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合金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 被引量:6
1
作者 裴洪 佘远举 +1 位作者 鲁厚庚 熊健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钛合金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疗效。方法对2007-2009年的17例移位较为明显的肩胛骨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及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论所有病例均在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骨折均已完全愈合,功能... 目的探讨钛合金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疗效。方法对2007-2009年的17例移位较为明显的肩胛骨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及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论所有病例均在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骨折均已完全愈合,功能恢复按照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8%。结论在严格手术指征下切开复位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既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也为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重建钢板 肩胛骨骨折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不同骨肿瘤中的表达
2
作者 裴洪 邵增务 +2 位作者 熊晓芊 周鹏 徐润冰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正常骨组织及不同骨肿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骨肉瘤标本30例,骨巨细胞瘤标本15例,骨样骨瘤标本10例及正常骨组织标本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LUT-1的分布。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正常骨组织及不同骨肿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骨肉瘤标本30例,骨巨细胞瘤标本15例,骨样骨瘤标本10例及正常骨组织标本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LUT-1的分布。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G63、临床骨肉瘤细胞、临床骨巨细胞瘤细胞及成骨细胞,RT-PCR检测GLUT-1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骨肉瘤标本GLUT-1染色强阳性占总例数的53%;骨巨细胞瘤切片GLUT-1染色,阳性占总例数的60%;骨样骨瘤标本多为阴性,阴性占总例数的80%;正常骨组织中未见GLUT-1阳性表达。骨肉瘤明显高于与其余3组标本(x2=1.622,P=0.009;x2=34.667,P<0.001,x2=40.000,P<0.001)。RT-PCR显示,GLUT-1基因表达存在于MG63细胞、临床骨肉瘤细胞及骨巨细胞瘤中,而正常成骨细胞内并无GLUT-1表达。结论骨肿瘤中存在GLUT-1表达,且GLUT-1与骨肿瘤的恶性程度有较密切的关系。GLUT-1有可能作为判断骨肿瘤恶性程度参考指标及骨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 骨肿瘤
下载PDF
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英文) 被引量:12
3
作者 熊蠡茗 邵增务 +5 位作者 郭兵 杨述华 裴洪 詹子睿 俞旭东 王河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建立可控轴向压力诱发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考察其特性。[方法]取4个月龄日本大白兔40只,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采用基于横穿椎体的克氏针的自制加压装置,分别对2~4组动物腰椎间盘施加10 kg压力1、2、4周及8周,第1组作为... [目的]建立可控轴向压力诱发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考察其特性。[方法]取4个月龄日本大白兔40只,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采用基于横穿椎体的克氏针的自制加压装置,分别对2~4组动物腰椎间盘施加10 kg压力1、2、4周及8周,第1组作为假手术对照组。Thompson分级法及兔腰椎间盘磁共振(MRI)评价退变程度,HE染色及Ⅰ、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考察其组织学改变。另外构建纤维环损伤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并对标本行HE染色以供比较。[结果]①Thompson分级:第2组7只均为Ⅱ级,第3组6只Ⅲ级,第4组5只为Ⅳ级,第5组4只动物退变程度达到V级。②MRI评分显示,第2组椎间盘以轻度退变为主;第3组椎间盘主要为中度退变。第4组、第5组则以重度退变为主。③HE染色显示,该模型椎间盘各区域的退变情况较纤维环损伤模型更为均匀。④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退变过程中椎间盘基质成分退化的趋势与人体相符。[结论]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可以高效诱发椎间盘退变,尤其在轻、中度椎间盘退变方面具有优势。该模型可供深入研究,并用于椎间盘退变的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模型 动物 压力
下载PDF
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熊晓芊 邵增务 +3 位作者 裴洪 詹子睿 俞旭东 王河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77-2080,共4页
目的:建立可控轴向压力诱发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考察其特性。方法:取4月龄日本大白兔40只,将其随机分入5组(每组8只)。采用基于横穿椎体的克氏针的自制加压装置,分别对2-4组动物腰椎间盘施加10kg压力1周、2周、4周及8周,第1组作为假... 目的:建立可控轴向压力诱发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考察其特性。方法:取4月龄日本大白兔40只,将其随机分入5组(每组8只)。采用基于横穿椎体的克氏针的自制加压装置,分别对2-4组动物腰椎间盘施加10kg压力1周、2周、4周及8周,第1组作为假手术对照组。Thompson分级法及兔腰椎间盘磁共振(MRI)评价退变程度,HE染色及Ⅰ、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考察其组织学改变。另外,构建纤维环损伤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并对标本行HE染色以供比较。结果:①Thompson分级:第2组7只均为Ⅱ级,第3组6只Ⅲ级,第4组5只为Ⅳ级,第5组4只动物退变程度达到Ⅴ级。②MRI评分显示,第2组椎间盘以轻度退变为主;第3组椎间盘主要为中度退变。第4组、第5组则以重度退变为主。③HE染色显示,该模型椎间盘各区域的退变情况较纤维环损伤模型更为均匀。④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退变过程中椎间盘基质成分退化的趋势与人体相符。结论: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可以高效诱发椎间盘退变,尤其在轻、中度椎间盘退变方面具有优势。该模型可供深入研究,并用于椎间盘退变的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模型 动物 压力
下载PDF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加速康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赵训明 廖全明 +2 位作者 王克军 裴洪 陈顺广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与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组织损伤及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3月至2017年...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与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组织损伤及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或L5-S1)患者,其中14例患者行腰椎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14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突出节段、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检测肌酸激酶(serum creatinekinase,CK)、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三个时间点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ODI)进行随访,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均超过3个月。两组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PTED组优于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CK、CRP、IL-6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并有统计学差异,CK组间比较术后第1、2、3天均有统计学差异,PTED组低于FD组,CRP、IL-6在术后第1、2天有统计学差异,PTED组低于FD组,术后第3天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VAS及ODI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组间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FD与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PTED具有对组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加速康复,可作为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镜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传统术式联合股骨下端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9
6
作者 邵增务 茅文斌 +2 位作者 刘建湘 徐润冰 裴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传统术式联合股骨下端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髌骨脱位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自1996年10月~2004年8月,采用传统术式(膝关节外侧松解术,内侧关节囊紧缩术,股内侧肌止点移位术,髌韧带止点内移术,半腱肌肌腱转位术)联合股... [目的]探讨传统术式联合股骨下端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髌骨脱位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自1996年10月~2004年8月,采用传统术式(膝关节外侧松解术,内侧关节囊紧缩术,股内侧肌止点移位术,髌韧带止点内移术,半腱肌肌腱转位术)联合股骨下端成形术治疗先天性髌骨脱位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1岁(6~18岁)。17例为单侧髌骨脱位,4例为双侧(均只治疗1侧),无合并其他膝关节畸形。[结果]21例经联合手术治疗后均恢复良好。随访2~6年,平均3.5年,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无手术并发症。21例膝关节均能完全伸直,17例膝关节屈曲良好(120°~150°),4例膝关节屈曲轻度受限(100°~120°),步态正常。[结论]青少年先天性髌骨脱位是一种极少见的畸形,应早期诊断并早期手术治疗,否则易发生髌股骨关节炎,传统术式联合股骨下端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髌骨脱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位 髌骨 联合手术
下载PDF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赵训明 廖全明 +2 位作者 王克军 裴洪 陈顺广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NeerⅢ、Ⅳ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4...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NeerⅢ、Ⅳ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4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置换组)3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24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来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随访时间相仿,平均随访时间为19.5个月(12~36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101±13)分钟、术中出血量(237.9±32.4)m L、Neer评分(82.5±3.2)、Constant-Murley评分(71.7±5.0);置换组手术时间(98±11)分钟、术中出血量(246.0±39.8)m L、Neer评分(82.9±4.5)、Constant-Murley评分(73.5±5.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有1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肱骨头置换组有2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通过三角巾悬吊后关节脱位均得到纠正。有1例四部分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肱骨头坏死,改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相似,对不可修复的肱骨近端骨折宜行肱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人工肱骨头置换 老年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联合经皮置钉技术微创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训明 廖全明 +3 位作者 王克军 裴洪 陈顺广 刘盖为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39-41,46,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联合经皮置钉技术微创治疗Sanders II、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采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联合经皮置钉技术微创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3例病例资料。其中,Sanders II型15...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联合经皮置钉技术微创治疗Sanders II、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采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联合经皮置钉技术微创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3例病例资料。其中,Sanders II型15例,SandersⅢ型8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4.2岁。记录术后软组织情况,测量跟骨术前、术后及随访X线片的B?hler角、Gissane角、骨折复位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测量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于末次随访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经过10~13个月(平均11.8个月)随访。术后所有跟骨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乎解剖复位,且均无切口边缘皮肤坏死、血肿形成。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4个月。术后B?hler、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根据Maryland评分,优1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2例有腓肠神经损伤表现。结论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联合经皮置钉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复位固定可靠的优点,可用于治疗Sanders II、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经皮置钉技术 微创治疗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裴洪 廖全明 王克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Pipkin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自2008~2011年我院收治患者21例,其中男性13 例,女性8例;按Pipkin方法分型Ⅰ型3例,Ⅱ型13例,Ⅲ型4例,Ⅳ型1例.按不同分型并结合患者年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结果按照Harris 髋... 目的探讨Pipkin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自2008~2011年我院收治患者21例,其中男性13 例,女性8例;按Pipkin方法分型Ⅰ型3例,Ⅱ型13例,Ⅲ型4例,Ⅳ型1例.按不同分型并结合患者年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结果按照Harris 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I型中优2例,可1例;Ⅱ型中优9例,良3 例,可1例;Ⅲ型中良2例,可2例;Ⅳ型中良1例,优良率为72.2%.结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Pipkin骨折,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年龄等因素而定,其预后与骨折类型、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骨折 Pipkin分型 可吸收螺钉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HIF-1α、iNOS与GLUT-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茅文斌 邵增务 +1 位作者 裴洪 熊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相关因子。本实验研究三者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骨肉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相关因子。本实验研究三者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骨肉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骨肉瘤和10例瘤旁正常骨组织、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中HIF-1α、iNOS及GLUT-1蛋白的表达,同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64例骨肉瘤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8%(37/64),与对照组12.5%(2/16)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NOS和GLUT-1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9%(46/64)和73.4%(47/64),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8.81%和25.0%)(P<0.01);HIF-1α与iNOS表达一致符合率为76.6%(49/64),HIF-1α与GLUT-1表达一致符合率为71.9%(46/64),表达呈显著相关(P<0.05),且与瘤组织分期显著相关(P<0.05)。MVD平均值为21±8,HIF-1α与iNOS均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两者均为阴性者,两者相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骨肉瘤组织存在HIF-1α、iNOS及GLUT-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三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HIF-1α与iNOS对促进骨肉瘤血管新生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圣君 廖全明 +2 位作者 王克军 裴洪 陈顺广 《骨科》 CAS 201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复杂、关节活动度大。在人们日常行走、体育锻炼以及工作中,踝关节损伤时有发生。随着对踝关节骨折研究的深入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踝关节损伤后遗留慢性...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复杂、关节活动度大。在人们日常行走、体育锻炼以及工作中,踝关节损伤时有发生。随着对踝关节骨折研究的深入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踝关节损伤后遗留慢性疼痛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并最终出现功能障碍的病例并不少见,除了踝关节本身结构精细、关节灵活和周围韧带结构复杂的原因外,医生对于踝关节损伤机制的认识不够深刻以及忽视病史及体格检查的重要性也是部分病人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不满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 治疗效果 踝关节损伤 诊断 创伤性关节炎 韧带结构 关节活动度 内固定技术
下载PDF
烟酰胺对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蔚蔚 邵增务 +4 位作者 裴洪 周建国 黄吉军 俞旭东 熊蠡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1-626,共6页
目的考察烟酰胺对压力诱发的兔腰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4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入1-6组,采用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以98 N压力诱发椎间盘退变,并按分组要求灌胃给予烟酰胺:第1组2只,安装加压装置不予加压或给药;第2组... 目的考察烟酰胺对压力诱发的兔腰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4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入1-6组,采用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以98 N压力诱发椎间盘退变,并按分组要求灌胃给予烟酰胺:第1组2只,安装加压装置不予加压或给药;第2组2只,给予50 mg/(kg.d)烟酰胺灌胃1周;第3组5只,以98 N压力加压1周;第4组5只,以98 N压力加压1周,去除压力自行恢复1周;第5组5只,加压1周,去除压力后给予50 mg/(kg.d)烟酰胺灌胃1周;第6组5只,加压1周,去除压力后恢复1周,自加压开始时持续给予50 mg/(kg.d)烟酰胺灌胃2周。Thompson分级法及腰椎间盘磁共振成像(MRI)评价退变程度;苏木精-伊红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及藏红O-快绿染色观察其组织学改变;P16INK4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和衰老状态的变化。结果①第2组椎间盘未见明显退变;第3组5只动物Thompson分级均为Ⅱ级,第4组4只为Ⅱ级,1只为Ⅲ级,第5组2只为Ⅰ级,3只为Ⅱ级,第6组3只为Ⅰ级,2只为Ⅱ级。MRI也显示,服用烟酰胺的动物椎间盘退变程度有所减轻。②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第6组纤维环Ⅱ型胶原含量较第4组高约53.2%(P〈0.01)。③第2组藏红O染色强度较第1组有所上升;第5、6组髓核和纤维环染色强度均高于第4组的相对应部位,其中以第6组髓核染色强度上升最为明显(均P〈0.01)。④P16INK4A免疫组化显示,P16INK4A阳性率随烟酰胺给药时间延长而降低。结论烟酰胺有助于减轻压力对椎间盘的损伤,能够促进压力损伤后的椎间盘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疾病模型 动物 压力 烟酰胺
下载PDF
HIF-1α、GLUT-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茅文斌 邵增务 裴洪 《实用癌症杂志》 2006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两者在骨肉瘤血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骨肉瘤和10例瘤旁正常骨组织、6例骨纤维结构...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两者在骨肉瘤血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骨肉瘤和10例瘤旁正常骨组织、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HIF-1α与GLUT-1蛋白的表达,同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64例骨肉瘤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1%(41/64),与对照组(12.5%,2/16)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GLUT-1阳性表达率为60.9%(39/64),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5%,2/16),(P<0.01);HIF-1α与GLUT-1表达一致符合率为57.8%(37/64),两者表达显著相关(P<0.05),且与瘤组织分期显著相关(P<0.05)。MVD平均值为21.43±8.56,HIF-1α阳性的骨肉瘤组织MVD值(32.43±8.32)明显高于阴性者(16.67±6.56),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肉瘤组织存在HIF-1α与GLUT-1蛋白的过表达,两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HIF-1α对骨肉瘤新生血管生成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ES的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颖 王辉 +5 位作者 金春玉 赵彦广 裴洪 温冬梅 邹向阳 《化工科技》 CAS 2012年第6期36-38,共3页
采用苯乙烯和丙烯腈接枝三元乙丙橡胶合成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ES,用其和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共混得到AES树脂。对合成的AES树脂样品进行常温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红外光谱、热稳定性与微观结构表... 采用苯乙烯和丙烯腈接枝三元乙丙橡胶合成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ES,用其和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共混得到AES树脂。对合成的AES树脂样品进行常温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红外光谱、热稳定性与微观结构表征,并与目标样品进行对比。得出三元乙丙橡胶已接枝上SAN支链,即三元乙丙橡胶与苯乙烯及丙烯腈发生了接枝共聚合反应;合成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数据、热稳定性数据及微观结构与目标样品接近;合成样品AES粉料和SAN树脂基本均匀混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腈 三元乙丙橡胶 AES 表征
下载PDF
零寿命标签下退化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15
作者 裴洪 司小胜 +3 位作者 胡昌华 郑建飞 张建勋 董青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39-1948,共10页
考虑到安全性与经济性因素,同类历史设备的性能退化数据大多属于截尾型,采用深度学习训练时往往面临零寿命标签的挑战,量化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不确定性更是难上加难,并且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进行RUL预测时忽略了首达与非... 考虑到安全性与经济性因素,同类历史设备的性能退化数据大多属于截尾型,采用深度学习训练时往往面临零寿命标签的挑战,量化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不确定性更是难上加难,并且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进行RUL预测时忽略了首达与非首达时间意义之间的区别.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本文提出一种零寿命标签下退化设备RUL预测方法,采用数据预处理技术生成以退化信息为标签的样本,利用贝叶斯双向长短期记忆(Bayesian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Bi-LSTM)模型描述设备性能退化演变规律,同时借助变分推断技术实现了性能退化的不确定性度量.进一步,从可靠性角度分析了性能退化预测分布与RUL分布间的关系,分别围绕首达与非首达两类情形推导设备RUL概率分布,通过锂电池案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供RUL预测的点估计与概率分布式结果,有效确保了预测结果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寿命预测 零寿命标签 贝叶斯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 退化设备 首达时间 非首达时间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例
16
作者 裴洪 佘远举 鲁厚庚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4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例患者临床资料(25膝),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优为18例,良5例,优良率为...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例患者临床资料(25膝),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优为18例,良5例,优良率为92%。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切实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骨性关节炎 HSS膝关节评分
下载PDF
解剖钛合金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17
作者 裴洪 廖全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4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医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涉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30例,Ⅲ型26例,Ⅳ型12例。均采用跟骨解剖...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医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涉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30例,Ⅲ型26例,Ⅳ型12例。均采用跟骨解剖钛合金钢板结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参照美国足踝外科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本组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及Bohler角及Gissane角恢复正常。根据Maryland评分评估结果,优38例,良21例,可9例,总优良率为86.8%。结论:跟骨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解剖型钛合金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搪塑用聚氯乙烯干混料老化性能XPS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斌 裴洪 张英夫 《弹性体》 CAS 1999年第2期26-28,共3页
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搪塑用聚氯乙烯(PVC)干混料在成型及老化过程中表面和内部的变化。通过对干混料中PVC粉料、增塑剂和热稳定剂的XPS表征,可以比较材料老化性能的相对优劣。
关键词 XPS 搪塑用 聚氯乙烯 干混料 老化
下载PDF
髋关节翻修手术技巧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全明 裴洪 王克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1期61-63,共3页
背景:随着髋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髋关节翻修病例亦逐年增加。髋关节翻修术是关节外科医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稍有不慎极易导致手术失败。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0例髋关节... 背景:随着髋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髋关节翻修病例亦逐年增加。髋关节翻修术是关节外科医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稍有不慎极易导致手术失败。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50~75岁,平均62岁;右侧12例、左侧8例;术前Harris评分为20~62分,平均(45.8±3.2)分。翻修手术:人工股骨头翻修术5例、全髋关节翻修术15例;翻修手术时间距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时间:5~20年,平均11年。术后及随访行双髋正位X线片检查,并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Harris评分提高至65~94分,平均(84.5±3.1)分。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移位及臼杯松动。结论: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操作关键是假体取出及翻修假体的顺利安放:术前应备好多种类型髋臼假体,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术中髋关节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术中必须对骨缺损进行充分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翻修术 植骨 人工关节
下载PDF
丝瓜茎汁液复合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屠鲁彪 王晓莉 +4 位作者 孙汉巨 丁琦 刘宇 裴洪 马建平 《饮料工业》 2014年第4期30-33,37,共5页
本实验以丝瓜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柠檬酸、丝瓜伤流液及菠萝汁等为辅料,开发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丝瓜茎汁液复合饮料。以饮料的感观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白砂糖、柠檬酸、菠萝等对饮料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 本实验以丝瓜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柠檬酸、丝瓜伤流液及菠萝汁等为辅料,开发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丝瓜茎汁液复合饮料。以饮料的感观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白砂糖、柠檬酸、菠萝等对饮料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L9(34),确定该饮料的最佳配方,其结果为丝瓜12%、白砂糖8%、柠檬酸0.070%、菠萝6%、丝瓜伤流液15%。该天然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等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伤流液 功能饮料 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