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微生物和眼科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李文慧 赵宇辉 +2 位作者 毕宏生 田庆梅 解孝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4,共4页
肠道微生物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数万亿的复杂的生态群落,通过其集体代谢活动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疾病易感性。肠道微生物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营养代谢,并与衰老密切相关。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也受... 肠道微生物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数万亿的复杂的生态群落,通过其集体代谢活动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疾病易感性。肠道微生物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营养代谢,并与衰老密切相关。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肠道微生物与不同眼科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干眼症 葡萄膜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黄斑樱桃红斑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晶 邹争荣 解孝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969-972,共4页
黄斑樱桃红斑是由黄斑中心凹与周边视网膜颜色对比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眼底表现,反映了黄斑区视网膜的病理变化。自1887年对樱桃红斑描述以来,已有多种疾病发现伴有黄斑樱桃红斑,并对其发病机制做出阐述。本文首次对黄斑樱桃红斑的由来、... 黄斑樱桃红斑是由黄斑中心凹与周边视网膜颜色对比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眼底表现,反映了黄斑区视网膜的病理变化。自1887年对樱桃红斑描述以来,已有多种疾病发现伴有黄斑樱桃红斑,并对其发病机制做出阐述。本文首次对黄斑樱桃红斑的由来、诊断、病理生理学机制、相关疾病研究等内容进行综述,发现黄斑樱桃红斑的病理机制可能为神经节细胞水肿或贮积代谢性物质,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震荡、唾液酸沉积症、神经节苷脂沉积症、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等疾病有关。本研究可增加临床对黄斑樱桃红斑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樱桃红斑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震荡 唾液酸沉积症
下载PDF
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之心阳不足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贯宇 张有花 +1 位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11-115,126,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之心阳不足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低、中度、心阳不足证近视患儿共118例(227只眼)。根据患儿接受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之心阳不足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低、中度、心阳不足证近视患儿共118例(227只眼)。根据患儿接受治疗的情况分为治疗组60例(114只眼)和对照组58例(113只眼)。治疗组予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对照组予框架眼镜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行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眼轴检查并记录数据。结果(1)裸眼视力:2组治疗后3、6个月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组间比较,对照组均低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6.543,t_(6个月)=5.419,均P=0.000)。(2)屈光度: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调节幅度: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12.374,P=0.000;t_(6个月)=2.837,P=0.005)。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均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29.223,t_(6个月)=9.396,均P=0.000)。(4)调节灵敏度: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19.628,t_(6个月)=10.385,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均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33.175,t_(6个月)=18.935,均P=0.000)。(5)眼轴长度: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可以改善青少年低、中度近视心阳不足证患儿的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腹针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 近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轶凡 张莲 +1 位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3-1337,共5页
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近视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饮食因素较少被关注,但已有文献报道,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 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近视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饮食因素较少被关注,但已有文献报道,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高糖饮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介导视网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2)表达水平升高,巩膜成纤维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激活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再作用于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因子,导致巩膜细胞外基质(ECM)减少,最终导致巩膜重塑眼轴增长而发生近视。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及生物学机制方面探讨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近视防控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饮食 近视 青少年 近视发生 近视发展
下载PDF
微脉冲激光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赵会孟 张有花 解孝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阈下微脉冲激光是一种短促重复的脉冲激光,它不同于具有损伤性治疗作用的传统激光,在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和其他热损伤,不会产生激光斑。微脉冲激光因其安全性、有效性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主... 阈下微脉冲激光是一种短促重复的脉冲激光,它不同于具有损伤性治疗作用的传统激光,在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和其他热损伤,不会产生激光斑。微脉冲激光因其安全性、有效性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用于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RVO-ME)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本文综述了临床微脉冲激光的作用机理、治疗参数和其适应症,以及近年来微脉冲激光在治疗其他眼科疾病中的新尝试,展示出其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扩展微脉冲激光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微脉冲激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 青光眼
下载PDF
近视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续宗青 宋继科 解孝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82-484,500,共4页
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者将中医体质学说应用于近视的研究中,探寻两者之间的关联。本文对近年来近视与中医体质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儿童青少年近视多与气虚... 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者将中医体质学说应用于近视的研究中,探寻两者之间的关联。本文对近年来近视与中医体质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儿童青少年近视多与气虚质、阳虚质、特禀质、阴虚质体质有关,青、中年近视患者中阳虚质比例偏高;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是病理性近视的倾向性体质。体质会受到地域、年龄等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年龄段,得到的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未来还需要建立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形成更加规范的研究模式,探求近视的易感体质,以期通过中医体质调理有效防控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近视 高度近视 中医体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联合5-FU聚乳酸微球对兔PVR 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1 位作者 吴建峰 卢秀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联合5-FU聚乳酸微球对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 vevitreoretinopathy,PVR)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A,B,C3组,建立兔眼外伤性PVR模型,向玻璃体中后部注入药物,A组注...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联合5-FU聚乳酸微球对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 vevitreoretinopathy,PVR)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A,B,C3组,建立兔眼外伤性PVR模型,向玻璃体中后部注入药物,A组注入含有Tet联合5-氟尿嘧啶(5-FU)聚乳酸微球的BSS悬浮液0.2mL,B组注入含有5-FU聚乳酸微球的BSS悬浮液0.2mL,C组注入25mg无药物聚乳酸微球的BSS悬浮液0.2mL,术后每天观察眼底变化,必要时行B超检查直到注药后第28d。分别于术后7,14,28d等3个时间点抽取各术眼玻璃体液0.2m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玻璃体液中TNF-α,IL-2的含量。结果:Tet联合5-FU聚乳酸微球组与5-FU聚乳酸微球组及空白微球组相比,其玻璃体液中TNF-α,IL-2等炎性因子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方差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et在眼内能够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说明Tet可能通过在PVR炎症期发挥抗炎作用,抑制眼内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弱炎症因子对炎性细胞的激活和趋化,从而起到降低PVR发生率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已甲素 5-FU聚乳酸微球 IL-1Β TNF-Α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黑睛排斥汤治疗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26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2 位作者 王兴荣 吴建峰 温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3期10487-10490,共4页
选择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2003-04/2008-04接诊的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病例26例,男16例,女10例,反复发作病毒性角膜炎9例,创伤性后角膜白斑8例,各种内眼手术引起角膜失代偿5例,先天性角膜白斑2例,其他2例,上皮型免疫排斥... 选择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2003-04/2008-04接诊的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病例26例,男16例,女10例,反复发作病毒性角膜炎9例,创伤性后角膜白斑8例,各种内眼手术引起角膜失代偿5例,先天性角膜白斑2例,其他2例,上皮型免疫排斥反应、基质型免疫排斥反应、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均有,排斥反应发生在术后2个月~2.5年,其中19例是外院西药治疗无效而转入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要求加用中医治疗。所有病例均局部使用激素和类固醇类抗炎眼药水,部分病例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中药以黑睛排斥汤为主方治疗,1付/d,2次/d,平均用药时间为11~42d。以临床症状为观察指标,26例患者全部有效,表现为球结膜充血和水肿减轻,角膜混浊变淡,其中排斥反应完全消退9例,其中因外院西药治疗无效而转入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要求加用中医治疗的19例患者中的5例排斥反应完全消退,免予手术,视力平均提高3行。另外在临床上发现清肝利湿复方中药还能迅速减轻前房炎症反应,回退角膜新生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利湿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黑睛排斥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减少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解孝锋 庄曾渊 +2 位作者 毕宏生 田庆梅 张有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903-90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减少复发的作用。方法:葡萄膜炎患者329例随机分为2组,167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6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西...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减少复发的作用。方法:葡萄膜炎患者329例随机分为2组,167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6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视力的提高优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总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发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解孝锋 崔浩 +4 位作者 王兴荣 卢弘 宋继科 郭大东 毕宏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及其临床优势。方法:葡萄膜炎患者1 3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6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674例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激素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进行随访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及其临床优势。方法:葡萄膜炎患者1 3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6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674例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激素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53.08%,西医组治愈率34.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视力治疗总有效率82.35%,西医组总有效率61.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总复发率12.35%,西医组总复发率27.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骨质疏松、向心性肥胖、物质代谢障碍、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6.91%、13.09%、18.68%、17.94%,西医组分别为24.48%、22.55%、27.45%、31.3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平均住院时间(13.09±3.66)d,西医组平均住院时间(16.15±4.52)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清火柔肝明目、经枢标本兼调"法为主,结合西医治疗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患者视力,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并显著降低激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复发率 激素不良反应
下载PDF
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孝锋 田庆梅 +3 位作者 毕宏生 温莹 张竖 郭爱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2-907,共6页
背景高危角膜移植患者虽然常规应用免疫抑制性药物,但角膜移植片的排斥率仍很高。近年来传统中药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 背景高危角膜移植患者虽然常规应用免疫抑制性药物,但角膜移植片的排斥率仍很高。近年来传统中药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16只正常雌性SD大鼠角膜作为供体,32只雌性Wistar大鼠作为受体,用角膜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然后行封闭群大鼠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全板层角膜移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包括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CsA组[10mg/(kg·d)CsA灌服]、黑睛排斥汤组[4g/(kg·d)黑睛排斥汤灌服]和联合用药组[10mg/(kg·d)CsA+4g/(kg·d)黑睛排斥汤灌服],各组大鼠均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4d开始灌服相应药物,于术后第4天起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前节反应,每隔2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30d。参考Larkin等的标准对角膜}昆浊程度、水肿程度及新生血管程度进行评分,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I)并观察植片的存活状况,对角膜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受体角膜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进行检测,对4个组大鼠的各种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10d左右发生排斥反应,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大鼠均于术后12~13d发生排斥反应,而联合用药组大鼠于术后22d发生排斥反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sA组、黑睛排斥汤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移植后角膜混浊程度评分、角膜水肿评分和新生血管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用药组上述各指标的评分均明显低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sA组与黑睛排斥汤组的各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角膜移植片存活时间平均为(10.38±1.69)d,联合用药组平均为(22.50±3.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0,P=0.000)。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术后15d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基质中淋巴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评分少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流式细胞学检查证实,黑睛排斥汤组、CsA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模型对照组,联合用药组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睛排斥汤对高危角膜移植模型大鼠术后角膜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其疗效与0.1%CsA接近,二者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高危 免疫排斥反应 祖国传统医学 中医药
下载PDF
血管抑素治疗眼部新生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抑素 治疗 眼部新生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近视“肝肾-脑目”脏腑理论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解孝锋 田庆梅 +6 位作者 霍蕊莉 吴建峰 张铭连 魏伟 杨迎新 陈向东 毕宏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9期660-662,共3页
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近视临床前期、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3个关键阶段。结合经典理论,总结临证经验并分析近视证治特点,认为近视发病"肝肾为本,脑为枢纽,目为标",治疗近视当标本兼调,启枢明目,提出了近视... 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近视临床前期、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3个关键阶段。结合经典理论,总结临证经验并分析近视证治特点,认为近视发病"肝肾为本,脑为枢纽,目为标",治疗近视当标本兼调,启枢明目,提出了近视"肝肾-脑目"脏腑相关理论学说。传统理论认识多强调肝肾不足为病,肝肾与脑目联系不够,对实际临床治则治法指导不足。新的"肝肾-脑目"脏腑理论全面地阐释了近视的病机,指导临床在近视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则治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充分发挥了中医防治本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肝肾-脑目 理论体系 构建与应用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条件下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1 位作者 吴建峰 于同利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高糖条件下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取第2代对数生长期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茶多酚进行培育24小时,观察高糖条件下及茶多酚干预后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高糖条件下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取第2代对数生长期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茶多酚进行培育24小时,观察高糖条件下及茶多酚干预后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0.1μM、0.3μM浓度的茶多酚对高糖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在高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条件下,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率增加,生长受到抑制。而用茶多酚干预的高糖条件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则较好的保持了上皮细胞的形态,细胞死亡较少,生长良好。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存活率和抑制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对高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茶多酚 MTT比色法
下载PDF
清热凉血法在全葡萄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解孝锋 庄曾渊 +2 位作者 毕宏生 田庆梅 张有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法对全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全葡萄膜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64例患者采用清热凉血法治疗,6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清热凉血治疗组的视力疗效及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法对全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全葡萄膜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64例患者采用清热凉血法治疗,6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清热凉血治疗组的视力疗效及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总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凉血法治疗全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凉血法 全葡萄膜炎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茶多酚眼用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郭俊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制备茶多酚眼用凝胶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以卡波姆为主要基质制成眼用凝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结果:茶多酚眼用凝胶成型性、澄明度好,且成本低,质量可控。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 目的:制备茶多酚眼用凝胶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以卡波姆为主要基质制成眼用凝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结果:茶多酚眼用凝胶成型性、澄明度好,且成本低,质量可控。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茶多酚眼用凝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眼用凝胶 卡波姆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中药治疗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仍是眼科急需解决的问题,中药治疗该类疾病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对近几年来中药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并对中药治疗角膜移植反应的存在问题和展望进行评述。
关键词 中药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适丽顺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1例临床观察
18
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3 位作者 王兴荣 潘雪梅 刘婷婷 韩冠宇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2期243-243,共1页
目的:观察适丽顺(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84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适丽顺联合维脑路通口服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仅给予维脑路通口服,并加强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原发... 目的:观察适丽顺(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84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适丽顺联合维脑路通口服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仅给予维脑路通口服,并加强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中43例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在用药的过程中给予全视网膜规范光凝术治疗,其余41例为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个月后观察两组不同类型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底出血吸收情况,黄斑水肿恢复情况,视力提高情况,血常规和肝肾功情况。结果眼底出血吸收情况为研究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5%,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视力提高率为78.1%,对照组为53.6%,研究组视力提高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血常规及肝肾功未见异常。结论适丽顺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加快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和提高患者视力,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卵磷脂络合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穴位电刺激与传统针刺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17
19
作者 韩贯宇 解孝锋 +1 位作者 吴建峰 毕宏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69-71,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穴位电刺激与传统针刺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229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115眼)行穴位电刺激治疗,穴位包括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睛明、太阳、瞳子髎,每次治疗30 min,10次为一疗程。B... 目的对比观察穴位电刺激与传统针刺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229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115眼)行穴位电刺激治疗,穴位包括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睛明、太阳、瞳子髎,每次治疗30 min,10次为一疗程。B组60例(114眼)行传统针刺治疗,主穴为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承泣、睛明,配穴为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光明。两组均以10次为一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检查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和调节敏感度,并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增加、近视度数降低、调节幅度及灵敏度均增高(P均<0.01)。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显效19例、有效35例、无效6例,B组分别为24、31、5例,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与传统针刺疗法均能显著改善青少年患者的近视病情,二者疗效并无明显差别,但前者更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青少年 穴位 电刺激疗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茶多酚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大美 毕宏生 +2 位作者 解孝锋 吴建峰 郭俊国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82-84,共3页
茶多酚(TP)为茶叶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30余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主要单体成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没食子儿茶素(GC)... 茶多酚(TP)为茶叶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30余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主要单体成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没食子儿茶素(GC)、表儿茶素(EC)和没食子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抗氧化 体内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