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对提高放射科住院医生诊断胸部肋骨骨折一致性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想 谢辉辉 +4 位作者 许玉峰 张晓东 陶晓峰 柳林 王霄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提高放射科住院医生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病灶检出率和不同阅片者之间检出一致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单位02)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单位03)的...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提高放射科住院医生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病灶检出率和不同阅片者之间检出一致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单位02)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单位03)的393例急诊胸部外伤患者胸部CT图像,三位影像学专家的阅片结果作为评估的参考标准。所有图像分配到三个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单位01)、单位02和单位03,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包括197例患者,B组包括196例患者)。每个单位各由一位低年资放射科住院医生对每组数据进行肋骨骨折检出的试验阅片,试验阅片时每位医生针对同一组数据进行两次阅片,一次为医生独立阅片(简称“医生”),另一次为医生在AI软件辅助下阅片(简称“医生+AI”)。比较“医生”和“医生+AI”对不同类型(错位型、隐匿型)肋骨骨折病灶的检出率,并评价阅片一致性。结果:“医生+AI”对错位型肋骨骨折和隐匿型肋骨骨折病灶检出率均高于“医生”(94.56%vs.78.40%,76.60%vs.49.42%,P<0.001)。“医生”阅片的Kappa系数除单位01和单位03之间稍大于0.4(一致性中等)外,单位01和单位02及单位02和单位03均小于0.4(一致性较差),且Phi系数均小于0.6(中度相关),而“医生+AI”阅片的Kappa系数和Phi系数均等于或大于0.6(一致性较好,相关较强)。结论:AI软件可自动检出可疑肋骨骨折病灶,帮助提高医生对骨折病灶的检出率,并提高不同阅片者之间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胸部外伤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与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许玉峰 王霄英 +3 位作者 邹强 孙晓伟 邹英华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18-1921,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28例可疑肾动脉狭窄的病人行CEMRA和DSA检查,由两位医师独立对图像进行分析均并最终达成一致,分5级记录肾动脉的情况,统计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50%)的敏感...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28例可疑肾动脉狭窄的病人行CEMRA和DSA检查,由两位医师独立对图像进行分析均并最终达成一致,分5级记录肾动脉的情况,统计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用ROC法分析其诊断价值。用CohenKappa法评价CEMRA与DS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和对狭窄分级方面的一致性。观察副肾动脉显示情况。结果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为95.0%、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为90.4%、阴性预测值为97.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5,两种方法诊断肾动脉狭窄和对狭窄分级的κ值分别为0.924和0.899。CEMRA副肾动脉显示率为87.5%(7/8)。结论CEMRA可以准确诊断有意义的肾动脉狭窄(>50%),做出肾动脉狭窄的除外诊断,避免不必要的DSA检查,可作为诊断肾动脉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肾动脉狭窄 对比剂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肾脏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玉峰 王霄英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48-185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了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肾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可重复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正常志愿者和40例不同肾脏疾病[单侧肾动脉狭窄(RAS)15例,双侧RAS 10例,单侧肾盂积水5例,双侧弥漫性慢性肾病10例]患者行DWI检查,为了... 目的初步探讨了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肾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可重复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正常志愿者和40例不同肾脏疾病[单侧肾动脉狭窄(RAS)15例,双侧RAS 10例,单侧肾盂积水5例,双侧弥漫性慢性肾病10例]患者行DWI检查,为了研究肾脏DWI检查的可重复性,对10例正常志愿者间隔一天后按照相同的序列和参数行第二次DWI检查,分别测量低b值(b1=0 s/mm2、b2=500 s/mm2)和高b值(b1=0 s/mm2、b2=800 s/mm2)DWI图像的肾脏ADClow和ADChigh值,采用Pearson's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法分析肾脏ADC值的可重复性.结果①Bland-Altman分析表明两次扫描肾脏ADC值的可重复性很好,低b值(0、500 s/mm2)时两次扫描的肾脏ADC差值为-0.0135mm2/s[95%CI:(-0.0357~0.0087)×10-3 mm2/s],相关系数r=0.897.高b值(0、800 s/mm2)时两次扫描的肾脏ADC差值为-0.0385 mm2/s[95%CI:(-0.0579~0.0191)×10-3 mm2/s],相关系数r=0.773.②肾脏ADClow值明显高于ADChigh值(t=21.462,P<0.001).③对照组、肾动脉狭窄组、肾积水组和慢性肾病组肾脏ADClow分别为(2.82±0.020)×10-3,(2.42±0.031)×10-3,(2.41±0.063)×10-3和(2.31±0.037)×10-3 mm2/s;ADChigh分别为(2.36±0.022)×10-3,(2.10±0.032)×10-3,(2.15±0.061)×10-3和(1.98±0.043)×10-3 mm2/s,三个疾病组的ADC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肾脏DWI可以用来评价肾脏疾病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肾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脏ADC值与滤过功能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玉峰 王霄英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1-943,共3页
目的 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肾脏ADC值与99Tcm 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 55例患者同时行DWI和99 Tcm DTPA肾动态显像,DWI检查采用的b值为0,500 s/mm2 并测量全肾ADC值,根据GFR把110个肾脏分为正... 目的 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肾脏ADC值与99Tcm 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 55例患者同时行DWI和99 Tcm DTPA肾动态显像,DWI检查采用的b值为0,500 s/mm2 并测量全肾ADC值,根据GFR把110个肾脏分为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和肾功能重度受损组。比较四组间肾脏ADC值的差异并分析肾脏ADC值与滤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4组肾脏ADC值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肾脏ADC值与GFR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r=0.709。结论 滤过功能受损的肾脏ADC值低于正常肾脏者。肾脏DWI可以用来评价肾脏滤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磁共振成像 扩散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玉峰 陈娟 赵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20期3112-311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为医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62例入住NICU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根据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为医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62例入住NICU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根据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及进行病原学统计。结果 262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内感染27例,合计31次,发生率为10.30%,NICU医院内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多见,革兰阴性杆菌普遍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对常用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结论新生儿医院内感染与胎龄、低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肠外营养、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患儿的内外因素有关,应加强防范,降低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感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危重新生儿部分静脉营养23例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许玉峰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6期495-496,共2页
目的 分析部分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2例NICU病人给治疗原发病对症处理 ,治疗组 2 3例给外周部分静脉营养 ,观察有关指标并与对照组 1 9例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体重增加、治愈率 ,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差异。... 目的 分析部分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2例NICU病人给治疗原发病对症处理 ,治疗组 2 3例给外周部分静脉营养 ,观察有关指标并与对照组 1 9例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体重增加、治愈率 ,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差异。结论 部分外周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治疗中效疗显著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部分静脉营养 外周静脉 喂养方式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肾脏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建华 王荣福 +6 位作者 范岩 许玉峰 王鹤 廖栩鹤 张旭初 付占立 王彦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8-553,共6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肾脏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CT或MRI确诊或怀疑肾脏肿瘤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22例患者行延迟显像。所有肾脏肿瘤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确诊。评价18F-FDG PET/CT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影响。...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肾脏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CT或MRI确诊或怀疑肾脏肿瘤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22例患者行延迟显像。所有肾脏肿瘤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确诊。评价18F-FDG PET/CT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影响。结果 30例中,肾细胞癌(RCC)24例,肾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淋巴瘤3例,肺癌肾转移1例,肾脏炎性病变1例。PET/CT诊断肾脏肿瘤的灵敏度为89.66%(26/29),特异度为100%(1/1),准确率为90.00%(27/30),阳性预测值为100%(26/26),阴性预测值为25.00%(1/4)。PET/CT检出肾癌伴肾门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5例。8例(RCC 4例、肾淋巴瘤3例及肾转移癌1例)接受PET/CT后治疗方案发生改变。显像阳性肾癌患者Fuhrman分级高于阴性患者(P<0.05),显像阳性肾癌平均直径大于阴性者(P<0.05)。22例肾癌早期最大标准摄取(SUVmax)值与延迟显像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准确显示肾肿瘤患者局部病变及远处转移。对可疑肾淋巴瘤及肾转移瘤患者应行18F-FDG PET/CT显像,以明确分期并寻找原发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18F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AD(计算机辅助探察)对提高乳腺癌诊断敏感性的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秦乃姗 蒋学祥 +2 位作者 何静 许玉峰 唐光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CAD技术对提高乳腺癌诊断敏感性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9位患者的常规乳腺钼靶照片 (共 16 2张 ) ,分别由低年、中年临床医师、CAD独立阅片及低年医师 +CAD共同读片 ,将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恶性钙化 19例 ... 目的 探讨CAD技术对提高乳腺癌诊断敏感性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9位患者的常规乳腺钼靶照片 (共 16 2张 ) ,分别由低年、中年临床医师、CAD独立阅片及低年医师 +CAD共同读片 ,将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恶性钙化 19例 :低年医师漏诊 7例 ;中年医师漏诊 1例 ;CAD漏诊 1例 ;低年医师 +CAD漏诊 2例。恶性肿块 14例 :低年医师漏诊 6例 ;中年医师漏诊 2例 ;CAD漏诊 6例 ;低年医师 +CAD漏诊 3例。结论 CAD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探察 乳腺癌 恶性钙化 恶性肿块
下载PDF
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雪梅 王霄英 +3 位作者 李飞宇 许玉峰 肖江喜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炎症和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前列腺炎和15例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的MR检查资料。将前列腺外周带以六分区法划分,依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区、炎症区及癌区。所有病...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炎症和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前列腺炎和15例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的MR检查资料。将前列腺外周带以六分区法划分,依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区、炎症区及癌区。所有病人行单次激发EPI序列的MR扩散成像检查,b值分别取300、500、800s/mm2。观察DWI图,并测量外周带各分区内及每位患者的闭孔内肌和膀胱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所得数值进行双样本方差分析。结果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8例前列腺炎及14例前列腺癌获得可靠ADC值。b=800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像上表现为较高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闭孔内肌及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b=800s/mm2时,正常外周带平均ADC值(2.15±0.31)×10-3mm2/s,炎症区平均ADC值(2.12±0.33)×10-3mm2/s,癌区平均ADC值(1.17±0.21)×10-3mm2/s,癌组与正常组组间差异及炎症组与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8.61,P=0.00),炎症区与正常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3)。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炎与癌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大鼠肾脏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学东 曹菊 +3 位作者 王霄英 李晓玫 许玉峰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9-811,共3页
目的评价用3.0TMR行大鼠肾脏功能成像的可行性,评价R2*值在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方法1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别行肾脏T2WI及BOLD成像,两位医师分别对T2WI及BOLD图像按照5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在T2图像上由一位医师分别测量左... 目的评价用3.0TMR行大鼠肾脏功能成像的可行性,评价R2*值在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方法1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别行肾脏T2WI及BOLD成像,两位医师分别对T2WI及BOLD图像按照5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在T2图像上由一位医师分别测量左右肾皮髓质信噪比。使用工作站进行BOLD图像重建,由两位医师分别独立测量肾皮髓质R2*值,其中一位医师2周后再次测量。然后对测量及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观察者分别认为T2WI有91.7%(11/12)和83.3%(10/12)达到5分(Kappa值0.625,P=0.02);BOLD图像两者判断分别有83.3%(10/12)和91.7%(11/12)达到4分及以上(Kappa值0.586,P=0.008)均达到测量要求。Bland-Altman分析显示观察者间和观察者自身测量皮髓质R2*值重复性较好,相关系数分别达到观察者间:0.96,0.98;观察者自身:0.97,0.98。R2*值的变异系数为皮质17.80%;髓质17.96%。结论3.0TMR行大鼠肾脏BOLD成像所测数据在不同观察者间和同一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较好,能够用来进行肾脏功能成像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肾脏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下载PDF
腹膜后纤维化32例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安乐美 许玉峰 张卓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通过对腹膜后纤维化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表现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从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诊断为腹膜后纤维化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对其CT/MRI下炎性-纤维... 目的:通过对腹膜后纤维化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表现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从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诊断为腹膜后纤维化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对其CT/MRI下炎性-纤维包块进行测量和分期;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急性期反应物、肾功能、影像学变化及D-J管拔除情况变化,分析急性期反应物变化与影像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2例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30~78岁,平均60岁。首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腹胀、腰痛、体重减轻、下肢浮肿等。26例(81.25%)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有肾积水,所有患者均经CT/MRI检查发现腹膜后软组织影而确诊。32例患者均接受激素治疗,31例接受他莫昔芬治疗,8例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诊的18例患者均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他莫昔芬治疗,其中13例患者置入D-J管,平均随访14个月。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下降,肾功能较前改善,腹膜后纤维化包块较前明显缩小,D-J管平均置管时间为13.1个月,拔管率80%。平均治疗8.1个月后,ESR、CRP变化与CT/MRI腹膜后软组织左右径线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66(P<0.05)。结论:腹膜后纤维化临床表现多样且不特异,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症状,降低急性期反应物,改善肾功能和影像学表现,提高拔管率。治疗前后的ESR、CRP变化与CT/MRI软组织包块左右径线变化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糖皮质激素 治疗结果 他莫昔芬
下载PDF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局部复发的ADC值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飞宇 王霄英 +1 位作者 许玉峰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55-1857,共3页
目的对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局部复发和无复发病人前列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2例经临床诊断并由MRI检查证实的内分泌治疗后局部复发和13例各项检查均无复发征象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量... 目的对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局部复发和无复发病人前列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2例经临床诊断并由MRI检查证实的内分泌治疗后局部复发和13例各项检查均无复发征象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量复发病人前列腺局部增大区域和未复发病人的外周带ADC值.对复发和未复发两组ADC值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复发组所有感兴趣区(31个)的ADC值范围(0.98~1.38)×10-3 mm2/s,平均值(1.12士0.14)×10-3 mm2/s,未复发组所有感兴趣区(56个)的ADC值范围(1.29~2.10)×10-3 mm2/s,平均值(1.65±0.24)×10-3 mm2/s.两组间ADC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9.32,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测量ADC值来诊断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有无局部复发是有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复发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0TMR上LAVA肾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与CEMRA对照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学东 王霄英 +1 位作者 许玉峰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92-1396,共5页
目的评价3.0T MR扫描仪上常规上腹部LAVA扫描动脉期图像重建对肾动脉的显示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因怀疑肝脏病变而行肝LAVA扫描的病人15例,选取动脉早期图像,在横轴位测量双肾动脉信噪比(SNR)、肾动脉与肾周脂肪的对比噪声比(CNR),将横轴... 目的评价3.0T MR扫描仪上常规上腹部LAVA扫描动脉期图像重建对肾动脉的显示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因怀疑肝脏病变而行肝LAVA扫描的病人15例,选取动脉早期图像,在横轴位测量双肾动脉信噪比(SNR)、肾动脉与肾周脂肪的对比噪声比(CNR),将横轴位图像进行三维MIP重建。随机选择因怀疑肾动脉病变而行CEMRA检查的病人15例,在冠状位分别测量肾动脉的SNR、CNR,后进行三维MIP重建。由两位观察者单独评价两组的三维图像质量、肾动脉分支及肾静脉伪影。对测量结果和图像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LAVA组与CEMRA组肾动脉的SNR分别为94.99±24.30和94.73±36.43;CNR分别为82.16±21.40和76.35±34.14。SNR及CNR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A组重建所得肾动脉图像达到诊断要求者:前后位66.7%;上下位93.3%。前后位观察LAVA组肾动脉图像质量低于CEMRA组,而上下位、肾静脉伪影以及肾动脉分支方面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LAVA序列具有较高的信噪比,而且一次扫描除了获得血管的信息外还可同时获得更多的额外信息。已行上腹部LAVA扫描者若怀疑肾动脉病变可用动脉期横轴位图像进行肾动脉重建进行初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动态增强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低辐射剂量肝脏CT增强扫描:80kVp结合迭代重建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姜健 王可 +3 位作者 许玉峰 徐莎莎 刘建新 王霄英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80kVp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SAFIRE)在正常体重人群肝脏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地对身体质量指数(BMI)18~24kg/m2、临床怀疑肝脏疾病的46例患者采用低辐射剂量(80kVp、420mAs)进行CT增强扫描,对比剂... 目的:探讨80kVp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SAFIRE)在正常体重人群肝脏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地对身体质量指数(BMI)18~24kg/m2、临床怀疑肝脏疾病的46例患者采用低辐射剂量(80kVp、420mAs)进行CT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采用个性化方案。以滤波反投影法(FBP)和5种强度SAFIRE(1~5)方法分别进行图像重建。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估指标: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品质指数(FOM)。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估:对图像噪声、血管显示、伪影及图像整体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对动脉晚期的期相进行评估。结果:图像质量客观评估结果:SAFIRE-5图像的噪声最小,CNR及FOM值最高,与其余5组图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估结果:SAFIRE-5图像的噪声、血管显示情况及硬化伪影的评估结果均优于其它5组,但"蜡样"伪影的评分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使其图像整体评分受到影响;SAFIRE-3图像的整体评分最高,与其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44/46)的动脉晚期图像质量合格。结论:正常体型人群行肝脏CT增强扫描时,使用80kVp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及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能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此种条件下,建议使用SAFIRE-3进行图像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管电压 迭代重建技术 图像质量 肝脏疾病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春燕 王霄英 +2 位作者 李飞宇 许玉峰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前列腺癌患者(58个淋巴结)及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0个淋巴结)的DWI表现(b=300s/mm2),分别测量这些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 目的初步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前列腺癌患者(58个淋巴结)及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0个淋巴结)的DWI表现(b=300s/mm2),分别测量这些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将癌与增生患者的淋巴结ADC值进行比较。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平均ADC值[(2.282±0.573)×10-3mm2/s]明显大于前列腺癌患者[(1.607±0.256)×10-3mm2/s](P=0.000)。前列腺癌患者短径<1.0cm的淋巴结[(1.602±0.267)×10-3mm2/s]与≥1.0cm淋巴结的ADC值[(1.610±0.254)×10-3mm2/s]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459)。前列腺患者短径<1.0cm的淋巴结ADC值[(1.602±0.267)×10-3mm2/s]小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淋巴结的ADC值[(2.282±0.573)×10-3mm2/s](P=0.003)。前列腺癌患者短径/长径<0.7的淋巴结ADC值[(1.631±0.205)×10-3mm2/s)比短径/长径≥0.7的[(1.594±0.283)×10-3mm2/s]要高(P=0.039)。结论DWI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肿瘤 良性前列腺增生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迭代重建对肺肿块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董健 高莉 +5 位作者 王霄英 邱建星 许玉峰 王鹤 郭小超 蒋学祥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对低剂量CT首次通过法肺肿块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方法:28例肺肿块患者行首次通过法低剂量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和30%ASIR两种方法进行重建(重建层厚2.5mm),测量两种...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对低剂量CT首次通过法肺肿块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方法:28例肺肿块患者行首次通过法低剂量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和30%ASIR两种方法进行重建(重建层厚2.5mm),测量两种算法重建图像上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及肺肿块灌注成像参数,包括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重建算法所测量的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FBP和30%ASIR重建算法比较:主动脉CT值分别为(35.32±2.39)和(35.54±2.71)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FBP组图像噪声(51.60±5.34)明显高于30%ASIR组(40.42±3.1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重建算法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PS、MTT、BV和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剂量CT首次通过法肺肿块灌注成像中,30%ASIR算法测量的各项参数与FBP重建算法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图像噪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算法 灌注成像 肺肿瘤 辐射量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范兵 杜华睿 +3 位作者 王霄英 许玉峰 李沙 张珏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8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9例,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GG)12例,低级别胶质瘤(LGG)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MRI动态增强(DCE)扫描。利用北京大学前沿交叉...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9例,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GG)12例,低级别胶质瘤(LGG)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MRI动态增强(DCE)扫描。利用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开发的Ktrans计算系统,分别测量颅内占位性病变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Ktrans值和Ve值。不同级别胶质瘤Ktrans值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Ktrans和Ve值进行分析。结果:HGG及LGG组的Ktrans值分别为(0.24±0.17)和(0.07±0.04)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P=0.018);Ve分别为0.92±0.15和0.5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3,P<0.001);Ktrans以0.12min-1为阈值,诊断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86%;Ve以0.88为阈值,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85%。结论:采用Ktrans值结合常规MRI序列,对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脑胶质瘤 诊断价值 定量参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颅内占位性病变 高级别胶质瘤 低级别胶质瘤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5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许玉峰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5期417-418,共2页
目的 探讨呼吸支持疗法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 5例患儿中 1 1例采用简易鼻式持续气道正压 (NCPAP)治疗 ,其中 3例疗效不佳改用机械通气 ,4例患儿直接行机械通气。结果 “Ⅰ、Ⅱ”级HMD患儿 1 0例 9例痊... 目的 探讨呼吸支持疗法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 5例患儿中 1 1例采用简易鼻式持续气道正压 (NCPAP)治疗 ,其中 3例疗效不佳改用机械通气 ,4例患儿直接行机械通气。结果 “Ⅰ、Ⅱ”级HMD患儿 1 0例 9例痊愈 ,1例死亡。“Ⅲ、Ⅳ”级HMD患儿 5例 ,2例痊愈 ,1例自动出院 ,2例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及呼吸支持治疗HMD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呼吸支持治疗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癌的MRI诊断价值及其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黄嵘 王霄英 +4 位作者 王刚 山刚志 李飞宇 许玉峰 蒋学祥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评价MRI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分析前列腺癌MRI的误诊原因。方法:采用MRI技术对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并经系统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结果:80例患者中,前列腺癌51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9例。MRI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准确率... 目的:评价MRI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分析前列腺癌MRI的误诊原因。方法:采用MRI技术对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并经系统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结果:80例患者中,前列腺癌51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9例。MRI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6.3%,敏感度90.2%,特异度79.3%,阳性预测值88.5%,阴性预测值82.1%。前列腺癌误诊6例,慢性前列腺炎(4例)、炎性肉芽肿(1例)、良性增生(1例)表现均与前列腺癌相似,鉴别困难。漏诊的5例前列腺癌中,1例信号强度和正常外周带信号相似,无法显示;2例受活检后出血信号干扰,无法显示肿瘤病灶;2例异常信号弥漫分布,误为慢性炎症。结论:MRI可用于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其特异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MRI信号强度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飞宇 王霄英 +4 位作者 丁建平 周良平 许玉峰 肖江喜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9-782,共4页
目的分析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MRI信号强度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33例正常成人,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3个组(15~30岁,31~50岁,50岁以上),测量其前列腺外周带信号和膀胱内尿液信号强度,计算出前列腺外周带的相对信号强度,并对各年龄组信号... 目的分析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MRI信号强度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33例正常成人,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3个组(15~30岁,31~50岁,50岁以上),测量其前列腺外周带信号和膀胱内尿液信号强度,计算出前列腺外周带的相对信号强度,并对各年龄组信号强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各组间外周带T2信号强度具有显著性差异(F=30.474,P<0.001),与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61,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T1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2,P=0.921).结论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T2信号强度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信号越高,T1信号强度随年龄改变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