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玉屏风抗炎作用研究
1
作者 闭锦颜 覃福礼 +2 位作者 丁怡萍 罗之昊 焦杨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玉屏风抗炎的关键靶点及作用通路,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TCMSP、GeneCards、OMIM、TTD及PharmGKB数据库分别筛选出玉屏风活性成分及炎症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学与STRING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出5个关...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玉屏风抗炎的关键靶点及作用通路,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TCMSP、GeneCards、OMIM、TTD及PharmGKB数据库分别筛选出玉屏风活性成分及炎症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学与STRING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出5个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交集靶点上传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对核心靶点与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以小鼠耳廓肿胀、腋下棉球肉芽肿炎症模型进行药效学验证,并取小鼠耳廓组织进行HE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核心靶点mRNA表达水平。结果 筛选得38个有效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于144个炎症靶点,主要参与脂多糖反应、细胞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涉及癌症、TNF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关键有效成分之间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体内实验结果发现,玉屏风各组显著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P<0.01),并明显改善耳廓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可显著提高TP53、HSP90AA1、JUN、AKT1 mRNA表达,降低ESR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玉屏风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炎作用
下载PDF
成人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监测分析
2
作者 王希斌 刘滔滔 +4 位作者 程道海 黄春 覃福礼 伍云 万瑞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1-725,共5页
目的:基于《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指南》中伏立康唑的谷浓度与抗感染的疗效、肝脏毒性相关性仅以一个中等质量的证据来评判,不能很好满足临床需求。本论文将建立动态监测成人住院患者的伏立康唑谷浓度变化,力求探究谷浓度与疗效、不良反... 目的:基于《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指南》中伏立康唑的谷浓度与抗感染的疗效、肝脏毒性相关性仅以一个中等质量的证据来评判,不能很好满足临床需求。本论文将建立动态监测成人住院患者的伏立康唑谷浓度变化,力求探究谷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成人患者63例,共107份血液标本,采用酶免方法动态监测伏立康唑的药物谷浓度,观察患者的用药疗效、有无不良反应,剖析伏立康唑谷浓度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使用常规剂量伏立康唑治疗后,62/107(57.9%)血液标本的伏立康唑谷浓度在0.5~5.0μg/mL,均数为2.7μg/mL;4/107(3.7%)血液标本的谷浓度<0.5μg/mL,均数为0.3μg/mL;41/107(38.4%)血液标本的谷浓度>5.0μg/mL,中位数为8.7μg/mL。(2)谷浓度<0.5μg/mL组、谷浓度≥0.5μg/mL组治疗有效的比率分别为50.0%、74.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提高1例谷浓度<0.5μg/mL且治疗无效的患者剂量,使谷浓度达到有效浓度,感染症状获得改善。(3)10例(15.8%)发生不良反应,谷浓度>5.0μg/mL的患者与谷浓度≤5.0μg/mL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2%、14.6%,主要体现为肝功能异常。(4)伏立康唑谷浓度≤5.0μg/mL的患者组与谷浓度>5.0μg/mL的患者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谷浓度>5.0μg/mL时,抗感染治疗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明显降低(P<0.05)。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较大,必须规律监测谷浓度。伏立康唑谷浓度与肝功能、感染指标相关,可能要加大人群数或者在CYP2C19基因检测支持下来观察谷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药物监测 不良反应 个体化给药
原文传递
铁皮石斛多糖酶法提取工艺研究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谢集照 谭珍媛 +4 位作者 覃福礼 吴云秋 罗迪 李哲明 焦杨 《海峡药学》 2018年第4期18-23,共6页
目的建立铁皮石斛多糖的酶提取工艺并初步就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以铁皮石斛多糖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酶的种类、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pH值等因素对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效率... 目的建立铁皮石斛多糖的酶提取工艺并初步就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以铁皮石斛多糖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酶的种类、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pH值等因素对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匹多莫德组、铁皮石斛高、中、低剂量组(0.08mg·kg-1、0.04mg·kg-1、0.02mg·kg-1),连续灌胃给药30天。实验结束后进行脏器指数、碳廓清指数、吞噬指数等免疫指标检测。结果 1g铁皮石斛原料添加木瓜蛋白酶50U、中温α-淀粉酶100U,料液比为25∶1(m L∶g),酶解pH值为7、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为55℃时,为最佳提取条件,铁皮石斛多糖的平均转移率为98.11%,优于已有文献报道;铁皮石斛多糖可以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碳粒廓清指数,但对吞噬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建立了一种高效、温和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方法;提取的铁皮石斛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小鼠 免疫力 提取工艺 木瓜蛋白酶 中温α-淀粉酶
下载PDF
西罗莫司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肝组织TLR4表达和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双意 王希斌 +3 位作者 丘岳 覃福礼 张宏亮 蒋霞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I/R)损伤小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和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西罗莫司干预组(1 mg.kg-1)和大剂量西罗莫司干预组(3 mg.kg-1),每组10只,...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I/R)损伤小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和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西罗莫司干预组(1 mg.kg-1)和大剂量西罗莫司干预组(3 mg.kg-1),每组10只,采用手术夹闭小鼠Glison鞘左支和中支1 h构建部分肝脏I/R模型,其中干预组在造模前2 d腹腔注射西罗莫司。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TLR4、核因子κB(P65)、磷酸化核因子κB(p-P6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Ⅱ(LC3B-Ⅱ)和P62蛋白表达,使用透视电镜检测肝组织自噬小体数量。结果在恢复灌注6 h后,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370.6±245.7)U/L、(1584.3±321.5)U/L、(69.4±8.8)pg/mL和(154.1±22.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4.31±4.3)U/L、(72.8±13.9)U/L、(10.7±3.4)pg/mL和(36.2±6.9)pg/mL,P<0.05】,而小剂量和大剂量西罗莫司干预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肝组织TLR4蛋白表达和p-p65/p65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小剂量和大剂量西罗莫司干预组小鼠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LC3B-Ⅱ、P62蛋白表达和自噬小体数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西罗莫司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抑制炎症反应,同时通过诱导肝细胞自噬,有效减轻小鼠部分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西罗莫司 TOLL样受体4 自噬 小鼠
下载PDF
川木瓜多糖的提取及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容 覃福礼 +1 位作者 吕佳窈 尹建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8-331,共4页
为研究川木瓜多糖的提取和醇沉工艺,以多糖得率为提取工艺指标,沉降率为醇沉工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川木瓜多糖的提取和醇沉工艺。结果表明,川木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预处理50 min,料液比1 g∶20 mL,浸提温... 为研究川木瓜多糖的提取和醇沉工艺,以多糖得率为提取工艺指标,沉降率为醇沉工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川木瓜多糖的提取和醇沉工艺。结果表明,川木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预处理50 min,料液比1 g∶20 mL,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2.0 h,多糖得率可达4%以上;多糖醇沉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5%,乙醇用量5倍,醇沉时间20 h,沉降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木瓜 多糖 提取工艺 醇沉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月腺大戟素A通过干扰PKD1介导的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瑾 李盛建 +3 位作者 覃福礼 杨新颖 张晓琳 赵亮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1-244,276,共5页
目的乳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月腺大戟素A(EA)是从中药月腺大戟中提取的乙酰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探讨EA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具体机制,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A... 目的乳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月腺大戟素A(EA)是从中药月腺大戟中提取的乙酰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探讨EA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具体机制,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A药物,检测PKD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构建PKD1的过表达质粒体并转染至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K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实验用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用于检测PKD1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乳腺癌细胞中PKD1蛋白的表达(P<0.05)。当转染过表达质粒后,PKD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显著升高(P<0.001)。同时过表达PKD1显著逆转EA对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P<0.001)。信号通路分析证实EA通过抑制PKD1介导的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结论EA通过调控PKD1介导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月腺大戟素A PKD1
下载PDF
青天葵黄酮F通过促进自噬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慧 杨慧敏 +12 位作者 王潇 贡益敏 周波 贾文仙 檀燕君 郑盛锋 陈穗霞 刘佳艺 覃福礼 李周全 章波 左文朴 焦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837-846,共10页
目的:探讨青天葵黄酮F(N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气管内注射LPS诱导大鼠ALI后,分别用高、中、低剂量(10.0、5.0、2.5 mg/kg)NF和3 mg/kg地塞米松(DEX)进行干预。采用苏木精—伊红... 目的:探讨青天葵黄酮F(N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气管内注射LPS诱导大鼠ALI后,分别用高、中、低剂量(10.0、5.0、2.5 mg/kg)NF和3 mg/kg地塞米松(DEX)进行干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和肺组织炎症因子;采用实时定量PCR法(RT-qPCR)检测组织中自噬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自噬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分子对接预测和模拟药物小分子与蛋白大分子间的结合。结果:NF可明显减轻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降低血清和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提高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Beclin 1(ATG6)的表达以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II与LC3B I的比值(均P<0.05)。结论:NF可通过促进自噬减轻LPS诱导的ALI,NF可能成为治疗ALI的一种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天葵黄酮F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自噬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急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肤敏感试验结果真实世界研究
8
作者 罗俊 曾铮 +3 位作者 陆志杰 刘国萍 覃福礼 韦坤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急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肤敏感试验(以下简称皮试)结果和结局指标,评估影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试结果的因素,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依据。方法提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急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肤敏感试验(以下简称皮试)结果和结局指标,评估影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试结果的因素,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依据。方法提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21年1—12月所有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试阳性患者(皮试阳性组)信息,包括药物品规、厂家、使用数量等信息,以及患者性别、年龄、民族、人口来源、诊断、过敏史、用药过敏后处理情况信息。同时提取皮试阴性用药后发生过敏反应患者(皮试阴性组)的相应信息。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皮试阳性组和皮试阴性组抗菌药物过敏后续处理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291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研究,两组患者性别、民族、年龄、人口来源、诊断、过敏史、皮试时间、后续处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民族、年龄、人口来源、诊断、过敏史、皮试时间均不是影响皮试阳性组和皮试阴性组抗菌药物过敏后续处理情况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皮试不能准确预测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皮肤敏感试验 真实世界研究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月腺大戟素A抗乳腺癌作用机制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覃福礼 赵亮 +4 位作者 周艳卿 周瑾 须秋萍 李群英 焦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3-1015,共13页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变化的基因,并探讨月腺大戟素A在转录组学层面上抗乳腺癌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从月腺大戟药材中提取乙酰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月腺大戟素A,对MCF-7细胞(乳腺癌细胞的luminal A型)进行干扰,观察被干扰...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变化的基因,并探讨月腺大戟素A在转录组学层面上抗乳腺癌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从月腺大戟药材中提取乙酰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月腺大戟素A,对MCF-7细胞(乳腺癌细胞的luminal A型)进行干扰,观察被干扰后的细胞与正常细胞差异基因表达,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Hi-Seq)测序技术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个样本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总获得123656848、123974262个干净序列(clean reads),分别对比到参考基因组上的序列为119762214、119881622,各占总数的96.85%、96.69%;2组转录组对照可得:差异基因总数为1695个,其中上调基因770个,下调基因925个,可清楚注释的基因有3874个。应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发现这3874个基因主要涉及生物过程(1270个)、细胞组成(1322个)与分子功能(1282个)3个大类的45个小类,包括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信号蛋白活性、膜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过程;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263条信号通路,主要代谢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心肌系统和细胞生殖系统等生物过程。结论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技术一共筛选、鉴定出差异基因1695个,更深入了解了月腺大戟素A与MCF-7细胞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腺大戟素A 乳腺癌 RNASEQ 转录组 功能基因 代谢通路 高通量测序平台
原文传递
皮肤试验预测头孢菌素过敏反应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罗俊 刘国萍 +2 位作者 黄舒文 覃福礼 韦坤璇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头孢菌素是以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为母核,通过连接不同侧链而形成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通过不断迭代研发,头孢菌素在抗菌谱、抗菌作用和药物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不断优化。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头孢菌... 头孢菌素是以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为母核,通过连接不同侧链而形成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通过不断迭代研发,头孢菌素在抗菌谱、抗菌作用和药物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不断优化。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头孢菌素仍会出现过敏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国内一直以来都是通过皮肤试验进行预测,但相关研究对皮肤试验的预测和应用价值是存在质疑的。为此,笔者从β-内酰胺类药物致过敏反应的分子机制和影响因素、皮肤试验的经济学价值、国内外头孢菌素的皮肤试验开展现状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临床评估皮肤试验对头孢菌素过敏反应的预测价值和应用前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试验 头孢菌素 过敏反应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