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7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物馆藏品管理机制探析——基于故宫博物院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许凯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藏品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和核心资源。博物馆建立完备的藏品管理机制,既是确保藏品安全的必要手段,也是加强文物管理的时代要求。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在藏品管理机制建设上进行了诸多实践和创新,一方面延续和传承近百年的藏品保... 藏品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和核心资源。博物馆建立完备的藏品管理机制,既是确保藏品安全的必要手段,也是加强文物管理的时代要求。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在藏品管理机制建设上进行了诸多实践和创新,一方面延续和传承近百年的藏品保管工作理念与优良传统,另一方面随着博物馆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不断完善现有藏品管理机制,但是在藏品数据、标准化建设、技术应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故宫博物院将持续探索建立更加高效和规范的管理机制,为提升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水平提供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藏品管理 机制 故宫博物院
下载PDF
乙酸和富芳香组分对生物油电化学提质中聚合结焦的影响
2
作者 陈俊杰 邓伟 +7 位作者 汪雪棚 许凯 徐俊 江龙 苏胜 胡松 汪一 向军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生物油是唯一的液体含碳可再生资源,因其成分复杂、热值低、酸度高、粘度大等特点,必须经过提质才能进一步利用。生物油电化学提质是一种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的新兴提质方法,但仍面临生物油聚合结焦的问题,降低了提质生物油的品质和收率... 生物油是唯一的液体含碳可再生资源,因其成分复杂、热值低、酸度高、粘度大等特点,必须经过提质才能进一步利用。生物油电化学提质是一种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的新兴提质方法,但仍面临生物油聚合结焦的问题,降低了提质生物油的品质和收率。通过对含有不同浓度乙酸和富芳香组分(Aromatic-Rich Fraction,ARF)的调制生物油分别进行电化学提质实验,对电化学反应后的溶液和焦表征分析,研究了乙酸和ARF对焦产率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乙酸和ARF对生物油聚合结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乙酸能抑制生物油聚合结焦,加入浓度1%的乙酸可降低焦产率约25%,继续增加乙酸浓度会进一步降低焦产率;而ARF则会促进生物油聚合结焦,当ARF浓度从60%升到70%时,焦产率增加了约70%,当ARF浓度升到80%后,焦产率增加了约150%。乙酸能抑制生物油中酚类物质自缩合,降低了聚合结焦反应的速率,而ARF则增强了羟醛缩合反应,提高了聚合结焦反应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电化学 提质 结焦 乙酸 富芳香组分
下载PDF
浅探络脉学说论治视网膜色素变性
3
作者 周维 梁丽娜 +3 位作者 许凯 黄子杨 李亚敏 李晓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7,共4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具有遗传异质性的视网膜营养不良性眼病。视网膜血管纤细,属于中医络脉,络脉与目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对络脉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概述,以络脉理论作为着眼点,论证络脉病变与RP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证实从络脉治疗RP...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具有遗传异质性的视网膜营养不良性眼病。视网膜血管纤细,属于中医络脉,络脉与目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对络脉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概述,以络脉理论作为着眼点,论证络脉病变与RP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证实从络脉治疗RP的可行性。基于络脉易滞易瘀的特点,络病的病机变化实质为“不通”,故“络以通为用”适用于络病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高风内障 络脉 络病理论 络以通为用
原文传递
针刺干预青光眼动物实验研究报告质量评价
4
作者 李佳贤 梁丽娜 +5 位作者 许凯 李亚敏 黄子杨 李晓宇 周维 金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目的通过SYRCLE动物实验风险评估工具、ARRIVE 2.0指南和GSPC清单评价针刺干预青光眼的动物实验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寻找针刺干预青光眼... 目的通过SYRCLE动物实验风险评估工具、ARRIVE 2.0指南和GSPC清单评价针刺干预青光眼的动物实验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寻找针刺干预青光眼的动物研究文章。使用SYRCLE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ARRIVE 2.0指南和GSPC清单对研究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通过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30篇文章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被纳入最终的分析,其中SYRCLE工具的10项条目中有6项条目低风险率<50%,非低风险条目主要集中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方面。ARRIVE 2.0指南的22项必备子条目中有12项低风险率<50%;16项推荐子条目中有9项低风险率低于50%。GSPC清单19项子条目中有12项子条目低风险率<50%,随机化、盲法、伦理声明、饲养场所和饲养、动物护理和监测以及方案注册是ARRIVE 2.0指南和GSPC清单的非低风险条目。结论当前公开发表的针刺干预青光眼动物研究方法学质量和实验报告质量普遍不高,对多个条目的描述尚不完善,可能影响读者对实验结果能否进一步转化为临床研究的判断。建议未来的研究严格按照动物实验偏倚风险工具以及报告指南进行,以提高动物实验的设计、实施和报告,保证实验步骤的可重复性及实验结果的再现性,为结果转化到临床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针刺 动物研究 方法学
下载PDF
影响实验动物视网膜电图结果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
5
作者 金昱 梁丽娜 +2 位作者 李佳贤 周维 许凯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网膜电图(ERG)在眼科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丰富了动物实验中眼功能的活体指标。ERG可反映视网膜视锥、视杆等细胞的功能,用于研究视网膜疾病潜在机制及治疗效果。但由于动物实验的特殊性,数据结果会受到操作者...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网膜电图(ERG)在眼科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丰富了动物实验中眼功能的活体指标。ERG可反映视网膜视锥、视杆等细胞的功能,用于研究视网膜疾病潜在机制及治疗效果。但由于动物实验的特殊性,数据结果会受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且由于物种屏障,只能通过ERG波形来侧面推断动物的眼功能状态;此外,动物本身的状态、仪器设备、周围环境都会影响结果。ERG的波形稳定利于后期的数据分析,使结果更加准确。本文对眼科动物实验中影响ERG结果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综述,发现电极种类位置、麻醉状态、仪器参数、周围环境、操作时间等都会影响稳定性,并论述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提高动物实验中ERG结果的稳定性提供思路与方法,以促进中医眼科基础实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眼科学 视网膜电图 动物实验 稳定性 基础研究
下载PDF
“运目操”对老视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左倩倩 许凯 +4 位作者 李亚敏 黄子杨 李晓宇 周维 梁丽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观察“运目操”对老视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1年10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的老视患者61例(61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1例(31只眼)。分别予“运目操”疗法和健康宣教。2组均观察8周。分别于... 目的观察“运目操”对老视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1年10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的老视患者61例(61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1例(31只眼)。分别予“运目操”疗法和健康宣教。2组均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视近屈光度、调节近点、阅读速度和阅读视力、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截止频率和平均散射指数(mean object scatter index,Mean OSI)、主观症状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视近屈光度、调节近点、阅读视力、阅读速度、MTF截止频率、Mean OSI及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视近屈光度:2组治疗后视近屈光度较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调节近点:治疗组治疗后调节近点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1,P=0.000);对照组调节近点较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阅读速度和阅读视力:治疗后治疗组阅读速度提高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t=-2.273,P=0.031);对照组阅读速度较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阅读视力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9,P=0.000);对照组阅读视力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94,P=0.047)。(4)Mean OSI和MTF截止频率:对照组治疗后Mean OSI值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4,P=0.004),而治疗组Mean OSI值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5,P=0.005)。对照组治疗后MTF截止频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4.439,P=0.000),而治疗组MTF截止频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9,P=0.004)。(5)主观症状积分:治疗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7,P=0.000),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P=0.014)。(6)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13.33%,对照组为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目操”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老视患者的阅读视力、阅读速度、调节近点及阅读疲劳、眼部酸痛和久视头晕等主观症状,可作为老视的一项干预措施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视 视功能 症状 运目操
下载PDF
POSS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
7
作者 李东霞 薛雨欣 +2 位作者 孙祥峰 桂雪峰 许凯 《广州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5,I0001,F0003,共7页
用不同结构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和环氧化的方法合成了环氧基苯基低聚笼型倍半硅氧烷,再利用胺基和环氧开环反应与聚醚胺反应合成POSS基嵌段共聚物(PEA-POSS),最后将苯基结构羧酸化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A-POSS-COOH)。利... 用不同结构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和环氧化的方法合成了环氧基苯基低聚笼型倍半硅氧烷,再利用胺基和环氧开环反应与聚醚胺反应合成POSS基嵌段共聚物(PEA-POSS),最后将苯基结构羧酸化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A-POSS-COOH)。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PEA-POSS-COOH的化学结构。采用溶剂挥发诱导法促使PEA-POSS-COOH自组装,形成以疏水POSS为核、亲水PEA链为壳的球形胶束。利用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能量分散型X射线光谱(EDS)、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小角X射线散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组装体的形貌与结构性能。结果表明,POSS基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可组装成粒径约1.14μm的球形胶束,且POSS结构中的π-π堆叠作用使得球形胶束具有较为稳定结构,熔点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聚醚胺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 自组装 球形胶束
下载PDF
圆柱滚子轴承滚子对数修形优化研究
8
作者 吕海霆 郭玉飞 +2 位作者 魏延刚 许凯 姚金池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4-612,共9页
为了提高轴承的疲劳寿命,采用Romax Designer工程分析软件,在充分考虑径向游隙和内外圈相对倾斜量(影响轴承寿命的主要因素)对修形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对某大兆瓦风电机组齿轮箱输出轴轴承进行了对数修形优化分析。首先,对国际标准ISO/TS ... 为了提高轴承的疲劳寿命,采用Romax Designer工程分析软件,在充分考虑径向游隙和内外圈相对倾斜量(影响轴承寿命的主要因素)对修形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对某大兆瓦风电机组齿轮箱输出轴轴承进行了对数修形优化分析。首先,对国际标准ISO/TS 16281寿命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对不同径向游隙情况下对数修形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不同内外圈相对倾斜量情况下对数修形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轴承最大接触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和以国际标准ISO/TS 16281寿命最长为优化目标的轴承对数修形,其最佳修形量不同,相应的ISO/TS 16281寿命有很大不同;在该轴承的具体条件下,以ISO/TS 16281寿命最长为优化目标的最佳修形凸度量对应的ISO/TS 16281寿命比以最大接触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最佳修形凸度量对应的ISO/TS 16281寿命长2.39%~10.63%;以ISO/TS 16281寿命最长为优化目标的最佳修形凸度量对应的ISO/TS 16281寿命比未修形的ISO/TS 16281寿命长111.47%~1054.88%,建议以ISO/TS 16281寿命最长为优化目标对轴承进行修形优化设计。该研究结果可为滚子类轴承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柱轴承 对数修形 接触应力 疲劳寿命 径向游隙 内外圈相对倾斜量 国际标准ISO/TS 16281
下载PDF
中医药在挪威的发展现状及策略
9
作者 许凯 李亚敏 +4 位作者 梁丽娜 黄子杨 李晓宇 周维 左倩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701-2704,2710,共5页
挪威是北极地区重要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中国是亲密的贸易合作伙伴。当前挪威中医药发展面临着针灸的临床疗效尚未被认可、中药的生产与使用欠完善以及中医药教育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完善针灸学理论体系、构建针灸临床疗效评价机... 挪威是北极地区重要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中国是亲密的贸易合作伙伴。当前挪威中医药发展面临着针灸的临床疗效尚未被认可、中药的生产与使用欠完善以及中医药教育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完善针灸学理论体系、构建针灸临床疗效评价机制,推出符合挪威市场的中药产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技术标准,并加强中医药教育国际交流,从而促进中医药在挪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 挪威 中医药 针灸 教育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10
作者 陆伟 许凯 王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0-0053,共4页
探究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用左西孟旦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课题纳入的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纳入的研究病例为:上述时间段,在我院实施诊疗的78例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并以掷骰子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划分成两... 探究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用左西孟旦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课题纳入的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纳入的研究病例为:上述时间段,在我院实施诊疗的78例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并以掷骰子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划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制定了常规药物治疗方案,为常规组(39例),另外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为实验组(39例)。统计两种方案获得的最终效果,并对相关指标展开比较。结果 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各项指标(LVFS:23.92±2.21%、LVEDD:36.19±5.59mm、LVEF:61.53±9.62%)更为理想,(p<0.05);组间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2.31%,36例)明显高于常规组(71.79%,28例),(p<0.05);实验组呼吸机辅助(20.96±3.71h)及监护室治疗时间(4.09±1.30d)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13%,2例)明显低于常规组(30.77%,12例),(p<0.05)。结论 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用左西孟旦可在促进心功能改善的同时,缓解心肌受损,并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将治疗时间有效缩短,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是一种集应用价值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可靠疗法,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急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纵横比自适应的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
11
作者 许凯 李婷 葛洪伟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22,共14页
在目标跟踪中,传统相关滤波算法无法感知运动目标尺度纵横比变化,且易受复杂环境影响导致跟踪失败。为此,提出了纵横比自适应的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首先,参考平均峰值相关能量(Average peak-to-correlation energy,APCE)和响应峰... 在目标跟踪中,传统相关滤波算法无法感知运动目标尺度纵横比变化,且易受复杂环境影响导致跟踪失败。为此,提出了纵横比自适应的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首先,参考平均峰值相关能量(Average peak-to-correlation energy,APCE)和响应峰值对每个特征的响应图进行加权融合,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跟踪。其次,结合近正交性和空间正则化提出一种新的一维边界滤波器,通过定位目标包围框的四个边界位置实现对目标尺度和纵横比变化的自适应检测,有效抑制了边界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根据响应输出的峰值旁瓣比(Peak-to-sidelobe ratio,PSR)独立地调节各边界滤波器的学习率,防止模型退化。在OTB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该算法表现出理想的跟踪效果,在各个挑战属性上相较于其他优秀算法均取得了更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相关滤波 空间正则化 自适应纵横比 模板更新 响应融合
下载PDF
油液黏度对双场耦合分离装置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许凯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针对单一方法难以实现乳化油高效、经济破乳脱水处理的问题,运用一种旋流离心场耦合高压脉冲电场的耦合装置,实现乳化油破乳脱水高效处理。通过耦合多相流控制方程和电场控制方程,考察了油液黏度对油水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场可... 针对单一方法难以实现乳化油高效、经济破乳脱水处理的问题,运用一种旋流离心场耦合高压脉冲电场的耦合装置,实现乳化油破乳脱水高效处理。通过耦合多相流控制方程和电场控制方程,考察了油液黏度对油水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场可以促进液滴聚结,液滴聚结会导致混合相黏度减小,进而使锥段部分切向速度和液滴平均粒径增大,利于油-水分离,且油液黏度为6.42 mPa·s的脱水率和脱油率较19.35 mPa·s分别高16.3%和29.3%。计算结果可为高黏度油液分离双场耦合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黏度 双场耦合 乳化油 分离性能
下载PDF
巨构空间转型的多重可能——上海世博园“一轴四馆”区空间重构的教学实验
13
作者 蔡永洁 王志军 +1 位作者 许凯 张智文 《城市设计》 2023年第5期98-109,共12页
2023年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以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的加密完成重构,进行了一次在巨构建筑空间中补充日常性的探索。实验以形态类型学作为设计操作工具,针对尺度失衡、活力缺失的空间问题,从宏观结构、中观街坊... 2023年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以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的加密完成重构,进行了一次在巨构建筑空间中补充日常性的探索。实验以形态类型学作为设计操作工具,针对尺度失衡、活力缺失的空间问题,从宏观结构、中观街坊、微观建筑设计3个层面展开。通过“网格”“坊中市”“类型拼贴”3组方案,探寻“一轴四馆”区域再城市化改造的多重可能,以期营造出尺度宜人、功能混合的多样空间,使其从被巨构建筑控制的消极空间转型成高密、多样、日常性的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园“一轴四馆”区 空间重构 加密 日常性 多重可能
下载PDF
城市设计本科专业设计课程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14
作者 孙彤宇 许凯 梅梦月 《城市设计》 2023年第2期18-35,共18页
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向往对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须培养一批具有高度政治、经济、文化素养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尽管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由来已久,然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 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向往对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须培养一批具有高度政治、经济、文化素养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尽管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由来已久,然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要求的城市精细化设计专门化人才还是相当不足。同济大学于2020年获教育部批准,在国内成立首个城市设计本科专业,立足我国城市建设的具体国情和重大社会需求,重点在凸显人民城市的理念上建立一套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专业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设计课程的体系设计上,针对城市设计专业工作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流程特点,建构了循序渐进的能力培养体系;在具体课程的教案设计上,建构了从空间到类型、从要素到系统的设计课程体系;在具体教案和教学过程中建构了理论学习、形态设计训练、相互协同等具体教学方法。该体系为国内高校城市设计专门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路式的实验,也为更好地建设城市设计专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空间原理 教学设计 循序渐进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的钢材缺陷检测算法
15
作者 许凯 雷斯聪 +2 位作者 范崇盛 蒋佳茗 张雪迎 《有色设备》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针对语义分割算法在钢材缺陷检测的实际应用与研究较少,以及传统语义分割方法对缺陷分割精度较低的情况,提出基于HRNet(High-Resolution Net)的钢材表面缺陷深度高分辨率特征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级网络并联架构保持高分辨率特征,通... 针对语义分割算法在钢材缺陷检测的实际应用与研究较少,以及传统语义分割方法对缺陷分割精度较低的情况,提出基于HRNet(High-Resolution Net)的钢材表面缺陷深度高分辨率特征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级网络并联架构保持高分辨率特征,通过并行多分辨率卷积和重复多分辨率融合机制提取强位置敏感度的高分辨率特征,结合HRNet对增强数据集进行冻结训练与迁移学习,最终实现钢材表面缺陷图像的高精度分割。试验表明,该方法对钢材缺陷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其平均交并比(MIOU)指标和平均像素精度(MPA)指标分别达到94.92%和9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Net 钢材缺陷 并行多分辨率卷积 重复多分辨率融合
下载PDF
坛紫菜诱变及F1代叶状体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亦弛 王文磊 +4 位作者 徐燕 许凯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突变体是开展坛紫菜(Neoporphyrahaitanensis)良种选育和性状遗传调控机理研究的重要材料。为获得坛紫菜突变体,本研究利用不同强度的γ射线辐照(辐射剂量梯度:700、900、1100、1300、1500 Gy)处理野生品系NSD35的幼苗,恢复培养结果显示... 突变体是开展坛紫菜(Neoporphyrahaitanensis)良种选育和性状遗传调控机理研究的重要材料。为获得坛紫菜突变体,本研究利用不同强度的γ射线辐照(辐射剂量梯度:700、900、1100、1300、1500 Gy)处理野生品系NSD35的幼苗,恢复培养结果显示,γ射线照射导致叶状体部分细胞死亡,且藻体细胞的死亡量随着诱变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突变的细胞数量随着辐射剂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经1300 Gy处理后藻体的突变细胞最多。之后利用体细胞酶解技术和单克隆技术获得了突变体的纯系藻体,从中初步筛选出性状各异的株系67个,并利用14个表型性状对其中21个株系的F1代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突变体F1代群体中大部分性状的变异系数增加。突变体的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藻体长度与宽度、鲜重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宽度与鲜重、叶形态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鲜重与颜色呈显著负相关(P<0.05);藻体不同部位的厚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叶型与藻体中部、尖端的厚度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遗传距离为20),将21份材料分成4个主要类群,分别为颜色偏红的藻体组、宽而生物量大的藻体组、薄而日均增长快的藻体组和长而窄的藻体组。综上所述,γ射线对坛紫菜叶状体具有良好的诱变效果,本研究为开展坛紫菜经济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研究以及优良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Γ射线 酶解 突变体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的生物质热反应过程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峥 苏胜 +7 位作者 宋亚伟 刘舆帅 陈逸峰 贾萌川 许凯 汪一 胡松 向军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3-881,共9页
深入了解生物质的热解、燃烧特性以及碱金属的生成特性是生物质清洁高效利用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测量手段由于测量精度低以及时间滞后等问题,对于生物质热反应过程认识存在不足。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具有非接触、实时在线、高空间分辨... 深入了解生物质的热解、燃烧特性以及碱金属的生成特性是生物质清洁高效利用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测量手段由于测量精度低以及时间滞后等问题,对于生物质热反应过程认识存在不足。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具有非接触、实时在线、高空间分辨率、连续性等优点,其用于生物质热反应过程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本研究主要综述了近年来LIF技术在生物质热解过程、燃烧过程及燃烧过程中碱金属释放特性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挥发分的生成演化行为及其形成机理,阐述了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火焰结构信息及碱金属的释放迁移转化特性,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定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燃烧 碱金属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下载PDF
坛紫菜转录因子NhbZIP1克隆和功能验证
18
作者 曾高雄 许凯 +4 位作者 徐燕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王文磊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1-209,共9页
高温是制约坛紫菜(Neoporphyra haitanensis)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阐明坛紫菜高温胁迫应答机理对耐高温品种选育至关重要。人们已分离多个坛紫菜抗逆相关基因,但尚不清楚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 高温是制约坛紫菜(Neoporphyra haitanensis)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阐明坛紫菜高温胁迫应答机理对耐高温品种选育至关重要。人们已分离多个坛紫菜抗逆相关基因,但尚不清楚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离了坛紫菜转录因子NhbZIP1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825 bp,编码274个氨基酸。从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5个低复杂度区域和1个BRLZ结构。其中,BRLZ是bZIP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含有一个α卷曲螺旋结构(121~171a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发现,NhbZIP1受高温胁迫显著诱导。为进一步阐明NhbZIP1的功能,将其转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转基因藻株生物量始终高于野生型,且随处理时间增加差异越来越显著。转基因藻株中热激蛋白家族和抗氧化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研究表明,NhbZIP1激活下游抗逆基因表达,在坛紫菜应答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bZIP调控坛紫菜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为耐高温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高温胁迫 bZIP转录因子 转基因 莱茵衣藻
下载PDF
Optical-Microwave Entanglement Paves the Way for Distributed Quantum Computation
19
作者 胡志刚 许凯 +1 位作者 张玉祥 李贝贝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Over the past few years,quantum computation based on superconducting circuit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progress.A milestone occurred in 2019 when Google released Sycamore,a processor with 54 qubits,and claimed quantum ... Over the past few years,quantum computation based on superconducting circuit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progress.A milestone occurred in 2019 when Google released Sycamore,a processor with 54 qubits,and claimed quantum supremacy by performing in just 100 s a specific computation which would take a classical supercomputer,as stated by Google’s team,10000 years to complete.[1]In 2021,a strong quantum advantage was demonstrated by Pan and his colleagu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using a quantum processor named Zuchongzhi,which has 66 functional qubits.[2]This year,the record of the number of quantum qubits has been lifted to 127 qubits.[3]Indeed,the number of qubits is limited to a few hundreds due to the finite space of dilution refrigerators,where the superconducting qubits must be placed to be isolated from thermal noise.However,this number is still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away from the requirement of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which is essential for general-purpose quantum computers.[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stated CORRE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