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许文亮 武越 +3 位作者 惠波 张纯全 邵一兵 王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487例,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7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487例,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7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NSTEACS亚组)249例及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STEMI亚组)165例。162例冠状动脉造影已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649例患者接受血常规、血生化和高敏C反应蛋白等检查,冠心病组患者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结果:MPV于冠心病组[(10.16±1.15)fL]及其NSTEACS亚组[(10.15±1.21)fL]和STEMI亚组[10.34±1.03)fL]高于对照组[(9.75±1.10)fL];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9.81±1.11)fL];血小板压积于冠心病组[(0.30±0.32)%]及其NSTEACS亚组[(0.32±0.35)%]和STEMI亚组[(0.25±0.20)%]低于对照组[(0.33±0.37)%],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低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0.33±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和冠脉病变积分与MPV呈显著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PV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MPV相关的是高敏C反应蛋白、冠脉病变积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冠心病及NSTEACS和STEMI患者MPV显著升高,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冠脉病变积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PV的升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 冠脉病变积分 高敏C反应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文亮 丁华民 +3 位作者 杨璇 张纯全 刘玉昊 王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合并代谢综合征(MS)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88例,根据诊断分为MS组154例和非MS组134例。测定入院时MPV、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 目的研究合并代谢综合征(MS)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88例,根据诊断分为MS组154例和非MS组134例。测定入院时MPV、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非MS组比较,MS组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S组患者MPV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I)、hs-CRP和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P<0.05,P<0.01),与HDL-C和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S组MPV与hs-CRP、HOMA-RI显著独立正相关,与脂联素和HDL-C显著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合并MS的老年冠心病患者MPV显著升高,与hs-CRP、HOMA-RI、脂联素及HDL-C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代谢疾病 血小板 冠状血管造影术 C反应蛋白质 脂联素 胆固醇 HDL 胰岛素抗药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胆固醇与内皮素-1 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相关性研究──附56例报告 被引量:25
3
作者 许文亮 郭新贵 +2 位作者 徐延路 林宪如 何涛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0-331,355,共3页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血浆胆固醇与内皮素 1、C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及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 (solubleP selectin ,sP selectin)的关系。方法 :检测5 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血浆胆固醇与内皮素 1、C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及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 (solubleP selectin ,sP selectin)的关系。方法 :检测5 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ACS)、 2 3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chronicstableangina ,CSA)患者和对照组 10名正常人血浆总胆固醇、LDL C、内皮素 1、CRP和血小板sP selectin水平。结果 :ACS组血浆内皮素 1[(5 2± 10 )ng/L]、CRP水平 [(2 0± 9)mg/L]与CSA组 [(4 3± 4 )ng/L ,(13± 5 )mg/L]和正常对照组 [(36± 10 )ng/L ,(8± 2 )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1。血浆sP selectin水平ACS组 [(15 9± 5 8) μg/L]与CSA组 [(12 9± 1 9) μg/L]比较、CSA组与正常对照组[(6 7± 2 9) μg/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1。ACS组血浆总胆固醇、LDL C分别与内皮素 1、CRP、sP selectin呈正相关 [(r=0 2 9,P <0 0 5 ;r=0 5 6 ,P <0 0 1) ,(r=0 4 9,r =0 5 0 ,均为P<0 0 1) ,(r=0 30 ,P <0 0 5 ;r=0 5 4 ,P <0 0 1) ];CSA组血浆LDL C与CRP呈正相关 (r =0 4 7,P <0 0 5 )。结论 :ACS患者的血浆胆固醇可能有加重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胆固醇 内皮素-1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可溶性P选择素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SOD模型化合物对水稻幼苗抗寒性影响机理初探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文亮 扶惠华 +1 位作者 田廷 李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3,共3页
用一定浓度范围(2.5~5.0mg/L)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Superoxdedismutasemodelcompound,SODMC)以浸种和喷洒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水稻幼苗,以幼苗二叶一心期为低温胁迫期,结果表明处理能够维持低温胁迫后水稻幼苗体内较高的... 用一定浓度范围(2.5~5.0mg/L)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Superoxdedismutasemodelcompound,SODMC)以浸种和喷洒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水稻幼苗,以幼苗二叶一心期为低温胁迫期,结果表明处理能够维持低温胁迫后水稻幼苗体内较高的SOD活性,较低的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显示SODMC处理对低温胁迫苗的保护作用,然而稍高浓度(7.5mg/L)的SODMC处理则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苗 抗寒性 SODMC SOD模型化合物
下载PDF
一类新的编码PRPs基因的分离及其在棉花纤维等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许文亮 黄耿青 +2 位作者 王秀兰 汪虹 李学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9-517,共9页
富含脯氨酸的细胞壁蛋白(proline-rich proteins,PRPs)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它们在建造围绕特定细胞类型的细胞壁结构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棉花的cDNA文库中分离了5个编码富含脯氨酸的细胞壁蛋白质基因,这5个基因推断的氨基酸序列最普遍... 富含脯氨酸的细胞壁蛋白(proline-rich proteins,PRPs)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它们在建造围绕特定细胞类型的细胞壁结构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棉花的cDNA文库中分离了5个编码富含脯氨酸的细胞壁蛋白质基因,这5个基因推断的氨基酸序列最普遍的特点就是脯氨酸含量非常高.根据氨基酸组成、富含脯氨酸的重复单元和结构域组织的特点,将这5个蛋白质分成2个亚类:一类(包括GhPRP3-6)与典型的PRPs结构相似,由N端疏水区(或信号肽)与不同富含脯氨酸的重复序列组成;另一类(GhPRPL)与典型的PRPs结构不同,这个蛋白质的N端为亲水序列,GhPRPL在靠近C端有8个5肽(类似PPKKE)的重复基序,与典型PRPs所含有的重复序列PPVYK非常相似.实时RT-PCR(Real-time RT-PCR)分析表明,GhPRP3和GhPRP5在10dpa纤维中特异表达,而GhPRPL在子叶中优势表达.GhPRP4和GhPRP6在所分析的组织中都有表达,GhPRP4mRNA在下胚轴中最丰富,在花药中次之,而GhPRP6在10dpa纤维中表达最强,在10dpa胚珠中次之.此外,GhPRP3,GhPRP5基因表达受纤维发育调节,表明它们可能在棉纤维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脯氨酸蛋白 基因表达 棉花 基因分离
下载PDF
SODMC对水稻幼苗抗寒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文亮 李娟 +1 位作者 扶惠华 田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8-221,226,共5页
以"早稻921"为实验材料,用一定浓度的SODMC(SuperoxideDismutaseModelCom-pound)(2.5mg/L)以浸种和喷洒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水稻,研究SODMC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C处理能维持低温胁迫后水稻幼苗体内较高的SOD活性... 以"早稻921"为实验材料,用一定浓度的SODMC(SuperoxideDismutaseModelCom-pound)(2.5mg/L)以浸种和喷洒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水稻,研究SODMC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C处理能维持低温胁迫后水稻幼苗体内较高的SOD活性和Vc含量;SODMC处理能减轻低温胁迫造成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电解质渗漏;SODMC处理能提高某些抗氧化同工酶的活性,使这些同工酶在低温胁迫后恢复时仍保持很高的活性,从而增强相应基因的表达,进而抵抗低温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MC 水稻幼苗 抗寒性 细胞膜结构 抗冷力 膜脂过氧化 抗氧化同工酶 低温胁迫
下载PDF
SODMC对低温胁迫后水稻幼苗SOD,POD同工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许文亮 李娟 +1 位作者 田廷 扶惠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86,共3页
用一定浓度的 (2 .5mg/L)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型 (Superoxidedismutasemodelcom pound ,SODMC)以浸种和喷洒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水稻 ,以幼苗二叶一心期为低温胁迫期 ,结果表明 :处理对SOD、POD同工酶主要谱带数无影响 ,但提高了某些同... 用一定浓度的 (2 .5mg/L)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型 (Superoxidedismutasemodelcom pound ,SODMC)以浸种和喷洒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水稻 ,以幼苗二叶一心期为低温胁迫期 ,结果表明 :处理对SOD、POD同工酶主要谱带数无影响 ,但提高了某些同工酶的活性 ,使这些同工酶冷胁迫后恢复时仍保持高活力 .推测处理可使相应的基因开始表达 ,合成相关酶及蛋白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抗寒性 SODMC 低温胁迫 SOD POD 同工酶谱 超氧化物岐化酶模型化合型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许文亮 李敬华 +2 位作者 张纯全 邵一兵 王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观测7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8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和其他临床生化指标,分析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内...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观测7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8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和其他临床生化指标,分析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内脏脂肪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没有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与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I)显著正相关,与甘油三酯显著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体重指数是血清内脏脂肪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体重指数是其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素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指数 体重指数
下载PDF
两个棉花HyPRP基因的分子鉴定与初步表达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许文亮 黄耿青 +3 位作者 王秀兰 邰付菊 汪虹 李学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46-1153,共8页
从棉花胚珠和纤维cDNA文库中分离了2个编码杂合的富含脯氨酸的细胞壁蛋白(hybrid proline-rich protein,HyPRP)基因,命名为GhHyPRP1和GhHyPRP2,其编码蛋白分别含有327和137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二者都含有:N-端信号肽区、富含... 从棉花胚珠和纤维cDNA文库中分离了2个编码杂合的富含脯氨酸的细胞壁蛋白(hybrid proline-rich protein,HyPRP)基因,命名为GhHyPRP1和GhHyPRP2,其编码蛋白分别含有327和137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二者都含有:N-端信号肽区、富含脯氨酸结构域、C-端含有特定排列顺序和数目的半胱氨酸结构域。根据蛋白质结构域组成特点及与其他多结构域的富含脯氨酸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将GhHyPRP1归为HyPRP A类蛋白质,将GhHyPRP2归为HyPRP B类蛋白质。RT-PCR分析显示GhHyPRP1在幼苗下胚轴中大量表达,而GhHyPRP2在胚珠中优势表达,暗示这2个基因可能分别在棉花不同组织发育中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杂合脯氨酸蛋白质(HyPRP) 基因与蛋白质结构 基因表达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许文亮 惠波 +3 位作者 武越 张纯全 刘玉昊 王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研究血糖和血脂等对合并2型糖尿病(DM)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等确诊的无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非DM组)115例,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DM组)183例,测定外周血MPV等血小板参数和其他常规实验室指标,分... 目的:研究血糖和血脂等对合并2型糖尿病(DM)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等确诊的无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非DM组)115例,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DM组)183例,测定外周血MPV等血小板参数和其他常规实验室指标,分析合并DM冠心病患者MPV的变化及血糖和血脂等对MPV的影响。结果:MPV于DM组显著高于非DM组[(10.30±0.88)vs.(10.04±1.03)fL,P<0.05];DM组患者各亚组间比较,肥胖亚组显著高于非肥胖亚组[(10.51±0.77)vs.(10.21±0.91)fL,P<0.05],既往DM亚组显著高于新诊断DM亚组[(10.41±0.88)vs.(10.14±0.85)fL,P<0.05],HbA1c高值(HbA1c≥7%)亚组显著高于HbA1c低值(HbA1c<7%)亚组[(10.47±0.76)vs.(10.16±0.94)fL,P<0.05];MPV分别与体质量指数(BMI)(r=0.149,P=0.044)、空腹血糖(FBG)(r=0.191,P=0.009)、HbA1c(r=0.189,P=0.01)、hs-CRP(r=0.146,P=0.048)和白细胞计数(WBC)(r=0.169,P=0.022)显著正相关,与HDL-C显著负相关(r=-0.143,P=0.05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MPV有独立影响的因素是HDL-C、HbA1c、hs-CRP和FBG(均P<0.05)。结论:DM冠心病患者MPV进一步升高,MPV的升高与HDL-C、HbA1c、hs-CRP和FBG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下载PDF
蓝藻信号传导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文亮 刘永定 +2 位作者 张承才 宋立荣 陈雯莉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41,共6页
对编码蓝藻二元系统和真核型蛋白质激酶(STPK)的基因研究做一综述,并对它们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模式进行了讨论 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原核生物,它们重要的生态地位,不论是作为生物资源而显示对人类有利的一面,还是因为严重发... 对编码蓝藻二元系统和真核型蛋白质激酶(STPK)的基因研究做一综述,并对它们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模式进行了讨论 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原核生物,它们重要的生态地位,不论是作为生物资源而显示对人类有利的一面,还是因为严重发生的产毒水华而对人类社会有害的一面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它们发展了一系列独特的形态和生理代谢机制,使其能在各种不同生境中生长、繁殖和扩增。研究蓝藻信号传导途径为阐明其高度环境适应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信号传导系统 二元系统 真核型蛋白质激酶 形态结构 生理代谢 作用模式
下载PDF
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影像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文亮 王旭 +4 位作者 邵一兵 惠波 武越 要英杰 张纯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年第4期194-198,共5页
目的观察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影像和血流的关系。方法 163例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入院时测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例(P-LCR)等血小板... 目的观察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影像和血流的关系。方法 163例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入院时测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例(P-LCR)等血小板功能参数和血生化指标,阅读冠状动脉影像资料,评估梗死相关动脉(IRA)行PPCI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计算IRA行PPCI后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等确诊的10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STEMI患者MPV和P-LCR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10.30±0.82)fl比(9.89±0.98)fl,t=3.656,P=0.000;(27.24±6.43)%比(24.51±5.88)%,t=3.524,P=0.000]。STEMI患者各亚组间比较,MPV和P-LCR于多支病变亚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10.40±0.85)fl比(10.04±0.69)fl,t=-2.558,P=0.011;(27.96±6.64)%比(25.40±5.52)%,t=-2.319,P=0.022]。左前降支亚组显著高于回旋支亚组[(10.42±0.86)fl比(9.98±0.62)fl,P<0.05;(28.07±6.63)%比(24.48±4.76)%,P<0.05]。IRA无自发性开通亚组显著高于自发性开通亚组[(10.39±0.84)fl比(10.04±0.69)fl,t=-2.460,P=0.015;(27.83±6.61)%比(25.64±5.70)%,t=-2.082,P=0.040]。IRA行PPCI后血流未达TIMI3级亚组显著高于达TIMI3级亚组[(10.68±1.02)fl比(10.22±0.76)fl,t=2.225,P=0.003;(30.42±7.84)%比(26.61±5.95)%,t=2.393,P=0.02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PV或P-LCR是IRA行PPCI后CTFC的独立影响因素(r=0.294,P=0.001;r=0.243,P=0.004)。结论 STEMI患者血小板体积显著增加,血小板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及IRA行PPCI前后血流的受损程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文亮 郭新贵 +2 位作者 徐延路 林宪如 何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4期296-298,300,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影响及差异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 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ACS住院患者 12 3例 ,入院后测定血浆三酰甘油 ( TG)、总胆固醇 (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影响及差异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 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ACS住院患者 12 3例 ,入院后测定血浆三酰甘油 ( TG)、总胆固醇 (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白细胞介素 -6( IL -6)和 C反应蛋白 ( CRP)水平 ,然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出院时重复测定上述指标。同期测定 15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 SAP)患者和 15例健康者相同指标用于比较。结果  ( 1)ACS患者血浆 TC、L DL-C、IL -6、CRP显著高于健康者 ( P<0 .0 1) ,血浆 L DL-C、IL -6显著高于 SAP患者 ( P<0 .0 1)。 ( 2 )出院与入院时比较 ,辛伐他汀组和非辛伐他汀组血浆 IL-6、CRP显著降低 ( P<0 .0 1) ,但出院时辛伐他汀组血浆 IL-6、CRP显著低于非辛伐他汀组 ( P<0 .0 1)。 ( 3 )据入院时血浆 IL-6、CRP水平 ,把 ACS患者分别分为 IL-6、CRP高值组和低值组 ,出院与入院时比较 ,高值组和低值组血浆 IL-6、CRP均显著降低 ( P<0 .0 1,P<0 .0 1) ,但只有高值组 ,出院时辛伐他汀治疗者血浆 IL-6、CRP显著低于非辛伐他汀治疗者 ( P<0 .0 1,P<0 .0 5 )。结论  ACS患者早期辛伐他汀治疗有明显抗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辛伐他汀 血脂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文亮 徐莉 +1 位作者 王旭 邵一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195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48例和非冠心病对照73例。ACS包括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114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195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48例和非冠心病对照73例。ACS包括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114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81例,又分为合并糖尿病患者66例和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29例。测定MPV、血小板压积(PCT)等。结果与对照组[(9.59±1.40)fl]和SA组[(9.61±1.42)fl]比较,ACS组[(10.19±1.26)fl]、NSTEACS亚组[(10.12±1.35)fl]和STEMI亚组[(10.29±1.33)fl]的MPV均显著升高(均为P<0.01);与对照组(45.2%±49.9%)和SA组(49.6%±55.4%)比较,ACS组(33.1%±35.4%)及STEMI亚组(29.9%±29.8%)的PCT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合并糖尿病亚组MPV显著高于未合并糖尿病亚组[(10.48±1.29)fl比(10.05±1.23)fl,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HDL-C是MPV的独立影响因素(r=0.209,-0.191,均为P<0.01)。结论ACS患者MPV显著升高,糖尿病、血清hsCRP水平和HDL-C与MPV的升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平均血小板体积 糖尿病 高敏C反应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影像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文亮 惠波 +4 位作者 武越 张纯全 夏伟 邵一兵 王旭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及与冠脉影像的关系。方法:STEMI患者200例,测定MPV和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行心脏超声检查,阅读急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选...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及与冠脉影像的关系。方法:STEMI患者200例,测定MPV和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行心脏超声检查,阅读急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选择同期接受冠脉造影但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结果:STEMI患者MPV显著高于对照组;校正其它影响因素后,MPV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独立负相关,与冠脉病变积分呈独立正相关;MPV于冠脉多支病变亚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左前降支为梗死相关动脉亚组显著高于左回旋支亚组,梗死相关动脉无自发性开通亚组显著高于自发性开通亚组,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没有达到TIMIⅢ级血流的亚组显著高于达到TIMIⅢ级血流的亚组。结论:STEMI患者MPV显著升高,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梗死相关动脉的慢血流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平均血小板体积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 TIMI血流
原文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文亮 徐莉 +1 位作者 王旭 邵一兵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23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55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91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23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55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91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照患者的MPV、血小板压积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ACS患者包括非ST段抬高性ACS(non ST elevated ACS,NSTEACS)亚组135例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亚组95例。结果ACS组[(10.26±1.19)fLvs.(9.79±1.37)fL,P<0.05;(10.26±1.19)fL vs.(9.72±1.40)fL,P<0.05]及NSTEACS亚组[(10.19±1.24)fL vs.(9.79±1.37)fL,P<0.05;(10.19±1.24)fL vs.(9.72±1.40)fL,P<0.05]和AMI亚组[(10.35±1.11)fL vs.(9.79±1.37)fL,P<0.05;(10.35±1.11)fL vs.(9.72±1.40)fL,P<0.05]的MPV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S组[0.21(0.08)%vs.0.23(0.08)%,P<0.05;0.21(0.08)%vs.0.24(0.10)%,P<0.05]、NSTEACS亚组[0.21(0.09)%vs.0.23(0.08)%,P<0.05;0.21(0.09)%vs.0.24(0.10)%,P<0.05]及AMI亚组[0.21(0.08)%vs.0.23(0.08)%,P<0.05;0.21(0.08)%vs.0.24(0.10)%,P<0.05]的血小板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S患者MPV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75,P=0.008),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181,P=0.008),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负相关(r=-0.157,P=0.0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PV的预测因素依次是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P<0.01)。结论ACS患者MPV显著升高,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PV的升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 糖尿病 C反应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记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文亮 郭新贵 +2 位作者 徐延路 林宪如 何涛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记物的影响及差异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ACS住院患者 12 3例 ,入院后测定血浆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记物的影响及差异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ACS住院患者 12 3例 ,入院后测定血浆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C反应蛋白 (CRP)水平 ,然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出院时重复测定上述指标。同期测定 15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CAP)患者和 15名健康者作对照比较。 结果  1 ACS患者血浆TC、LDL C、IL 6、CRP显著高于健康者 (P <0 0 1) ,血浆LDL C、IL 6显著高于CAP患者 (P <0 0 1)。 2 出院与入院时比较 ,辛伐他汀组和非辛伐他汀组血浆IL 6、CRP显著降低 (P <0 0 1) ,出院时辛伐他汀组血浆IL 6、CRP也显著低于非辛伐他汀组 (P <0 0 1)。 3 据入院时血浆IL 6、CRP水平 ,把ACS患者分别分为IL 6、CRP高值组和低值组 ,出院与入院时比较 ,高值组和低值组血浆IL 6、CRP均显著降低 (P<0 0 1,P<0 0 1) ,但只有高值组 ,出院时辛伐他汀治疗者血浆IL 6、CRP显著低于非辛伐他汀治疗者 (P <0 0 1,P <0 0 5 )。 结论 ACS患者早期辛伐他汀治疗有明显抗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辛伐他汀 治疗 血脂 炎症反应标记物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蓝藻的二元信号传导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文亮 刘永定 宋立荣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二元系统是细菌中主要的信号传导途径 ,磷酸根转移介导的信号途径使细胞得以感受各种环境刺激并产生应答。组氨酸蛋白质激酶的自动磷酸化将磷酸基团传给反应调节蛋白 ,反过来作为分子开关控制不同的效应物活性。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 二元系统是细菌中主要的信号传导途径 ,磷酸根转移介导的信号途径使细胞得以感受各种环境刺激并产生应答。组氨酸蛋白质激酶的自动磷酸化将磷酸基团传给反应调节蛋白 ,反过来作为分子开关控制不同的效应物活性。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原核生物 ,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 ,它们发展了一系列独特的形态和生理代谢机制 ,使其能在各种不同生境中生长、繁殖和扩增。研究蓝藻信号传导途径为阐明其高度的环境适应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二元信号系统 功能
下载PDF
鱼腥藻7120中fecC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19
作者 许文亮 刘永定 +1 位作者 张承才 李娟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1-531,共1页
关键词 鱼腥藻7120 fecC基因 克隆 铁缺失 光合特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蓝藻真核型蛋白质激酶与信号传导
20
作者 许文亮 刘永定 李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4-548,共5页
对最近10年在蓝藻中找到大量编码Ser/Thr基因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蛋白质激酶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模式做了讨论.
关键词 蓝藻 真核型蛋白质激酶 功能 信号传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