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中计及需求侧响应的混合储能配置优化
1
作者 马丽 李伟 +3 位作者 裴玮 肖浩 鞠力 顾靖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6-1425,共10页
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后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以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计及用户侧需求响应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针对负荷和光伏出力的双重不确定性,提... 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后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以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计及用户侧需求响应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针对负荷和光伏出力的双重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预测误差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场景确定方法。考虑系统不确定性,统筹运行阶段用户侧需求响应调控措施以及潮流约束,提出了储能配置的3层优化模型。针对优化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分解方法,以及基于列和约束生成算法的求解实施流程。通过在IEEE-33节点测试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系统可平移负荷峰值下降了10%,节点电压维持在合理范围,并在指导储能配置等方面具备显著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光伏比例灵敏性可知,不含光伏情况下的储能总容量相比100%光伏比例场景增加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配置优化 光伏 配电网 需求侧响应 系统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基于ADMM的共享储能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分布式优化模型
2
作者 彭大健 肖浩 +1 位作者 裴玮 孔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提出了一种共享储能参与主动配电网辅助服务市场的互动博弈优化模型和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的分布式求解方法。设计了共享储能参与主动配电网辅助服务市场的框架与互动运行模式;考虑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运行目标与共享储能设备的约束条... 提出了一种共享储能参与主动配电网辅助服务市场的互动博弈优化模型和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的分布式求解方法。设计了共享储能参与主动配电网辅助服务市场的框架与互动运行模式;考虑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运行目标与共享储能设备的约束条件,建立了主动配电网与共享储能的互动博弈优化模型;基于ADMM,将系统全局互动博弈问题分解为分布式优化问题,并进行分布式优化求解。以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互动博弈优化模型和分布式求解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表明所提方法能在保护共享储能和主动配电网隐私的情形下,兼顾主动配电网的经济性与安全性需求,实现主动配电网与共享储能用户的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储能 主动配电网 辅助服务 互动博弈 分布式优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联邦竞争深度Q网络的多微网能量管理策略
3
作者 黎海涛 刘伊然 +3 位作者 杨艳红 肖浩 谢冬雪 裴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184,共11页
目前,基于联邦深度强化学习的微网(MG)能量管理研究未考虑多类型能量转换与MG间电量交易的问题,同时,频繁交互模型参数导致通信时延较大。基于此,以一种包含风、光、电、气等多类型能源的MG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支持MG间电量交易和MG内能... 目前,基于联邦深度强化学习的微网(MG)能量管理研究未考虑多类型能量转换与MG间电量交易的问题,同时,频繁交互模型参数导致通信时延较大。基于此,以一种包含风、光、电、气等多类型能源的MG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支持MG间电量交易和MG内能量转换的能量管理模型,提出基于正余弦算法的联邦竞争深度Q网络学习算法,并基于该算法设计了计及能量交易与转换的多MG能量管理与优化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能量管理策略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能够得到更高奖励且最大化MG经济收益,同时降低了通信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MG) 联邦学习 竞争深度Q网络 正余弦算法 能量管理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电路拓扑与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国驹 裴玮 +3 位作者 杨鹏 邓卫 朱恩泽 李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9,共12页
柔性互联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潮流灵活控制,是新型配电网实现坚强架构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电路拓扑与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可应用于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系统结构,包括应用场景与设备组成部分。然... 柔性互联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潮流灵活控制,是新型配电网实现坚强架构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电路拓扑与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可应用于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系统结构,包括应用场景与设备组成部分。然后,对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的电路拓扑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模块化多电平高压型和变压器降压型两类,并对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最后,对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跟网型和构网型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应用于柔性互联设备时所需面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互联设备 设备系统结构 电路拓扑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定转子解耦数字镜像超实时仿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厚合 杨政 +2 位作者 叶华 裴玮 KAI Strunz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19-1830,共12页
为实现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 fed wind generator,DFIG)大规模实时仿真,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DFIG数字镜像IP核。并提出面向异步机定子与转子“T型”等效电路解耦的虚拟电容等效法... 为实现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 fed wind generator,DFIG)大规模实时仿真,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DFIG数字镜像IP核。并提出面向异步机定子与转子“T型”等效电路解耦的虚拟电容等效法,在此基础上提出DFIG内部各组件并行算法,最后构建DFIG-IP。通过流水线优化设计,完成基于FPGA的DFIG-IP在4种工况下计算精度与计算速度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降低DFIG异步机求解模块所需FPGA资源约77%;基于FPGA设计的DFIG-IP在500 MHz时钟频率下,超实时加速度比可达27.8,单个DFIG-IP占用ZCU106资源不超过20%;所提方法能够满足DFIG并网系统实时仿真在精度与速度上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含大量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加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 虚拟电容等效 并行计算 双馈风力发电机 超实时仿真
原文传递
考虑马尔可夫决策的产消者P2P电能交易非合作博弈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帅 裴玮 +2 位作者 马腾飞 肖浩 唐成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27,共10页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和分布式能源在用户端的大规模发展,基于产消者端对端(P2P)的电能交易逐渐成为促进分布式能源消纳的重要解决方案。为解决产消者多阶段P2P电能交易中互动行为的强不确定性、状态转移概率不明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和分布式能源在用户端的大规模发展,基于产消者端对端(P2P)的电能交易逐渐成为促进分布式能源消纳的重要解决方案。为解决产消者多阶段P2P电能交易中互动行为的强不确定性、状态转移概率不明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Markov决策过程的产消者P2P电能交易非合作博弈模型。首先,引入可将用户行为聚合的Markov决策过程,解决了产消者由阶段性交易决策随机性导致的用电行为不确定性问题。其次,针对产消者在P2P电能交易市场中相互竞争的角色地位,建立了考虑Markov决策过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以产消者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结合需求响应计算P2P交易的最优电价。再次,在证明非合作博弈Nash均衡解存在的基础上,采用Nikaido-Isoda函数将博弈问题等效转化为全局最优问题,并采用分布式算法进行求解,获取最优Nash均衡解,保障产消者最大收益。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对端电能交易 非合作博弈 Markov决策 需求响应 NASH均衡
下载PDF
不确定扰动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可达性分析
7
作者 邓卫 丁立 +1 位作者 庄莹 裴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2-63,共12页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引入了强不确定性,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文中提出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可达性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刻画不确定性下的系统动态特性。首先,说明了可达性分析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适...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引入了强不确定性,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文中提出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可达性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刻画不确定性下的系统动态特性。首先,说明了可达性分析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适用性。接着,阐述了可达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利用齐诺多面体表征系统中不确定扰动。然后,从主站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出发,到直流网络,再到从站VSC,进一步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及其线性化处理后的系统微分包含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直流负荷叠加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扰动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可达性分析方法。最后,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刻画不确定性扰动下直流电压等关键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所有运行轨迹及其边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多端直流 不确定性 动态特性 可达性分析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对毛发染色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李林葳 姬亚航 +5 位作者 裴玮 杜羿翰 宋艳波 常奇 王伸 刘振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20-3329,共10页
为了研究高压脉冲电场对毛发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以18~28岁年龄段人群的黑色头发和染发剂为试材,以染发后毛发的RGB(red green blue)模型提取值作为响应值,并采用等响应面试验法设计试验,以构建和分析高压脉冲电场的电场强度、脉冲宽度... 为了研究高压脉冲电场对毛发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以18~28岁年龄段人群的黑色头发和染发剂为试材,以染发后毛发的RGB(red green blue)模型提取值作为响应值,并采用等响应面试验法设计试验,以构建和分析高压脉冲电场的电场强度、脉冲宽度以及脉冲个数对毛发染色效果影响的数学模型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场同时处理头发和染发剂后最高可提升RGB参数中的蓝色通道值B为3.7%,对应的最优化工艺化参数为:电场强度1125 V/mm、脉冲宽度175μs、脉冲个数52个。因此,高压脉冲电场对头发和染发剂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染色可改善着色效果,并为毛发染色工艺优化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响应面试验法 毛发 染色 RGB模型
下载PDF
基于纵向联邦学习的微电网群协同优化运行与策略进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毅斌 肖浩 +1 位作者 裴玮 王小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32,共12页
针对分属不同利益主体的微电网构成的微电网群在隐私保护下的协同优化运行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多主体微电网群协同优化运行与策略进化方法。首先,各个微电网在本地训练自身的等值封装模型并上传至云端。然后,云端汇集各微电... 针对分属不同利益主体的微电网构成的微电网群在隐私保护下的协同优化运行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多主体微电网群协同优化运行与策略进化方法。首先,各个微电网在本地训练自身的等值封装模型并上传至云端。然后,云端汇集各微电网的等值封装模型,进行场景推演和全局策略搜索,并下发策略至各微电网。最后,各微电网通过分布式联合训练纵向联邦神经网络学习新策略,实现在隐私保护下的微电网群协同优化运行与策略进化。不同规模微电网群协同运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多主体微电网群在隐私保护下的协同优化运行,相较于独立运行、非合作博弈以及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提升了微电网群整体的经济效益,并保证了各参与方利益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群 多主体 联邦学习 协同优化
下载PDF
电池储能系统SOC神经网络融合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玉树 李宏川 +3 位作者 王波 贾东强 裴玮 唐西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40,共10页
为了更好地获取电池储能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融合的电池储能系统SOC估计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前馈(BP)、门控循环单元(GRU)和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算法的优劣,BP计算时间较短,LSTM对时序数据估计精度较高;然后,利... 为了更好地获取电池储能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融合的电池储能系统SOC估计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前馈(BP)、门控循环单元(GRU)和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算法的优劣,BP计算时间较短,LSTM对时序数据估计精度较高;然后,利用KL散度、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不同输入参量和SOC的相关程度,并和LSTM估计结果相比对,筛选出对电池储能系统SOC影响较大的特征参量;最后,应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SOC数据分解为多个分量,利用样本熵将分量聚合为高低两个频段,进而应用BP、LSTM神经网络算法分频段估计,和单一策略相比,该方法在提高SOC估计精度的同时,减少了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SOC融合估计 相关性分析 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
下载PDF
提升低压直流配电稳定性的时滞模型预测附加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莹 裴玮 +1 位作者 刘子奇 邓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48-3263,共16页
针对由低压多端直流系统中接入的可再生能源和直流负荷不确定性波动引起的系统直流电压波动、越限甚至跌落、振荡发散等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一种主从控制下提高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的时滞模型预测附加控制策略。首先,针对系统通信网络存在... 针对由低压多端直流系统中接入的可再生能源和直流负荷不确定性波动引起的系统直流电压波动、越限甚至跌落、振荡发散等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一种主从控制下提高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的时滞模型预测附加控制策略。首先,针对系统通信网络存在延时的情况,搭建了相应的系统时滞预测模型;然后,在此预测模型基础上,附加控制策略以系统直流电压波动最小和最小附加调节指令为目标,实现以最小出力平抑不确定扰动下系统直流电压的波动,进一步分析了通信延时对系统稳定性及附加控制策略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三端低压直流系统进行仿真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时滞模型预测附加控制策略能很好地平抑多端直流系统受不确定扰动带来的电压波动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多端直流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能源 附加控制 通信延时
下载PDF
基于联邦学习的综合能源微网群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12
作者 薛溟枫 毛晓波 +3 位作者 肖浩 周毅斌 浦骁威 裴玮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173,共10页
针对现有多主体综合能源微网群协同运行中,集中式优化面临的主体隐私保护、参数难以共享问题,以及分布式优化面临的优化模型须大量简化近似、全局最优性难以保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多主体综合能源微网群协调优化运行方法,... 针对现有多主体综合能源微网群协同运行中,集中式优化面临的主体隐私保护、参数难以共享问题,以及分布式优化面临的优化模型须大量简化近似、全局最优性难以保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多主体综合能源微网群协调优化运行方法,以兼顾主体隐私性与全局最优性。首先,基于循环门控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深度学习网络构建各综合能源微网的等值互动特性封装模型并上传至云端;其次,在不侵入各微网内部隐私数据的基础上,将各微网等效模型加密后于云端汇总并进行联邦学习;然后,依据云端联邦学习的结果对边端各综合能源微网互动特性封装模型进行修正和更新,迭代直至损失函数收敛,进而实现隐私保护下综合能源微网群的全局协同优化运行;最后,通过典型的综合能源微网群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实现综合能源微网群的快速高效优化运行,并有效保护各参与方的数据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微网 联邦学习 优化运行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微网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其测试平台 被引量:51
13
作者 裴玮 李澍森 +3 位作者 李惠宇 唐西胜 程军照 左文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8,111,共6页
微网的运行控制是维持微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可分为局部的分布式电源控制和系统级的综合运行控制2部分。文中将微网内分布式电源分为主控型和功率源型2类,分析并阐述了2类分布式电源的控制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即插即用的分布式电源... 微网的运行控制是维持微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可分为局部的分布式电源控制和系统级的综合运行控制2部分。文中将微网内分布式电源分为主控型和功率源型2类,分析并阐述了2类分布式电源的控制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即插即用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在系统级的综合运行控制方面,选择集中式的运行控制体系,提出了联网运行控制和无缝切换控制策略;同时针对运行控制关键技术测试的需求,设计、开发了微网运行控制平台,并通过该平台对电源控制和无缝切换控制等技术进行了实验,表明该平台能够很好地完成微网运行控制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测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分布式电源 运行控制 即插即用 无缝切换 测试平台
下载PDF
应对微网群大规模接入的互联和互动新方案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42
14
作者 裴玮 杜妍 +3 位作者 李洪涛 杨艳红 邓卫 齐智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93-3203,共11页
在国家能源转型背景和规划下,微网大规模接入已逐渐成为趋势,这不仅需要解决电网结构和运行对大规模微网接入的限制,而且需要解决大规模微网的互动机制,提升微网运行控制的柔性和经济性。针对微网群大规模接入问题,综合目前国内外解决... 在国家能源转型背景和规划下,微网大规模接入已逐渐成为趋势,这不仅需要解决电网结构和运行对大规模微网接入的限制,而且需要解决大规模微网的互动机制,提升微网运行控制的柔性和经济性。针对微网群大规模接入问题,综合目前国内外解决方案和研究进展,提出了微网群互联和互动新方案,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和难点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最后设计和分析了大规模微网群互联互动的典型案例。结果表明,通过多微网间能源互联互补,不仅能够实现微网之间相互支撑,互为备用,提高系统可靠性,也在更大范围实现了能源互补,使微网群更加有效地提升辅助服务,并参与到多种形式的电力市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群 能源互联 多端直流 电力市场 需求侧互动 聚合代理
原文传递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供电电压质量的影响与改善 被引量:288
15
作者 裴玮 盛鹍 +1 位作者 孔力 齐智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2-157,共6页
提出利用短路比和刚性率来评估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对配网供电电压质量影响的方法,通过仿真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具体分析旋转型分布式电源和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系统供电电压的不同影响,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在... 提出利用短路比和刚性率来评估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对配网供电电压质量影响的方法,通过仿真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具体分析旋转型分布式电源和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系统供电电压的不同影响,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在同等渗透率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并网节点的电压影响比旋转型更小,向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也要远小于旋转型,因此在同等条件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更加适合应用于密集负荷、高短路容量的城市配电网。并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抑制供电电压波动的特点,提出电压控制方法,仿真验证其同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配电网内供电电压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电压质量 短路比 刚性率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与热电联供混合微网能量协调优化 被引量:49
16
作者 裴玮 邓卫 +3 位作者 沈子奇 杨艳红 肖浩 齐智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9-15,共7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与热电联供混合微网的能量协调优化,基于对可再生能源、微型燃气轮机以及储能等典型分布式能源的功率响应特性分析,提出多时间尺度的能量协调优化方法,即通过"时""分"以及"秒"时间尺度的... 针对可再生能源与热电联供混合微网的能量协调优化,基于对可再生能源、微型燃气轮机以及储能等典型分布式能源的功率响应特性分析,提出多时间尺度的能量协调优化方法,即通过"时""分"以及"秒"时间尺度的能量协调完成混合微网运行优化:"时"时间尺度优化策略制定各分布式能源合理的机组组合方式以及运行发电计划;应用改进型欧拉滑动平均预测模型,提取混合微网功率波动的快慢变化过程,进一步优化各分布式能源"分"和"秒"时间尺度的功率输出。对所述混合微网能量协调优化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验证了协调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热电联供 微网(微电网) 能量管理 优化
下载PDF
光伏发电参与配电网电压调节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裴玮 孔力 齐智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9-1635,共7页
分析了光伏发电并入点电压特性和含光伏发电的放射状配电网内电压分布特性,从光伏电源并入点和配电网电压分布两方面提出光伏发电参与电压控制的支撑作用。将电压问题分为由光伏电源输出的缓慢波动和外部负荷等情况大扰动两类问题,分别... 分析了光伏发电并入点电压特性和含光伏发电的放射状配电网内电压分布特性,从光伏电源并入点和配电网电压分布两方面提出光伏发电参与电压控制的支撑作用。将电压问题分为由光伏电源输出的缓慢波动和外部负荷等情况大扰动两类问题,分别提出光伏电源参与电压调节策略,控制策略利用全局静态信息和局部动态信息,在每个周波的采样计算时间内对光伏发电无功输出和配网无功分布进行实时管理,并给出具体控制框图。通过仿真,论证了所提出的电压管理策略在改善含大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电压质量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高渗透率 实时管理 电压调节 电压质量
原文传递
分布式发电环境下的嵌入式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18
作者 裴玮 邓卫 +2 位作者 孔力 齐智平 盛鹍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3-86,共4页
把分布式电源作为一个可控负荷,通过设计新型嵌入式管理终端,将传统的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和新的分布式电源监控相结合,把分布式电源纳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负荷管理,并实现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本地监控。设计并完成嵌入式管理终端和本地监... 把分布式电源作为一个可控负荷,通过设计新型嵌入式管理终端,将传统的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和新的分布式电源监控相结合,把分布式电源纳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负荷管理,并实现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本地监控。设计并完成嵌入式管理终端和本地监控中心的软硬件开发:接入点测控单元以DSP TMS320F2407为核心,实现对接入点的遥测、遥信、遥控、网络通信等功能;嵌入式管理终端以AT91RM9200处理器为核心,包括下层通信、上层通信、负荷管理、远方抄表、电能量分析、发电管理、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管理等功能模块;本地监控中心软件分为前置处理、实时数据服务、历史数据库以及人机交互界面。通过搭建实验测试平台证明该系统满足可靠、规范的通信、控制管理,与现有系统兼容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负荷管理终端 嵌入式系统 以太网 ARM平台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的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9
19
作者 裴玮 邓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两者在理论基础、发展脉络、科学内涵等方面一脉相承,可以也应该协同推进。然而在实践中却产生了对城镇建设粗放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以及城镇绿色转型发展推进不理想等...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两者在理论基础、发展脉络、科学内涵等方面一脉相承,可以也应该协同推进。然而在实践中却产生了对城镇建设粗放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以及城镇绿色转型发展推进不理想等问题,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彼此割裂,尚未实现协同发展,还存在建设机制不健全、评价方法不科学、政策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必须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在行动要素层面进行整合归并,以重点建设任务为抓手,在建设机制、评价方法、政策体系等方面消除割裂与掣肘,构建新的发展系统,实现两者的协同推进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文明建设 协同推进 绿色发展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46
20
作者 裴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19-122,共4页
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包括结构优化、绿色生态、质效提升、动能转化、民生改善、风险防控六大方面。文章通过熵值法结合功效系数对9个国家中心城市进行40个指标的评价发现,我国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 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包括结构优化、绿色生态、质效提升、动能转化、民生改善、风险防控六大方面。文章通过熵值法结合功效系数对9个国家中心城市进行40个指标的评价发现,我国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郑州、西安、成都、天津,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不均衡性,基本上呈现东、中、西的梯度分布和空间集聚性,城市差异化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必须以国家中心城市为基础,构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