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致性建构原则下机械制图“两性一度”实践项目建设
1
作者 解继红 杜晓斌 +1 位作者 杜勇 刘晓娟 《晋中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9-82,共4页
针对机械制图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重构“三位一体”实践项目,对照“两性一度”金课标准设置机械制图实践项目任务,采用“一致性建构”原则按照教学目标设计预期学习成效、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反向优... 针对机械制图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重构“三位一体”实践项目,对照“两性一度”金课标准设置机械制图实践项目任务,采用“一致性建构”原则按照教学目标设计预期学习成效、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反向优化形成“知识、能力、素质”融合的三维学习目标,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 一致性建构 两性一度 三维学习目标
下载PDF
不同磷酸二铵施量对紫花苜蓿越冬、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运涛 孙震 +7 位作者 王旗旗 解继红 于林清 薛春风 刘生豪 钟罡 弓艳春 申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2-1910,共9页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在我国北方生产过程中存在越冬困难、产草量低和品质不佳等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和武川县种植的‘中草3号’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初秋进行不...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在我国北方生产过程中存在越冬困难、产草量低和品质不佳等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和武川县种植的‘中草3号’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初秋进行不同梯度(0,45,90,135和180 kg·hm^(-2))的磷酸二铵处理,探讨不同肥料用量对紫花苜蓿的越冬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越冬率和产草量在磷酸二铵施量为90 kg·hm^(-2)较高,而饲草品质在施量为135 kg·hm^(-2)较好;增加株丛密度和提高单枝重可实现产草量的提高;而饲草品质的改善主要表现为CP和EE的增加,ADF和NDF的降低;四子王旗和武川县种植紫花苜蓿获得高产时磷酸二铵的适宜施量分别为96.8 kg·hm^(-2)和86.5 kg·hm^(-2)。适宜的肥料用量可提高苜蓿产草量,并改善饲草品质,但超过一定限度则会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而确定肥料的适宜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磷酸二铵 越冬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偏穗鹅观草RT-PCR内参基因筛选及验证
3
作者 张宝蓉 解继红 +6 位作者 金丹青 汪军成 姚立蓉 司二静 尚勋武 王化俊 李葆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
偏穗鹅观草(Roegneria komarovii Nevski)是小麦族鹅观草属的植物,具有抗旱、抗病等特点,是多年生优良牧草,也是小麦三级资源库。为分析偏穗鹅观草耐盐机制及抗病基因的表达,筛选出偏穗鹅观草在不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 偏穗鹅观草(Roegneria komarovii Nevski)是小麦族鹅观草属的植物,具有抗旱、抗病等特点,是多年生优良牧草,也是小麦三级资源库。为分析偏穗鹅观草耐盐机制及抗病基因的表达,筛选出偏穗鹅观草在不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偏穗鹅观草根、茎、叶对照组及盐胁迫处理组的偏穗鹅观草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肌动蛋白(Actin1、Actin2、Actin3)、微管蛋白(BUTB)、亲环素(Cyclophilin)、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GAPDH)、组蛋白(histone 3,H3)、延伸因子(EF1a1)8个常用小麦内参基因进行筛选;并借助geNorm、BestKeeper软件对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进一步利用SnRK2基因对获得的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个软件筛选出的内参基因基本一致,8个候选内参基因在偏穗鹅观草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丰度及稳定性存在差异,盐处理及干旱处理下Cyclophilin、GAPDH稳定性表现最好,高温处理下EF1a1、Cyclophilin稳定性最好。综合分析表明,Cyclophilin、GAPDH及EF1a1在偏穗鹅观草中表达丰度相对较高,并且在器官中表达较为稳定。通过对盐、高温及干旱处理组的稳定性评价,确定Cyclophilin为偏穗鹅观草最适内参基因。研究结果为后续探讨偏穗鹅观草抗逆性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穗鹅观草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秋播和磷酸二铵施量对紫花苜蓿越冬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旗旗 解继红 +7 位作者 孙震 王运涛 刘亚玲 于林清 苑峰 李杰 蔡婷 赵晶晶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60,共10页
为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紫花苜蓿秋播播期和磷酸二铵((NH4)2HPO4)施量最佳配套栽培体系,以中草3号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分析在7月31日、8月8日、8月16日、8月24日、9月1日五个播种日期以及0、40、70、100、130 kg/hm^(2)五个磷... 为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紫花苜蓿秋播播期和磷酸二铵((NH4)2HPO4)施量最佳配套栽培体系,以中草3号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分析在7月31日、8月8日、8月16日、8月24日、9月1日五个播种日期以及0、40、70、100、130 kg/hm^(2)五个磷酸二铵施量下紫花苜蓿的越冬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探讨秋播播期和磷酸二铵施量对紫花苜蓿越冬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推迟秋播播期的情况下,施加一定量的磷酸二铵肥料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率、株丛密度、株高、分枝数、单枝重,从而提高苜蓿草产量。在呼和浩特地区,紫花苜蓿最迟的秋播时期应为8月16日,同时应配施100 kg/hm^(2)的磷酸二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播 磷酸二铵 越冬率 产量
下载PDF
2,4-D和BAP对蒙古冰草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解继红 云锦凤 +1 位作者 杨斌 侯建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44-47,共4页
以蒙古冰草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对其幼胚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的幼胚在不含任何激素的培养基上能直接萌发,幼胚发芽率因培养基而异。N6+7%蔗糖培养基萌发率最高,达96%;其次为MS+5%蔗糖培养基,萌发率为90%。当幼胚被... 以蒙古冰草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对其幼胚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的幼胚在不含任何激素的培养基上能直接萌发,幼胚发芽率因培养基而异。N6+7%蔗糖培养基萌发率最高,达96%;其次为MS+5%蔗糖培养基,萌发率为90%。当幼胚被培养在减半的N6培养基或减半的MS培养基上时,发芽率均显著降低。以上四种培养基均未发生脱分化现象。相反,在含有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培养基上,蒙古冰草幼胚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脱分化,并出现了少量再生芽。在继代培养基中,降低2,4-D浓度,附加低浓度6-苄氨基嘌呤(BAP)可以改善蒙古冰草幼胚愈伤组织状态,增加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从而提高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冰草 幼胚 愈伤组织 BAP 2 4-D
下载PDF
鹅观草属种子消毒及无菌播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解继红 于靖怡 +1 位作者 陈景芋 徐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研究消毒剂、处理时间对中间鹅观草种子(Roegneria sinica var.media)灭菌效果的影响和培养基对肃草(Roegneria stricta f.stricta)、偏穗鹅观草(Roegneria turczaninoviivar.macrathera)、大芒鹅观草(Roegneria komarovii)种子萌发的... 研究消毒剂、处理时间对中间鹅观草种子(Roegneria sinica var.media)灭菌效果的影响和培养基对肃草(Roegneria stricta f.stricta)、偏穗鹅观草(Roegneria turczaninoviivar.macrathera)、大芒鹅观草(Roegneria komarovii)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1%氯化汞处理3 min,种子污染率为0,萌发率达96.67%;3种鹅观草种子在适合培养基中的萌发情况是偏穗鹅观草>肃草>大芒鹅观草,适合培养基分别是1/2 MS、M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观草属 种子 消毒 无菌播种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机械制图“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解继红 杜勇 曲晓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143,共5页
面向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传统机械制图为理论基础、二维绘图为工具、三维建模为载体进行“三位一体化”融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二维——三维”的融合思想,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相融并进.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 面向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传统机械制图为理论基础、二维绘图为工具、三维建模为载体进行“三位一体化”融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二维——三维”的融合思想,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相融并进.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教学设计进行“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图 三位一体化 教学改革 融合
下载PDF
基于AMESim和ADAMS铰接车全液压转向系统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解继红 杜勇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0,共8页
铰接式车辆因其机动性好、适应性强且生产效率高而被广泛采用,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转向时横向稳定性较差,翻车事故时有发生,为解决此问题,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此类车辆的转向过程进行分析。基于液压系统与多体动力学系统的联合仿真,在ADAMS... 铰接式车辆因其机动性好、适应性强且生产效率高而被广泛采用,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转向时横向稳定性较差,翻车事故时有发生,为解决此问题,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此类车辆的转向过程进行分析。基于液压系统与多体动力学系统的联合仿真,在ADAMS中建立六轮电驱动铰接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AMESim中搭建其全液压转向系统模型,以实现铰接车的转向过程。通过PID控制转向油缸的油量使其铰接角维持一个定值,对铰接车的行驶转向进行分析,并考虑车速对铰接车稳态转向的影响。获得铰接车行驶转向下各个轮胎的运动轨迹,各个轮胎所受侧向力、纵向力及垂直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转向油缸中活塞杆的受力。结果表明: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铰接车的外侧各个轮胎的受力均明显的增大;且铰接车的转向半径也随着增大;全液压转向系统具有明显的不足转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式车辆 全液压转向系统 联合仿真 PID控制 行驶转向 模型
下载PDF
离子束对生物体的作用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解继红 包金刚 +2 位作者 徐柱 杨凯 尹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1-767,共7页
离子束是指一束具有一定能量的质量数小于或等于4的带电离子束,离子束注入技术是生物物理技术,具有生理损伤小、突变谱广和突变频率高等特点。离子束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物理技术,我国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 离子束是指一束具有一定能量的质量数小于或等于4的带电离子束,离子束注入技术是生物物理技术,具有生理损伤小、突变谱广和突变频率高等特点。离子束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物理技术,我国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发现了离子束注入的生物效应,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植物诱变育种。本文主要概述了低能离子束注入对生物体的作用原理,以及该技术在植物育种、微生物品种改良和遗传改良上的应用,最后还小结了离子束注入技术在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生物效应 遗传改良 应用
下载PDF
我国苜蓿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10
作者 王旗旗 解继红 +3 位作者 于林清 王运涛 孙振 李杰 《草学》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苜蓿(Mediacago sativa L.)是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享有“牧草之王”的美称。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苜蓿育种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选育出了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 苜蓿(Mediacago sativa L.)是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享有“牧草之王”的美称。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苜蓿育种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选育出了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苜蓿新品种,为苜蓿种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我国苜蓿新品种选育的进展、已育成的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研究概况,分析了当前苜蓿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研究进展 育种方法
下载PDF
NaCl胁迫对鹅观草苗期生理生化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继红 德英 +4 位作者 穆怀彬 戴雅婷 陈景芋 镡建国 杨凯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155,共4页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0mmol/L、30mmol/L、60mmol/L、90mmol/L、120mmol/L、150mmol/L、180mmol/L 7个盐浓度梯度,对鹅观草属大芒鹅观草、肃草、偏穗鹅观草三种植物进行耐盐试验,通过测定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对供试材料进行耐盐性比较...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0mmol/L、30mmol/L、60mmol/L、90mmol/L、120mmol/L、150mmol/L、180mmol/L 7个盐浓度梯度,对鹅观草属大芒鹅观草、肃草、偏穗鹅观草三种植物进行耐盐试验,通过测定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对供试材料进行耐盐性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盐浓度对它们的影响极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鹅观草的叶绿素含量、电导率、脯氨酸含量随之增加,而SOD值、POD值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曲线。综合分析表明:偏穗鹅观草耐盐性最强,大芒鹅观草耐盐性最弱,肃草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观草属 NACL胁迫 耐盐性 生理生化物质
下载PDF
基于三维CAD实体技术的工程制图教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解继红 许晓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190-191,共2页
从认识规律和实践需要两方面分析了三维CAD实体技术对当前工程制图教学的挑战,提出从三维CAD实体技术开始工程制图教学的方法。在Pro/E软件环境下,进行了从三维CAD实体技术出发的教学尝试,效果良好。
关键词 三维CAD实体技术 工程制图 PRO/ENGINEER
下载PDF
GRP新型温室覆盖膜温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解继红 王双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84-86,共3页
为解决现有温室塑料覆盖膜使用寿命短、变光性能差、造价高的问题, 研制成功了经济耐用、变光性能优的GRP新型覆盖材料。在实验基础上, 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 初步分析了GRP温室覆盖材料的温热特性, 防雾和防滴性能及对栽培作物产量的... 为解决现有温室塑料覆盖膜使用寿命短、变光性能差、造价高的问题, 研制成功了经济耐用、变光性能优的GRP新型覆盖材料。在实验基础上, 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 初步分析了GRP温室覆盖材料的温热特性, 防雾和防滴性能及对栽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证明, GRP膜具有良好的温热性与保温性, 在最低气温条件下, 试验温室室内最低气温比对照温室室内气温高2℃, 而最高气温均为32℃; 在阴天, GRP膜的增温效果较EVA膜好,最好时比对照温室内气温高3 30℃。另外, 在实验期间, 试验温室从未见过起雾, 滴水也很少, 说明新材料具有良好的防雾、防滴性能。因此, GRP膜对作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 与对照温室相比, 增产幅度高达16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材料 温室 温热性 防雾 防滴
下载PDF
大跨度无支柱无机复合材料日光温室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解继红 王双喜 陈建军 《农机推广与安全》 2004年第5期18-19,共2页
介绍一种运用新型无机复合材料建造的日光温室,并对其结构性能、生产性能和经济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无机复合材料强度高,实现了温室的大跨度无支柱建造,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遮光率,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生产性能 无机复合材料 建造 遮光率 土地利用率 支柱 大跨度 强度 结构性能
下载PDF
浸种和光照处理对中间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解继红 于靖怡 +1 位作者 徐柱 杨凯 《中国种业》 2009年第5期43-44,共2页
探索了不同温度的浸种处理及光照条件下对中间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在4℃低温条件下浸种48h,中间鹅观草种子发芽率最高,同温度下浸种24h,种子发芽指数最高。25℃恒温条件下,当光照处理为12h光照/12h黑暗时种子发芽率、发芽... 探索了不同温度的浸种处理及光照条件下对中间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在4℃低温条件下浸种48h,中间鹅观草种子发芽率最高,同温度下浸种24h,种子发芽指数最高。25℃恒温条件下,当光照处理为12h光照/12h黑暗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鹅观草 浸种处理 光照 萌发
下载PDF
GRP温室覆盖膜温光性能测试分析
16
作者 解继红 王双喜 王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58-61,共4页
该文在实验基础上,初步研究了GRP温室覆盖薄膜的温光性能.结果表明,GRP膜具有良好的温热性与透光性,在弱光条件下,透光率增强,因而提高了室内温度,而在强光照条件下,透光率减小,抑制了室内高温的出现;另外,在实验期间,试验温室未见起雾... 该文在实验基础上,初步研究了GRP温室覆盖薄膜的温光性能.结果表明,GRP膜具有良好的温热性与透光性,在弱光条件下,透光率增强,因而提高了室内温度,而在强光照条件下,透光率减小,抑制了室内高温的出现;另外,在实验期间,试验温室未见起雾,滴水也很少,说明新材料具有良好的防雾、防滴性能.因此,GRP膜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与对照温室相比,增产幅度高达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P薄膜 温室 温热特性 光照
下载PDF
步进电机驱动的无级变速器式变量施肥控制装备的设计
17
作者 解继红 李志伟 《晋中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0-93,共4页
变量作业装备是实现精准农业的关键.变量施肥控制装备系统以AT89S55单片机为控制中心,接收DGPS提供的位置信息,结合USB存储介质上的处方信息系统形成控制信息实现变量施肥.作业机构采用步进电机调节脉动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从而调节... 变量作业装备是实现精准农业的关键.变量施肥控制装备系统以AT89S55单片机为控制中心,接收DGPS提供的位置信息,结合USB存储介质上的处方信息系统形成控制信息实现变量施肥.作业机构采用步进电机调节脉动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从而调节施肥轴的转速.经初步试验,该变量施肥控制装备已与1GNF-200施肥机配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施肥 步进电机 无级变速器 USB存储介质
下载PDF
GRP温室覆盖膜温光性能
18
作者 解继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温室覆盖 GRP膜 温热性 透光性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4
19
作者 戴雅婷 闫志坚 +5 位作者 解继红 吴洪新 徐林波 侯向阳 高丽 崔艳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5-748,共14页
为研究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流动沙地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 为研究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流动沙地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流沙对照相比,两种植被恢复类型对细菌多样性产生了正效应,细菌群落丰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增加。其中,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土壤细菌丰度高于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2)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研究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其中变形菌门在各样地丰度比例最高,变形菌的4个亚群变化趋势一致,α-变形菌相对含量在油蒿和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土壤中明显增加,尤其是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根际土壤中α-变形菌得到了很好的恢复;(3)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速效氮含量对于研究区土壤细菌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库布齐沙地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化学性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戴雅婷 侯向阳 +4 位作者 闫志坚 吴洪新 解继红 张晓庆 高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353-6364,共12页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与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是库布齐沙地分布广泛的优良固沙植被类型,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受到关注。以库布齐沙地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与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与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是库布齐沙地分布广泛的优良固沙植被类型,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受到关注。以库布齐沙地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与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室内生化实验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研究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关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两种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效果,为库布齐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与流沙对照相比,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根际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均显著高于中间锦鸡儿根际,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布表现为中间锦鸡儿>油蒿;(2)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均比流动沙地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油蒿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显著高于中间锦鸡儿;(3)影响油蒿和中间锦鸡儿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和氮的土壤因子是有机质、p H值、全氮、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其中,对两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有正向促进作用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全氮含量;(4)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出基于14个土壤指标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SQI值排序为:油蒿根际>中间锦鸡儿根际>油蒿非根际>中间锦鸡儿非根际>流沙对照。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显著优于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是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的适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根际 土壤化学性状 土壤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