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的收集与确定
1
作者 张文杰 李军 +6 位作者 陈恒文 谭雨晴 解紫从 武佶 孟超 李赵陵 张乐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412,共6页
背景民族医药治疗室性早搏具有诸多优势,然而民族医药滥用的情况普遍,并且缺乏专属的临床用药推荐,因此规范民族医药诊疗室性早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的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方法问... 背景民族医药治疗室性早搏具有诸多优势,然而民族医药滥用的情况普遍,并且缺乏专属的临床用药推荐,因此规范民族医药诊疗室性早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的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方法问询专家为共识专家组,涵盖心血管、循证医学、药学领域的专家,心血管方面包括中医、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朝鲜医、壮医等多民族医专家。基于文献和专家访谈报告,课题组检索中医、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朝鲜医、壮医等多民族医治疗室性早搏的相关文献。于2023年4月对14位各民族医专家进行一对一线上访谈。整合访谈结果及专家经验,由共识指导委员会、工作组共同起草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初稿,并设计调查问卷。于2023年5—7月开展两轮问卷调查,并评价问卷的积极系数、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和信度。结果专家组具有多学科协作、权威性和地域代表性的特点。两轮德尔菲法积极系数为99.1%,5个背景问题的均分>4分且满分>40%,10个前景问题的均分>3.9分且满分比>35%,9个结局指标的均分>7分且满分比>30%,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4.9%、16.3%、17.6%。临床问题、结局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67、0.316,χ^(2)检验P<0.05,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3、0.905,均>0.700,质量控制结果较理想,问卷设计可信度高。结论借助德尔菲法,构建《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所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为后续共识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室性早搏复合征 多民族医药 德尔菲法 专家共识 临床问题 结局指标
下载PDF
李军从气郁辨治高血压病经验
2
作者 孟超 李军 +3 位作者 谭雨晴 陈恒文 邵祯 解紫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风眩”“头痛”范畴,早期高血压病多为实证,与禀赋不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密切相关,酿生气郁、火热、痰湿、瘀血之邪阻滞清窍、脉道而成,其中气郁为核心病机。李军教授将实证型高血压病分为气郁化火、痰阻...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风眩”“头痛”范畴,早期高血压病多为实证,与禀赋不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密切相关,酿生气郁、火热、痰湿、瘀血之邪阻滞清窍、脉道而成,其中气郁为核心病机。李军教授将实证型高血压病分为气郁化火、痰阻气滞、气滞血瘀基本三型,每型下又有变证。治疗说以开郁为治则,提出疏肝泄热、交通心肾,健脾化痰、利水通阳、升清降浊,行气活血六法以开郁结,并根据分型,加以相应风药以助开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 眩晕 气郁 实证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涤痰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解紫从 何浩强 +2 位作者 高嘉良 段练 王阶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评价涤痰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ce Library、EMbase、Mdeline、Sinomed、CNKI、Wanfang Data、VIP等数据库,纳入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11篇文献... 目的评价涤痰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ce Library、EMbase、Mdeline、Sinomed、CNKI、Wanfang Data、VIP等数据库,纳入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11篇文献,涉及患者1346例。主要结局指标:①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相比,平均降低2.05。次要结局指标:①GRACE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相比,平均降低1.23。②心电图: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相比,心电图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约1.23。③中医症状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相比,胸痛评分降低1.62、胸闷评分降低1.64、心悸评分降低2.37、身体困乏评分降低3.69。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由于所纳入研究数量及报告不良事件的限制,涤痰汤加减的安全性尚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结论涤痰汤加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提高临床预后,缓解症状如胸痛、胸闷、心悸和身体困乏,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涤痰汤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miR-126-5p/Bcl-2/mPTP通路探究稳心汤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解紫从 刘咏梅 +2 位作者 陈恒文 谭雨晴 李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5期2754-2765,共12页
目的:观察稳心汤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基于miR-126-5p/Bcl-2/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调控通路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5%CO_(2)、1%O_(2)、94%N 2培养箱构建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并通过细胞转... 目的:观察稳心汤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基于miR-126-5p/Bcl-2/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调控通路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5%CO_(2)、1%O_(2)、94%N 2培养箱构建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并通过细胞转染技术达到miR-126-5p的过表达与抑制。待干预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心肌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mPTP开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C)释放水平与Bcl-2、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126-5p及Bcl-2、Caspase-3、Caspase-9的RNA表达水平。结果:与miR-126-5p低表达组比较,miR-126-5p过表达可显著降低LDH释放水平;减少心肌细胞ROS含量;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率;提高心肌细胞CalceinAM水平,减少mPTP开放。miR-126-5p过表达可以减少H9c2心肌细胞Cyt-C释放水平,miR-126-5p低表达可部分减少H9c2心肌细胞Cyt-C释放水平。miR-126-5p过表达可上调Bcl-2蛋白与基因表达,下调Caspase-3与Caspase-9蛋白与基因表达。miR-126-5p低表达可部分上调miR-126-5p表达水平与Bcl-2蛋白与基因表达;部分下调Caspase-3与Caspase-9蛋白与基因表达。结论:稳心汤改善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可能与调控miR-126-5p/Bcl-2/mPTP信号通路有关,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延缓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汤 H9C2心肌细胞 miR-126-5p/Bcl-2/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 缺氧/复氧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基于Toll样受体通路与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分子炎症机制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干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军 姜春云 +1 位作者 解紫从 王雪娇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0期1725-1727,1731,共4页
随着Toll样受体(TLRs)通路与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分子炎症机制研究深入,其对炎性反应、自我免疫等人体生理代谢活动所需路径产生影响等证据表明,心肌炎性活动与此有关。炎症是防御机体内外病原造成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TLRs通路可... 随着Toll样受体(TLRs)通路与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分子炎症机制研究深入,其对炎性反应、自我免疫等人体生理代谢活动所需路径产生影响等证据表明,心肌炎性活动与此有关。炎症是防御机体内外病原造成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TLRs通路可通过炎性反应参与心肌梗死后心脏肥大及心肌纤维化;DAMPs分子可促使心脏组织产生慢性炎性反应,从而导致心脏组织损伤、修复。近几年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而炎症机制可成为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新靶点与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DAMPS 心肌病 扩张型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汪燕红 李军 +5 位作者 张文杰 白栋汉 查玉玲 邵祯 谭雨晴 解紫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06-4916,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的实验室指标有效性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之日起... 目的系统评价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的实验室指标有效性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之日起至2021年09月。严格参考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依据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剔除,对所有纳入文献均按要求进行质量评价,采用软件stata16.0对筛选所得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累计检索到109篇文献,经排除标准剔除后,最终得到8项符合期望的研究,总计730例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而言,两者未表现出明显差异[OR=0.72,95%CI(0.41,1.27),P=0.253>0.05],实验组血清内皮素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OR=-0.30,95%CI(-0.44,-0.15),P=0.000],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OR=-0.16,95%CI(-0.32,-0.01),P=0.020],炎症因子白介素-6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OR=-0.16,95%CI(-0.32,-0.01),P=0.041],超敏C反应蛋白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OR=-0.09,95%CI(-0.24,0.07),P=0.028],实验组在升高一氧化氮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OR=0.23,95%CI(0.02,0.43),P=0.031],实验组在纤维蛋白原的降低方面优于对照组[OR=-0.31,95%CI(-0.58,-0.04),P=0.023]。结论现有研究证据表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方式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的血清内皮素、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炎症因子(hs-CRP、IL-6)、纤维蛋白原水平,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的损伤程度,减少炎症反应与血栓的形成,延缓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注射液 PCI术后 急性冠脉综合征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风药治疗心系疾病的运用概述 被引量:2
7
作者 谭雨晴 李军 +2 位作者 陈恒文 孟超 解紫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6-149,共4页
风药的运用历史悠久,传统医学发展,风药的定义及范围也有扩大,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风药的运用可谓百家争鸣,风药的功效已不限于狭义的治疗内风和外风。心系疾病治疗中,风药极具特色,往往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临证各家的经验之谈结合临床和... 风药的运用历史悠久,传统医学发展,风药的定义及范围也有扩大,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风药的运用可谓百家争鸣,风药的功效已不限于狭义的治疗内风和外风。心系疾病治疗中,风药极具特色,往往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临证各家的经验之谈结合临床和药理学研究都为风药治疗心系疾病的疗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系疾病 风药 胸痹心痛 心悸 眩晕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联合化学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郑超楠 李军 +3 位作者 解紫从 查玉玲 姜春云 张乐松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2-87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参附注射液联合化学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8月。收集参附注... 目的系统评价参附注射液联合化学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8月。收集参附注射液联合化学药(试验组)对比化学药(对照组)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分别使用Cochrane手册、GRADE系统进行质量评价和评级。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Egger’s检验,运用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纳入17项研究,共计1355例患者。GRADE证据质量等级均为低级。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RR=1.23,95%CI(1.16,1.30),P<0.00001]、脑钠肽降低水平[MD=-96.06,95%CI(-116.47,-75.64),P<0.00001]、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水平[MD=5.32,95%CI(4.03,6.60),P<0.0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2,95%CI(0.22,1.22),P=0.13]。序贯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纳入样本量已达Meta分析所需要求;Egger’s检验结果提示结果稳健,发表偏倚无显著影响。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化学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暂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疗效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下载PDF
补肾益智方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丁阳 解紫从 华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1990-1997,共8页
目的:评价补肾益智方药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数据库、EM... 目的:评价补肾益智方药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数据库、EMbase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纳入相关研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评价。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涉及患者2730例。1)观察组为补肾益智方药、对照组为盐酸多奈哌齐片。总有效率:RR=1.21,95%CI为1.13~1.29,P<0.01;MMSE评分:MD=1.91,95%CI为-0.17~3.99,P=0.07;ADL评分:MD=-3.35,95%CI为-5.70~-1.00,P<0.01;ADAS-cog评分:MD=-5.51,95%CI为-7.68~-3.3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总有效率较高,ADL评分与ADAS-cog评分较低,MMSE评分未见明显变化。2)观察组为补肾益智方药、对照组为唑吡坦片的分析结果为:总有效率:RR=1.24,95%CI为1.17~1.31,P<0.01;MMSE评分:MD=4.82,95%CI为2.52~7.11,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总有效率较高,MMSE评分较高。由于所纳入研究及报告安全性评价的限制,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临床实验验证。结论:补肾益智方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MMSE评分、ADL评分与ADAS-cog评分,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水平,为临床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智方药 补肾益智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临床疗效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中医
下载PDF
心胃同治法在心系疾病中的临床运用撷要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盼盼 李军 +1 位作者 解紫从 赵薇 《江苏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59-61,共3页
根据中医理论,心与胃位置相邻、经络相连、五行相生、功能相关,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现代研究亦表明心血管疾病与胃病之间相互联系,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病及胃、胃病及心或心胃同病。临床治疗胸痹、心悸、慢性心衰等心脏疾病时,常兼顾调... 根据中医理论,心与胃位置相邻、经络相连、五行相生、功能相关,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现代研究亦表明心血管疾病与胃病之间相互联系,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病及胃、胃病及心或心胃同病。临床治疗胸痹、心悸、慢性心衰等心脏疾病时,常兼顾调理脾胃,或者心胃同调,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2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心悸 心衰 心胃同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李军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规律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春云 李军 +2 位作者 杨春昆 王雪娇 解紫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73-178,I0003,I0004,共8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来研究李军教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icrosoft excel、SPSS Modeler 18.0对李军教授2017—2021年门诊病例进行数据挖掘与核心方筛选;TCMSP、SymMap、ETCM、GeneCards、Un...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来研究李军教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icrosoft excel、SPSS Modeler 18.0对李军教授2017—2021年门诊病例进行数据挖掘与核心方筛选;TCMSP、SymMap、ETCM、GeneCards、Uniprot网站搜集核心处方药对及冠心病相应基因,通过Hiplot网站得到核心处方与疾病靶点的交点靶点;应用String及CytoscapeV 3.7.2构建靶基因PPI蛋白互作网络及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并结合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V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生物过程网络图,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获得的主要成分和靶点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共有95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到处方145首,共用中药219味,通过关联、聚类和网络分析最终得出黄芪、瓜蒌、薤白、法半夏为核心药对,通过网络药理学获得关键成分、靶点、交集靶点49种、305、127个。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生物过程网络图分析显示,过程可能与蛋白质特异性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化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以及受体复合物、蛋白质磷酸化的正向调节、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等关系重大;分子对接较好的为AKT1、VEGFA、IL1B。结论李军教授临床上治疗冠心病以辨病、辨证及辨症相结合的思路为指导,以“扶阳活血,通阳散结”为治疗原则,核心药对包括黄芪、瓜蒌、薤白、法半夏,主要通过蛋白质活性、心肌能量代谢、炎症反应、神经调节等方面的多靶点调节发挥作用,对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及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分子对接 中医药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血脉双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再发胸痛辨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春云 李军 +1 位作者 王雪娇 解紫从 《河北中医》 2023年第4期647-650,共4页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可再次出现胸痛不适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PCI术后再发胸痛仍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血脉不通、心脉痹阻...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可再次出现胸痛不适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PCI术后再发胸痛仍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血脉不通、心脉痹阻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血脉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涵盖气血经络的整体系统。本文将以以“血脉双治”为切入点,以名医名师临床用药配伍为依据,阐释治疗PCI术后再发胸痛的理论依据与内涵,为中医药治疗PCI术后再发胸痛提供理论基础与治疗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胸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手术后并发症 心主血脉
下载PDF
基于PKC/NF-κB通路与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机制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春云 李军 +1 位作者 解紫从 杨春昆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4期2684-2688,共5页
近些年,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证据表明其可影响炎症反应、免疫与代谢等人体生理代谢活动所需途径并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其中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可影响血压变化,一是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来改变血压,即“脑-... 近些年,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证据表明其可影响炎症反应、免疫与代谢等人体生理代谢活动所需途径并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其中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可影响血压变化,一是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来改变血压,即“脑-肠-骨髓轴”假说;二是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可与偶联受体G蛋白结合进而影响血压变化。其次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使动脉血管发生粥样性改变,主要机制是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TMAO)通过蛋白激酶C(PKC)/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激活、刺激泡沫细胞生成;并且TMAO水平的升高可作为心力衰竭预后危险分层指标。中医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而肠道菌群的出现可成为中医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与新方向。本研究主要探讨PKC/NF-κB通路与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及其中医辨治关联性,为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中医辨治
下载PDF
冠心病PCI术后血瘀证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诗怡 于林童 +5 位作者 李军 黄力 解紫从 杨德爽 薛甜甜 谭雨晴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84-1793,共10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瘀证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冠心病PCI术后血瘀证患者857例,依据基线TyG指数四分位数分为Q1 (TyG<8.51)、Q2 (8.51≤TyG<...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瘀证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冠心病PCI术后血瘀证患者857例,依据基线TyG指数四分位数分为Q1 (TyG<8.51)、Q2 (8.51≤TyG<8.88)、Q3 (8.88≤TyG<9.22)、Q4 (TyG≥9.22)四组。临床结局指标为MACEs,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支架内再狭窄、脑卒中。通过机器学习Boruta算法进行MACEs风险相关特征变量选择。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各组间MACEs风险差异。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和亚组分析探讨TyG指数和MACEs风险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TyG指数对MACEs风险的临床预测效能。结果 纳入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45年,新发MACEs患者313例(36.52%)。Q1组、Q2组、Q3组、Q4组的发病率分别为28.17%(60例/213例)、29.05%(61例/210例)、39.45%(86例/218例)、49.07%(106例/216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各组间MACEs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高TyG指数的MACEs风险升高了60.1%(P<0.01)。以Q1组为参照,Q2组、Q3组和Q4组的MACEs风险随着TyG指数增加逐渐升高,趋势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CS分析表明,TyG指数与MACEs风险呈非线性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AUC 0.758 (0.724~0.792)]和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χ^(2)=4.319,P=0.827)提示,TyG指数对MACEs风险的临床预测效能较高;DCA分析表明TyG指数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男性、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史是或否、有高血压病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 mmol/L各亚组中,均表明高TyG指数与MACEs风险呈正相关(P<0.05)。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血瘀证患者的高TyG指数与MACEs的发生密切相关,对患者早期风险分层和诊疗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瘀证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证据图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文杰 汤佳微 +6 位作者 李军 武佶 张印明 解紫从 张乐松 孟超 黄炫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7-1405,共9页
该研究运用证据图系统梳理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文献,检索日期为2016... 该研究运用证据图系统梳理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文献,检索日期为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对证据进行分析与展示。最终纳入文献164篇,包括干预性研究147篇、观察性研究4篇、系统评价13篇。结果共获得27种中成药,其中参松养心胶囊和稳心颗粒报告频次较高;临床用药存在超适应证使用现象;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干预性研究的结局指标有8类,动态心电图、临床有效率、安全性、超声心动图报告频次较高,缺乏对β受体阻滞剂减停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药物经济学指标的报告,评价维度单一;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较低,降低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未来需更加规范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提供更健全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室性早搏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观察性研究 证据图
原文传递
基于靶向转录组、专家经验和人工智能研发守正创新中药的路径探索——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新药研发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乔连生 李军 +10 位作者 谢兰 张振鹏 常玉俊 黄文婷 郭弘妍 曹宏梅 解紫从 闫迪 张智 王阶 程京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7-224,共8页
传统药物研发通常针对单一靶点,对多环节失调的复杂性疾病不能提供最优解决方案。近年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药物筛选方法逐渐兴起,通过大规模检测药物对多基因和多通路的调控作用,有望突破传统药物研发的瓶颈,研发针对复杂性疾病的新药。中... 传统药物研发通常针对单一靶点,对多环节失调的复杂性疾病不能提供最优解决方案。近年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药物筛选方法逐渐兴起,通过大规模检测药物对多基因和多通路的调控作用,有望突破传统药物研发的瓶颈,研发针对复杂性疾病的新药。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在治疗复杂性疾病方面具有优势。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新药研发为例,结合高通量靶向转录组筛选(HT3S)和中医药专家共识,探索一条全新的新药研发路径。在总结慢性心力衰竭(CHF)病理机制和中医病机认识的基础上,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化痰利水的中医治法为指导,通过靶向转录组检测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计算能逆转CHF患者失调信号通路的组方,并结合中医专家经验进行加减化裁,最终选定治疗CHF的中药复方黑黄赤珠饮,研究证明其能逆转90%以上CHF失调的相关信号通路,为中药新药的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转录组 中药新药 信号通路 慢性心力衰竭 黑黄赤珠饮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雨晴 李军 +3 位作者 陈恒文 解紫从 白栋汉 孟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3期83-88,共6页
背景目前尚缺乏特定有效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优势。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DCM的系统评价研究逐年增多,但这类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证据等级及其能否为临床工作者提... 背景目前尚缺乏特定有效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优势。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DCM的系统评价研究逐年增多,但这类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证据等级及其能否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医疗决策尚未可知。目的针对中医药治疗DCM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DCM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7-17。分别采用AMSTAR-2量表、PRISMA声明、GRADE系统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证据等级进行再评价。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5篇,其中英文3篇、中文12篇。文献质量再评价结果显示:纳入文献的方法学均存在较大缺陷,其中有9篇文献方法学质量低、6篇文献方法学质量极低;文献报告质量评分为15~21分,平均(18.6±2.1)分,可见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尚可;5篇文献指标证据等级中等,8篇文献指标证据等级低,2篇文献指标证据等级极低,局限性及发表偏倚是导致纳入文献证据等级降低的主要原因。结论中医药治疗DCM系统评价的质量有待提高,建议研究者严格按照AMSTAR-2量表、PRISMA声明、GRADE系统等多种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评价,把控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等级,以为临床提供更严谨、可靠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中医药 系统评价 再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