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和尿液的代谢组学分析
1
作者 宋佳婷 陈建敏 +4 位作者 王柯文 黄蓝莹 徐森明 桂裕昌 许建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085-5090,共6页
背景:创伤性脊髓损伤在临床上主要依赖于量表评估与影像学检查,但对于损伤程度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局限性,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生物标志物筛选,对于估计病变范围、损伤与恢复程度以及开发新疗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使用代谢组学技术来... 背景:创伤性脊髓损伤在临床上主要依赖于量表评估与影像学检查,但对于损伤程度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局限性,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生物标志物筛选,对于估计病变范围、损伤与恢复程度以及开发新疗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使用代谢组学技术来表征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代谢特征,探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失调的代谢途径。方法:收集20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观察组)和1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的血清和尿液样本,进行代谢物分析,然后利用多元变量统计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MetaboAnalyst软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应用logistic回归构建生物标志物组合模型,并分析其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的关系。结果与结论:两组受试者的血清和尿液中分别检测出160种和73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脂质代谢出现明显的紊乱,包括鞘脂类、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识别出他索沙坦和葫芦素糖苷这组生物标志物,并且二者构成的代谢物组合在血清和尿液中的水平与ASIA分级存在相关性。由此可见,代谢组学技术为进一步理解创伤性脊髓损伤病理机制、筛选治疗靶点提供帮助。识别出的代谢生物标志物组合可能为评估创伤性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髓损伤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差异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miRNA-mRNA调控网络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淑慧 杨晔 +1 位作者 江杨洋 许建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143-3150,共8页
背景:miRNA-mRNA调控网络在各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靶点,并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加以动物实验验证。方法:从GEO数据库筛选... 背景:miRNA-mRNA调控网络在各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靶点,并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加以动物实验验证。方法:从GEO数据库筛选神经源性膀胱的差异基因,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分析,并通过Cytoscape和ROC曲线筛选关键基因,最终通过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对关键基因进行RT-PCR验证。结果与结论:①共筛选出188个神经源性膀胱的差异基因,GO及KEGG分析发现其主要在炎症反应、Cytokine-cytokine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方面显著富集;通过Cytoscape及ROC曲线结果筛选出miR-147-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miR-362-5p-Scn9a 2个关键调控网络;②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中miR-147、miR-362-5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量上调,Scn9a基因下调;③结果提示,miR-147-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iR-362-5p-Scn9a作为炎症、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有望成为诊断和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生物信息学 GEO数据库 差异基因 调控网络 miRNA-mRNA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咖啡酸苯乙酯治疗脊髓损伤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柯文 陈建敏 +3 位作者 李筱璐 桂裕昌 唐云 许建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99-806,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咖啡酸苯乙酯(CAPE)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主要机制并行实验验证。方法: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SEA、STITCH和TargetNet数据库获取CAPE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Malacards、DrugBank、CTD及TTD数据库获...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咖啡酸苯乙酯(CAPE)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主要机制并行实验验证。方法: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SEA、STITCH和TargetNet数据库获取CAPE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Malacards、DrugBank、CTD及TTD数据库获取SCI相关基因。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获取交集基因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靶点,R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GO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富集结果进行可视化,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APE低剂量组、CAPE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SCI大鼠模型,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结构及神经元,RT-qPCR法验证CAPE干预后大鼠脊髓组织核心靶点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48个CAPE治疗SCI的预测作用靶点,EGFR、JUN、ESR1、MMP9、PTGS2为核心靶点。GO分析和KEGG分析显示,CAPE治疗SCI可能与雌激素、HIF-1、VEGF和IL-17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表明CAPE与EGFR、JUN、ESR1、MMP9、PTGS2蛋白均有较好的结合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CAPE干预明显提高SCI大鼠BBB评分,减轻SCI大鼠脊髓组织的结构破坏以及神经元损伤。与模型组相比,CAPE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JUN、MMP9、PTGS2、EGFRmRNA表达水平降低,ESR1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CAPE可能通过下调EGFR、JUN、MMP9和PTGS2基因表达及上调ESR1基因表达,调控雌激素、HIF-1、VEGF和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SCI后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苯乙酯 脊髓损伤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医学人文教育在康复临床及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姚红芳 许建文 张莉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康复医学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预防、评定和治疗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学科,其目标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人的整体功能。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医学人文与医疗技术是并驾齐驱的。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对... 康复医学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预防、评定和治疗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学科,其目标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人的整体功能。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医学人文与医疗技术是并驾齐驱的。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强化人文精神,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对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和意义重大。带教老师良好的示范和指引,对于实习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重要指导和促进作用。通过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加强,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关心、尊重、同情和理解患者,以仁爱之心服务患者,只有这样才能把未来的医生培养成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教育 临床教学 康复医疗 医德教育 能力培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的筛选及验证
5
作者 刘付春 李筱璐 +3 位作者 刘青青 桂裕昌 张寅炜 许建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94-702,共9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肌肉萎缩的关键靶点,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关键调控网络在SCI后肌肉萎缩中的表达变化,为SCI后肌肉萎缩发病机制及治疗寻求新的研究方向。方法...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肌肉萎缩的关键靶点,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关键调控网络在SCI后肌肉萎缩中的表达变化,为SCI后肌肉萎缩发病机制及治疗寻求新的研究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21497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WGCNA处理,再结合在线预测数据库筛选出关键mRNA,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mRNA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挑选出关键调控基因,然后采用RT‑qPCR进行验证。结果:(1)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405个,结合WGCNA和在线数据库预测,共得到30个关键mRNA;(2)GO、KEGG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在神经元的再生、保护、信号传递等功能及HIF信号通路、PD‑L1表达和PD‑1检查点通路显著富集;(3)筛选出4个(LINC00410/miR‑17‑5p/KCNK10、LINC00410/miR‑17‑5p/PCDHA3、LINC00410/miR‑20b‑5p/KCNK10、LINC00410/miR‑20b‑5p/PCDHA3)关键调控网络;(4)RT‑qPCR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模鼠miR‑17‑5p、miR‑20b‑5p表达上升,KCNK10、PCDHA3表达下降。结论:miR‑17‑5p、miR‑20b‑5p、KCNK10、PCDHA3在神经元的再生、保护、信号传递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有望成为SCI后肌肉萎缩诊疗及康复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肌肉萎缩 生物信息学 lncRNA‑miRNA‑mRNA WGCNA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3 位作者 黄有荣 李寿斌 陈锋 贺启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规律。[方法]分析2000~2005年住院的536例凸起型及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凸起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破裂型手术治疗疗...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规律。[方法]分析2000~2005年住院的536例凸起型及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凸起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破裂型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破裂型腰腿痛多呈突然加剧(P<0.01),疼痛分级多为重度疼痛(P<0.01);破裂型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破裂型与凸起型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也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凸起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疼痛程度较轻、根性损害较少,非手术治疗疗效好;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种疼痛因素并存,腰腿痛症状较重,首选手术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型治疗 手术治疗 腰腿痛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7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3 位作者 黄荣 雷龙鸣 陈锋 黄民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0年1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60岁以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0年1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60岁以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予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方法治疗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57例获2~7年随访,平均随访3.5年,三组患者治疗前JOA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及随访时中医组与西医组患者JOA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医组或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间JOA分值以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结论]对于无急诊手术指征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积极治疗并存内科疾病的同时,选择合理的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但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比较,疗效更持久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症 退变性 老年 非手术/保守/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3 位作者 杨光 黄民锋 李智斐 张家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745-1747,共3页
[目的]评价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方法]对93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外用组(以下称中药组)、腰部垫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组(以下称垫枕组)、功能锻炼配... [目的]评价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方法]对93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外用组(以下称中药组)、腰部垫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组(以下称垫枕组)、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组(以下称功能锻炼组),观察不同中医药疗法对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结果]随访14~39个月,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及中药组纠正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垫枕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有患者出现迟发性临床症状,垫枕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及中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有助于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矫正,并对骨折的初始稳定性有良好的重建作用,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从而改善其功能,减少迟发性临床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非手术/中医药疗法 矫正
下载PDF
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许建文 韦贵康 +7 位作者 钟远鸣 尹利军 周宾宾 韦玉兰 李智斐 宋泉生 胡兵 冀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24-729,共6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模型。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遵循组间民族、性别及年龄等相匹配原则筛选180例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模型。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遵循组间民族、性别及年龄等相匹配原则筛选180例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血瘀证组,每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抽取受试者外周血的血清样本,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并绘制蛋白质质谱图,随后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识别蛋白峰信息,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诊断模型,并通过双盲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及通过ExPASy数据库对相关差异蛋白进行蛋白检索。结果与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血瘀证及健康者各组之间找到11个蛋白质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个蛋白质呈高表达、9个蛋白质呈低表达;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血清学诊断模型并验证,其敏感性为86.667%,特异性为94.167%,阳性预测值为88.136%。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种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由11个差异蛋白组成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证型 血瘀证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芯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在腰椎不稳症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许建文 陈锋 +5 位作者 李寿斌 何元诚 黄民锋 廖康兴 邹冬青 韦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33-835,共3页
目的 :观察GSS对腰椎节段性不稳的固定及治疗效果。方法 :2 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9月 ,对 2 5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 ,男 9例 ,女 16例 ,运用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 ,随访 6~ 18个月 (平均 ... 目的 :观察GSS对腰椎节段性不稳的固定及治疗效果。方法 :2 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9月 ,对 2 5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 ,男 9例 ,女 16例 ,运用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 ,随访 6~ 18个月 (平均 15 7个月 )。结果 :术前JOA评分平均 4 48分的 2 5例患者 ,随访时 14 5分 (P <0 0 1) ,术后 14个月内动态X线检查显示GSS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 10 0 % ,融合节段稳定 ,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 96 0 %。结论 :后路运用GSS行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对腰椎不稳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S 腰椎不稳症 治疗
下载PDF
材料成型实验教学中心教学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建文 刘斌 +1 位作者 顾永华 沈剑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69,共3页
材料成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等特点,采用系统化、模块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结合各专业学生特点以及实验课程性质,实行多元化化的实验考核方法以及开放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 材料成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等特点,采用系统化、模块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结合各专业学生特点以及实验课程性质,实行多元化化的实验考核方法以及开放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出"工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 实验教学 管理模式 “工学”一体化 工程素质培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建文 王继元 +2 位作者 堵文斌 陈韶辉 杨爱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9-123,共5页
通过煤炭液化生产液体燃料油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需求,是解决石油资源不足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综述了国内外煤直接液化工艺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煤直接液化技术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直接液化 工艺 催化剂
下载PDF
筋骨伤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建文 李桂文 +2 位作者 李寿斌 陈锋 黄民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 :评价筋骨伤胶囊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安全性及运用注意事项。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辨证为血瘀型患者 12 0例 ,用筋骨伤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及非药物进行比较治疗。结果 :筋骨伤胶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在自觉... 目的 :评价筋骨伤胶囊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安全性及运用注意事项。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辨证为血瘀型患者 12 0例 ,用筋骨伤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及非药物进行比较治疗。结果 :筋骨伤胶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在自觉症状、日常生活动作及临床检查分值变化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筋骨伤胶囊无毒副作用 ,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伤胶囊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 疗效 毒副作用
下载PDF
三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4 位作者 韦明 黄民锋 朱少廷 杨光 罗世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33-1735,共3页
目的:评价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中药内服外敷腰背药熨疗法(以下称中药组)、腰背部垫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药熨疗法(以下称垫枕组)、功能锻炼配合中药... 目的:评价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中药内服外敷腰背药熨疗法(以下称中药组)、腰背部垫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药熨疗法(以下称垫枕组)、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药熨疗法(以下称功能锻炼组)归类,总结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结果:随访36个月~9年,各组均有患者出现迟发性临床症状,垫枕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及中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及中药组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肯定,功能锻炼疗法可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改善运动节段的功能,减少迟发性临床症状的发生,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二氧化钛在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建文 王继元 +1 位作者 陈韶辉 庞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24,26,共5页
TiO2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成为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TiO2在催化氧化、光催化剂、固体酸、烟气脱硝、催化加氢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TiO2在催化领域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催化氧化 光催化 固体酸 烟气脱硝 催化加氢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蛋白质组学变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建文 胡兵 尹利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1期7763-7766,共4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目的:全面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蛋白质组学相关的研究。方法:检索万方、清华同方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2001-01/2010-12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中医证型、蛋白...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目的:全面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蛋白质组学相关的研究。方法:检索万方、清华同方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2001-01/2010-12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中医证型、蛋白质组学、腰椎间盘突出症",英文检索词为"syndrome typ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otcomics,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protrusion"。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及蛋白质组学、中医分型与中医药3者关联的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计算机检索得到361篇文献,中文79篇,英文282篇,阅读标题与摘要进行筛选,排除与此文无关的文献。对29个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认为,部分疾病的中医分型与血清蛋白质组学有关,机体某些特异性标志蛋白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医血瘀证、湿热证、寒湿证等证型的关联性得到了部分实验及临床的验证,但缺乏蛋白质组学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型 辨证论治 蛋白质组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广西壮族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与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及部分危险因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7 位作者 陈晶 欧伦 谢伟星 尹利军 张家立 杨光 韦家鼎 李桂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823-1825,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及部分危险因素与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筛选符合既定相关标准的广西壮族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分为血瘀证组30例与非血瘀证组58例,进行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检测,并...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及部分危险因素与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筛选符合既定相关标准的广西壮族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分为血瘀证组30例与非血瘀证组58例,进行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观测患者的腰椎负荷强度等指标,观察部分危险因素以及部分危险因素和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的关联性。[结果]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For-ward(LR)法分析显示广西壮族重度腰椎负荷强度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轻中度腰椎负荷强度者的3.911倍(95%CI:1.334~1.872)(P<0.05),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重度腰椎负荷强度的累积暴露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其中某单一因素的18.425倍(95%CI:1.767~3.693)(P<0.01)。[结论]重度腰椎负荷强度很可能是广西壮族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TGF-β1基因-509位点CT基因型与重度腰椎负荷强度累积暴露更易发生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证型 危险因素 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广西壮族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关联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建文 谢伟星 +3 位作者 钟远鸣 陈晶 黄小琪 尹利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6577-6580,共4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广西壮族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分为血瘀证组30例与非血瘀证组58例,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观察中医证型与SN...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广西壮族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分为血瘀证组30例与非血瘀证组58例,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观察中医证型与SNP的关联性。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800位点基因型在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位点基因型在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间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位点TT基因型相比,携带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位点CT基因型者患血瘀证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证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5 位作者 翼晶 李智斐 陈文福 苏洁寒 黄增超 李桂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524-4527,共4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临床以血瘀证多见,但目前仍缺少理想的防治手段。既往研究已报道了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汉族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及椎间盘退变与转化生长...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临床以血瘀证多见,但目前仍缺少理想的防治手段。既往研究已报道了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汉族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及椎间盘退变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08-01/2009-12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共60例,同期相匹配的非血瘀证患者60例,均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检测,并观测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等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Forward(LR)法分析椎间盘退变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的关联性。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根据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结果与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基因型者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较CC和TT基因型高,血瘀证组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比非血瘀证患者更严重(P<0.05)。重度椎间盘退变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轻中度椎间盘退变者的1.818倍(OR=1.818,95%CI:1.275~2.931,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重度椎间盘退变的累积暴露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其中某单一因素的2.038倍(OR=2.038,95%CI:1.379~3.423,P<0.05)。实验结果提示重度椎间盘退变很可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携带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CT基因型的患者在引发椎间盘退变加重相关因素的作用下,患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瘀证 椎间盘退变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 关联研究
下载PDF
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预防胸腰椎骨折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建文 尹利军 +5 位作者 韦家鼎 伍亮 陈静 马显生 冀晶 胡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比较太极拳结合药膳饮食、太极拳结合药膳饮食及西药、西药、健康教育等不同干预方案预防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发生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索适合社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预防策略。方法筛选100例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分为传统组(... 目的比较太极拳结合药膳饮食、太极拳结合药膳饮食及西药、西药、健康教育等不同干预方案预防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发生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索适合社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预防策略。方法筛选100例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分为传统组(太极拳+膳食)、综合组(太极拳+膳食+西药)、西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共4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案,其中传统组指导药膳饮食及太极拳运动,综合组指导药膳饮食及太极拳运动并口服钙尔奇D3片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西药组口服钙尔奇D3片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空白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指导,观测并比较各组椎体骨折发生情况、VAS骨痛评分改变及跌倒发生等情况。结果干预后综合组新发椎体骨折数较少、对照组新发椎体骨折数较多,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后VAS骨痛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三组干预后VAS骨痛评分均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组、综合组及西药组干预前后VAS骨痛评分差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传统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与传统组及西药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期间综合组的跌倒次数最少、空白对照组的跌倒次数最多,但四组组间跌倒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太极拳结合药膳饮食及西药干预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能够有效降低VAS骨痛评分、减少跌倒次数及新发骨折。但在高危人群跌倒次数及新发骨折方面与太极拳结合药膳饮食干预、西药干预及健康教育等比较未见显著差别,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社区预防 中西医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