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伟超 陈海庆 +1 位作者 陈佳佳 詹泽锋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收治的4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行病理穿刺检查,以病理穿刺结果为金标准,将40个病灶按良恶性分为良性组(n=14)和恶性组(n=26),比较不同性质肝脏局灶...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收治的4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行病理穿刺检查,以病理穿刺结果为金标准,将40个病灶按良恶性分为良性组(n=14)和恶性组(n=26),比较不同性质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影像学特征差异、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差异,评估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检测效能。结果:(1)超声造影显示良性病灶呈周边结节性向心性增强、早期整体性增强呈高回声或离心性填充等;恶性病灶呈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等增强、延迟期低增强或动脉期环状稍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低增强等。(2)恶性组超声造影时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开始消退时间均比良性组更早(P<0.05);(3)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检测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7.54%、69.23%、92.91%。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适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脏局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腹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詹泽锋 洪建文 +2 位作者 谢伟超 黄鑫 余创潮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6期749-75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腹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腔脓肿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24例)和B组(常规开腹置管引流术,24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腹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腔脓肿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24例)和B组(常规开腹置管引流术,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A组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B组的83.34%(P<0.05)。A组的继发感染、出血、组织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17%、0.00%和0.00%,均显著低于B组的25.00%、16.67%和16.67%(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普外科腹腔脓肿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患者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脓肿
下载PDF
胃食管联合部肿瘤不同术式疗效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詹泽锋 洪建文 +2 位作者 黄鑫 林健群 杨熙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77-1978,共2页
目的:探究对胃食管联合部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胃食管联合部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经胸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腹部入路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缘癌残留率、... 目的:探究对胃食管联合部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胃食管联合部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经胸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腹部入路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缘癌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期死亡率、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入路相比于经胸入路的淋巴结清扫数更多,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经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联合部肿瘤 不同术式 疗效
下载PDF
我国肝细胞癌巴塞罗那分期中晚期病人精确临床分期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詹泽锋 洪建文 +2 位作者 林健群 杨熙 黄鑫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研究巴塞罗那(BCLC)分期中晚期(B期、C期)肝细胞癌病人更精确的亚分期方法。方法:854例中晚期肝细胞癌病人纳入研究,其中BCLC分期B期429例,BCLC分期C期425例。比较总生存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据此进行亚分期。结果:BCLC分期B期分为B... 目的:研究巴塞罗那(BCLC)分期中晚期(B期、C期)肝细胞癌病人更精确的亚分期方法。方法:854例中晚期肝细胞癌病人纳入研究,其中BCLC分期B期429例,BCLC分期C期425例。比较总生存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据此进行亚分期。结果:BCLC分期B期分为B1期(肿瘤直径≤5 cm,Child-Pugh A或B级)、B2期(肿瘤直径>5 cm,Child-Pugh A级)、B3期(肿瘤直径>5cm,Child-Pugh B级);BCLC分期C期分为C1期(不伴门脉癌栓,不伴肝外转移)、C2期(仅伴门脉癌栓,或仅伴肝外转移)、C3期(同时伴门脉癌栓和肝外转移)。BCLC分期B期病人肿瘤直径≤5 cm时,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不影响预后;B3期的1年生存率和C1期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的BCLC分期对于中晚期肝癌病人预后的预测精确性还不够,对其进行亚分期对病人的预后预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巴塞罗那分期 生存
下载PDF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熙 洪建 +2 位作者 文林健群 黄鑫 詹泽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7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PT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研究组患者进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中央... 目的研究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PT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研究组患者进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癌细胞转移情况及PTC复发情况、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癌细胞转移发生率及PTC复发率分别为5.00%、0均低于对照组的27.5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血钙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血钙水平(0.21±0.02)mmol/L和PTH水平(2.34±0.36)ng/L均低于对照组的(0.35±0.03)mmol/L、(6.68±0.4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应用于PTC患者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术后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功能 癌细胞转移
下载PDF
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应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熙 詹泽锋 林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1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应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本院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病例共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刀手术治疗。评...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应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本院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病例共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刀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包括血肿、低血钙、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超声刀进行开放甲状腺手术效果可靠,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高频电刀 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出血量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安全性和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杨熙 洪建文 +2 位作者 林健群 黄鑫 詹泽锋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2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安全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潮州市中心医院7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及研究组36例分别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安全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潮州市中心医院7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及研究组36例分别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鸣音恢复用时、术后下床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CD3^(+)、CD4^(+)、IgG、IgA、IgM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7.78%)(P<0.05)。研究组肠鸣音恢复用时、术后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微创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黄鑫 洪建文 +2 位作者 詹泽锋 谢志伟 王森辉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1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30例中转开腹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5~81岁,中位年龄48岁。所有...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1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30例中转开腹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5~81岁,中位年龄48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发生率为3.9%(30/770)。中转开腹原因为胆囊三角粘连12例,胆囊床出血6例,胆囊动脉出血4例,胆囊周围粘连致密分离困难4例,胆囊管残端处理不满意2例,肝面裂伤1例,胆囊癌1例。患者中转开腹后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患者术后均无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为胆囊三角及胆囊周围解剖不清楚、胆囊床或胆囊动脉出血、胆囊管残端处理不满意、肝面裂伤、胆囊癌等。完善术前评估、术中合理处理胆囊三角和胆囊床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结石病 胆囊炎
原文传递
腹部手术史患者行改良襻式胆肠吻合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詹泽锋 陈伟 +2 位作者 洪建文 黄鑫 林健群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7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潮州市中心医院2006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2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根据...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潮州市中心医院2006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2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128例,传统胆肠吻合术)和改良组(103例,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患者的胆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82、3.726、7.332、12.076,均P<0.01)。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3,P=0.507),术后1、3、7 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逐渐下降,改良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较传统组显著,减黄效果更好(F=4.384,P=0.043)。改良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减少(11.7%vs 39.1%,χ~2=21.841,P<0.01),远期效果与传统组相当(χ~2=0.009,P=0.925)。结论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有腹部手术史的梗阻性黄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肠吻合术 黄疸 阻塞性 病史记录 腹部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