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在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彩虹 赵易波 +2 位作者 詹奕红 吴鹭梅 钱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提高对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进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4月未改进病例73例为改进前组,2021年6—10...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提高对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进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4月未改进病例73例为改进前组,2021年6—10月改进后的病例85例为改进后组。改进后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导致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应用PDCA前后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改进后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质量管理后,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改进前组,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由47.95%提高到76.47%(P <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模式的质量管理对提高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是行之有效的,提升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安全,预防用药不良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住院患者 用药知识 知晓率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2
作者 陈彩虹 詹奕红 渠莎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5期179-183,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3月应用自行设计的基本资料调查问卷、焦虑症自评量表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6例缺血性脑卒... 目的调查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3月应用自行设计的基本资料调查问卷、焦虑症自评量表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6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焦虑症评分测定,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焦虑水平与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自理能力、是否偏瘫相关,研究显示男性患者、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日常生活完全需要帮助、有偏瘫的患者焦虑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关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预后和促进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早重返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 焦虑 心理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詹奕红 马琪林 +4 位作者 安星凯 鲁丛霞 曲红丽 毕敏 童绥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42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7-01—2013-06-3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安慰剂组和艾司西酞普兰,各40例,分别接受安慰剂和艾司西酞普...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7-01—2013-06-3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安慰剂组和艾司西酞普兰,各40例,分别接受安慰剂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每日晨口服安慰剂或艾司西酞普兰1片,治疗90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治疗前及治疗90 d时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程度;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评分、BI、HAMD评分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艾司西酞普兰组MoCA评分、BI均高于安慰剂组(P<0.05),而HAMD评分低于安慰剂组(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11.1%(4/36)与40.5%(15/37),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有利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可使抑郁程度明显减轻,并可以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而且患者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 艾司西酞普兰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认知
下载PDF
多模式磁共振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1
4
作者 詹奕红 马琪林 +4 位作者 童绥君 鲁丛霞 黄远亮 王拥军 高培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6 h内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6 h,存在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ACI患者48例,分为... 目的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6 h内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6 h,存在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ACI患者48例,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rt-PA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前、治疗后1 h、7 d及90 d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90 d时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综合生活能力。结果rt-PA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h、7 d及90 d时rt-PA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rt-PA组临床结局良好率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PA组出现症状性脑出血2例,2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发病3-6 h的ACI患者,在PWI和DWI不匹配的情况下,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下载PDF
神经梅毒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詹奕红 鲁丛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2 9~ 6 0岁。其中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血管型神经梅毒及脑膜型神经梅毒各 1...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2 9~ 6 0岁。其中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血管型神经梅毒及脑膜型神经梅毒各 1例 ,麻痹性痴呆 5例。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均 (+)。头颅MRI检查 6例示脑膜增强 ,3例有脑梗死 ,5例有脑萎缩表现。经驱梅治疗后 ,2例痊愈 ,5例好转 ,1例死亡。结论 神经梅毒多见于中年男性 ,误诊率高 ,及时正规的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下载PDF
住院患者防跌倒知识掌握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彩虹 黄家龙 詹奕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7期168-171,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住院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改进对策,提高住院患者对防跌倒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2月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景设计的住院老年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量表,对319...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住院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改进对策,提高住院患者对防跌倒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2月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景设计的住院老年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量表,对319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认知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住院患者对于预防跌倒知识和预防跌倒行为得分均较低,平均得分分别为(46.97±4.57)分和(35.97±3.44)分;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有跌倒史、职业、是否使用易引起跌倒的药物对预防跌倒知识和预防跌倒行为的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加强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防跌倒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提高住院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跌倒防范行为,为减少跌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老年人 跌倒 预防 住院安全 调查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并低钠血症36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曲红丽 马琪林 詹奕红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 (HN)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发病一周内入院的 41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脑出血 145例 ,脑梗死 2 2 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7例 ) ,按病情轻重、脑出血量多少、脑梗死面积大小及病变部位 ,进行分组 ,比...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 (HN)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发病一周内入院的 41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脑出血 145例 ,脑梗死 2 2 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7例 ) ,按病情轻重、脑出血量多少、脑梗死面积大小及病变部位 ,进行分组 ,比较各组低钠血症发生率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基底节区、丘脑、脑室出血及丘脑梗死的低钠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 ;重型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轻中型 ;脑的出血量及梗死面积与低钠血症无相关性。结论 :低钠血症的发生与病情程度及病变受累部位有关 ,而在一定范围内与出血量及梗死面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低钠血症 并发症 HN
下载PDF
VPS35对多巴胺受体D1降解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琛 肖乃安 +1 位作者 马琪林 詹奕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研究囊泡分拣蛋白35(vacuolar protein sorting-35,VPS35)是否影响G蛋白偶联(G proteincoupled)的多巴胺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 D1)的降解过程及其机制。方法依据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可以有效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的合成的... 目的研究囊泡分拣蛋白35(vacuolar protein sorting-35,VPS35)是否影响G蛋白偶联(G proteincoupled)的多巴胺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 D1)的降解过程及其机制。方法依据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可以有效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的合成的原理,我们CHX处理细胞,来研究VPS35对DRD1的降解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过表达VPS35之后,DRD1蛋白的降解速率比对照组加快了。相反的,在下调VPS35水平后,DRD1的降解速率减慢。另外,VPS35能加速DRD1的溶酶体和泛素蛋白酶体降解,但增加溶酶体降解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1) VPS35能够有效调控DRD1的降解速率;(2) VPS35主要通过溶酶体途径调控DRD1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分拣蛋白35 多巴胺受体D1 降解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心源性脑栓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琛 肖乃安 +2 位作者 刘林 詹奕红 余珍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4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与心源性脑栓塞(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705例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按照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CE组(n=82)和nCE组(n=623)。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与心源性脑栓塞(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705例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按照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CE组(n=82)和nCE组(n=623)。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病因;比较是否合并房颤(AF)患者的NEFA水平。结果:心源性脑栓塞和非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年龄、NIHSS评分、超敏反应蛋白、NEF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FA浓度、NIHSS评分是AIS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CE患者最常见的病因是非瓣膜性房颤,占78.0%(64/82)。AF患者的NEFA浓度高于无AF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FA浓度是AIS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律失常及大脑皮质损害可能是引起NEFA浓度升高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心源性脑栓塞 游离脂肪酸 心房颤动 大脑损伤
下载PDF
视觉诱发电位结合MRI在视神经脊髓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余旭明 詹奕红 +1 位作者 庄雄杰 吴小强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1-1,共1页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a)在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NMO患者和4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VEP和MRI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a)在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NMO患者和4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VEP和MRI检测。结果:NMO组VEP异常36例,P100的潜伏期为(119.78±7.65)ms,对照组P100的潜伏期为(97.89±5.63)ms,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MO组波幅为(6.41±2.52)μV,对照组波幅为(6.36±2.54)μV,两组相比差并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P结合MRI对NMO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进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视神经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功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詹奕红 童绥君 +2 位作者 安星凯 鲁丛霞 马琪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2-755,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伴运动功能缺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艾司西酞普兰与安慰剂,连续治疗90 d。采用傅格梅尔运动量表(FMM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伴运动功能缺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艾司西酞普兰与安慰剂,连续治疗90 d。采用傅格梅尔运动量表(FMM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缺损、神经功能缺损及抑郁程度;治疗结束后评定患者的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FMMS、NIHSS、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艾司西酞普兰组FMMS评分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1),NIHSS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1);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有利于急性缺血性卒中伴运动功能缺损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预防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急性缺血性卒中 运动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双侧顶叶萎缩综合征(附1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詹奕红 马琪林 +1 位作者 鲁丛霞 李骏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5-36,共2页
  双侧顶叶萎缩是一组以视空间和运用障碍及书写不能为临床特征的综合征,随着病情进展,常伴有语言和听觉词语短期记忆受损.由于临床罕见,目前国内仅有一例报道,国外文献也十分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病例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双侧顶叶 临床分析 书写不能 短期记忆 神经心理学 认知功能 皮质基底节变性 运用障碍 路易体痴呆 文献报道
原文传递
非典型性神经梅毒误诊分析
13
作者 马琪林 毕敏 +2 位作者 鲁丛霞 曲红丽 詹奕红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7年第1期29-30,共2页
  近年来神经梅毒有增加的趋势,大多仍表现为脑膜、脑膜血管、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等典型神经梅毒表现.但近来发现少数病例临床表现为不典型或类似其它临床综合征的表现.我们回顾性分析3例极易被误诊的神经梅毒.1例表现为眼球震颤和小...   近年来神经梅毒有增加的趋势,大多仍表现为脑膜、脑膜血管、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等典型神经梅毒表现.但近来发现少数病例临床表现为不典型或类似其它临床综合征的表现.我们回顾性分析3例极易被误诊的神经梅毒.1例表现为眼球震颤和小脑性共济失调,类似Fisher综合征;1例分别表现为单纯右眼疼痛伴外展神经麻痹,类似Tolosa-Hunt综合征;1例仅表现为双侧锥体束受累,类似痉挛性截瘫.……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神经影像酷似髓内肿瘤的神经纤维瘤(附1例报道)
14
作者 马琪林 鲁丛霞 +3 位作者 毕敏 曲红丽 詹奕红 肖乃安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7年第2期97-98,共2页
  脊髓神经纤维瘤的典型影像学改变是髓外硬膜下的占位,少数为硬膜外或硬膜内外的占位.我们报道1例在影像上极似胶质瘤或室管膜瘤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脊髓神经纤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