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剂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发掘与探讨
1
作者 洪怡 曹艳 +3 位作者 符棘玉 卢山 郭瑜婕 许汉林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探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发掘与应用。方法 从人、课程、实践的角度发掘思政的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中落到实处。结果 《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紧密结合。结论 通过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 目的 探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发掘与应用。方法 从人、课程、实践的角度发掘思政的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中落到实处。结果 《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紧密结合。结论 通过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达到全方位立体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药剂学》 思政元素
下载PDF
D3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大黄总蒽醌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许汉林 陈军 +2 位作者 邵继征 孙芸 张赤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研究D301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及其分离纯化的工艺参数。方法:以大黄总蒽醌中的代表成分大黄素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D301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适宜交换吸附条件为,药液质量浓度为0.5 g.mL-1,pH为9,... 目的:研究D301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及其分离纯化的工艺参数。方法:以大黄总蒽醌中的代表成分大黄素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D301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适宜交换吸附条件为,药液质量浓度为0.5 g.mL-1,pH为9,流速为1 BV.h-1;洗脱剂用0.10 mol.L-1盐酸、75%乙醇,解吸效果较好。结论:D301树脂交换吸附大黄总蒽醌的纯化方法可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01大孔树脂 大黄 大黄素 总蒽醌
下载PDF
姜黄素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许汉林 孙芸 +2 位作者 邵继征 熊利容 黄成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63-1365,共3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并进行理化性质初步研究。方法:选用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以单因素考察优选最佳制备工艺;观察脂质体粒径和形态特征,同时考察其贮存条件。结果:确定最佳工艺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比例为3:1,磷酸缓冲盐溶... 目的: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并进行理化性质初步研究。方法:选用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以单因素考察优选最佳制备工艺;观察脂质体粒径和形态特征,同时考察其贮存条件。结果:确定最佳工艺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比例为3:1,磷酸缓冲盐溶液的pH值为6.6,离子浓度为0.01moL·L^-1。姜黄素脂质体外观呈完整圆球形或椭圆形的球粒,粒径主要分布于140~425nm,表面电性为负,pH为(6.58±0.2),包封率为69.79%,最佳的贮存条件为3~5℃冷藏保存。结论: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方法可行,其理化性质基本稳定,为进一步研究姜黄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素脂质体 薄膜法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许汉林 孙芸 +1 位作者 邵继征 熊利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1-52,共2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脂质体制备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5种不同的方法制备脂质体,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检测波长424nm。结果乙醇注入法制备的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达73.5%。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为提高姜黄素生... 目的研究姜黄素脂质体制备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5种不同的方法制备脂质体,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检测波长424nm。结果乙醇注入法制备的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达73.5%。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为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脂质体 制备工艺
下载PDF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许汉林 付宜和 +1 位作者 高鹏 许承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24-1425,共2页
目的优选虎杖的白藜芦醇最佳提取工艺。方法①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白藜芦醇提取量为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含量,优选提取工艺条件。②以大孔树脂富集及色谱法分离、纯化白藜芦醇。结果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10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2次... 目的优选虎杖的白藜芦醇最佳提取工艺。方法①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白藜芦醇提取量为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含量,优选提取工艺条件。②以大孔树脂富集及色谱法分离、纯化白藜芦醇。结果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10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2次,1 h/次。经AB-8树脂吸附富集,硅胶柱色谱纯化,可获得高纯度的白藜芦醇产品。结论该工艺可用于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大孔树脂 硅胶柱层析
下载PDF
H102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大黄蒽醌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许汉林 熊利容 +1 位作者 陈军 张赤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研究H102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方法:以大黄素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考察H1020树脂对大黄蒽醌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结果:H1020树脂对大... 目的:研究H102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方法:以大黄素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考察H1020树脂对大黄蒽醌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结果:H1020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的适宜交换吸附条件为:药液质量浓度0.125 g·mL^-1(相当于生药材),pH 5~6,流速1 BV·h^-1(BV:柱床体积倍数);洗脱剂用75%乙醇.结论:H1020树脂吸附大黄总蒽醌的纯化方法可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大黄素 总蒽醌 H1020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SP850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许汉林 熊利容 +1 位作者 孙芸 邵继征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的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方法以白藜芦醇苷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苷的含量,选择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虎杖浓度为0.20g/mL,流速为1BV/h(BV为柱长体积倍数)... 目的研究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的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方法以白藜芦醇苷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苷的含量,选择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虎杖浓度为0.20g/mL,流速为1BV/h(BV为柱长体积倍数)时,吸附效果较好;用7.5倍量树脂体积的40%乙醇解析效果较好。结论用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可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苷 SP850树脂
下载PDF
醛类及鞣酸对软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汉林 黄成刚 吴志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醛类及鞣酸对软胶囊崩解性能的影响,探讨改善软胶囊崩解迟缓的措施。方法向软胶囊囊材中添加醛类物质及鞣酸,进行加速稳定试验,考察其崩解性能。结果微量醛类物质的增加能显著延长软胶囊的崩解时间,不同种类的醛类物质及鞣酸对... 目的研究醛类及鞣酸对软胶囊崩解性能的影响,探讨改善软胶囊崩解迟缓的措施。方法向软胶囊囊材中添加醛类物质及鞣酸,进行加速稳定试验,考察其崩解性能。结果微量醛类物质的增加能显著延长软胶囊的崩解时间,不同种类的醛类物质及鞣酸对软胶囊崩解时间影响不一,加入适量有机酸(如富马酸)有助于改善软胶囊的崩解性能。结论应对软胶囊囊材原材料及内容物中的醛类及鞣酸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软胶囊崩解时限符合药典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软胶囊 崩解时限 富马酸 鞣酸
下载PDF
不同大孔树脂吸附虎杖白藜芦醇苷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汉林 孙芸 +2 位作者 陈军 邵继征 熊利容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2期26-27,共2页
目的筛选对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具有最佳吸附和解吸作用的树脂。方法用不同的树脂对白藜芦醇苷作静态吸附,以吸附量和解吸量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的树脂。结果SP850树脂饱和吸附量可达16.12mg/g,吸附率为93.29%;以75%的乙醇为洗脱液,解吸量... 目的筛选对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具有最佳吸附和解吸作用的树脂。方法用不同的树脂对白藜芦醇苷作静态吸附,以吸附量和解吸量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的树脂。结果SP850树脂饱和吸附量可达16.12mg/g,吸附率为93.29%;以75%的乙醇为洗脱液,解吸量为10.53mg/g,解吸率为74.44%,明显优于其他树脂。结论SP850树脂对虎杖中白藜芦醇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大孔树脂 白藜芦醇苷
下载PDF
抗肝硬化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汉林 邵继征 +1 位作者 孙芸 张赤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07-808,共2页
目的:建立抗肝硬化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100A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2:18,v/v);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21℃;结果:丹参... 目的:建立抗肝硬化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100A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2:18,v/v);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21℃;结果:丹参酮线性范围在0.0387~0.620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为0.4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抗肝硬化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薄层扫描法测定裂叶星果草中盐酸药根碱与盐酸巴马汀的含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汉林 彭松 +1 位作者 徐静 肖艳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25,共2页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裂叶星果草根茎、须根及全草中盐酸药根碱与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裂叶星果草以根茎中两种成分的含量为最高,须根次之,全草最低。
关键词 裂叶星果草 盐酸药根碱 盐酸巴马汀 含量 中药
下载PDF
大黄乳酸菌素分散片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汉林 邵继征 +2 位作者 陈军 孙芸 张赤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筛选大黄乳酸菌素分散片的制剂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考察不同种类的辅料及用量,确定最佳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选用适量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与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崩解剂,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海藻酸钠为溶胀辅料... 目的:筛选大黄乳酸菌素分散片的制剂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考察不同种类的辅料及用量,确定最佳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选用适量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与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崩解剂,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海藻酸钠为溶胀辅料,硬脂酸镁为润滑剂,80%乙醇为润湿剂,采用内加法,湿法制粒。所制得的分散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分散片的标准。结论:本法研制的大黄乳酸菌素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并体现了分散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大黄提取物 乳酸菌素 分散片
下载PDF
裂叶星果草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汉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86-488,共3页
目的 :对裂叶星果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经IR ,UV ,1H NMR和MS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分得 4个化合物 ,鉴定为小檗碱、小檗红碱、巴马汀、木兰碱。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裂叶星果草 小檗碱 小檗红碱 巴马汀 木兰碱
下载PDF
姜黄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许汉林 孙芸 +3 位作者 邵继征 熊利容 张念 黄成刚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脂质体口服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与游离姜黄素溶液进行比较,评价姜黄素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灌胃给药,摘眼球取血,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87药代软件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当姜... 目的研究姜黄素脂质体口服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与游离姜黄素溶液进行比较,评价姜黄素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灌胃给药,摘眼球取血,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87药代软件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当姜黄素的给药量1次接近300 mg/kg时,其药代动力学过程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结论姜黄素脂质体口服液比姜黄素混悬液入血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并且消除减慢,血液中浓度高,在组织中分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素脂质体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白藜芦醇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汉林 张念 +2 位作者 刘浩 程光明 黄晶 《湖北中医杂志》 2009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脂质体,优选最佳处方及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法制备白藜芦醇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中影响脂质体包封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2∶1,大豆卵磷脂与白藜芦醇质量比为3∶1,包...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脂质体,优选最佳处方及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法制备白藜芦醇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中影响脂质体包封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2∶1,大豆卵磷脂与白藜芦醇质量比为3∶1,包封率为93.52%(n=3,RSD=0.91%)。结论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开发其新剂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脂质体 包封率
下载PDF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汉林 陈军 张赤志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方法 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以 大黄总蒽醌中的代表成分大黄素为考察指标,对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大黄总蒽醌的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D301树脂对大黄 总蒽醌的吸附性能最好... 目的 研究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方法 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以 大黄总蒽醌中的代表成分大黄素为考察指标,对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大黄总蒽醌的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D301树脂对大黄 总蒽醌的吸附性能最好,达到静态交换容量为6.535mg*g-1干树脂,吸附率为91.71%。结论 D301树脂交换吸附大黄 总蒽醌的纯化方法可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大黄 总蒽醌 吸附
下载PDF
正交法优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汉林 孙芸 +1 位作者 邵继征 熊利容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考察虎杖白藜芦醇苷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提取分离条件,HPLC测定含量,丙酮重结晶纯化。结果醇提工艺的最优条件为:7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3次,2h/次。结论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白藜芦醇苷 提取 分离工艺
下载PDF
姜黄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汉林 张念 +1 位作者 程光明 郭妮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选出包封率较好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薄膜法、逆相蒸发法、乙醇注入法、熔融法、乙醚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的包封率,最高达到(73.25...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选出包封率较好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薄膜法、逆相蒸发法、乙醇注入法、熔融法、乙醚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的包封率,最高达到(73.25±0.36)%。结论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脂质体 制备
下载PDF
抗肝硬化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19
作者 许汉林 邵继征 张赤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颗粒剂 丹参 鳖甲 超微粉碎 Β-环糊精
下载PDF
肤乐乳膏剂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20
作者 韩飞 章静宜 +4 位作者 杨辉 梁新丽 董伟 许汉林 杨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制备一种以牛至油、荆芥油等复方精油为原料的治疗真菌感染的中药乳膏剂,研究其处方制备工艺,并考察其流变学性质。方法应用流变学参数考察乳膏剂的基质、精油与基质的配比,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成型工艺,制备复方中药精油乳膏剂。结... 目的制备一种以牛至油、荆芥油等复方精油为原料的治疗真菌感染的中药乳膏剂,研究其处方制备工艺,并考察其流变学性质。方法应用流变学参数考察乳膏剂的基质、精油与基质的配比,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成型工艺,制备复方中药精油乳膏剂。结果乳膏基质为水包油型,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剪切速度10 k(r·min^(-1))、剪切时间5 min、两相混合温度65℃,精油加入含量为6%,流变学性质良好。结论该实验制备的乳膏剂性质稳定,抑菌性良好,流变学参数适宜,可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肤乐乳膏剂 中药精油 制备工艺 流变学 白念珠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