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艺术类学生管理模式探索研究——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
1
作者 许婧婧 唐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1期0098-0101,共4页
本文研究对象为艺术类专业学生,根据近十年的学生管理经验,从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现状分析入手,探索在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制三项制度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引入柔性管理内容,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并发挥其功能,完善因材施教的通识课教学体系,设... 本文研究对象为艺术类专业学生,根据近十年的学生管理经验,从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现状分析入手,探索在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制三项制度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引入柔性管理内容,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并发挥其功能,完善因材施教的通识课教学体系,设立奖项激励学生,形成一种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引导艺术类学生全面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艺术 班级 学生
下载PDF
硅烷改性液体聚丁二烯橡胶在白炭黑填充胎面胶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文国 董康 +4 位作者 赵晓东 陈亚婷 王鹭飞 许婧婧 梁雪 《轮胎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研究硅烷改性液体聚丁二烯橡胶Polyvest EP ST-E 60(简称ST-E 60)在白炭黑填充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ST-E 60等量替代环烷油,胶料的门尼粘度减小,门尼焦烧时间延长,FL和Fmax减小,t 90缩短,Payne效应减弱,白炭黑的分散性改善;硫... 研究硅烷改性液体聚丁二烯橡胶Polyvest EP ST-E 60(简称ST-E 60)在白炭黑填充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ST-E 60等量替代环烷油,胶料的门尼粘度减小,门尼焦烧时间延长,FL和Fmax减小,t 90缩短,Payne效应减弱,白炭黑的分散性改善;硫化胶的耐磨性能提高,回弹值增大,动态生热降低;在胎面胶配方体系中白炭黑用量越大,ST-E 60对胶料性能的改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改性液体聚丁二烯橡胶 白炭黑 胎面胶 耐磨性能 动态性能
下载PDF
我国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婧婧 陶文星 +1 位作者 包广静 李智国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52-156,共5页
文章简述了我国特大城市从1990年到2001年的城市用地增长情况,综合选取10个因素作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数据。用相关分析法得出所选影响因素的Pearson相关系数,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进行对... 文章简述了我国特大城市从1990年到2001年的城市用地增长情况,综合选取10个因素作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数据。用相关分析法得出所选影响因素的Pearson相关系数,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剔除次要影响因素,再应用偏相关分析法得出各显著影响因素偏相关系数,进而根据偏相关系数判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最后提出有利于各地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健康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建设用地 影响因素 相关系数 偏相关系数
下载PDF
我国特大城市建设用地的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许婧婧 刁承泰 何丹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年第5期22-26,共5页
根据我国特大城市1990-2001年建设用地增长数据,综合选取10个影响因素,作为本次驱动力研究的基础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得出所选因素的Pearson相关系数,剔除次要因素,选取与建设用地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应用偏相关分析法得出建设用地与... 根据我国特大城市1990-2001年建设用地增长数据,综合选取10个影响因素,作为本次驱动力研究的基础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得出所选因素的Pearson相关系数,剔除次要因素,选取与建设用地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应用偏相关分析法得出建设用地与这些因素的偏相关系数,进而根据偏相关系数判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出:全国和三大地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共同的驱动力是人口增长以及人均GDP水平。此外,第三产业的发展、单位固定资产的投入以及人均财政收入高低也对全国建设用地有较大影响。东部地区其它的驱动力主要是人均财政收入和第三产业;中部则是地均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和人均财政收入;西部为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和人均财政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建设用地 影响因素 相关系数 偏相关系数
下载PDF
我国特大城市用地的影响因子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婧婧 刁承泰 +2 位作者 何丹 李养兵 孙秀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315,共3页
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影响城市用地的12个指标数据,分别对1990年和2001年两个时期的特大城市用地进行分析,将12个指标归纳为几个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前后对比得出结论:1990年我国特大城市用地影响因子是:经济因子、城市规模因子、服务因... 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影响城市用地的12个指标数据,分别对1990年和2001年两个时期的特大城市用地进行分析,将12个指标归纳为几个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前后对比得出结论:1990年我国特大城市用地影响因子是:经济因子、城市规模因子、服务因子、基础资料因子;2001年的是:经济、环境因子、城市规模和生活水平因子、基础资料因子。最后根据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提出应该要科学、合理使用城市用地,使特大城市用地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发挥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城市用地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基于MapGIS和MapInfo的矢量化方法——以土地整理制图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婧婧 《测绘工程》 CSCD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以土地整理制图为例,介绍了以AutoCAD为中转工具的基于MapGIS和MapInfo的矢量化方法。
关键词 MAPGIS MAPLNFO 矢量化
下载PDF
MAPGIS图形文件转换成图片文件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婧婧 陶文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年第5期122-124,130,共4页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本文总结了将MAPGIS图形文件转换成常用图片文件的几种方法,并且对这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一种效果较好而且操作简单快捷的方法。
关键词 MAPGIS TIFF图片格式 填充图案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方法的耕地数量空间分布规律探析——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婧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266-269,277,共5页
基于统计学的次数分布原理,根据云南省的地形地貌特点,选用耕地总面积、土地垦殖率、水田面积、大于6°坡耕地面积、大于25°坡耕地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为分析指标,以SPSS软件和Map GIS为分析工具,得出云南省多耕地分布区和少... 基于统计学的次数分布原理,根据云南省的地形地貌特点,选用耕地总面积、土地垦殖率、水田面积、大于6°坡耕地面积、大于25°坡耕地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为分析指标,以SPSS软件和Map GIS为分析工具,得出云南省多耕地分布区和少耕地分布区。结果表明:云南省耕地、水田主要分布于滇东南、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土地垦殖率受地形和人口影响,高垦区位于滇东北和滇东,低垦区位于滇西北;坡耕地受地形影响主要集中在滇东北和滇西南地形坡度较大地区;耕地面积大的地区人均耕地多,而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均耕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坡耕地 次数分布 云南省
下载PDF
基于Excel和Access的学生成绩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婧婧 唐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第2期62-64,共3页
针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运用Excel对成绩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保证成绩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然后,利用Access较强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和不用编程的优势,对成绩进行管理和输出。主要功能包含成绩查询,成绩单的设计、打印输出,具有易实现... 针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运用Excel对成绩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保证成绩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然后,利用Access较强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和不用编程的优势,对成绩进行管理和输出。主要功能包含成绩查询,成绩单的设计、打印输出,具有易实现,易上手的特点。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的成绩管理,并能依托成绩系统开展相关工作,方便师生,促进教学教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绩 EXCEL ACCESS 报表
下载PDF
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实践教学探索 ——以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实习实训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婧婧 《艺术科技》 2019年第21期125-127,共3页
本文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结合学校的实践教学政策措施,选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采风教学活动,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在创作中展现少数民族元素.突出在教学中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和高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职能,引导大... 本文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结合学校的实践教学政策措施,选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采风教学活动,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在创作中展现少数民族元素.突出在教学中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和高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职能,引导大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关注与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采风 实践
下载PDF
云南省耕地数量空间分布规律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婧婧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5年第5期60-66,共7页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耕地数量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基于统计学的次数分布原理,选用耕地总面积、土地垦殖率、水田面积、>6°坡耕地面积、>25°坡耕地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作为耕地数量空间分布的分析指标,以S...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耕地数量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基于统计学的次数分布原理,选用耕地总面积、土地垦殖率、水田面积、>6°坡耕地面积、>25°坡耕地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作为耕地数量空间分布的分析指标,以SPSS软件和MAPGIS为分析工具,分析云南省耕地数量空间分布规律并划分出云南省多耕地分布区和少耕地分布区。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耕地数量空间分布非常广泛;(2)云南省耕地数量地域分布相对均匀,同时也存在差异;(3)云南省土地垦殖率偏高,坡耕地多。鉴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坡耕地 云南省
下载PDF
山区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子生 刘彦随 +2 位作者 贺一梅 陶文星 许婧婧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0-611,共12页
实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应当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最佳切入点之一。在探讨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分级系统及定量的划分标准,以推进... 实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应当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最佳切入点之一。在探讨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分级系统及定量的划分标准,以推进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云南省为实例,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该省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评定了全省126个县的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等级。结果表明,云南省目前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DEF)平均值只有48.01,属"不友好"级。全省约2/3的县目前在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上表现为"不友好"和"很不友好"级,其中1/5以上的县份表现为"很不友好"。尤其以滇东北中山山原区生态友好性程度为最低,各县生态友好度(DEF)值均低于40,均属"很不友好"级;滇东南喀斯特中低山区的生态友好性程度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友好性 评价方法 山区 县域 生态友好度 云南省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安全初探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养兵 刁承泰 +2 位作者 许婧婧 孙秀锋 何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5,208,共3页
土地资源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依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三峡库区是我国十分独特的一个区域,在阐述土地资源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就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针对库区土... 土地资源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依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三峡库区是我国十分独特的一个区域,在阐述土地资源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就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针对库区土地资源安全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安全 面临问题和对策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中国西南边疆山区耕地资源质量评价——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一梅 杨子生 +2 位作者 赵乔贵 陶文星 许婧婧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3期384-389,共6页
中国西南边疆山区固有的土地生态环境很脆弱,可耕地数量有限,且耕地质量较差。以云南省为例,选取10个指标,应用"极限条件法"与"综合分析法",进行了西南边疆山区省份的耕地适宜性评价,并分析了耕地质量的特点和区域... 中国西南边疆山区固有的土地生态环境很脆弱,可耕地数量有限,且耕地质量较差。以云南省为例,选取10个指标,应用"极限条件法"与"综合分析法",进行了西南边疆山区省份的耕地适宜性评价,并分析了耕地质量的特点和区域差异性。可为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体系构建、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决策与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适宜性 评价 山区
下载PDF
大型水电工程移民人口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包广静 杨子生 +1 位作者 陶文星 许婧婧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2期107-108,31,共3页
以怒江水电工程移民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水电工程移民对人口发展环境、人口空间分布、职业结构、民族结构及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水电工程移民对人口影响是一个综合作用的过程,进一步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机... 以怒江水电工程移民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水电工程移民对人口发展环境、人口空间分布、职业结构、民族结构及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水电工程移民对人口影响是一个综合作用的过程,进一步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协调水电工程移民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相互关系,对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开发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电工程 移民 人口影响
下载PDF
农村土地整理中的堰塘整理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湖北省武穴市魏高邑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文星 喻光明 +2 位作者 李智国 包广静 许婧婧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4期5-10,共6页
堰塘整理是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堰塘,可以将其按用途分为灌溉水源型堰塘、生活水源型堰塘、养殖型堰塘、荒废型堰塘以及特殊功能型堰塘,不同类型的堰塘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整理模式,不... 堰塘整理是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堰塘,可以将其按用途分为灌溉水源型堰塘、生活水源型堰塘、养殖型堰塘、荒废型堰塘以及特殊功能型堰塘,不同类型的堰塘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整理模式,不同的整理模式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也不同,因而在整理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湖北省武穴市魏高邑镇土地整理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堰塘整理,从生态环境的宏观影响来看,工程是合理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虽然它会带来一些不利的环境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经过调整和采取相应对策是可以得到减免的,它可以使整理后的环境总体质量较整理前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堰塘整理 生态环境效应 模式
下载PDF
我国三大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差异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丹 刁承泰 +2 位作者 李养兵 许婧婧 孙秀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5年第5期421-423,共3页
通过采用相关年份有关城市方面的资料,从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体系和空间分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设施水平和城市经济效益5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三大地区城市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三大地区的特征和城市发展差异,指出今后要积极... 通过采用相关年份有关城市方面的资料,从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体系和空间分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设施水平和城市经济效益5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三大地区城市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三大地区的特征和城市发展差异,指出今后要积极缩小三大地区间的城市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地区 城市发展 现状 差异
下载PDF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养兵 刁承泰 +2 位作者 孙秀锋 许婧婧 何丹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5年第4期283-285,共3页
构建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发现,重庆市在2001年前可持续发展保持较好,而2001年以后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下降,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不和谐。... 构建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发现,重庆市在2001年前可持续发展保持较好,而2001年以后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下降,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不和谐。最后就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评价分析 重庆市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线/聚丙烯酸层层组装及其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志超 许婧婧 +4 位作者 田媛 彭如 鲜跃仲 冉琴 金利通 《化学传感器》 CAS 2009年第2期25-30,共6页
该文通过层层组装技术实现了聚苯胺纳米线(PANI)与聚丙烯酸(PAA)可控固载,组装过程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方法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纳米结构的PANI和PAA的多层复合膜性质稳定,PAA能够掺杂在纳米结构的PANI... 该文通过层层组装技术实现了聚苯胺纳米线(PANI)与聚丙烯酸(PAA)可控固载,组装过程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方法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纳米结构的PANI和PAA的多层复合膜性质稳定,PAA能够掺杂在纳米结构的PANI中并能有效的使其在中性pH条件下保持电化学活性,并且对过氧化氢(H2O2)有着非常好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纳米线 聚丙烯酸 层层组装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我国特大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丹 刁承泰 +2 位作者 许婧婧 孙秀峰 李养兵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年第3期8-9,共2页
总结出199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用地扩张的3个特点:一为特大城市数量和用地总量持续增加,用地增速与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协调;二为特大城市人均用地呈波动变化,市均用地则持续增加;三为特大城市用地结构中园林绿地和铺装道路面积明显增长... 总结出199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用地扩张的3个特点:一为特大城市数量和用地总量持续增加,用地增速与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协调;二为特大城市人均用地呈波动变化,市均用地则持续增加;三为特大城市用地结构中园林绿地和铺装道路面积明显增长;分析了影响我国特大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因素有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环境改善和社会因素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影响我国特大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增长和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的增长;为了今后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相关政策来合理控制城市用地扩张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用地扩张 驱动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