问题。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笔者已断断续续地访问了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和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在新世纪,也实施组织了对这两个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的研究型采访。文章则重点探究他们是如何将国际电影节模式翻译入本土语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 文化译介 本土化 声誉节
原文传递
西方电影研究主要著作介绍(上) 被引量:2
10
作者 裴开瑞 袁青 《电影艺术》 1986年第5期62-64,共3页
本文旨在介绍西方一些主要大学中攻读电影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读的书刊和文章。总的说来,西方的电影学习由若干门不同课程构成,其中包括电影理论以及该理沦所研究的对象,如。电影运动和家族电影。本文的重点放在现代电影理... 本文旨在介绍西方一些主要大学中攻读电影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读的书刊和文章。总的说来,西方的电影学习由若干门不同课程构成,其中包括电影理论以及该理沦所研究的对象,如。电影运动和家族电影。本文的重点放在现代电影理论方法,不想涉及诸如电影运动史和民族电影方面的具体问题,除非具有理论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研究 西方现代电影理论 精神分析学 意识形态 第一符号学 阿尔杜塞 弗洛伊德 理论方法 具体问题 研究领域
原文传递
影戏:一门新的中国电影的考古学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玛丽·法克哈 裴开瑞 +1 位作者 刘宇清(翻译) 沈大春(译)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3,共8页
戏曲电影与武侠电影曾经是各种电影研究和电影回顾展的主题和焦点。本文认为戏曲电影是一种典型的"影戏","吸引人"是其核心精神;通过"影戏"的概念、早期戏曲电影,以及革命样板戏电影的发展,可以发现"... 戏曲电影与武侠电影曾经是各种电影研究和电影回顾展的主题和焦点。本文认为戏曲电影是一种典型的"影戏","吸引人"是其核心精神;通过"影戏"的概念、早期戏曲电影,以及革命样板戏电影的发展,可以发现"影戏"的历史内涵及其对中国电影观念和创作实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影戏 考古学 戏曲电影 革命样板戏 电影研究 武侠电影 核心精神
原文传递
西方电影研究主要著作介绍(下) 被引量:1
12
作者 裴开瑞 袁青 《电影艺术》 1986年第6期61-64,共4页
四、现代理论:第二符号学和电影研究 70年代,在电影研究领域,以新马克思主义和精分析学为武器对好莱坞经典电影进行意识形态的分析神的迹象又重新复苏。罗兰·巴特:《S/Z》(Barthes,Roland,S/Z,New York,USA:Hill and Wang,1974;法... 四、现代理论:第二符号学和电影研究 70年代,在电影研究领域,以新马克思主义和精分析学为武器对好莱坞经典电影进行意识形态的分析神的迹象又重新复苏。罗兰·巴特:《S/Z》(Barthes,Roland,S/Z,New York,USA:Hill and Wang,1974;法文书名:S/Z,Paris,France:Editions du Seuil,1970) 巴特的后期著作在理论研究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并为理论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该书用符号学理论,对巴尔扎克的一部矩篇小说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研究 意识形态 理论研究 电影理论 电影史 第二符号学 研究领域 罗兰·巴特 好莱坞 符号学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