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海拔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及骨髓造血因子表达水平差异研究
1
作者 孙琦 周厚法 +2 位作者 李文倩 解友邦 王爱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16-1722,共7页
背景化疗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各类血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受到多种造血因子的调控,不同海拔AML患者化疗后造血因子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不同海拔AML... 背景化疗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各类血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受到多种造血因子的调控,不同海拔AML患者化疗后造血因子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不同海拔AML患者化疗前后骨髓及血清造血因子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变化。方法选取2021—2022年青海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中海拔地区1501~2500 m)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科(低海拔地区500~1500 m)首诊初治的28例AML患者(非M3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医院海拔高低将AML患者分为中海拔组(13例)和低海拔组(15例)。采用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化疗第8、14、28天骨髓抑制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第8天、化疗第28天血清及骨髓促红细胞生成素(EPO)、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化疗第14、28天,低海拔组患者骨髓抑制分度均高于中海拔组(Z=-1.975,P=0.048;Z=-2.049,P=0.040)。化疗第28天,低海拔组血清及骨髓EPO表达水平高于中海拔组(P<0.05);中海拔组化疗第28天血清EPO表达水平低于化疗第8天(P<0.05)。化疗第28天,低海拔组血清及骨髓Flt3-L表达水平均高于中海拔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第8天、化疗第28天血清Flt3-L表达水平均高于化疗前,两组患者化疗第28天骨髓Flt3-L表达水平均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化疗第8天、化疗第28天,低海拔组血清TPO表达水平均高于中海拔组(P<0.05);低海拔组患者化疗第8天血清TPO表达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第28天,低海拔组骨髓TPO表达水平高于中海拔组(P<0.05);中海拔组化疗第28天骨髓TPO表达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及骨髓IFN-γ表达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海拔AML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恢复期间造血生长因子EPO、Flt3-L、TPO表达水平高于中海拔,造血抑制因子IFN-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中海拔AML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分度及程度较低海拔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海拔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 促血小板生成素 干扰素γ
下载PDF
托法替尼联合传统DMARDs类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小蕊 李文倩 +1 位作者 解友邦 杨红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27-1730,共4页
目的:探讨托法替尼联合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DMARDs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托法替尼治疗。两... 目的:探讨托法替尼联合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DMARDs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托法替尼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情活动度、关节恢复情况、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度评价标准(DAS28)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均P<0.05);两组关节肿胀数、关节触痛数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均P<0.05);两组晨僵时间缩短,且观察组更短(均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IL-12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均P<0.05);两组血清IL-4、IL-2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两组CD3^(+)、CD4^(+)、CD19^(+)细胞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两组CD8^(+)细胞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均P<0.05)。结论:托法替尼联合传统DMARDs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疾病活动度、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托法替尼 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免疫功能 安全性 炎症反应
下载PDF
miR-4433b-5p及SP-A在老年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频繁加重风险中的价值
3
作者 石雪峰 何响 +3 位作者 孙泽蕊 王建祥 解友邦 多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658-3664,共7页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miR-4433b-5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出院后定期随访的60岁以上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作为COPD组及对照组。所有...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miR-4433b-5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出院后定期随访的60岁以上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作为COPD组及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留取血浆。选择5例对照组及COPD组患者进行高通量测序。选择两组各35例为对照验证组和COPD验证组,收集血浆提取RNA后用q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4433b-5p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MMP-2及SP-A的浓度,完善肺功能检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以P值≤0.05且差异倍数(FC)≥2为判断标准,共筛选出老年COPD患者差异表达的miRNAs 159个,其中上调53个,下调106个,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神经生长因子(NGF)等信号通路;与对照验证组相比,COPD验证组血浆MMP-2及SP-A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浆miR-4433b-5p与第1秒用力呼力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呈显著正相关(r=0.429,P<0.05),而与1年急性加重次数呈显著负相关(r=-0.455,P<0.05);血浆MMP-2及SP-A与FEV1%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462、-0.422,P<0.01、P<0.05),与1年急性加重次数呈显著正相关(r=-0.422、0.429,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miR-4433b-5p及SP-A可作为老年COPD频繁加重风险评估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血浆miR-4433b-5p及SP-A联合预测AUC、灵敏度分别为0.866、82.6%,在预测老年COPD频繁加重风险评估中优于单标志物。结论老年COPD血浆中miR-4433b-5p表达降低,血浆miR-4433b-5p及SP-A可作为老年COPD患者严重程度评估及未来急性加重风险的危险因素。miR-4433b-5p可能通过调控MMP-2调控COPD病理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miRNA-4433b-5p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糖代谢关键酶的表达以及与表型间的关系
4
作者 高云梅 韩国雄 +4 位作者 薛成辉 方来福 李文倩 沈括 解友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7-202,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高原病(CMS)骨髓红细胞中糖代谢的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分析其与血红蛋白的关系,探求红细胞增多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20例CMS患者作为CMS组,白细胞>3.5×109/L...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高原病(CMS)骨髓红细胞中糖代谢的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分析其与血红蛋白的关系,探求红细胞增多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20例CMS患者作为CMS组,白细胞>3.5×109/L的20例愿意接受骨髓穿刺且结果正常的男性作为对照组,PCR检测骨髓CD71+细胞中糖代谢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m 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骨髓CD71+细胞中糖代谢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骨髓上清及血清中葡萄糖、乳酸及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比较两组糖代谢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m RNA和蛋白的水平,以及葡萄糖、乳酸及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糖代谢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与血红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MS组HK2、GLUT1和GLUT2 m 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而HK1、OGDH和COX5B m RNA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CMS组HK2、GLUT1和GLUT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MS组骨髓上清及血清葡萄糖、乳酸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而骨髓上清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HK2和GLUT2蛋白与血红蛋白之间均呈正相关(r=0.511,0.717)。结论:CMS患者可通过增加HK2的表达增加糖酵解,通过GLUT1和GLUT2的高表达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以满足供能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糖代谢 表型
原文传递
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解友邦 方来福 +4 位作者 蒋白丽 韩国雄 沈括 李文倩 陈绍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单纯骨折患者各20例并分别纳入MM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通过改良的塑...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单纯骨折患者各20例并分别纳入MM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通过改良的塑料包埋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骨髓上清VEGF、TNF-α、HGF、TGF-α、TGF-β1、bFGF、ANG-Ⅰ、ANG-Ⅱ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水平;real-time-PCR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上述因子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MVD与骨髓上清VEGF、HGF、bFG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M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M组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TGF-α、TGF-β1、HGF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M组骨髓上清VEGF、HGF、bFGF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MVD与骨髓VEGF、HGF、bFGF水平呈正相关(r=0.488,0.472和0.457)。结论:MM患者MVD和骨髓上清中血管相关因子水平升高,其中VEGF、HGF水平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RNA表达水平一致,并且MVD和骨髓上清VEGF、HGF、bFGF水平呈正相关,提示骨髓微环境血管生成因子的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生成和疾病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微血管密度 血管相关生成因子
原文传递
血液肿瘤合并脓毒血症危险因素分析及HLA-DR和S100A12联合检测对其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解友邦 方来福 +5 位作者 石雪峰 蒋白丽 韩国雄 沈括 李文倩 陈绍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385-3388,3393,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和S100A12在血液肿瘤脓毒血症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ICU住院的血液肿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为脓毒血症组,感染患者为非脓毒血症组,流式细胞仪和E...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和S100A12在血液肿瘤脓毒血症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ICU住院的血液肿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为脓毒血症组,感染患者为非脓毒血症组,流式细胞仪和ELISA检测HLA-DR和S100A12,将脓毒血症组依结局分为死亡和生存组,分析HLA-DR和S100A12对血液肿瘤合并脓毒血症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脓毒血症组APACHEⅡ、死亡率、S100A12、PCT和CRP均高于非脓毒血症组,而HLA-DR则相反;S100A12、PCT、CRP、APACHEⅡ、WBC和HLA-DR均和血液肿瘤脓毒血症预后有关(P <0.05);S100A12和HLADR是血液肿瘤脓毒血症死亡的危险因素;HLA-DR和S100A12联合检测诊断血液肿瘤脓毒血症敏感性高。结论血液肿瘤脓毒血症患者HLA-DR降低和S100A12升高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为预后提供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脓毒血症 S100A12 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诊断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HIF-1α对K562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解友邦 李建平 +9 位作者 沈括 孟芳 王莉 韩国雄 艾国 蒋白丽 赵强强 侯艳 杨红艳 李文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76-1481,共6页
目的:通过在K562细胞过表达和干扰HIF-1α后检测K562细胞分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水平,探讨慢性白血病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应用携带和干扰HIF-1α基因的慢病毒转染K562细胞,将转染携带和干扰HIF-1α基因的K562细胞分别纳入过表达组、... 目的:通过在K562细胞过表达和干扰HIF-1α后检测K562细胞分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水平,探讨慢性白血病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应用携带和干扰HIF-1α基因的慢病毒转染K562细胞,将转染携带和干扰HIF-1α基因的K562细胞分别纳入过表达组、干扰组,同时以空载病毒转染K562细胞纳入对照组。3组细胞在常氧状态下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3组转染效率,采用RT-PCR法检测HIF-1α和血管相关生成因子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血管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慢病毒转染K562细胞最佳转染复数(MOI)为10,转染效率为50%左右;经过嘌呤霉筛选后转染阳性细胞达90%以上。干扰组ANG-I、ANG-II、TGF-α和VEGF mRNA表达均低于过表达组,而干扰组TGF-β1 mRNA表达高于过表达组。干扰组ANG-I、VEGF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培养上清中未检测到TGF-α,干扰组ANG-I和TNF-α水平低于过表达组,而干扰组VEGF水平高于过表达组;过表达组和干扰组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过表达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干扰组VEGF水平高于过表达组和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嘌呤霉素筛选获得慢病毒转染K562细胞阳性细胞,HIF-1αmRNA正向调控K562细胞ANG-1、ANG-2、TGF-α、VEGF mRNA的表达,促进ANG-I和TNF-α自身分泌的能力,而不刺激TGF-α的自分泌,HIF-1α上调可抑制K562细胞TGF-β1的表达并抑制TGF-β的自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HIF-1Α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及Bcl-2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解友邦 齐亚丽 +1 位作者 顾玉海 吴天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13-3816,共4页
目的:通过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肺功能,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及Bcl-2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OPD和COPD合并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共47例,分别为COPD组(n=32)和COPD+继... 目的:通过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肺功能,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及Bcl-2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OPD和COPD合并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共47例,分别为COPD组(n=32)和COPD+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组(n=21),30例单纯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肺功能仪测定FEV1/FV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Bcl-2 mRNA的表达。结果:COPD+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组FEV1/FVC(%)和DLco均低于COPD组,mMRC呼吸困难分级评分高于COPD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和COPD组,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高于对照组和COPD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OPD+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组中HB蛋白浓度与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和Bcl-2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OPD合并继发红细胞增多症可降低患者的肺功能,增加呼吸困难的程度,Bcl-2家族分子可能参与了COPD合并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异常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继续发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下载PDF
TNF对造血调控的影响及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解友邦 年蔚 +3 位作者 刘彦民 高云梅 石雪峰 郗爱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4期48-51,共4页
作为造血抑制因子之一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主要有TNF-α和TNF-β两种,两者对干细胞和祖细胞的作用在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下作用不同。TNF-α通过其经典途径激活核因子κB(NF-κB),其中NF-κB抑制剂(IκB)被磷酸化后释放NF-... 作为造血抑制因子之一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主要有TNF-α和TNF-β两种,两者对干细胞和祖细胞的作用在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下作用不同。TNF-α通过其经典途径激活核因子κB(NF-κB),其中NF-κB抑制剂(IκB)被磷酸化后释放NF-κB二聚体,易位至细胞核以结合特异性NF-κB DNA结合位点以激活基因表达,正调节参与造血干细胞(HSC)和祖细胞维持和稳态的基因转录,TNF-α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激活Notch和NF-κB信号传导途径,在炎症信号传导下促进HSC产生。TNF-β受体,即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表达于许多造血组织,TNF-β可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LTβR信号传导以细胞类型限制的方式导致NF-κB活化,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骨髓上清中的TNF-β水平明显升高,同时骨髓CD71+细胞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提示TNF-β在HAPC红系造血调控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造血调控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microRNAs和红系分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解友邦 顾玉海 +2 位作者 冯建明 吴天一 李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608-3610,共3页
目前慢性高原病的红细胞生成的机制主要还是集中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下游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和能量代谢、细胞增值或分化及凋亡相关基因。目前EPO不能解释慢性高原病的全貌,另外涉及呼吸驱动的减弱及... 目前慢性高原病的红细胞生成的机制主要还是集中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下游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和能量代谢、细胞增值或分化及凋亡相关基因。目前EPO不能解释慢性高原病的全貌,另外涉及呼吸驱动的减弱及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红细胞生成 有核红细胞 凋亡相关基因 细胞增值 转录因子 MICRORNAS RNA 低氧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血清IL-5、IL-12水平在不同海拔COPD发病中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友邦 顾玉海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9期1616-1618,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IL-5、IL-12相关Th1/Th2失衡在不同海拔地区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各32例作为中度海拔组,玉树州人民医院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各32例作为高海拔组,所有患者均依据2007年GOLD标准诊断,分别在... 目的观察血清IL-5、IL-12相关Th1/Th2失衡在不同海拔地区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各32例作为中度海拔组,玉树州人民医院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各32例作为高海拔组,所有患者均依据2007年GOLD标准诊断,分别在急性期和缓解期空腹采静脉血标本3 ml,用ELISA测定IL-5、、IL-12水平。结果中海拔COPD患者血清IL-5水平: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及健康组两两比较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L-12水平:急性期组和缓解期组、缓解期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高海拔COPD患者缓解期血清IL-5水平:中海拔缓解期组和健康组,中、高海拔缓解期组、中、高海拔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L-12水平:中海拔缓解期组和健康组,中、高海拔缓解期组、高海拔缓解期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5、IL-12相关Th1/Th2失衡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并与海拔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海拔 IL-5 IL-12 COPD 发病机制
下载PDF
NO和CO对低氧肺动脉高压调节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解友邦 顾玉海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6期3-4,共2页
低氧PAH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和表型转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明确一氧化氮合酶(NOS)/NO、血红素加氧酶(HO)/CO在低氧PAH形成中的调节作用,对深入了解低氧PAH的病理生理具... 低氧PAH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和表型转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明确一氧化氮合酶(NOS)/NO、血红素加氧酶(HO)/CO在低氧PAH形成中的调节作用,对深入了解低氧PAH的病理生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和CO 低氧PAH研究进展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miR-37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强强 冯建明 +5 位作者 李文倩 沈括 陈绍斌 解友邦 赵长明 侯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30-2034,共5页
目的探讨miR-37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AML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中miR-372的水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72可能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在HL-60细胞中,敲低miR... 目的探讨miR-37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AML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中miR-372的水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72可能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在HL-60细胞中,敲低miR-372,通过划痕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 AML患者血浆中miR-372的水平显著上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miR-372可以区分AML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miR-372可以抑制PTEN-3′UTR的活力。在HL-60细胞中敲低miR-372可以显著降低HL-60的细胞迁移率和克隆形成能力。结论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中,miR-372水平显著升高。通过靶向抑癌基因PTEN,miR-372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筛查和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非侵入性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72 血浆 急性髓系白血病 PTEN
下载PDF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SP-A和SP-D检测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顾玉海 石雪峰 +1 位作者 牛迪 解友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4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8月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患者70例,根据有无合并呼吸衰竭分为COPD... 目的探究血清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8月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患者70例,根据有无合并呼吸衰竭分为COPD组(20例),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组(25例)和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25例),分析各组实验室指标及血气指标。根据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结局指标分为死亡组(13例)和非死亡组(37例),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合并Ⅰ型、Ⅱ型呼吸衰竭组C-反应蛋白低于COPD组,SP-A和SP-D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pH低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Ⅰ型和Ⅱ型呼吸衰竭组氧分压低于COPD组,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高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COPD组和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吸烟、pH、SP-A和SP-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是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SP-A和SP-D增高,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不大,而pH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表面活性蛋白A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氧对红系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国雄 年蔚 +2 位作者 刘彦民 李文倩 解友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072-207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红系统K562细胞中HIF-1α及红系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低氧和红系转录因子对红系造血的影响。方法利用磁珠免疫分选技术获得慢性高原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235a细胞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白细胞轻度减少...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红系统K562细胞中HIF-1α及红系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低氧和红系转录因子对红系造血的影响。方法利用磁珠免疫分选技术获得慢性高原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235a细胞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白细胞轻度减少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RT-PCR法检测骨髓CD235a细胞中HIF-1α及红系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将过表达及干扰HIF-1α的慢病毒转染后的K562细胞在常氧状态下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作为过表达组和干扰组,用RT-PCR检测红系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HIF-1α和GATA1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而NFE2、c-MYB、FOG-1、LMO2、β-globin和α-globin的mRNA水平无显著差异。慢病毒转染K562细胞最佳转染复数MOI为10,转染效率为50%左右,经过嘌呤霉筛选后转染阳性细胞达90%以上。过表达组中GATA1、NFE2、FOG-1和β-globin mRNA表达高于干扰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HIF-1-红系特异基因(GATA-1、FOG-1和β-globin)表达轴在低氧诱导红系造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K562 缺氧诱导因子-1Α 红系转录因子
下载PDF
血清IL-6及IL-8水平在中度海拔地区COPD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雯雯 顾玉海 +3 位作者 杨阳 解友邦 翟梅 石雪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9期1583-1584,共2页
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在中度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中血清IL-6及IL-8水平检测比较。结果①AECOPD组患者血清IL-6及IL-8水平... 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在中度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中血清IL-6及IL-8水平检测比较。结果①AECOPD组患者血清IL-6及IL-8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及对照组(P<0.01);②稳定期组及对照组IL-6及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及IL-8参与中度海拔地区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并且与该地区COPD的高发病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海拔 IL-6 IL-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miR-486在低氧诱导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雪峰 王楷博 +3 位作者 张红卫 闫晓洁 解友邦 顾玉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索低氧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细胞)miR-486表达的调控作用,明确miR-486在低氧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RC5细胞进行低氧处理,利用qRT-PCR法检测miR-486、纤维连接蛋白(F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目的探索低氧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细胞)miR-486表达的调控作用,明确miR-486在低氧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RC5细胞进行低氧处理,利用qRT-PCR法检测miR-486、纤维连接蛋白(F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p-SMAD2及内参GAPDH蛋白的表达。用慢病毒技术将miR-486过表达或沉默后用qRT-PCR检测FN、α-SMA、胶原蛋白I型(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p-SMAD2及GAPDH蛋白的表达。结果低氧可抑制MRC5细胞中miR-486的表达,而促进FN、α-SMA及p-SMAD2的表达;过表达miR-486促进MRC5细胞miR-486的表达,而下调FN、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p-SMAD2的表达;与之相反,沉默miR-486可以抑制MRC5细胞miR-486的表达,促进FN、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p-SMAD2的表达。结论低氧可能通过调控miR-486影响p-SMAD2的表达,参与肺间质纤维化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肺间质纤维化 miR-486 p-SMAD2
下载PDF
中海拔地区肺癌患者血浆多种血管相关细胞因子联合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玉海 石雪峰 +2 位作者 刘霞 王新颖 解友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中海拔地区肺癌患者及对照组血浆中VEGF、TGF-β1、TNF-α、Ang-2的表达水平,探讨对肺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海拔地区(2 260 m)病理确诊为NSCLC的患者和对照组各30例。ELISA检测血浆中VEGF、TGF-β1、TNF-α、Ang-... 目的通过检测中海拔地区肺癌患者及对照组血浆中VEGF、TGF-β1、TNF-α、Ang-2的表达水平,探讨对肺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海拔地区(2 260 m)病理确诊为NSCLC的患者和对照组各30例。ELISA检测血浆中VEGF、TGF-β1、TNF-α、Ang-2的表达水平。结果中海拔地区肺癌组血浆中VEGF、TGF-β1、TNF-α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项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VEGF 86.36%、80%,TGF-β1 90.91%、76.67%,TNF-α86.36%、76.67%,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95.45%,70%。结论 VEGF、TGF-β1、TNF-α在NSCLC患者血清中升高,VEGF对NSCLC诊断具有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灵敏度的同时特异性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海拔 肺癌 血浆 细胞因子 联合检测
下载PDF
高海拔环境下大鼠血浆、肺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及肺组织AngⅡ mRNA表达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雪峰 解友邦 +2 位作者 苟三玉 蒋慧 顾玉海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高海拔环境下大鼠血浆、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肺组织AngⅡmRNA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探讨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6只Wistar大鼠中,低海拔组(海拔1 500 m) 8只、... 目的观察高海拔环境下大鼠血浆、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肺组织AngⅡmRNA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探讨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6只Wistar大鼠中,低海拔组(海拔1 500 m) 8只、中海拔组(海拔2 260 m) 8只及高海拔组40只(海拔5 000 m),其中低海拔组在采购当日、中海拔组于采购后饲养30 d取血及肺组织;高海拔组饲养1、3、7、15、30 d取肺组织,其中饲养30 d时同时留取血样本。采用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检测各组血浆SOD活力,低海拔组及高海拔组1、3、7、15、30 d大鼠肺组织SOD活力。用硫代巴比妥(TBA)比色法测定各组血浆MDA含量,低海拔组及高海拔组饲养1、3、7、15、30 d大鼠肺组织MDA含量。用qRT-PCR法检测肺组织AngⅡmRNA的表达。结果低、中、高海拔组血浆MDA含量分别为(2. 28±0. 68)、(2. 76±0. 34)、(10. 34±1. 19) nmol/m L,SOD活力分别为(19. 98±1. 57)、(19. 06±1. 24)、(10. 34±1. 19) U/m L,血浆MDA含量比较:低海拔组<中海拔组<高海拔组(P均<0. 01);血浆SOD活力比较:低海拔组>中海拔组>高海拔组(P均<0. 01)。低海拔组,高海拔组饲养1、3、7、15、30 d肺组织MDA含量分别为(1. 81±0. 24)、(2. 39±0. 35)、(2. 99±0. 34)、(3. 44±0. 30)、(4. 03±0. 88)、(4. 66±0. 74)nmol/mg prot,SOD活力分别为(439. 85±33. 80)、(554. 07±24. 59)、(486. 78±18. 78)、(403. 71±16. 57)、(341. 98±17. 89)、(295. 98±11. 08) U/mg prot,AngⅡ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39±0. 12、0. 51±0. 27、0. 98±0. 18、1. 21±0. 38、1. 54±0. 24、1. 89±0. 87。高海拔组饲养1 d肺组织MDA含量及SOD活力高于低海拔组(P均<0. 05);与高海拔组饲养1 d相比,饲养3、7、15、30 d MDA含量升高,且随高海拔低氧环境时间延长,MDA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 05)。SOD活力在高海拔组饲养1 d升高,随高海拔暴露时间的延长其活力呈逐渐降低趋势(P均<0. 05)。与低海拔组相比,高海拔组饲养3、7、15、30 d AngⅡmRNA表达升高(P均<0. 05),且其表达随暴露于高海拔环境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 05)。高海拔组大鼠肺组织AngⅡmRNA表达与SOD活力呈负相关(r=-0. 729,P <0. 01),与MDA含量呈正相关(r=0. 952,P <0. 01)。结论高海拔环境下,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SOD活力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肺组织中AngⅡmRNA表达升高。肺组织中AngⅡmRNA表达与SOD活力呈负相关、与MDA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超氧化歧化酶 丙二醛 血管紧张素Ⅱ 高氧环境
下载PDF
不同海拔和不同持续时间大鼠血浆3种白介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玉海 郑晶晶 解友邦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4,共5页
测定不同海拔和不同持续时间大鼠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探讨海拔和时间对大鼠血浆3种白介素含量变化的影响。选用88只清洁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海拔组和高海拔组。对照组立即抽取下腔静脉血3mL分离血浆保存,中、高海... 测定不同海拔和不同持续时间大鼠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探讨海拔和时间对大鼠血浆3种白介素含量变化的影响。选用88只清洁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海拔组和高海拔组。对照组立即抽取下腔静脉血3mL分离血浆保存,中、高海拔组饲养1、3、7、15、30d后抽取下腔静脉血3mL分离血浆保存,ELISA测定血浆白介素水平。结果表明,中海拔1、3、7天组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海拔组中不同时间组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上升至最高后呈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中海拔组IL-10水平上升后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组仍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在高海拔组中不同时间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时间下降;IL-10水平在高海拔组同一时间组中均低于中海组同一时间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中海拔可导致机体内出现炎症反应,7d后逐渐下降至初始水平;高海拔环境中机体炎性反应增强,7d后逐渐减轻,但持续存在炎症及免疫抑制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不同海拔 不同持续时间 白介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