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结肠癌SW-480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许则丰 范钰 丁佳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结肠癌细胞抗失巢凋亡,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结...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结肠癌细胞抗失巢凋亡,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结果:姜黄素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肠癌细胞经姜黄素处理后,可促进失巢凋亡且与时间和浓度相关。结论:姜黄素可有效地抑制结肠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失巢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姜黄素 失巢凋亡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CEA、NSE、TPA联合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3
2
作者 潘锵荣 张行 +1 位作者 许则丰 郑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6-199,共4页
背景及目的:细胞角蛋白作为检测循环癌细胞的指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CK19mRNA作为微转移检测的基因标记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其特异性及敏感度都不够理想。本实验旨在评价外周血CK19mRNA与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 背景及目的:细胞角蛋白作为检测循环癌细胞的指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CK19mRNA作为微转移检测的基因标记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其特异性及敏感度都不够理想。本实验旨在评价外周血CK19mRNA与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组织多肽抗原(TPA)水平的联合测定对肺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法(TRF)测定91例肺癌、33例良性肺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清CEA、NSE和TPA水平,数据统计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肺癌组外周血CK19mRNA和血清CEA、NSE、TP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5%、65.9%、67.0%、83.5%)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分别为24.2%、9.0%、15.2%、9.0%)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0%、4.0%、8.0%、6.0%)(P<0.01)。在不同的组织类型中CK19mRNA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随着临床分期逐步升高,Ⅰ+Ⅱ期、Ⅲ期、Ⅳ期CK19mR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4%、48.4%、54.2%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Ⅰ+Ⅱ期、Ⅲ期、Ⅳ期血清CEA水平犤(μg/L)/阳性率(%)犦分别为3.5/27.8、5.1/35.5、8.5/58.3,血清NSE水平犤(μg/L)/阳性率(%)犦分别为12.5/33.3、15.3/41.9、24.7/58.3,血清T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 CK19MRNA 肿瘤标记物 外周血 联合检测 CEA NSE TPA
下载PDF
RNAi沉默Cripto基因对结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抑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钰 张尤历 +2 位作者 李华 许则丰 郑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研究Cripto基因对结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Cripto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结肠癌LS-174T细胞。细胞分4组:空载对照组(对照组)和不同浓度(3.125、6.25和12.5 nmol/L)的siRN... 目的:研究Cripto基因对结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Cripto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结肠癌LS-174T细胞。细胞分4组:空载对照组(对照组)和不同浓度(3.125、6.25和12.5 nmol/L)的siRNA组。分别于转染24、48、72 h后收集细胞,以实时定量PCR检测结肠癌细胞CriptomRNA,分别采用North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癌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收集转染72 h的12.5 nmol/L组和对照组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30 d后处死裸鼠,收集裸鼠肿瘤组织,对组织VEGF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染色平均强度。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转染组CriptomRNA被有效地抑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转染组细胞VEGF蛋白和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裸鼠肿瘤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转染组VEGF平均染色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Cripto基因参与了结肠癌组织血管生成的调控。采用siRNA下调Cripto基因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组织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基因 CRIPTO RNA干扰 SIRN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结肠癌SW620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范钰 张尤历 许则丰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结肠癌SW 620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姜黄素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SW 620后,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增殖,采用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性,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结肠癌SW 620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姜黄素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SW 620后,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增殖,采用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性,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结果:姜黄素可有效抑制结肠腺癌细胞集落生长和穿膜侵袭能力,且与浓度相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显示,姜黄素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失巢凋亡,且与浓度和时间相关。结论:姜黄素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侵袭,诱导失巢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姜黄素 侵袭 失巢凋亡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血浆游离爱泼斯坦-巴尔病毒DNA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袁晖 杨蓓蓓 许则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浆游离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DNA定量测定在鼻咽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FQ PCR)技术 ,测定 6 6份治疗前或治... 目的 分析血浆游离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DNA定量测定在鼻咽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FQ PCR)技术 ,测定 6 6份治疗前或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含量 ,并与 3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分析该含量与鼻咽癌分期、淋巴结转移灶负荷以及治疗后短期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阳性率 (6 6 7% ,2 8/ 4 2例 )和复制 (中位数 5 2 2 0拷贝 /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阳性率 10 % ,3/ 30例 ;复制中位数 0 ) ;治疗前组中 ,Ⅲ~Ⅳ期患者复制量 (中位数3130 0拷贝 /ml)高于Ⅰ~Ⅱ期 (中位数 4 0 0 0拷贝 /ml) ,N2 3患者 (中位数 32 5 0 0拷贝 /ml)高于N0 1(中位数 4 0 0 0拷贝 /ml)。而且 ,治疗后患者 (中位数 0 )低于治疗前 (中位数 5 2 2 0拷贝 /ml)。治疗后短期疗效评估发现 ,病灶有残留者DNA含量 (中位数 2 0 83 0拷贝 /ml)高于病灶消退良好者 (中位数0 )。结论 血浆游离E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血浆 游离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DNA定量测定 诊断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RNAi沉默STAT3基因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的调控 被引量:2
6
作者 范钰 张尤历 +3 位作者 张字川 吴莺 许则丰 万毅刚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STAT3基因对结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STAT3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后,采用RT-PCR检测STAT3 mRNA表达,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STAT3基因对结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STAT3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后,采用RT-PCR检测STAT3 mRNA表达,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增殖,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结果:STAT3 siRNA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集落生长和侵袭能力,且与浓度相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显示,STAT3 siRNA转染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失巢凋亡,且与浓度相关。结论:STAT3 siRNA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恶性侵袭,其机制与诱导失巢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RNA干扰 小干扰RNA 侵袭 失巢凋亡
下载PDF
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来平 陈关福 +2 位作者 许则丰 张行 赵士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1-262,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唾液 端粒酶活性 基因表达 核糖核蛋白
下载PDF
多种小分子干扰RNA联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景佳 许则丰 +3 位作者 陈喆 曹江 郑树 丁佳逸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小分子干扰RNA(siRNA)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引起包括病毒基因在内的基因沉默。为了研究多种siRNA联合应用在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中的效果,本研究设计了12种针对不同HBV靶点的siRNA,转染可稳定分泌HBV颗粒的HepG22.2.15细胞,... 小分子干扰RNA(siRNA)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引起包括病毒基因在内的基因沉默。为了研究多种siRNA联合应用在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中的效果,本研究设计了12种针对不同HBV靶点的siRNA,转染可稳定分泌HBV颗粒的HepG22.2.15细胞,并采用了酶联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HBV的DNA含量。结果发现这12种分子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进一步研究表明它们对HBV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剂量效应和协同作用,单分子siRNA在80nmol/L处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别可达到约80%和60%,而多分子siRNA组合在20nmol/L处对HBsAg就能达到90%的抑制率,但对HBeAg表达的抑制率提高不明显。单分子siRNA在80nmol/L处对HBVDNA复制的抑制率可达到90%以上,而多分子siRNA组合在20nmol/L处对DNA含量就能达到约90%的抑制率。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开发新的联合应用多种siRNA治疗HBV的途径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小分子 体外研究 干扰 siRNA HBeAg HBsAg DNA含量 哺乳动物细胞 HBV 酶联免疫法 抑制率 DNA复制 基因沉默 病毒基因 体外抑制 研究设计 PCR法 实时定量 病毒复制 协同作用 剂量效应 抑制作用 单分子 多分子
下载PDF
内皮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佳萍 许则丰 +2 位作者 叶锋 张苏展 郑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21-523,共3页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乳癌中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0例乳癌中e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 :eNOS和iNOS阳性在乳癌中表达率分别为 75 0 %和71 7%。在淋巴...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乳癌中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0例乳癌中e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 :eNOS和iNOS阳性在乳癌中表达率分别为 75 0 %和71 7%。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eNO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6 7%和 83 3 %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2 2 2 ,P >0 0 5) ,而iNOS在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 3 %和 90 0 %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9 93 ,P <0 0 1 )。结论 :内皮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乳腺癌中高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 诱导型 一氧化氮合酶 乳腺癌 肿瘤转移
下载PDF
特异小干扰RNA敲除PLK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功星 董庆华 +5 位作者 张佳炜 符芳芳 许则丰 梁巧仪 郑树 丁佳逸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研究特异小干扰RNA(siRNA)作用于大肠癌细胞株SW 480中PLK1(Polo-like k inase 1)基因表达的mRNA对该细胞分裂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对应于PLK1基因表达mRNA不同位点的10种特异siRNA,经化学合成后,用脂质体转染SW 480细胞,实时定量PCR检... 为了研究特异小干扰RNA(siRNA)作用于大肠癌细胞株SW 480中PLK1(Polo-like k inase 1)基因表达的mRNA对该细胞分裂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对应于PLK1基因表达mRNA不同位点的10种特异siRNA,经化学合成后,用脂质体转染SW 480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PLK1基因的表达,观察不同的siRNA作用强度,并计数细胞了解相应细胞的生长情况,W estern-b lot观察PLK1表达蛋白的变化和流式细胞计数分析细胞周期改变。发现10种siRNA均可敲除PLK1基因表达的20%以上,其中P1、P4和P9 3组敲除mRNA达80%以上,这3种siRNA及其混合物对PLK1基因mRNA的作用具有相应浓度效应,在25 nmol/L时达到最佳作用效果,而且相同浓度的混合物作用效果更好(超过95%),PLK1表达蛋白质明显降低,细胞周期在G2期受到阻碍。72 h后的各种siRNA浓度下细胞生长变化与PLK1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相一致。结果表明化学合成的特异siRNA对SW 480细胞中PLK1基因表达具有消除作用,混合物作用更强,在细胞水平上抑制了SW 480细胞的分裂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PLK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慧珍 范钰 +1 位作者 周革 许则丰 《医药世界》 2005年第1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表达的变化,探讨ART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SW620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表达的变化,探讨ART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SW620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blot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蛋白变化。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青蒿琥酯能抑制SW62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并上调p21、p27的蛋白、mRNA水平,但对p16的蛋白、mRNA水平没有影响。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p21、p27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结肠肿瘤 细胞周期 P16 P21 P27
下载PDF
姜黄素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和抗失巢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慧珍 范钰 许则丰 《医药世界》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结肠侵袭和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姜黄素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后,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增殖,采用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性,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结果...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结肠侵袭和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姜黄素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后,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增殖,采用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性,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结果:姜黄素可有效抑制结肠腺癌细胞集落生长和侵袭能力,且与浓度相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显示,姜黄素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失巢凋亡,且与浓度和时间相关。结论:姜黄素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侵袭,诱导失巢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姜黄素 侵袭 失巢凋亡
下载PDF
新基因HERV-H-X的env区分析及其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13
作者 梁巧仪 许则丰 +2 位作者 徐荣臻 郑树 丁佳逸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2-956,共5页
背景与目的:我们在结肠癌组织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基因HERV-H-X。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HERV-H-Xenv区的缺失情况,研究其与其他HERV-Henv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的表达关系以及其在结肠癌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方法:对HER... 背景与目的:我们在结肠癌组织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基因HERV-H-X。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HERV-H-Xenv区的缺失情况,研究其与其他HERV-Henv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的表达关系以及其在结肠癌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方法:对HERV-H-X与含完整的envORF的HERV-H/env62、HERV-H/env60以及HERV-H/env59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HERV-H-Xenv区的缺失情况。对HERV-H-X设计特异的引物,对HERV-H/env62、env60以及env59的envORF设计共同的引物,分别在8对结肠癌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进行RT-PCR,比较它们的表达情况。对HERV-H-X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其在17对结肠癌与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HERV-H-Xenv区缺失的序列正好相应于HERV-H/env62、env60以及env59的envORF区。RT-PCR结果显示HERV-H-X特异地在结肠的癌组织中表达,而HERV-Henv的ORF在结肠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都有表达。定量PCR结果显示HERV-H-X在结肠癌组织的平均表达水平是相应正常组织的24.9倍,经F检验证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ERV-H-X的表达与结肠癌特异相关,但由于缺失env的ORF,其在结肠癌的高表达与env基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差异表达 基因 聚合酶 链反应 实时定量
下载PDF
含LTR序列的psiTPTE22基因mRNA在肿瘤中的表达
14
作者 梁巧仪 许则丰 +1 位作者 丁佳逸 郑树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3-63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psiTPTE22基因编码的AK097082及BC031001的mRNA表达情况,确定其是否是基因芯片检测到的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同时探讨该基因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RT-PCR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siTPTE22编码... 目的:通过检测psiTPTE22基因编码的AK097082及BC031001的mRNA表达情况,确定其是否是基因芯片检测到的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同时探讨该基因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RT-PCR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siTPTE22编码的AK097082及BC031001的mRNA在肾、肝、胃、肺、结肠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以及9个肿瘤细胞系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显示只有psiTPTE22编码的BC031001 mRNA在结肠组织中表达,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及F检验发现其在结肠癌与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psiTPTE22并不是基因芯片检测到的在结肠癌中特异高表达的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还发现BC031001 mRNA在肾、肝、胃和肺的正常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相应的癌组织中表达较低;该mRNA在多个肿瘤细胞系中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在胎盘组织中表达较高。对各组癌组织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量进行F检验发现,肾、肝、胃、肺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相应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iTPTE22基因编码的BC031001 mRNA表达水平与多种癌症呈负相关性,但其原因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基因 psiTPTE22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下载PDF
Combination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s mediates greater inhibition of human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and antigen expression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喆 许则丰 +3 位作者 叶景佳 姚航平 郑树 丁佳逸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6-241,共6页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mediated by combination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targeting different sites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transcripts on the viral replication and antigen expression...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mediated by combination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targeting different sites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transcripts on the viral replication and antigen expression in vitro. Methods: (1) Seven siRNAs targeting surface (S), polymerase (P) or precore (PreC) region of HBV genome were designed and chemically synthesized. (2) HBV-producing HepG2.2.15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siRNAs for 72 h. (3) HBsAg and HBeAg in the cell culture medium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adsorbent assay. (4) Intracellular viral DNA was quantified by real-time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5) HBV viral mRNA was reverse transcribed and quantified by real-time PCR. (6) The change of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Our data demonstrated that synthetic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targeting S and PreC gene could efficiently and specifically inhibit HBV replication and antigen expression. The ex- pression of HBsAg and HBeAg and the replication of HBV could be specifically inhibit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by siRNAs.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iRNAs targeting various regions could inhibit HBV replication and antigen expression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than the use of single siRNA at the same final concentration. No apoptotic change was observed in the cell after siRNA treatment. Conclus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iRNAs exerted robust and specific inhibi- tion on HBV replication and antigen expression in a cell culture system and combination of siRNAs targeting different regions exhibited more pot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RNAs化合物 病毒复制 免疫抗原
下载PDF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旭林 袁瑛 +4 位作者 张苏展 蔡善荣 黄彦钦 许则丰 郑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的临床及遗传性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整理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31个家系资料,应用PCR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perfor... 目的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的临床及遗传性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整理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31个家系资料,应用PCR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筛查hMLH1和hMSH2基因的突变,对DHPLC图形异常的样本进行测序。结果31个家系中共发生136例次恶性肿瘤(多原发肿瘤14例),其中结直肠癌106例次,占所有肿瘤患者的77.9%,诊断年龄均数为48.6±29.0岁;胃癌14例。肿瘤先证者中共检出分属于17个不同家系的23个碱基变异位点,经DNA序列分析,证实10个家系存在10个不同的碱基突变(10/31,32.9%),其中3个为同义突变未引起蛋白质序列的改变,另外7个为病理性改变,分别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这10个突变中7个位点为首次报道。外显子区检测到5个已知SNP,内含子区检测到8个碱基改变。结论(1)符合中国人HNPCC标准家系约有1/3可检出hMLH1、hMSH2基因遗传性种系突变。(2)中国人HNPCC家系以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 DNA突变分析 色谱法 高效液相 癌基因
原文传递
荧光实时定量RT-PCR在口腔鳞癌细胞角蛋白19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来平 胡济安 +3 位作者 赵士芳 许则丰 平飞云 陈关福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相对表达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用 CK19mRNA 的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31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2^(-△△Ct)公式计算癌组织相对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相对表达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用 CK19mRNA 的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31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2^(-△△Ct)公式计算癌组织相对癌旁组织 CK19mRNA 相对表达的倍数。结果口腔鳞癌癌组织 CK19mRNA 水平是癌旁组织的2.21倍,扩增片段特异,CK19mRNA 水平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分化越差,水平越高。结论荧光实时定量 RT-PCR 在口腔鳞癌组织 CK19相对表达量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鳞状细胞 细胞角蛋白
原文传递
唾液腺良性肿瘤患者唾液中CA12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关福 钟来平 +3 位作者 赵士芳 许则丰 刘炜 吴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第7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唾液腺良性肿瘤患者唾液中CA12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0例唾液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唾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唾液中CA125的含量,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唾液腺良性肿瘤患者唾... 目的:探讨唾液腺良性肿瘤患者唾液中CA12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0例唾液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唾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唾液中CA125的含量,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唾液腺良性肿瘤患者唾液中CA125的含量为506.4±75.0U/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唾液中CA125的含量306.0±50.1U/L(P<0.05)。结论:唾液中CA125的检测对于判断唾液腺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肿瘤 唾液 CA125 基因表达 口腔颌面部
原文传递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和唾液Cyfra 21-1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钟来平 陈关福 +2 位作者 平飞云 许则丰 赵士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血清 唾液 CYFRA 21-1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