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见习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锋利 褚以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7期0052-0055,共4页
对提高见习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中的方法探讨。方法:用模拟教学法对20名见习医学生进行“胸腔穿刺” 、技能的培训并进行测试与反馈。结果: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教授后,学生测试成绩提升,反馈良好。结论:通过模拟教学法,提高见习医学生的... 对提高见习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中的方法探讨。方法:用模拟教学法对20名见习医学生进行“胸腔穿刺” 、技能的培训并进行测试与反馈。结果: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教授后,学生测试成绩提升,反馈良好。结论:通过模拟教学法,提高见习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及激发学生兴趣,让操作更加规范,增强自信心,推动临床医学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为学生临床实践提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教学 临床技能
下载PDF
miR-145在胃黏膜癌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褚以忞 彭海霞 +2 位作者 李吉 蒯榕 杨华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期45-47,共3页
背景:胃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寻求新的胃癌标记物和潜在的生物治疗靶点是目前胃癌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miR-145在胃癌形成不同阶段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长宁区中心医院37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 背景:胃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寻求新的胃癌标记物和潜在的生物治疗靶点是目前胃癌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miR-145在胃癌形成不同阶段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长宁区中心医院37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和7例异型增生组织,以RT-PCR法检测miR-145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相比,异型增生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下调(P<0.05)。胃癌组织miR-145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miR-145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胃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VTCN1调控结肠癌细胞长链非编码RNA和mRNA的全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褚以忞 周锋利 +5 位作者 徐莹 蒯榕 李吉 侯照远 杨大明 彭海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0-277,共8页
目的·探讨含V-set域T细胞激活抑制因子(V-set domain containing T cell activation inhibitor 1,VTCN1)在结肠癌中对下游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RNA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慢病毒质粒在结肠癌细胞株SW1... 目的·探讨含V-set域T细胞激活抑制因子(V-set domain containing T cell activation inhibitor 1,VTCN1)在结肠癌中对下游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RNA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慢病毒质粒在结肠癌细胞株SW1116中过表达VTCN1,抽提RNA并测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 RNA,并任意选取差异表达的lncRNA(3条)和mRNA(2条)进行实时定量PCR(qRT-PCR)验证RNA测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BLAST2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预测这些差异表达lncRNA和m RNA的相关功能。利用线上平台GEPIA18(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分析差异表达lncRNA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通过RNA测序在过表达VTCN1的SW1116细胞中发现了167条差异基因,包括39条lncRNA和128条m RNA。qRT-PCR检验结果与RNA测序结果变化趋势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受VTCN1调控的差异基因可能参与了内质网中的蛋白处理、mRNA监控信号通路。另外,在过表达VTCN1的结肠癌细胞中明显上调的3条lncRNA(DNAJC9-AS1、HCG27和RP11-339B21.13),同时也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因子。结论·在结肠癌细胞中VTCN1对下游多条lncRNA和mRNA具有调控作用,这些lncRNA和mRNA可能参与了内质网中的蛋白处理和mRNA监控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V-set域T细胞激活抑制因子 结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RNA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微小RNA-145调控c-myc表达对胃癌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褚以忞 彭海霞 +4 位作者 李吉 蒯榕 金云菲 周锋利 杨大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微小RNA(miR)-145的作用及其对c-myc的调控作用。方法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就诊的51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5和c-myc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 目的探讨胃癌中微小RNA(miR)-145的作用及其对c-myc的调控作用。方法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就诊的51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5和c-myc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株(MKN45、SGC7901)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中miR-145和c-myc的表达。将SGC7901分别转染阴性对照(NC)和miR-145mimics,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myc表达的变化。结果胃癌组织中miR-145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8),c-my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不同性别或年龄、有无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的miR-145和c-myc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浸润深度T2+T3+T4的胃癌患者的c-my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肿瘤浸润深度T1的患者(P=0.047),有淋巴结转移(N1+N2+N3)的胃癌患者的c-my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N0)的患者(P=0.042),但不同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的miR-145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人胃癌细胞株MKN45和SGC7901的miR-145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胃正常黏膜细胞株GES-1(P=0.001、0.024),c-myc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胃正常黏膜细胞株GES-1(P=0.028、0.002)。SGC7901细胞转染miR-145后的c-myc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转染NC后(P=0.005)。结论 miR-145作为抑癌基因可以调控胃癌中c-myc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胃癌 C-MYC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胃癌的关系
5
作者 褚以忞 郑青 《胃肠病学》 2008年第12期750-753,共4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有助于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但其对胃癌浸润和转移的作用尚未明确。近年有研究显示H.pylori感染可使胃黏膜上皮MMPs表达增...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有助于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但其对胃癌浸润和转移的作用尚未明确。近年有研究显示H.pylori感染可使胃黏膜上皮MMPs表达增高,推测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MMPs而促进胃癌浸润和转移。本文就H.pylori感染对胃黏膜MMPs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胃癌的关系作一综述,并对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治疗胃癌的前景作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胃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吉 彭海霞 +7 位作者 蒯榕 朱才松 金云菲 褚以忞 杨华 杨静 王赛玉 洪怡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7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联合腹部CT检查对胃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54例胃镜加活检病理确认(53例)和疑诊为胃癌但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患者(1例),术前1周同时行EUS、腹部螺旋CT检查,疑诊者同时行...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联合腹部CT检查对胃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54例胃镜加活检病理确认(53例)和疑诊为胃癌但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患者(1例),术前1周同时行EUS、腹部螺旋CT检查,疑诊者同时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引术(EUS-FNA)以明确诊断。确定肿瘤侵犯的深度(T)、局部淋巴结转移(N)、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M)等分期情况,并与手术及术后病理对照,以评价EUS联合CT对胃癌的诊断及TNM临床分期的准确性。结果:1例疑癌但病理阴性的患者行EUS-FNA术获得癌细胞。本组患者EUS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T183.33%、T272.73%、T375.00%和T472.73%。EUS对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24%(N0)、66.67%(N1)、60.00%(N2)和28.57%(N3)。H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2.35%(N0),60.00%(N1),66.67%(N2),71.43%(N3),EUS及HCT对于N0和N1、N2的判断的准确率接近,而对于N3的判断,HCT较EUS有明显优势,P<0.05。对于M1即胃癌有远处转移的比较,EUS及HCT的准确率分别为30.00%(3/10),90.00%(9/10),HCT对M1的判断优于EUS,P<0.05。结论:EUS对胃癌术前T分期及N1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HCT对于远处淋巴结转移的分期及M分期的准确性较高,超声内镜联合HCT检查,可获得较准确的术前TNM分期,并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螺旋CT 癌症分期
下载PDF
内镜超声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海霞 李吉 +5 位作者 蒯榕 褚以忞 杨华 金云菲 王赛玉 洪怡 《胃肠病学》 2011年第6期348-350,共3页
背景:TNM分期对胃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目的:评价内镜超声(EUS)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胃癌患者术前1周行EUS和螺旋CT(HCT)检查,参考手术和术后病理评价EUS和HCT行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结果:EUS判断胃... 背景:TNM分期对胃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目的:评价内镜超声(EUS)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胃癌患者术前1周行EUS和螺旋CT(HCT)检查,参考手术和术后病理评价EUS和HCT行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结果:EUS判断胃癌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1.6%;EUS判断N0和N1分期的准确率与HCT接近(P>0.05),但判断N2和N3分期的准确率较HCT明显下降(P<0.05);EUS判断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低于HCT(P=0.000),但判断M0分期的准确率与HCT相当。结论:EUS在评价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判断N2、N3和M分期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要获得较准确的胃癌术前TNM分期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必要联合CT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腔内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分期
下载PDF
基于差异表达基因组合构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转移预测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莹 褚以忞 +3 位作者 杨大明 李吉 张海芹 彭海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97-1206,共10页
目的·从转录组层面探究影响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结直肠癌转移的潜在关键基因及基因表达特征,并构建基因转移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收集MSI-H结直肠癌患者转录组数据,... 目的·从转录组层面探究影响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结直肠癌转移的潜在关键基因及基因表达特征,并构建基因转移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收集MSI-H结直肠癌患者转录组数据,根据转移信息分为转移组(21例)和无转移组(42例),分析2组间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以基因本体数据库(Gene Ontology,GO)、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对DEG进行注释、聚类及信号通路富集;使用STRING、Cytoscape软件筛选枢纽基因(hub基因);选取DEG绘制列线图,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交叉验证;分析列线图中每个基因对MSI-H结直肠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结果·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间共得到245个DEGs,其中转移组较无转移组表达上调基因204个,下调基因41个。GO分析发现:DEG在生物过程、分子功能上主要富集于离子穿膜转运、氯离子穿膜转运及氯离子通道活性;在细胞组分中,富集于细胞外部分、细胞外空间等。GSEA结果显示:上调基因富集于神经活性物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代谢信号通路。通过Cytoscape筛选出上调基因蛋白质互作网络中的前10位的hub基因。根据DEG中调整后P值最小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关联性高的前10个基因构建的转移预测模型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其中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75,验证集AUC=0.920;模型中AC078993.1、IGLJ2(immunoglobulin lambda joining 2)的表达水平与MSI-H结直肠癌PFS呈明显负相关(P=0.011,P=0.005)。结论·在MSI-H结直肠癌中,离子通道变化及细胞外环境变化可能对肿瘤转移有重要影响,神经活性物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代谢信号通路可能是对转移较重要的信号通路;初步构建了MSI-H结直肠癌基因转移预测模型,可为后续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高度微卫星不稳定 转移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列线图
下载PDF
高频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彭海霞 褚以忞 +3 位作者 蒯榕 李吉 王赛玉 洪怡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855-857,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微探头超声内镜(EUS)检查在结直肠癌TN分期中的价值。方法:14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采用高频微探头EUS检查进行TN分期,并与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高频微探头EUS检查的T、N分期与术后病... 目的:探讨高频微探头超声内镜(EUS)检查在结直肠癌TN分期中的价值。方法:14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采用高频微探头EUS检查进行TN分期,并与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高频微探头EUS检查的T、N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符合率分别为84.83%和70.34%,其中T1、T2、T3、T4期的符合率分别为88.89%、85.71%、84.27%和80.00%。对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8.41%(N+)、92.68%(NO)。N1、N2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76.92%和16.22%。结论:高频微探头EUS检查能较准确地判断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T分期),尤其适用于早期结直肠癌和癌性狭窄患者的术前分期;对有无淋巴结转移判断较准确,对N分期,尤其N2分期准确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检查 高频微探头 结直肠癌 肿瘤分期
下载PDF
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筛查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敏 褚以忞 彭海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3-679,共7页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筛查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或腺瘤(癌前病变)可有效降低CRC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在CRC的防治中,筛查的作用和意...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筛查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或腺瘤(癌前病变)可有效降低CRC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在CRC的防治中,筛查的作用和意义重大。CRC和结直肠腺瘤的筛查技术包括以下4种类型。①基于粪便的检查: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ased test,FOBT)、粪便DNA检测、粪便菌群标志物检测和粪便M2型丙酮酸激酶(M2 pruvate kinase,M2-PK)检测。②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colonography,CTC)、双对比钡灌肠(double-contrast barium enema,DCBE)和结肠胶囊内镜检查(colon capsule endoscopy,CCE)。③内窥镜检查:柔性乙状结肠镜(flexible sigmoidoscopy,FS)和结肠镜(colonoscopy,CS)。④液体活检: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循环肿瘤RNA(circulating tumor RNAs,ctRNAs)、蛋白质标志物、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等。其中生物标志物DNA和RNA分子等可传达出丰富的人体健康状态信息,在筛查CRC中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但在筛查腺瘤方面尚未广泛开展,需要对相关生物标志物开展更深入大规模的随机研究。该文对CRC和结直肠腺瘤筛查技术进行综述,介绍其原理、特点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为CRC和结直肠腺瘤筛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筛查
下载PDF
lncRNA SNHG1结合miR-145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锋利 褚以忞 +3 位作者 李吉 杨大明 彭海霞 徐莹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062-1069,共8页
目的探讨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SNHG1)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竞争性结合微小RNA-145(miR-145),从而促进胃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分析SNHG1与胃癌生存期的相关性;生物信息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SNHG1)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竞争性结合微小RNA-145(miR-145),从而促进胃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分析SNHG1与胃癌生存期的相关性;生物信息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NHG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SNHG1与miR-145表达的关系;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及敲低SNHG1对胃癌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NHG1与miR-145的结合情况;分别及同时上调SNHG1、miR-145后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β-连环蛋白(CTNNB1)、骨髓瘤病毒原癌基因(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胃癌患者中,SNHG1表达水平低者较高者总生存期延长(P=0.015)。胃癌组织SNHG1表达明显升高(P<0.05)。过表达SNHG1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敲低SNHG1可抑制细胞增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SNHG1和miR-145能有效结合;体外实验表明,miR-145下调CTNNB1、MYC蛋白表达,SNHG1促进CTNNB1、MYC蛋白表达,且SNHG1能抑制miR-145下调CTNNB1和MYC蛋白。结论SNHG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通过结合miR-145上调CTNNB1、MYC蛋白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生长,是参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 微小RNA-145 细胞生长 胃癌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在诊断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占位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海霞 杨大明 +5 位作者 褚以忞 蒯榕 李吉 陶琨 金云菲 王赛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5月行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细胞学...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5月行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细胞学和(或)病理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86例患者成功进行了EUS-FNA,穿刺成功率98.85%。其中,病灶位于食管9例(10.35%),胃39例(44.83%),十二指肠球部10例(11.49%),胰腺18例(20.69%),腹腔10例(11.49%)。74例患者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率85.06%。39例患者获得组织碎片或组织细条行病理学检查,组织获得率44.83%;其中,20例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率51.28%。与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对照,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89.65%。对于病灶直径大小(>3 cm及≤3 cm)、穿刺针针号(19G及22G)及抽吸负压(5 ml负压及10 ml负压),两两比较发现,EUS-FNA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过程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上消化道及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中,EUSFNA是一项安全、有效、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穿刺诊断的准确性与病灶的大小,穿刺针的针号及穿刺抽吸负压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细针穿刺抽吸术
下载PDF
胃癌超声内镜术前分期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蒯榕 王志荣 +4 位作者 彭海霞 张俊杰 李吉 金云菲 褚以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4期2029-20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胃癌的术前分期及其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44例胃癌患者术前行胃镜和超声内镜(EUS)检查并进行术前分期,同时运用ELASA法检测不同部位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胃癌的术前分期及其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44例胃癌患者术前行胃镜和超声内镜(EUS)检查并进行术前分期,同时运用ELASA法检测不同部位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水平,并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结果 EUS对胃癌侵犯深度判断的总准确率为81.82%,对淋巴结转移的总准确率为84.09%。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MMP-2及TIMP-2的浓度有明显差异,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程度、EU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胃癌组织中TIMP-2的浓度虽然随超声内镜TN分期加深明有下降趋势,但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1EUS对胃癌的分期具有其分子生物学改变的基础。2胃癌患者组织中MMP-2及TIMP-2水平对EUS术前分期有参考价值,若MMP-2及TIMP-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者,术前EUS检查时,应注意癌肿是否已达到或超过浆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TN分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下载PDF
十二指肠黏膜下隆起病变的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锋利 彭海霞 +2 位作者 褚以忞 李吉 蒯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194-195,共2页
十二指肠的病变大部分表现为溃疡和炎症,但是随着检查例数的增加,表现为黏膜隆起性的病灶亦为数不少,大部分隆起型病变为息肉或息肉样增生,但是有少部分表现为黏膜下病变,在普通白光内镜下隆起病变往往是表面光滑,与周围边界较清,无法... 十二指肠的病变大部分表现为溃疡和炎症,但是随着检查例数的增加,表现为黏膜隆起性的病灶亦为数不少,大部分隆起型病变为息肉或息肉样增生,但是有少部分表现为黏膜下病变,在普通白光内镜下隆起病变往往是表面光滑,与周围边界较清,无法通过肉眼观察明确病变的性质。小探头超声内镜操作简单,能构清晰地显示十二指肠肠壁的各个层次,并能根据黏膜下隆起的病灶与肠壁的层次结构关系,较准确地判断出病变位于肠壁内的位置,或是腔外压迫,并根据超声特征对病变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黏膜下隆起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
下载PDF
DLC1不同亚型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
15
作者 彭海霞 侯明月 +7 位作者 褚以忞 杨大明 周锋利 蒯榕 徐莹 侯照远 李吉 金震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1(DLC1)不同亚型对结肠癌细胞系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qRT-PCR检测DLC1不同亚型在17对结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过表达不同亚型的慢病毒感染结肠癌细胞SW1116,通过CCK8及Transwell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1(DLC1)不同亚型对结肠癌细胞系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qRT-PCR检测DLC1不同亚型在17对结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过表达不同亚型的慢病毒感染结肠癌细胞SW1116,通过CCK8及Transwell实验观察不同亚型对结肠癌细胞株增殖及迁移的作用。结果 DLC1不同亚型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过表达DLC1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系SW1116的增殖及迁移,其中DLC1亚型2(DLC1-isoform2)的作用效果最强。结论 DLC1的不同亚型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DLC1-isoform2对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癌缺失基因1 亚型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DNA错配修复系统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伟杰 徐莹 +4 位作者 杨静 褚以忞 杨大明 李吉 彭海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系统蛋白MLH1(mutL homolog1)、MSH2(mutS homolog2)、MSH6(mutS homolog6)和PMS2(postmeiotic segregation increased2)在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SCRC)中的表...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系统蛋白MLH1(mutL homolog1)、MSH2(mutS homolog2)、MSH6(mutS homolog6)和PMS2(postmeiotic segregation increased2)在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SCR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8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SCRC患者的癌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符合标准的209例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样本中的MLH1、MSH2、MSH6、PMS2和p53蛋白,并对其中67例癌组织行荧光定量PCR检测KRAS癌基因突变情况。结果·209例患者的癌组织中,MLH1、MSH2、MSH6及PMS2蛋白缺失率分别为17.2%(36/209)、2.4%(5/209)、12.9%(27/209)、16.7%(35/209)。MMR系统蛋白总的缺失率为30.1%(63/209),在55岁以下、肿瘤位于右半结肠、肿瘤直径>6cm及黏液腺癌的SCRC患者中较高(均P<0.05)。p53基因突变患者的MLH1缺失率显著高于未突变患者(P=0.012),KRAS基因突变患者的MLH1缺失率显著低于未突变患者(P=0.044)。这些SCRC患者中,MLH1和PMS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MMR系统蛋白缺失可能与SCRC患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和病理组织分型相关,MLH1蛋白缺失可能与p53基因及KRAS基因的突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 MLH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miR-192和miR-29a在肝硬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叶长虹 林霖 +3 位作者 褚以忞 吉猛 曾欣 林勇 《胃肠病学》 2016年第5期268-273,共6页
背景:早期诊断肝硬化并予早期干预可阻止病情进展,避免或延缓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筛选血清学无创标记物是肝硬化临床诊断和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评价血清miR-192和miR-29a在肝硬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real-ti... 背景:早期诊断肝硬化并予早期干预可阻止病情进展,避免或延缓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筛选血清学无创标记物是肝硬化临床诊断和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评价血清miR-192和miR-29a在肝硬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real-time PCR筛选验证发现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明显的miRNAs——miR-192和miR-29a,以real-time PCR检测两者在120例肝硬化患者和76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两者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数学模型,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肝硬化组血清miR-19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miR-29a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由两者联合检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诊断肝硬化的价值明显优于单一指标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UC):0.968对0.887和0.933],且优于临床常用肝硬化血清学无创诊断指标APRI、FIB-4和ARR(AUC:0.796、0.793和0.571)。血清miR-192、miR-29a表达水平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风险评分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miR-192、miR-29a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风险评分可作为肝硬化无创诊断和评估新的血清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生物学标记 肝硬化 无创诊断 miR-192 miR-29a
下载PDF
m6A RNA甲基转移酶METTL3对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蒯榕 徐莹 +3 位作者 褚以忞 周璐 张海芹 李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1期4019-4023,4074,共6页
目的:探讨METTL3对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TGFβ诱导肠癌细胞HCT116和SW480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Matrigeal穿膜试验分别检测细胞转移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靶基因转录水平;si RNA干... 目的:探讨METTL3对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TGFβ诱导肠癌细胞HCT116和SW480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Matrigeal穿膜试验分别检测细胞转移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靶基因转录水平;si RNA干扰技术敲减肠癌细胞METTL3水平。结果:细胞划痕修复实验表明:TGFβ诱导组相对愈合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大(P<0.0001),而TGFβ+敲减METTL3联合组处理组相对愈合面积与TGFβ诱导组相比显著减少(P<0.0001)。Transwell-Matrigeal细胞穿膜试验表明:TGFβ诱导组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细胞显著增多(P<0.0001),而TGFβ+敲减METTL3联合组处理组与TGFβ诱导组相比显著减少。TGFβ诱导组可显著诱导肠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即增加核心转录因子Snail1和ZEB1水平,减低CDH1及上调Vimentin(VIM)水平,METTL3表达随TGFβ处理时间逐步上调。TGFβ+敲减METTL3联合组较TGFβ诱导组ZEB1和Snail1转录水平显著减低。结论:METTL3在TGFβ介导肠癌细胞EMT中起到关键作用,敲减METTL3可削弱肠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靶向抑制METTL3可能成为干预结直肠转移的重要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TL3 上皮间质转化 转移 TGFΒ
原文传递
lncRNA XIST-miR137-ATG5调节细胞自噬功能在肠癌细胞5-氟胞嘧啶耐药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吉 徐莹 +3 位作者 褚以忞 蒯榕 周璐 张海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9期3609-3615,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XIST-miR137-ATG5的相互作用,同时探讨其调节细胞自噬功能与肠癌细胞5-氟胞嘧啶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XIST与miR-137在肠癌细胞中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XIST,m...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XIST-miR137-ATG5的相互作用,同时探讨其调节细胞自噬功能与肠癌细胞5-氟胞嘧啶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XIST与miR-137在肠癌细胞中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XIST,miR-137转染入肠癌SW480及HCT116细胞中。采用CCK-8检测瞬时转染si-XIST对肠癌细胞增殖及5-FU敏感性的影响;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137与XIST,miR-137与ATG5相互关系。Western blot方法检测XIST-miR137-ATG5对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结肠细胞FHC比较,XIST在结肠癌细胞系明显高表达,miR-137在结肠癌细胞系明显低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si-XIST后,SW480及HCT116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对F-5U的敏感性增强,且抑制自噬蛋白Beclin-1及LC3II/LC3 I的表达。miR-137可与XIST,ATG53'UTR结合,抑制XIST和ATG5的表达及功能。在结肠癌SW480细胞中共转染miR-137 inhibitor或过表达ATG5可逆转XIST沉默引起的5-FU耐药,同时可逆转因XIST沉默引起的自噬蛋白表达的抑制。结论:LncRNA XIST或可通过调控mir137-ATG促进结直肠癌细胞SW480自噬从而提高其对5-FU的耐药,针对其这一机制,可为将来针对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XIST 结肠癌 细胞自噬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利用高分辨率熔解分析技术检测结肠癌发展过程中K-RAS及B-RAF V600E突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海霞 王成英 +6 位作者 许树长 关明 褚以忞 张心菊 李吉 蒯榕 王赛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8-822,共5页
目的 探讨K-RAS第12、13密码子及B-RAF V600E突变在结肠癌(CRC)演化不同阶段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临床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进行肠镜检查患者130例,其中结肠息肉21例、腺... 目的 探讨K-RAS第12、13密码子及B-RAF V600E突变在结肠癌(CRC)演化不同阶段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临床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进行肠镜检查患者130例,其中结肠息肉21例、腺瘤44例与肠癌65例,抽提DNA.建立使用带有高、低温内标的高分辨率熔解分析体系,检测上述DNA样本中的K-RAS第12、13密码子及B-RAF V600E突变,并使用Sanger测序法对K-RAS突变进行明确分型,使用Fisc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各突变在疾病演化不同阶段的分布及与癌组织体积大小、Dukes分期及瘤体分化情况等临床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在息肉增生、腺瘤及癌组织中分别发现K-RAS突变2例、8例及26例,B-RAF突变1例、1例和2例.K-RAS突变率在息肉增生(9.5%)、腺瘤(18.2%)与癌组织(40%)中逐渐升高,且在腺瘤与癌组织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3).K-RAS突变率在低分化癌中高于中、高分化癌(P=0.04),且第12密码子突变比率高于13密码子(P =0.028).所发现K-RAS突变主要类型为c.35G>A、c.38G>A、c.35G>T与c.34G>T.B-RAF突变率较低,在息肉、腺瘤与癌中分别为4%、2.3%与3.1%,且未发现同时存在K-RAS与B-RAF突变的病例.结论 在CRC演化过程中,K-RAS突变主要出现于腺瘤向癌转化过程.对CRC患者而言,进行K-RAS突变检测并进行明确分型对于判断肿瘤分化情况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癌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