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一例健康志愿者腰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并验证L3~S1脊柱节段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A),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L5峡部裂模型(B)、椎弓根螺钉U形棒固...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一例健康志愿者腰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并验证L3~S1脊柱节段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A),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L5峡部裂模型(B)、椎弓根螺钉U形棒固定模型(C)、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固定模型(D)。将4种模型的S1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进行约束,在L3椎体上表面分别施加500N的轴向压缩力和10N·m的力矩载荷来模拟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种运动状态,比较各有限元模型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L5棘突根部应力和峡部的轴向压力。结果:与相关文献数据比较,模型A在L4~L5,L5~S1节段的ROM与既往研究结果相近,证明本模型有效。在六种运动状态下,模型C和模型D的ROM比模型B分别下降了16.46%~55.98%、17.48%~40.65%;模型D的ROM比模型C平均大0.44°。相较于模型C,模型D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时,L5棘突的最大应力分别减少了12.71%、54.95%、58.46%、53.97%、46.91%及72.34%,有效降低棘突骨折的风险;腰椎峡部的轴向压力分别增加了236.51%、282.51%、216.98%、231.47%、294.03%及138.91%,可以更高效地促进骨折愈合。结论: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在保留腰椎活动度的同时,可以较好地重建腰椎峡部裂的即刻稳定性;相较于椎弓根螺钉U形棒固定装置,可以提供足够的力学稳定性,且降低棘突骨折的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共20例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6-51岁,平均41岁。20例均...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共20例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6-51岁,平均41岁。20例均为单一间隙感染,感染部位:3例L2-3,4例L3-4,10例L4-5,3例L5-S1。本组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留取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监测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评估疾病控制情况;采用影像学检查评价椎体融合情况;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k,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60min,平均为125min;术中出血量200-700ml,平均360ml。术后所有患者腰痛症状明显缓解,运动功能得到改善,体温正常;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腰部VAS评分术前为(5.35±1.15)分,术后1周为(2.76±0.34)分,末次随访为(O.85±0.65)分,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为优13例(65%)、良5例(25%),中2例(10%),优良率为90%。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普通细菌培养阳性8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大肠埃希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细菌培养阴性12例。20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感染复发病例,术后6~14个月(平均8.5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后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有利于治疗原发性椎间隙感染,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手术安全可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一例健康志愿者腰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并验证L3~S1脊柱节段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A),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L5峡部裂模型(B)、椎弓根螺钉U形棒固定模型(C)、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固定模型(D)。将4种模型的S1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进行约束,在L3椎体上表面分别施加500N的轴向压缩力和10N·m的力矩载荷来模拟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种运动状态,比较各有限元模型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L5棘突根部应力和峡部的轴向压力。结果:与相关文献数据比较,模型A在L4~L5,L5~S1节段的ROM与既往研究结果相近,证明本模型有效。在六种运动状态下,模型C和模型D的ROM比模型B分别下降了16.46%~55.98%、17.48%~40.65%;模型D的ROM比模型C平均大0.44°。相较于模型C,模型D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时,L5棘突的最大应力分别减少了12.71%、54.95%、58.46%、53.97%、46.91%及72.34%,有效降低棘突骨折的风险;腰椎峡部的轴向压力分别增加了236.51%、282.51%、216.98%、231.47%、294.03%及138.91%,可以更高效地促进骨折愈合。结论: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在保留腰椎活动度的同时,可以较好地重建腰椎峡部裂的即刻稳定性;相较于椎弓根螺钉U形棒固定装置,可以提供足够的力学稳定性,且降低棘突骨折的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共20例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6-51岁,平均41岁。20例均为单一间隙感染,感染部位:3例L2-3,4例L3-4,10例L4-5,3例L5-S1。本组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留取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监测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评估疾病控制情况;采用影像学检查评价椎体融合情况;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k,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60min,平均为125min;术中出血量200-700ml,平均360ml。术后所有患者腰痛症状明显缓解,运动功能得到改善,体温正常;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腰部VAS评分术前为(5.35±1.15)分,术后1周为(2.76±0.34)分,末次随访为(O.85±0.65)分,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为优13例(65%)、良5例(25%),中2例(10%),优良率为90%。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普通细菌培养阳性8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大肠埃希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细菌培养阴性12例。20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感染复发病例,术后6~14个月(平均8.5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后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有利于治疗原发性椎间隙感染,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手术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