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性别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分析
1
作者 尹萍 范例 +3 位作者 胡靖超 卓杨 曾华甦 许左隽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P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PACS患者338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195例)和女性组(1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P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PACS患者338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195例)和女性组(1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ACS分型、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心脏结构变化情况。结果: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年龄、糖尿病、脑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比例、HDL-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A1/B水平显著升高,BMI、吸烟史、饮酒史、心肌梗死史、STEMI、NSTEMI比例,TG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女性组单支病变比例(30.3%比40.6%)显著升高,左回旋支病变(56.9%比43.4%)、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6.2%比1.4%)和室间隔厚度增厚比例(16.9%比8.4%)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男性吸烟率、TG水平显著升高,而女性患者脑梗死比例、HDL-C水平显著升高,左回旋支病变比例显著降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性别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整合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薛超 陈启稚 +2 位作者 黄海怡 胡靖超 许左隽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37-239,244,共4页
目的比较多学科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整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差别。方法入选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 目的比较多学科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整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差别。方法入选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80名临床五年级本科生,随机分为研究组(MDT联合PBL教学)及对照组(LBL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理论知识、临床病例分析以及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增加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教学新颖程度、提高人文素养以及整体满意度5个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MDT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提升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思维等方面优于LBL教学法,学生整体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学 多学科合作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原文传递
不同临床特点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沈欢欢 刘蕾 +1 位作者 许左隽 孙婷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特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295例,根据不同临床特点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与心功...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特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295例,根据不同临床特点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CHF合并低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的影响因素。结果:与NYHAⅡ-Ⅲ级组比较,Ⅳ级组FT3[(2.68±0.36)mmol/L比(2.47±0.41)mmol/L]、TT3[(0.84±0.24)mmol/L比(0.68±0.21)mmol/L]水平显著降低;与病程≤2年组比较,病程>2年组TT3[(0.80±0.25)mmol/L比(0.73±0.24)mmol/L]、TT4[(8.77±1.84)mmol/L比(8.37±1.52)mmol/L]水平显著降低;与GFR≥60ml/min组比较,GFR<60ml/min组FT3[(2.67±0.38)mmol/L比(2.47±0.40)mmol/L]、TT3[(0.83±0.23)mmol/L比(0.69±0.24)mmol/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低TT3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d)增厚比例显著高于正常TT3组(55.4%比43.0%),P=0.04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T4与LVEF,FT4与LAD呈显著正相关(r=0.126,0.145,P=0.030,0.013),TT3与LVPWT呈显著负相关(r=-0.119,P=0.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YHA分级和IVSTd均是心力衰竭合并低TT3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病程延长、心衰加重、伴随肾功能恶化等更容易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甲状腺激素类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心室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左隽 许建忠 +6 位作者 殷兆芳 史春志 严毓勤 范虞琪 陈寒萼 卞玲 王长谦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观察其靶器官损害的改变及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靶器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19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14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76例)。分析两组间左室舒... 目的:评价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观察其靶器官损害的改变及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靶器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19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14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76例)。分析两组间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差异,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E/A,E峰下降时间(DT),等容舒张期(IVRT),室间隔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a)、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a),Ea/Aa,E/Ea。同时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血清肌酐(Scr),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相关分析表明,E/Ea与收缩压(r=0.356,P<0.001),左房内径(r=0.238,P=0.001),IMT(r=0.141,P=0.047),cf-PWV(r=0.290,P<0.001),LVMI(r=0.346,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合并有糖尿病组的E/Ea明显升高[(12.37±3.21)比(13.73±3.34),P=0.011],Ea明显下降[(5.42±1.42)cm/s比(4.99±1.05)cm/s,P=0.011],其它舒张功能指标E,A,E/A,DT,IVRT,Ea/Aa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E/Ea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指标,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明显相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是加重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左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脂微球携载前列腺素E_1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康复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左隽 卞玲 +1 位作者 陈寒萼 王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600-602,共3页
探讨脂微球携载前列腺素E1(Lipo-PGE1)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对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71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后3―6个月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10μg... 探讨脂微球携载前列腺素E1(Lipo-PGE1)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对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71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后3―6个月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10μg/天,静脉滴注,共2周;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功能、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收缩功能的变化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在治疗后内皮功能指标、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则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脂微球携载前列腺素E1更能有效地改善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微球 前列腺素E1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 心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水平联合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左隽 占琬琳 +2 位作者 赵雨 范例 孙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47-352,共6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水平联合肌钙蛋白(cT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来我院胸痛中心做冠脉造影的患者182例。根据造影结果,患者分为AMI组和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A/UA)...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水平联合肌钙蛋白(cT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来我院胸痛中心做冠脉造影的患者182例。根据造影结果,患者分为AMI组和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A/UA)。结果与SA/UA组比较,AMI组患者血清Lp-PLA2活性水平更高[(175.41±58.05)u/L比(152.28±46.82)u/L,P<0.01]。Lp-PLA2与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存在正相关。Lp-PLA2活性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2(95%CI:0.514~0.709,P=0.030),Lp-PLA2的cut-off值为156.5 u/L(敏感性61%,特异性62%)。Lp-PLA2水平与AMI的患病率相关,OR为1.008[95%CI:1.000~1.016,P=0.043]。结论Lp-PLA2活性水平不依赖于肾功能,联合cTn I,可作为胸痛患者AMI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1-烷基-2-乙酰甘油磷酸胆碱酯酶 生物学标记
下载PDF
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分支血管的影响
7
作者 许左隽 殷兆芳 +5 位作者 王长谦 范例 范虞琪 韩志华 任义荣 陈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分支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24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情况、手术并...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分支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24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情况、手术并发症、旋磨对病变处及远端分支血管的影响及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24例患者共26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均经桡动脉成功行冠状动脉旋磨术,旋磨后病变处狭窄程度由(89.5±7.3)%降至(37.6±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所有病变均成功置入DES,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6处钙化病变共20条分支血管,旋磨后所有分支血管均未发生栓塞、夹层,开口直径无显著变化。24例患者平均随访(11.0±6.1)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15个月因重症肺炎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6例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再狭窄及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结论 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对病变处及远端分支血管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严重钙化病变 旋磨术 分支血管
下载PDF
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_1对心力衰竭内皮功能和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许左隽 卞玲 王健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17期1709-1711,共3页
目的 :探讨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Lipo -PGE1)在治疗心力衰竭 (CHF)中对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6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39例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Lipo -PGE1 10μg/天 ,共两周 ;对照组仅... 目的 :探讨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Lipo -PGE1)在治疗心力衰竭 (CHF)中对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6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39例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Lipo -PGE1 10μg/天 ,共两周 ;对照组仅接受CHF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及其期间心功能、内皮功能指标 (ET、NO、TXB2、6 -keto -PGF1α)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收缩功能的变化无显著差异 ,而治疗组在治疗后内皮功能指标、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则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 心力衰竭 内皮功能 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CTFC分析
9
作者 许左隽 殷兆芳 卓杨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7期2537-2538,共2页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校正TIMI帧数(CTFT)的对比分析,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水平的灌注情况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126例患者,依据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组55例,非糖尿病组71例...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校正TIMI帧数(CTFT)的对比分析,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水平的灌注情况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126例患者,依据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组55例,非糖尿病组71例。通过冠脉影像系统,分析两组的右冠状动脉(RCA)、前降支(LAD)以及回旋支(LCX)的CTFT。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RCA、LAD及LCX的CTFT分别为:(16.92±7.95)帧、(17.33±9.06)帧、(20.84±6.98)帧,均长于非糖尿病组的:(21.53±8.64)帧、(23.70±8.27)帧、(22.15±7.51)帧,其中RCA及LAD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而回旋支的CTFT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心肌灌注水平上与非糖尿病者有区别,其机制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冠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其所导致的微血管病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2型糖尿病:CTFT
下载PDF
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 被引量:36
10
作者 黄震华 顾燕 +1 位作者 许左隽 朱文敏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硝苯地平的降压疗效。方法:氨氯地平(5 mg, qd)、非洛地平(5 mg, qd)和缓释硝苯地平(30 mg, qd)分别治疗高血压53,50和49例,均连续口服用药 2 wk。结果:3药...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硝苯地平的降压疗效。方法:氨氯地平(5 mg, qd)、非洛地平(5 mg, qd)和缓释硝苯地平(30 mg, qd)分别治疗高血压53,50和49例,均连续口服用药 2 wk。结果:3药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1%,76%,76%。3药尚有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的作用。结论:3药降压作用均显著,具有服药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疗法 氨氯地平 非洛地平 硝苯地平
下载PDF
苯扎贝特与阿西莫司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震华 许左隽 +1 位作者 朱文敏 徐济民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降低血脂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 1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6例 ;年龄 64±s 8a)给苯扎贝特 0 .2 g ,po ,tid× 4wk。对照组 35例(男性 14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61± 7a)给阿西莫司0 .2 5g ,po ,tid×...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降低血脂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 1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6例 ;年龄 64±s 8a)给苯扎贝特 0 .2 g ,po ,tid× 4wk。对照组 35例(男性 14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61± 7a)给阿西莫司0 .2 5g ,po ,tid× 4wk。结果 :苯扎贝特降低血胆固醇 (TC)和三酰甘油 (TG)的总有效率为 84 %和88%。阿西莫司降低血TC和TG的总有效率为77%和 67%。 2药且均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10 0 的作用 ,苯扎贝特降低TG的水平高于阿西莫司 (P <0 .0 5)。结论 :苯扎贝特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阿西莫司 高血脂症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52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阿莲 胡靖超 +2 位作者 许左隽 孙婷 卞玲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96-499,共4页
目的对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和典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共202例,其中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52例,有... 目的对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和典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共202例,其中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52例,有典型胸痛心肌梗死150例,对两组病人进行临床特征观察比较。结果与典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病年龄较大[(75.6±13.2)岁比(65.2±12.1)岁,P<0.05],女性(28.8%比18.7%,P<0.05)及伴有糖尿病(48.1%比24.7%,P<0.05)病人比例更高。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比例较典型胸痛组高(46.2%比20.7%,P<0.05)。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病人组院前延误时间较长[(380±46)min比(240±21)min,P<0.05],在到达医院后确诊时间延长[(125±23)min比(20±5)min,P<0.05],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者比率低(38.5%比70.6%,P<0.05)。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间B型钠尿肽水平更高[(501±102)pg/mL比(305±83)pg/mL,P<0.05],心超测得射血分数较低[(43.6±7.2)%比(48.2±6.8)%,P<0.05],发生心力衰竭(30.8%比15.3%,P<0.05)及心源性休克(9.6%比5.3%,P<0.05)比例高。同时住院期间死亡率(15.4%比6.7%,P<0.05)较典型胸痛组高。结论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较典型胸痛心肌梗死病人年龄大,并发症多,就诊延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胸痛 心力衰竭 心钠素 心电描记术 不典型症状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培哚普利与贝那普利治疗左心心力衰竭的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震华 顾燕 许左隽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 :比较培哚普利与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培哚普利组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67a±s10a)应用培哚普利 4mg ,po ,qd .贝那普利组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71a± 9a)应用贝那普利 10mg ... 目的 :比较培哚普利与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培哚普利组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67a±s10a)应用培哚普利 4mg ,po ,qd .贝那普利组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71a± 9a)应用贝那普利 10mg ,po ,qd。 2组疗程均为 4wk。结果 :培哚普利组抗心力衰竭有效率为 82 % ,贝那普利组抗心力衰竭有效率为 80 %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2药均有减轻心肌缺血、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作用。 2组副作用均轻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药物疗法 培哚普利 贝那普利
下载PDF
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降低血液粘度和抗血小板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震华 朱文敏 +2 位作者 许左隽 顾燕 胡余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7-348,共2页
目的:比较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病人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凝系统的作用。方法:噻氯匹定(0 .25 g , po,bid) 治疗44 例病人。阿司匹林(50 mg , po,bid) 治疗45 例病人。均连续用药4 wk... 目的:比较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病人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凝系统的作用。方法:噻氯匹定(0 .25 g , po,bid) 治疗44 例病人。阿司匹林(50 mg , po,bid) 治疗45 例病人。均连续用药4 wk 。结果:2 组均有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和凝血酶原时间等作用。组间比较:P> 0 .05 。结论:2 药均有降低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抑制凝血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氯匹定 阿司匹林 冠状动脉疾病 血液粘度
下载PDF
喀沪两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流行病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靖超 吾麦尔江.克力木 +6 位作者 买买提艾力.图尔孙 殷兆芳 许左隽 范例 卓杨 尹萍 孙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2期83-86,166,共5页
目的 比较喀什地区和上海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治疗方案差异,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心... 目的 比较喀什地区和上海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治疗方案差异,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9例,随访时间6个月,对比两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文化水平、收入、到院时间、Killip心功能分级、治疗方案及预后、随访心超情况。结果喀什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年龄小于上海,男性患者比例高于上海(P〈0.01)。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低于上海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长于上海患者(P〈0.01)。喀什患者B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率低于上海(P〈0.05),再灌注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均明显低于上海患者(P〈0.01)。半年后随访,喀什地区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者明显多于上海(P〈0.05)。结论喀沪两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分布上存在差异,喀什地区B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率及再灌注率、PCI率较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多,需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以提高当地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民族 再灌注治疗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的心理障碍以及Deanxit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菊贤 吴士尧 +1 位作者 严毓勤 许左隽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心理障碍 就诊 心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躯体症状 治疗 气急 常见 人中 胃肠系统
下载PDF
丹蒌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范例 汤政德 许左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5期695-698,共4页
目的研究丹蒌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心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50%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组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常规药物治疗加丹蒌片治疗,对照组仅为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根据观察指标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丹蒌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心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50%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组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常规药物治疗加丹蒌片治疗,对照组仅为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根据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F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患者自评运动耐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01),VSAQ问卷评估患者运动耐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方证对应治疗症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蒌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丹篓片 左室射血分数 运动耐量评分
下载PDF
老年人左房内径对房颤复律及窦律维持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盛净 王健 +3 位作者 王曹峰 成静 许左隽 蔡文玮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9年第6期343-344,391,共3页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老年房颤(Af)复律及以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与左心房内径(LA)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67例老年慢性阵发性Af患者,经心动超声图检测后,根据左房内径分成两组。A组30例:LA〈40mm;(29.7—39.8)(37.42±2.5...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老年房颤(Af)复律及以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与左心房内径(LA)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67例老年慢性阵发性Af患者,经心动超声图检测后,根据左房内径分成两组。A组30例:LA〈40mm;(29.7—39.8)(37.42±2.58)mm;B组37例:LA≥40mm;(40.8±52.7)(45.89±2.87)mm。观察2年,其主要终点为Af复发。结果Af颤的转复律,A组为95.42%,B组为73.17%沪〈0.01);窦性心律维持率,A组为61.52%,B组为50.14%沪〈0.01)。结论老年人左心房内径的大小与Af复律的成功率密切相关,并能根据左心房内径的大小来估计Af复发的危险性大小,从而指导Af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胺碘酮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性 心率
下载PDF
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比较——附61例报告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震华 顾燕 +1 位作者 许左隽 朱文敏 《新医学》 1999年第8期449-450,共2页
目的 :比较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调整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辛伐他汀组 ( 3 1例 ,10 mg,每日 1次 )和普伐他汀组 ( 3 0例 ,10 mg,每日 1次 )均连续服药 4周。结果 :两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升高 HDL -C的疗效分别为 90 %和 90 %... 目的 :比较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调整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辛伐他汀组 ( 3 1例 ,10 mg,每日 1次 )和普伐他汀组 ( 3 0例 ,10 mg,每日 1次 )均连续服药 4周。结果 :两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升高 HDL -C的疗效分别为 90 %和 90 % ,88%和 78% ,63 %和 73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高脂血症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及FT3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薛超 卞玲 +4 位作者 王长谦 解玉水 许左隽 陈启稚 殷兆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情况及游离甲状腺素(FT3)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4年期间入住我院,经冠脉造影证实的238名冠心病患者,分析其甲状腺功能情况;在排除甲亢、亚临床甲亢,甲状腺功能(甲减)、亚...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情况及游离甲状腺素(FT3)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4年期间入住我院,经冠脉造影证实的238名冠心病患者,分析其甲状腺功能情况;在排除甲亢、亚临床甲亢,甲状腺功能(甲减)、亚临床甲减后,其余217例患者根据FT3水平被分为正常FT3组(192例)和低FT3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和冠脉造影结果。结果:(1)238名患者中甲亢2例(0.84%),甲减11例(4.62%),亚临床甲亢3例(1.26%),亚临床甲减5例(2.10%),低T3综合征25例(10.50%);(2)与正常FT3组比较,低FT3组患者总胆固醇[TC ,(4.14±1.59) mmol/L比(7.33±1.72) mmol/L]、载脂蛋白 E [ApoE ,(3.91±0.98) mmol/L比(4.55±1.52) mmol/L]、肌酐[Cr ,(97.99±30.85)μmol/L比(116.64±43.20)μmol/L]、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 ,140(62-462) pg/ml比739(304-4922) pg/m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3)冠心病患者中FT3降低的患者合并三支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 FT3组(76.0%比40.1%, P<0.01)。结论:低游离甲状腺素综合征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降低的患者更容易多支血管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