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桑树雄花茶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天宝 柳丽萍 +8 位作者 刘培刚 钱文春 魏佳 朱燕 刘岩 郭君鑫 许自龙 计东风 吕志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以16种桑树品种雄花茶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桑树雄花茶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总多酚和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桑树雄花茶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桑树... 以16种桑树品种雄花茶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桑树雄花茶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总多酚和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桑树雄花茶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桑树雄花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在40%左右;在16个品种间,5个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均大于30%;抗氧化活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雄花茶铁还原氧化能力品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大于30%。营养价值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那兰1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桂5×A9、恭同7号、花菜桑、鲁诱6号、长2、旅桑1号、泉桑1号、长1、桂7626、华交8号、466、K2和果选9号。综合各桑树雄花茶的营养成分含量、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筛选桑树雄花茶制备用品种宜从那兰1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及桂5×A9等营养价值综合得分较高品种结合产量统计与感官评价进行下一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雄花茶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桑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对比研究
2
作者 刘岩 林天宝 +3 位作者 卢红伶 朱燕 计东风 吕志强 《蚕桑通报》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其含量高低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响应密切相关。为分析桑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本研究利用80%乙醇、75%甲醇和MCW介导的不同抽提方法,设置不同条件进行测定对比分...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其含量高低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响应密切相关。为分析桑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本研究利用80%乙醇、75%甲醇和MCW介导的不同抽提方法,设置不同条件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5%甲醇和MCW抽提获得的可溶性糖产物无明显色素干扰,且75%甲醇方法抽提产物的可溶性糖与淀粉比值更高;增加抽提重复次数时,可溶性糖抽提得率增加。本研究经综合分析提出75%甲醇恒温振荡抽提1 h是适合桑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简便快速抽提方法。这为今后开展桑树生长发育的生理学以及桑树品种抗逆性能等分析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可溶性糖 淀粉 抽提方法
下载PDF
长蛾命蚕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计东风 翁宏彪 吴卫成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7-279,共3页
通过对 136个蚕品种蚕蛾寿命的调查 ,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蚕蛾的寿命相差很大 ,最长的和最短的相差达 3倍。通过定向培育 ,可望进一步提高蚕蛾的生存时间。利用长蛾命蚕蛾粉给果蝇添食可显著延长果蝇的存活时间。
关键词 长蛾命蚕 品种选育 开发应用 存活时间 果蝇 添食量 营养水平
下载PDF
家蚕丝素蛋白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毒性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计东风 陆旋 陈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303-307,共5页
通过对昆明种小白鼠的生化检测和病理检查表明,家蚕丝素分解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辅助保护作用。家蚕丝素分解物的急性毒性检测,雌雄ICR种小鼠和SD种大鼠的经口LD50均大于10g/kg体重,属实际无毒。Ames回变菌落试验呈阴性。在试验... 通过对昆明种小白鼠的生化检测和病理检查表明,家蚕丝素分解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辅助保护作用。家蚕丝素分解物的急性毒性检测,雌雄ICR种小鼠和SD种大鼠的经口LD50均大于10g/kg体重,属实际无毒。Ames回变菌落试验呈阴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家蚕丝素分解物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精子畸形发生率均未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丝素蛋白 化学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毒性试验 防护性功能食品
下载PDF
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的育成 被引量:1
5
作者 计东风 林寿康 +4 位作者 吴云翔 吕志强 王丕承 周金钱 周勤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域性鉴定,育成早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与对照荷叶白相比,全年公顷桑产叶量高17.09%,春产片叶量高23.11%,万蚕茧层量高279%,公顷桑产茧层量高2421%,百蚕良卵数相仿,抗桑黑枯型细...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域性鉴定,育成早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与对照荷叶白相比,全年公顷桑产叶量高17.09%,春产片叶量高23.11%,万蚕茧层量高279%,公顷桑产茧层量高2421%,百蚕良卵数相仿,抗桑黑枯型细菌病、黄化型萎缩病力强,抗旱耐瘠,生长势旺,适应性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品种 农桑10号 育种
下载PDF
桑树快速繁殖应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计东风 林寿康 吕志强 《蚕桑通报》 1990年第4期20-22,共3页
近年来,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由于试管苗繁殖速度快,增殖系数高,无病菌感染,所以以快速繁殖为内容,工厂化育苗为目的的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已愈来愈为人们所注目,例如葡萄等多种植物已获得良好的效益。桑芽培养技术虽已基本确立,并有不少试... 近年来,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由于试管苗繁殖速度快,增殖系数高,无病菌感染,所以以快速繁殖为内容,工厂化育苗为目的的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已愈来愈为人们所注目,例如葡萄等多种植物已获得良好的效益。桑芽培养技术虽已基本确立,并有不少试管苗移栽入土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繁殖 快速繁殖
下载PDF
浙江桑树品种资源的调查研究 Ⅱ、桑叶主要营养成分、含氟量和染色体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计东风 林寿康 吕志强 《蚕桑通报》 1991年第2期8-10,共3页
对浙江148个经济性状较优良的桑品种进行桑叶粗蛋白质测定,春秋含量大部分品种在22~26%之间,春高于28%有8个品种,秋有4个品种,春低于20%有3个品种,秋有2个品种,春秋均高于26%以上的有6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春秋在10~16%之间,秋天高于春... 对浙江148个经济性状较优良的桑品种进行桑叶粗蛋白质测定,春秋含量大部分品种在22~26%之间,春高于28%有8个品种,秋有4个品种,春低于20%有3个品种,秋有2个品种,春秋均高于26%以上的有6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春秋在10~16%之间,秋天高于春天,春天高于16%的有7个品种,秋高于18%有12个品种,低于10%春天有4个,秋天有2个,春秋含量均高于15%有11个品种;氟化物含量春天多数品种在30~50ppm之间,高于80ppm有1个,低于20ppm有11个品种,春秋均低于30ppm有团头荷叶白等10个品种;染色体倍数性鉴定有8个品种为天然3倍体,其中4个为首次发现,其余140个均为2倍体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品种资源 桑叶 含氟量 染色体
下载PDF
桑树夏秋叶产量因素的遗传分析
8
作者 计东风 林寿康 吕志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128-132,共5页
本研究通过遗传力的估算和相关关系及通径系数的分析,探讨了影响桑树夏秋叶产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节间密度>片叶重>单株有效条数>产叶量;各性状的基因型效应对夏秋期产叶量的相对重要性是:片叶重>单株有... 本研究通过遗传力的估算和相关关系及通径系数的分析,探讨了影响桑树夏秋叶产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节间密度>片叶重>单株有效条数>产叶量;各性状的基因型效应对夏秋期产叶量的相对重要性是:片叶重>单株有效条数>节间密度;各性状的环境效应对产叶量的相对重要性为单株有效条数>片叶重>节间密度。从而显示了构成桑树夏秋叶产量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为桑树的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产叶量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桑树未受精子房的培养
9
作者 计东风 林寿康 吕志强 《蚕桑通报》 1991年第4期28-29,共2页
雌雄配子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是生物工程领域内一项引人注目,并受到植物育种学专家们青睐,具有一定实用意义的新技术。利用雄性配子体(花药)培养,已在桑树等多种植物方面获得成功,而雌性配子体即未受精子房或胚珠的培养,目前仅在水... 雌雄配子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是生物工程领域内一项引人注目,并受到植物育种学专家们青睐,具有一定实用意义的新技术。利用雄性配子体(花药)培养,已在桑树等多种植物方面获得成功,而雌性配子体即未受精子房或胚珠的培养,目前仅在水稻、玉米、大小麦等少数草本植物和杨树等为数更少的木本植物中取得成功。我们从1987年起开展桑树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雌雄配子体 培养
下载PDF
59份野生桑桑叶中的DNJ含量及粗提物对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60
10
作者 李有贵 储一宁 +3 位作者 钟石 吕志强 林天宝 计东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9-737,共9页
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区的59份野生桑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以及桑叶粗提物对淀粉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液-质联用(LC-MS)仪分离纯化桑叶粗提物中的DNJ,并对其抑制蔗糖酶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区的59份野生桑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以及桑叶粗提物对淀粉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液-质联用(LC-MS)仪分离纯化桑叶粗提物中的DNJ,并对其抑制蔗糖酶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期望筛选出适用于治疗糖尿病药物开发的药用桑资源,以及为解析桑叶粗提物和纯化的桑叶DNJ抑制α-糖苷酶活性的机制提供线索。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野生桑桑叶中的DNJ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来自开远地区的岩桑桑叶中DNJ的质量分数高达0.791 1%,是具有药用开发价值的野生桑资源;不同来源的野生桑桑叶粗提物对淀粉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力的体外抑制率差异显著,但抑制活性的大小与样品中的DNJ含量不成正比,推测桑叶中除含有DNJ外还含有具有明显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多种DNJ类似物;从野生桑桑叶粗提物中分离纯化的DNJ对淀粉酶无明显抑制活性,但对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对蔗糖酶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桑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Α-糖苷酶 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饲粮中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3
11
作者 李有贵 张雷 +4 位作者 钟石 章学东 李庆海 吕志强 计东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5-1811,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55.85±1.37)kg]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肥育猪6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分别饲喂基...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55.85±1.37)kg]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肥育猪6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含10%桑叶饲粮、含20%桑叶饲粮,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1)和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10%桑叶对育肥猪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P>0.05),板油率和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眼肌面积、料重比和胴体率差异不显著(P<0.05);2)和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10%桑叶可减缓肌肉pH下降速度,显著提高肌肉肌苷酸和脂肪含量(P<0.05);3)和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20%桑叶显著抑制血清脂肪酶、小肠蔗糖酶活性和降低育肥猪血脂含量(P<0.05),显著提高胰腺、板油脂肪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10%桑叶显著激活育肥猪肝脏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肝脏丙酮酸含量(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10%桑叶,不影响育肥猪生长速度,可降低猪板油率和背膘厚度,提高肌肉肌苷酸、脂肪含量,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控育肥猪蔗糖酶、脂肪酶及肝脏糖代谢酶活性达到对脂肪代谢和沉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育肥猪 肉品质 脂肪代谢
下载PDF
桑黄多糖P1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钙调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钟石 李有贵 +2 位作者 林天宝 吕志强 计东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23,共7页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P1抑制人源性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桑黄多糖P16.25~200 mg·L-1与Hep G2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桑黄多糖P1 100和200 mg·L-1与Hep G2细胞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P1抑制人源性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桑黄多糖P16.25~200 mg·L-1与Hep G2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桑黄多糖P1 100和200 mg·L-1与Hep G2细胞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钙调蛋白(Ca 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 MKⅡ)、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K-ras和c-fos基因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Ca MKⅡ和Kras蛋白表达。结果桑黄多糖P1对Hep G2细胞存活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100和200 mg·L-1时抑制率高达44.0%和61.3%。桑黄多糖P1 200 mg·L-1处理48 h S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升高,由对照组的(23.3±3.4)%升高至(37.8±2.2)%(P〈0.01),而G2/M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降低,由对照组的(15.3±1.2)%降至(3.4±1.9)%(P〈0.01);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桑黄多糖P1 100和200 mg·L-1处理48 h后Ca M,Ca MKⅡ,EGF,EGFR,K-ras和c-fos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Western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桑黄多糖P1作用48 h后Hep G2细胞内Ca MKⅡ和K-ras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桑黄多糖P1 200 mg·L-1处理细胞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显著升高,0~20 min内分别由951增至1430(P〈0.01),而对照组一直维持在1150左右。结论桑黄多糖P1可能通过提高细胞内Ca2+浓度以及下调Ca M,Ca MKⅡ,EGF,EGFR,K-ras和c-fos基因的表达,诱导Hep G2细胞S期阻滞,从而抑制Hep G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多糖P1 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钙调蛋白激酶Ⅱ 钙离子
下载PDF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的选育 被引量:24
13
作者 吕志强 计东风 +2 位作者 周勤 林天宝 朱燕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每公顷桑叶产量增加37.60%,具有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 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每公顷桑叶产量增加37.60%,具有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并且受桑瘿蚊的危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2009年,强桑1号通过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审定,新品种在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品种 强桑1号 有性杂交 高产 优质 环境适应性
原文传递
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α-蔗糖酶的抑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李有贵 钟石 +2 位作者 吕志强 林天宝 计东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5-888,共4页
从桑叶中提取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作为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降血糖的功能。为了解明桑叶DNJ对α-蔗糖酶的作用机制,应用酶抑制动力学分析桑叶DNJ(纯度>95%)对α-蔗糖酶的抑制特性。通过建立的α-蔗糖酶酶促反应体系表明,在α-蔗糖酶质... 从桑叶中提取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作为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降血糖的功能。为了解明桑叶DNJ对α-蔗糖酶的作用机制,应用酶抑制动力学分析桑叶DNJ(纯度>95%)对α-蔗糖酶的抑制特性。通过建立的α-蔗糖酶酶促反应体系表明,在α-蔗糖酶质量浓度≤500μg/mL、反应时间8min以内时,反应体系呈现良好的线性趋势;抑制活性检测表明,桑叶DNJ对α-蔗糖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5.67mg/mL;依据酶抑制动力学曲线特征推断桑叶DNJ对α-蔗糖酶具有明显可逆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Ki为6.73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α-蔗糖酶 抑制动力学
原文传递
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被引量:22
15
作者 钟石 李有贵 +2 位作者 陈诗 胡桂燕 计东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1-836,共6页
蛹虫草为珍稀中药材,基于为培养出含有类似天然冬虫夏草主要活性物质的蛹虫草提供基础依据的目的,对人工培养蛹虫草及菌丝体、子实体和冬虫夏草及菌丝体中的氨基酸、多糖、虫草素等活性物质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培养蛹虫... 蛹虫草为珍稀中药材,基于为培养出含有类似天然冬虫夏草主要活性物质的蛹虫草提供基础依据的目的,对人工培养蛹虫草及菌丝体、子实体和冬虫夏草及菌丝体中的氨基酸、多糖、虫草素等活性物质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在氨基酸种类上完全一致,但人工培养蛹虫草中赖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组氨酸则显著降低;二者组成的多糖基本一致,但冬虫夏草特有一个分子质量约100 kD的组分,该组分占多糖总量的1.38%,人工培养的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冬虫夏草。以上成分的细微变化是否是造成二者药理活性差异的原因还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冬虫夏草 氨基酸 多糖 虫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高脂血症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有贵 钟石 +2 位作者 朱俭勋 胡桂燕 计东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2-670,共9页
为了开发利用桑树来源多羟基哌啶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活性功能,研究桑叶DNJ对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机制。将自制的桑叶DNJ冻干粉按照50 mg/(kg·d)的剂量灌胃给予高脂血症模型小鼠90 d... 为了开发利用桑树来源多羟基哌啶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活性功能,研究桑叶DNJ对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机制。将自制的桑叶DNJ冻干粉按照50 mg/(kg·d)的剂量灌胃给予高脂血症模型小鼠90 d后,小鼠餐后血糖、总胆固醇(TG)浓度和胰岛素的活力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的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活力及载脂蛋白(APO-A1、APO-B100)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qRT-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糖脂转运代谢关键蛋白APO-A1、APO-B100、脂蛋白脂酶(LPL)、内质网脂酰辅酶A合成酶Acyl-Co A-S、甘油激酶(Gly-K)、3-磷酸甘油脱氢酶(G3PD)等的编码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Western blot检测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C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对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切片观察发现,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肝细胞索排列紊乱,遍布脂滴,给予桑叶DNJ治疗后,小鼠肝脏细胞的脂滴数量明显减少。研究结果提示,桑叶DNJ可通过调节葡萄糖、甘油三酯代谢关键酶蛋白的表达,促进血糖、血脂的转运代谢,从而降低小鼠因高脂饲料诱导造成的肝脏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高脂血症模型小鼠 脂肪肝 糖代谢 脂代谢
原文传递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寿康 吕志强 +2 位作者 计东风 沈国新 吴云翔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0-213,共4页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 ,育成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 12号、农桑 14号。 2个新品种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每公顷桑叶增产 39 2 6 %和 44 0 1% ,万蚕茧层量高 12 84%和 12 70 % ,在自然种植桑园中 ,桑黄化型...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 ,育成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 12号、农桑 14号。 2个新品种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每公顷桑叶增产 39 2 6 %和 44 0 1% ,万蚕茧层量高 12 84%和 12 70 % ,在自然种植桑园中 ,桑黄化型萎缩病、桑黑枯型细菌病、桑蓟马、红蜘蛛等的为害明显轻于对照。新品种生长势旺 ,可扦插繁殖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桑12号品种 农桑14号品种 选育 亲本选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野生与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和粗酚含量及药用活性比较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有贵 钟石 计东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3-891,共9页
为了明确人工栽培桑黄(Phellinus spp.)的药用价值,以野生桑黄和人工栽培桑黄的子实体为材料,检测分析其水溶性活性物质粗多糖和粗酚的含量,以及其抗肿瘤、抗感染活性。采用乙醇浸提及甲醇萃取的方法提取栽培桑黄子实体粗酚的得率显著... 为了明确人工栽培桑黄(Phellinus spp.)的药用价值,以野生桑黄和人工栽培桑黄的子实体为材料,检测分析其水溶性活性物质粗多糖和粗酚的含量,以及其抗肿瘤、抗感染活性。采用乙醇浸提及甲醇萃取的方法提取栽培桑黄子实体粗酚的得率显著高于野生桑黄子实体,经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MS)技术分析2种桑黄子实体中的桑黄酚主要由丁香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4种单体酚组成。采用MTT法检测2种桑黄子实体来源粗多糖、粗酚以及4种单体酚物质对体外培养HCT116、HT-29、HepG 2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较强抑制作用,2种来源的活性成分样品在相同剂量下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其中原儿茶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较强。用流式细胞术体外检测桑黄粗酚中的单体酚物质对结肠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凋亡具有诱导活性,且咖啡酸、原儿茶酸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活性较强。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中多糖和原儿茶醛成分是抑制结肠癌、肝癌细胞增殖的主要活性物质,丁香酸、原儿茶酸通过诱导CD4+T细胞凋亡发挥抗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子实体 人工栽培 粗多糖 桑黄酚 肿瘤细胞 抑制活性 抗感染
原文传递
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致肝细胞L-O2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有贵 计东风 +2 位作者 钟石 郑贤林 时连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考察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分离纯化竹节人参皂苷,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细胞内液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 目的考察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分离纯化竹节人参皂苷,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细胞内液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经分离纯化鉴定获得了6个竹节人参皂苷单体Rg1,Re,Rf,F3,Rg2和Rd;其中Rg10.16 g·L-1,Re 1.28g.L-1和Rf0.64 g·L-1可促进正常肝细胞L-O2增殖,增殖率分别为22.7%,34.8%和28.5%(P<0.01);Rd0.16 g·L-1和F31.28 g·L-1对正常肝细胞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9.7%和43.3%(P<0.01)。Rg10.16 g·L-1,Re 1.28 g·L-1和Rf 0.64 g·L-1对乙醇200 mmol·L-1损伤的肝细胞L-O2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由乙醇损伤模型组的50.4%分别降低为23.3%,26.9%和26.6%(P<0.01);Rd 0.16 g·L-1和F31.28 g·L-1则加强乙醇对肝细胞的损伤,抑制率高达83.2%和64.8%(P<0.01)。乙醇损伤模型组肝细胞L-O2乙醇代谢产生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降低;Rg10.16 g·L-1,Re 1.28 g·L-1和Rf 0.64 g·L-1可明显改善乙醇损伤导致的肝细胞L-O2内MDA含量升高,增强SOD和GSH-Px活性(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Re和Rf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抗氧化活性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人参 皂苷 乙醇 肝细胞 损伤
下载PDF
丝胶蛋白性能及美白防晒乳的研制 被引量:20
20
作者 胡桂燕 王永强 +5 位作者 李有贵 钟石 曹锦如 陈诗 何秀玲 计东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水溶性天然丝胶蛋白为主要原料,辅以甘油、脂肪醇、维生素E油、乳化剂等,研制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的丝胶美白防晒乳。经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测试,结果符合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和轻工行业标准规定;毒理试验,皮肤过敏、刺激性... 以水溶性天然丝胶蛋白为主要原料,辅以甘油、脂肪醇、维生素E油、乳化剂等,研制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的丝胶美白防晒乳。经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测试,结果符合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和轻工行业标准规定;毒理试验,皮肤过敏、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安全可靠,并获卫生部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号。介绍了水溶性天然丝胶蛋白的提取及丝胶美白防晒乳的研制过程和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化妆品 美白防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