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张馨心 刘亚清 +1 位作者 崔永辉 许春进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 (IL-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12例健...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 (IL-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1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28B、GP73及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IL-28B、GP73、T淋巴细胞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IL-28B、GP73及CD8^(+)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380、13.155、9.827、9.939、16.367、11.453,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28B、GP7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有血管浸润者血清中IL-28B、GP73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无血管浸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CD3^(+)、CD4^(+)、CD8^(+)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水平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分化程度及血管浸润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血清GP73、IL-28B水平均高于生存者,CD4^(+)/CD8^(+)指标低于生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9、2.082、9.267,P<0.05)。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IL-28B、GP73及CD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3^(+)、CD4^(+)及CD4^(+)/CD8^(+)指标下降,IL-28B、GP73及CD4^(+)/CD8^(+)水平与相关病理特征、预后具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癌 T淋巴细胞 白介素-28B 高尔基体蛋白73
下载PDF
初始维生素D、NGF与初发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性、疗效的关系
2
作者 张馨心 刘亚清 +1 位作者 崔永辉 许春进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初始维生素D、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初发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情活动性、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125例初发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级(应用改良Mayo评分评... 目的分析初始维生素D、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初发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情活动性、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125例初发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级(应用改良Mayo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分型)分为缓解期、活动期[轻度及中度(柳氮磺吡啶)、重度(美沙拉嗪肠溶片+醋酸泼尼松片)]。对比不同病情程度的初始维生素D、NG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者相关性;分析UC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初始维生素D、NGF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36.22±5.61nmol/L)、中度组(46.28±7.06nmol/L)初始维生素D低于轻度组(57.39±8.42nmol/L),重度(46.38±10.69pg/L)、中度组(39.26±8.43pg/L)NGF水平高于轻度组(30.42±6.38pg/L),重度组初始维生素D低于中度组,NGF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初始维生素D与活动期内镜下分级呈负相关(r=-0.416,P<0.05),NGF与活动期内镜下分级呈正相关(r=0.343,P<0.05)。临床疗效有效组106例(84.80%),无效组19例(15.20%),两组WBC、PLT、ESR、血红蛋白、CRP、改良Mayo评分、初始维生素D及NGF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知:WBC、PLT、ESR、血红蛋白、CRP、改良Mayo评分、初始维生素D及NGF水平是影响UC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P<0.05)。初始维生素D水平与WBC、PLT、ESR、血红蛋白、CRP、改良Mayo评分呈正相关(r=0.263、0.425、0.391、0.372、0.469,P<0.05),NGF水平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r=-0.371、-0.438、-0.522、-0.395、-0.488,P<0.05)。结论初始维生素D、NGF与初发UC病情活动性、疗效具有紧密联系,初发UC患者病情发展、规范化治疗效果欠佳可能与维生素D、NGF水平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维生素D NGF 初发溃疡性结肠炎 病情活动性 疗效
下载PDF
双导丝技术联合胰管支架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胰酶血症的影响
3
作者 翟良蕊 葛大赫 许春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 探讨双导丝技术联合胰管支架对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胰酶血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12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1例。两组均行ERCP治疗,对... 目的 探讨双导丝技术联合胰管支架对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胰酶血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12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1例。两组均行ERCP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胆管选择性插管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导丝技术联合胰管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插管成功率(95.08%,58/61)高于对照组(81.97%,50/61),观察组插管时间为(5.96±2.13)min,住院时间为(5.23±1.87)d,均短于对照组的(7.42±2.55)min、(6.17±2.40)d;观察组PEP发生率(1.64%,1/61)均低于对照组(13.1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及进食时间、出血、胆道感染及高胰酶血症、十二指肠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ERCP术中联合采用双导丝技术与胰管支架,能够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PEP的发生,缩短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为胆总管结石ERCP的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高胰酶血症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许春进 刘华 +2 位作者 陈玉龙 刘全忠 李士坤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TGF β1、ERK 1及ERK 2的表达特点和意义。 方法 选取 6 7例胃癌标本 ,常规石蜡包埋行TGF β1、ERK 1及ERK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TGF β1、ERK 1、ERK 2在胃腺癌、粘液癌和印戒细胞癌中过表达率无明显差异 ;...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TGF β1、ERK 1及ERK 2的表达特点和意义。 方法 选取 6 7例胃癌标本 ,常规石蜡包埋行TGF β1、ERK 1及ERK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TGF β1、ERK 1、ERK 2在胃腺癌、粘液癌和印戒细胞癌中过表达率无明显差异 ;Ⅲ /Ⅳ期、低分化、癌细胞浸润至深肌层或浆膜层和淋巴结转移的组织TGF β1、ERK 1、ERK 2过表达率明显高于Ⅰ /Ⅱ期、高分化、癌细胞未浸润至深肌层和淋巴结未转移组织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GF β1、ERK 1、ERK 2在胃癌中的表达密切相关。 结论 TGF β1、ERK 1和ERK 2三者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 ,可作为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春进 南君 葛大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4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比...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L-8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细胞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下载PDF
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低热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春进 张西亮 +1 位作者 周千里 陈玉龙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文拉法辛对功能性低热的疗效。方法50例功能性低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121服文拉法辛每次1片(12.5mg/片),每天3次,共8周;对照组25例,口服同等剂量的安慰剂治疗8周;应用功能性低热评定标准及汉密尔顿... 目的观察小剂量文拉法辛对功能性低热的疗效。方法50例功能性低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121服文拉法辛每次1片(12.5mg/片),每天3次,共8周;对照组25例,口服同等剂量的安慰剂治疗8周;应用功能性低热评定标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文拉法辛治疗功能性低热和抑郁症状的总有效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第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25)和92%(23/25);而对照组均为32%(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文拉法辛是治疗功能性低热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 文拉法辛 临床研究 疗效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春进 张西亮 +1 位作者 周千里 陈玉龙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6期20-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mg,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联合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7d;之后溃疡患者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共3周;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2次,d)、克拉霉素(250mg,2次,d)联合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7d;之后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同治疗组;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2%(49/52)、88.5%(46/52)、11.5%(46/50)和92.0%(6/52)、82.0%(41/50)、12.0%(6/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例费用分别为(320.5±24.5)、(370.8±27.8)元,治疗组期望成本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螺杆菌 幽门 奥美拉唑 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
下载PDF
替比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春进 南君 葛大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采用替比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比夫定联用阿德福... 目的探讨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采用替比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比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BV-DNA载量数值、HBe Ag转阴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HBV-DN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HBe Ag转阴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采用替比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提高疗效,有效起到抗病毒作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E—钙黏附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9
作者 许春进 刘华 《胃肠病学》 2002年第B1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E-钙黏附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胃癌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玉霞 许春进 陈玉龙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98-499,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7例符合FD国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研究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抗抑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7例符合FD国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研究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应用消化不良量表和生活质量指数问卷在入组时、治疗4周末、治疗10周末各调查评定1次。结果在治疗4周末、治疗10周末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消化不良症状总分(9.28±2.87;8.88±2.6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试验组(1.68±0.27;1.78±0.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应用抗抑郁药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辅助治疗 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国际诊断标准 生活质量指数 生活质量量表 不良症状 对照组 应用治疗 常规用药 抗抑郁药 周末 试验
下载PDF
CD_(44)V_6和MMP-9及P_(53)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附60例检测报告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峰 刘华 +2 位作者 许春进 陈玉龙 李继昌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CD44第6变异株(CD44V6)、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P5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CD44V6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ibo... 目的:探讨CD44第6变异株(CD44V6)、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P5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CD44V6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ibonucleicacid,mRNA)、MMP-9mRNA和P5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mRNA、MMP-9mRNA、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63%、65%,CD44V6mRNA、MMP-9mRNA、P53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2%、92%、90%,均明显高于阴性者的38%、32%、33%,P<0.05;同时有2个以上指标表达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0%,明显高于1个指标表达者(20%)和3个指标均不表达者(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mRNA、MMP-9mRNA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密切相关,对分析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MMP-9 P53 胃癌 淋巴结转移 检测 CD44第6变异株 金属基质蛋白酶-9
下载PDF
IL-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殷卫兵 蔡力力 +1 位作者 许春进 赵俊岭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0-691,共2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白细胞介素-8(IL-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含量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56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培养上清中IL-8、G-CSF的含量,比较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和感... 目的探讨胃黏膜白细胞介素-8(IL-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含量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56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培养上清中IL-8、G-CSF的含量,比较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和感染者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异。结果56例中38例Hp感染的胃黏膜IL-8及G-CSF含量明显高于18例非Hp感染者(P<0.01),Hp根除后IL-8及G-CSF含量明显低于根除前(P<0.01)。结论Hp感染可以诱导胃黏膜炎症细胞合成和释放IL-8及G-CSF,IL-8及G-CSF可能在Hp相关胃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引起炎症反应以及进一步病理损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白细胞介素-8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低热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玉龙 许春进 韩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3-814,817,共3页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功能性低热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和安慰剂对照法 ,对 5 4例功能性低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8例 ,口服帕罗西汀每次 1片 (2 0mg 片 ) ,每天一次 ,共服 8周 ;对照组 2 6例 ,口服安慰剂每次 1片。每天一...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功能性低热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和安慰剂对照法 ,对 5 4例功能性低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8例 ,口服帕罗西汀每次 1片 (2 0mg 片 ) ,每天一次 ,共服 8周 ;对照组 2 6例 ,口服安慰剂每次 1片。每天一次 ,共服 8周 ;应用功能性低热评定标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4、 8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低热和抑郁症状的有效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在第 8周末 ,治疗组的 2 8例患者中 ,有效者分别为 2 2例 (78 6% )和 2 3例(82 1% ) ;而对照组 2 6例中 ,分别为 7例 (2 6 9% )和 8例 (3 0 8% )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13 3 5 ,χ2 =14 46,P <0 0 1)。结论 :帕罗西汀是治疗功能性低热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低热 帕罗西汀 治疗功能 安慰剂 对照组 治疗组 口服 周末 应用功能 结论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尚杰 王霞 +3 位作者 陈玉龙 刘华 许春进 李继昌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第5期501-502,510,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46例大肠癌、2 2例大肠腺瘤和 10例大肠正常组织进行SurvivinmRNA和PCNA检测 ,并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大肠癌...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46例大肠癌、2 2例大肠腺瘤和 10例大肠正常组织进行SurvivinmRNA和PCNA检测 ,并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mRNA、PCNA指数和MVD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组织 (P <0 .0 5 )。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组中 ,MVD和PCNA指数均明显高于SurvivinmRNA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 ,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SURVIVIN表达 血管生成 细胞增殖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抗抑郁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玉龙 尚杰 +3 位作者 王霞 陈长阁 刘华 许春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目的 评价路优泰治疗胆囊切除患者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 64例慢性疼痛的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剂路优泰组 3 2例和安慰剂组 3 2例 ,治疗 6周 ,应用慢性疼痛评价标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17项 )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1、2、4... 目的 评价路优泰治疗胆囊切除患者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 64例慢性疼痛的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剂路优泰组 3 2例和安慰剂组 3 2例 ,治疗 6周 ,应用慢性疼痛评价标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17项 )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1、2、4、6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路优泰组的 3 2例中有效率分别为 87.5 %和 84.4% ,而安慰剂组中的有效率分别为 2 8.1%和 3 4.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治疗 胆囊切除术 慢性疼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抗抑郁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及水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玉龙 陈长阁 +1 位作者 刘华 许春进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5期748-750,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和水负荷实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 :对 5 3例FD组行氟西汀治疗 6周。使用HAMD评分和水负荷实验对治疗前后 5 3例FD实验组以及 2 3例对照组的精神状态和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FD组治疗前后进行HAMD(2 4项 )...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和水负荷实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 :对 5 3例FD组行氟西汀治疗 6周。使用HAMD评分和水负荷实验对治疗前后 5 3例FD实验组以及 2 3例对照组的精神状态和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FD组治疗前后进行HAMD(2 4项 )评分 ,治疗有效率为 84 .91% (45 /5 3)。治疗前FD组的HAMD评分 2 9.6 8± 9.2 7显著高于对照组 4 .6 8± 2 .73,P <0 .0 1;FD组的水负荷量 10 35± 35 3ml低于对照组 2 330± 135ml,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治疗前HAMD评分 2 9.6 8± 9.2 7分明显高于治疗后 12 .4 3± 8.4 3分 ,P <0 .0 5 ;治疗前的水负荷量 10 35± 35 3ml明显低于治疗后的 2 0 10± 330ml,P <0 .0 5。结论 :对于FD患者 ,HAMD积分和水负荷实验是安全、简单、可靠的方法 ,既可反映心理因素在FD中的作用 ,又能评价当时FD患者的近端胃功能 ,为FD的抗抑郁疗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 HAMD 治疗前 对照组 功能性消化不良 评分 治疗后 影响 评估 目的
下载PDF
心理行为干预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玉霞 许春进 +1 位作者 杨帆 陈玉龙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8/2004-04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9例,男25例,女34例。受试者均能读懂或经讲解理解问卷内容且自愿接受心理干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8/2004-04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9例,男25例,女34例。受试者均能读懂或经讲解理解问卷内容且自愿接受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于入组时、干预10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由90个陈述句构成,被测者以最近1周的实际情况分4级进行回答,1为无,2为轻度,3为较重,4为严重,以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进行有关心理卫生状况的评价。以汉化的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包括34个条目,分为8个方面,既烦躁不安、冲突行为、身体角色、健康忧虑、饮食限制、社会反应、异性概念、家庭关系。每一方面得分通过转换使其值为0~100,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评估患者精神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9例,均完成问卷调查。①心理干预组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2.560~3.015,P<0.05),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与中国常模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理干预组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除强迫因子外,其余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t=2.425~3.250,P<0.05)。②心理干预组干预后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t=2.103~3.451,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精神症状;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其精神状况,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疾病 功能性/心理学 生活质量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患者生活质量 肠易激综合征 心理行为干预 心理干预治疗 症状自评量表 第一人民医院 心理卫生状况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色素染色和结扎治疗术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峰 刘华 +1 位作者 许春进 陈玉龙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1-12,15,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色素染色和结扎治疗术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胃癌可疑患者局部喷洒美蓝染色剂 ,观察着色情况并取材活检。在黏膜染色的指引下 ,对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下结扎治疗术。结果 对胃癌可疑患者 112例行美蓝染色 ...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色素染色和结扎治疗术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胃癌可疑患者局部喷洒美蓝染色剂 ,观察着色情况并取材活检。在黏膜染色的指引下 ,对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下结扎治疗术。结果 对胃癌可疑患者 112例行美蓝染色 ,99例 ( 85 .87% )病灶区域染色不均匀或出现重染色区域 ,取病理活检证实早期胃癌 2 7例。术后随访 2年 ,1例于第 3年复发 ,17例未见复发 ;6例经内镜下结扎治疗术后再度行胃癌根治术 ,手术切除标本经连续切片未发现肿瘤细胞 ,随访 3年未见复发。结论 内镜下结合黏膜色素染色和结扎治疗术不仅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性 ,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安全可靠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黏膜染色 结扎治疗术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E-钙黏附素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峰 刘华 +1 位作者 许春进 陈玉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和E 钙黏附素 (E- CD)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72例胃癌(其中复发 39例)组织中MMP- 2mRNA和E- CDmRNA的表达,并观察 2者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和E 钙黏附素 (E- CD)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72例胃癌(其中复发 39例)组织中MMP- 2mRNA和E- CDmRNA的表达,并观察 2者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MP -2mRNA和E CDmRNA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复发患者的 2种胃癌组织 (复发前手术切除标本;本次胃镜活检标本)与非复发胃癌组织标本的MMP 2mRNA和E- CDmRN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 2:P<0. 01;E CD:P<0. 05)。MMP- 2mRNA阳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E CDmRNA的阳性表达率低于MMP 2mRNA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 2者呈负相关 (r=-0. 273,P<0. 05)。结论:MMP- 2mRNA和E- CD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复发有关。检测MMP- 2mRNA和E- CDmRNA在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预后及胃癌转移复发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钙黏附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位杂交
下载PDF
香菇多糖配合化疗对肝癌患者肝功能、T细胞亚群及IL-12、sIL-2R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南君 许春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配合化疗对肝癌患者肝功能、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配合化疗对肝癌患者肝功能、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香菇多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T细胞亚群及IL-12、s IL-2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d 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比观察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IL-12、s IL-2R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CD4+、CD4+/CD8+、NK细胞、IL-1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同期对照组;而CD8+、sl L-2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配合化疗能够有效保护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化疗 肝癌 白介素-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