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01%阿托品滴眼液对不同程度近视儿童黄斑微循环的影响
1
作者 葛薇 盛文燕 +2 位作者 许琦彬 诸力伟 李秋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研究0.01%阿托品滴眼液对不同程度近视儿童黄斑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64例(112眼)首次诊断为屈光不正(近视)的患者在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前及用药6个月后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远视力(uncor... 目的:研究0.01%阿托品滴眼液对不同程度近视儿童黄斑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64例(112眼)首次诊断为屈光不正(近视)的患者在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前及用药6个月后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 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眼轴(axial length,AL)、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裂隙灯检查及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常规模式测量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macular 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 thicknes,mGCIPL)。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测量黄斑区血管密度、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等。比较用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近视患者AL均较用药前显著增长(P<0.01),但低、中度近视用药前后差值明显小于高度近视组;3组近视患者SE均较用药前增长,但低度近视组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高度近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近视患者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用药6个月后,中心圆黄斑血管密度(central circle macular vessel density,cCVD)增加在低度、中度近视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高度近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近视组用药前后外圆黄斑血管密度(outer circle macular vessel density,oCVD)、内圆黄斑血管密度(inner circle macular vessel density,iCVD)、全圆黄斑血管密度(whole circle macular vessel density,wCVD)无明显改变(P>0.05);mGCIPL增加在低度近视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中度、高度近视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近视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在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3个近视组中cCVD和AL、SE之间均无相关性(P>0.01),低度近视组中c CVD与m GCIPL呈低度相关(r=0.442,P<0.05),中度、高度近视组中cCVD与mGCIPL均无相关性(P>0.01)。结论:0.01%阿托品滴眼液可以明显降低低度近视患儿AL增长及屈光度增长速度,增加低、中度近视患儿黄斑中心圆血管密度,增加低度近视患儿m GCIPL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1%阿托品滴眼液 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 黄斑血流密度 近视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眼轴和角膜内皮细胞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
2
作者 许琦彬 魏佳敏 葛薇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0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眼轴和角膜内皮细胞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本院眼视光中心经行角膜塑形术的8~16岁青少年近视80例(160只眼)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时期90例(180只眼)配戴普通框...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眼轴和角膜内皮细胞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本院眼视光中心经行角膜塑形术的8~16岁青少年近视80例(160只眼)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时期90例(180只眼)配戴普通框架眼镜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戴镜前,戴镜后3个月、6个月的眼轴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戴镜前、戴镜后3个月、6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和中央角膜厚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配戴OK镜3个月后眼轴(24.41±0.58)mm,对照组配戴普通框架3个月后眼轴(24.50±0.6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戴OK镜6个月后眼轴(24.43±0.45)mm,对照组配戴普通框架眼镜6个月后眼轴(24.59±0.5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测定角膜内皮细胞和中央角膜厚度:配戴OK镜前为(2925.34±195.62)个/mm^(2)和(535.45±35.65)μm,戴镜后3个月为(2944.61±188.79)个/mm^(2)和(538.16±30.27)μm,戴镜后6个月为(2934.27±200.35)个/mm^(2)和(540.23±28.13)μm,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配戴普通框架镜和OK镜后眼轴长度均有增长,短期3个月内两组眼轴增加相差不大,但配戴OK镜>6个月后眼轴长度增长放慢。OK镜可以有效控制近视青少年患者眼轴增长,配戴OK镜对角膜内皮细胞和中央角膜厚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眼轴 角膜内皮细胞 中央角膜厚度
下载PDF
翼状胬肉术中应用bevacizumab与丝裂霉素C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琦彬 诸力伟 许国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32-2534,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翼状胬肉手术联合bevacizumab与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将2010-01/2012-01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住院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手术联合球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治疗,... 目的:比较研究翼状胬肉手术联合bevacizumab与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将2010-01/2012-01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住院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手术联合球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治疗,B组40例采用手术联合术中丝裂霉素C贴敷治疗,随访1a,比较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A组治愈率为88%,B组为8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05,P>0.05);A组术后复发率为12%,B组为1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05,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B组为18%,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517,P<0.05)。结论:翼状胬肉手术联合bevacizumab与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但联合bevacizumab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BEVACIZUMAB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羟氯喹对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琦彬 盛文燕 +2 位作者 吴双庆 葛薇 苏铃雅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0期1452-1453,1456,共3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测服用羟氯喹(HCQ)的风湿病患者的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形态学,分析HCQ对视神经纤维的影响,以及OCT在早期发现羟氯喹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观察对象50例(100眼)按服药时间长短分成两组,与...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测服用羟氯喹(HCQ)的风湿病患者的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形态学,分析HCQ对视神经纤维的影响,以及OCT在早期发现羟氯喹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观察对象50例(100眼)按服药时间长短分成两组,与正常健康者25例(50眼)通过OCT检查比较各象限RNFL厚度。此外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色觉、裂隙灯、眼底、视野检查。结果短期服药组RNFL厚度:颞侧(92.76±17.09)μm,下方(135.48±19.15)μm,鼻侧(88.15±20.25)μm,上方(139.48±21.50)μm,RNFL均值为(111.26±15.36)μm。长期服药组:颞侧(94.65±17.14)μm,下方(135.47±19.14)μm,鼻侧(91.17±20.23)μm,上方(140.44±21.57)μm,RNFL均值(113.22±14.16)μm。对照组:颞侧(96.17±16.50)μm,下方(139.18±14.78)μm,鼻侧(91.66±14.72)μm,上方(141.19±18.87)μm,均值为(117.21±10.45)μm。服用HCQ 100只眼中0.04%为RNFL稀疏缺损。短期组、长期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RNFL厚度和形态学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OCT扫描测量视盘周围RNFL厚度和形态学,无论是短期服用还是长期服用HCQ,HCQ对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和形态学影响不明显。羟氯喹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低,OCT在早期发现羟氯喹性视网膜病变的作用仍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视神经纤维层 羟氯喹 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MRI在特殊类型斜视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许琦彬 孙朝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2-1145,共4页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一种无创性生物自旋成像技术,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任意断面成像、无电离辐射等特点。90年代,国外学者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眼外肌学的研究,发现了眼外直肌的眶层,提出了"滑车"眼球运动模型。MRI的应用对眼...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一种无创性生物自旋成像技术,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任意断面成像、无电离辐射等特点。90年代,国外学者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眼外肌学的研究,发现了眼外直肌的眶层,提出了"滑车"眼球运动模型。MRI的应用对眼外肌解剖、眼球运动、斜视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就MRI在特殊类型斜视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 磁共振成像 斜视 滑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许国忠 许琦彬 +1 位作者 诸力伟 钟良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932-93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78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1单独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对照组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78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1单独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对照组2单独进行中医药辩证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方法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后其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并比较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评价治疗方法的疗效优劣。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0%、52.00%(x2=9.83,x2=9.18);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72.00%(x2=9.72,x2=9.23),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应用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上,不但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视神经萎缩 青光眼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哪些眼病适合看中医
7
作者 许琦彬 《健康博览》 2014年第11期29-29,共1页
中医眼科对人眼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治方面的认识均有独到之处,它把眼睛看作是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中医眼科治疗疾疯丛不见血止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治病求本,辨证施治。
关键词 中医眼科治疗 眼病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 脏腑经络 治病求本 辨证施治 止血
下载PDF
答疑解惑
8
作者 许琦彬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第5期134-134,共1页
儿童近视的征兆有哪些?看物体时经常眯眼、频繁眨眼、经常揉眼睛、经常歪着头看物体、经常看错人或看不清东西。若发现儿童有这些行为,应及时纠正或去医院检查。滴两种眼药水需间隔多长时间?人的眼睛一般每分钟可以更替16%的泪水,而... 儿童近视的征兆有哪些?看物体时经常眯眼、频繁眨眼、经常揉眼睛、经常歪着头看物体、经常看错人或看不清东西。若发现儿童有这些行为,应及时纠正或去医院检查。滴两种眼药水需间隔多长时间?人的眼睛一般每分钟可以更替16%的泪水,而眼药水的排泄大部分是靠眨眼和泪水,所以点完药水后4分钟,大约只剩50%的药水停留在泪液中,而10分钟后大约只剩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药水 儿童 物体 眼睛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视网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诸力伟 许琦彬 +2 位作者 盛文燕 徐俊丽 张雨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140-1141,1144,共3页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探讨弱视眼是否存在黄斑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组织结构的异常。方法选择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者60例,以弱视眼为实验组。以其自身另一非弱视眼为对照组。应...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探讨弱视眼是否存在黄斑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组织结构的异常。方法选择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者60例,以弱视眼为实验组。以其自身另一非弱视眼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并比较双眼的黄斑区域内视网膜平均厚度(MRT)、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MFT)、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结果两组眼MRT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MFT及RNF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弱视眼MFT、RNFLT较非弱视眼增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组织结构的发育解释弱视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眼 黄斑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下载PDF
术前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联合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10
作者 许国忠 吴双庆 +1 位作者 许琦彬 诸力伟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的结膜变性疾病,表现为睑裂部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目前,该病确切发病机制不明,有研究认为长期日光照射尤其是紫外线照射和干燥环境下风沙等的慢性刺激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的结膜变性疾病,表现为睑裂部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目前,该病确切发病机制不明,有研究认为长期日光照射尤其是紫外线照射和干燥环境下风沙等的慢性刺激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翼状胬肉不仅可引起外观缺陷,还可由于牵引而引起眼部不适、眼刺激征、角膜散光,严重者影响视力或不同程度地影响眼球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下注射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疗效观察 手术切除 治疗 术前 纤维血管组织
下载PDF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舍曲林对产后抑郁患者眼表功能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葛薇 盛文燕 +3 位作者 许琦彬 李秋实 苏铃雅 吴双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40-446,共7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抗抑郁药舍曲林对产后抑郁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43例诊断为产后抑郁首次需要服用舍曲林的患者在进行用药前及用药2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 目的:研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抗抑郁药舍曲林对产后抑郁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43例诊断为产后抑郁首次需要服用舍曲林的患者在进行用药前及用药2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调查、眼表指数评分问卷(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调查,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 time,TBUT)、泪液分泌实验I(Schirmer I test,SIT)、角膜染色试验(fluorescent test,FL)以及泪液渗透压(tear osmolarity)、泪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泪液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的检测。比较用药前后各项干眼指标的变化。结果:用药后2个月,HAMD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治疗有效性与干眼无相关性(t=0.119,P>0.05),用药2个月后,OSDI评分升高,TBUT时间明显缩短、泪液分泌减少,FL评分增高,泪液渗透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P<0.01、P<0.01)。IL-6、MMP-9在用药后2个月,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泪液渗透压和IL-6之间呈正相关(r=0.472,P<0.01),泪液渗透压和MMP-9之间呈正相关(r=0.403,P<0.01),泪液渗透压与TBUT呈负相关(r=-0.536,P<0.01),泪液渗透压与FL无相关性(r=0.143,P>0.05),证明干眼发生时泪液渗透压升高、泪液炎症因子及泪液金属基质蛋白酶表达水平增加。结论:舍曲林能有效缓解和治愈产后抑郁,但是长期服用可以造成眼表功能的损害,导致干眼的发生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曲林 产后抑郁 干眼 泪液渗透压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在复发性倒睫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薇 李秋实 +1 位作者 许琦彬 吴双庆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第1期46-47,67,共3页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复发性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110眼复发性倒睫患者,根据倒睫数量分为少量组及多量组,使用LUMENIS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术后1~6个月每月复诊或再次行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倒睫治愈情况及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复发性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110眼复发性倒睫患者,根据倒睫数量分为少量组及多量组,使用LUMENIS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术后1~6个月每月复诊或再次行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倒睫治愈情况及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少量组总治愈率(96.9%)高于多量组(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少量组并发症发生率(9.0%)较多量组(25.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复发性倒睫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少量倒睫较大量倒睫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倒睫 半导体激光 治愈率
下载PDF
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琦彬 钟良玉 +1 位作者 诸力伟 张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10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门诊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白芍总苷辅助西药结合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10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门诊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白芍总苷辅助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西药常规治疗,平均随访为6个月,比较评估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的效果满意,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系统性红斑狼疮 葡萄膜炎
原文传递
补气活血方剂联合弥可保治疗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琦彬 吴双庆 +1 位作者 钟良玉 张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补气活血方剂联合弥可保治疗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补气活血方剂联合... 目的观察分析补气活血方剂联合弥可保治疗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补气活血方剂联合化学药弥可保治疗,对照组23例单用化学药弥可保常规治疗,平均随访为3个月,比较评估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1%,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X^2=4.691,P<0.05)。结论补气活血方剂联合弥可保治疗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较好,优于常规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活血方剂 弥可保 乙胺丁醇 视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琦彬 诸力伟 徐俊丽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5期730-731,770,共3页
目的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好指导眼科临床。方法将4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96只眼作为研究组[平均(32.56±8.40)岁],50名无任何眼表疾病的健康人的100眼作为对照组[平均(31.25±7.... 目的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好指导眼科临床。方法将4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96只眼作为研究组[平均(32.56±8.40)岁],50名无任何眼表疾病的健康人的100眼作为对照组[平均(31.25±7.40)岁],分别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角膜地形图、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定CCT:MGD研究组平均值为(522.45±34.85)μm,对照组平均值为(520.23±34.33)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测定CCT:MGD研究组平均值为(535.45±35.65)μm,对照组平均值为(536.93±35.13)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超角膜测厚仪测定CCT:MGD研究组平均值为(534.44±35.64)μm,对照组平均值为(535.11±35.8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与正常健康组之间比较没有差异,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中央角膜厚度
下载PDF
杭州市残联老年人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琦彬 许国忠 诸力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年第7期585-587,共3页
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2年杭州市残联老年人白内障518例856眼的临床资料。69眼(8.06%)发生角膜水肿,是术后早期低视力的主要因素;23眼(2.69%)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是术后中、远期低视力的重要因素;120眼非手术因素造成低视力的... 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2年杭州市残联老年人白内障518例856眼的临床资料。69眼(8.06%)发生角膜水肿,是术后早期低视力的主要因素;23眼(2.69%)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是术后中、远期低视力的重要因素;120眼非手术因素造成低视力的原因依次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8眼(40.00%),老年性黄斑变25眼(20.80%),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17眼(14.20%),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16眼(13.30%),黄斑前膜、黄斑裂孔5眼(4.20%),弱视,角膜白斑等9眼(7.50%)。眼底病变是导致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而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白内障
原文传递
相干光断层扫描在屈光与白内障手术相关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琦彬 孙朝晖 《国际眼科纵览》 2006年第5期296-299,共4页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可检测眼前节组织的解剖结构及其变化,获得前房直径、前房深度、角膜厚度、透明晶状体厚度及曲率半径、虹膜角膜角开放情况、晶状体穹窿和人工晶状体(IOL)间距、白-白角膜直径等眼前节生物测量参数,对进行LASI...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可检测眼前节组织的解剖结构及其变化,获得前房直径、前房深度、角膜厚度、透明晶状体厚度及曲率半径、虹膜角膜角开放情况、晶状体穹窿和人工晶状体(IOL)间距、白-白角膜直径等眼前节生物测量参数,对进行LASIK、有晶状体眼IOL植入等屈光手术和白内障手术来说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断层扫描 屈光手术 白内障/仪器和设备
原文传递
不同方式丝裂霉素C的应用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国忠 许琦彬 +1 位作者 吴双庆 诸力伟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5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丝裂霉素C(MMC)的应用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患者49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眼采用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 ml 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24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MMC(0.02%)+...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丝裂霉素C(MMC)的应用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患者49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眼采用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 ml 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24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MMC(0.02%)+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A组复发3眼,复发率12.0%,B组复发4眼,复发率1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眼出现胬肉切除区巩膜无血管化,B组2眼发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均安全有效,但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 ml 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和结膜组织损伤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结膜下注射 复发性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白内障46例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国忠 许琦彬 诸力伟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6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手术的46例(92眼)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手术的46例(92眼)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术眼视力、眼压和眼底情况,分析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等。应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后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患者术前患眼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LogMAR1.37±0.52,术后1周平均视力为LogMAR0.39±0.46,术后末次随访平均视力为LogMAR0.36±0.41,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8者68眼,〉0.3者22眼,〈0.3者2眼,术后较术前视力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2,P〈0.05,t=13.70,P〈0.05)。6眼术后发生葡萄膜炎,3眼术后出现后发性白内障,经治疗后视力好转。2眼术后检查发现有明显的眼底病变,视力较差。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术后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如葡萄膜炎、后发性白内障、眼底病变等,有利于维持良好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内障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眼睛磨得慌 查查眼结石
20
作者 许琦彬 《保健与生活》 2016年第12期56-56,共1页
眼睛里有异物感,磨得慌,需要查查有没有眼结石。在临床上,患眼结石的患者还是蛮多的,在主诉眼睛有异物感的患者中有1/5是眼结石,表现为上下眼睑里面长出黄色的小颗粒。眼结石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轻患者也偶有碰到,其发病除了细胞... 眼睛里有异物感,磨得慌,需要查查有没有眼结石。在临床上,患眼结石的患者还是蛮多的,在主诉眼睛有异物感的患者中有1/5是眼结石,表现为上下眼睑里面长出黄色的小颗粒。眼结石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轻患者也偶有碰到,其发病除了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导致之外,与用眼卫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结石小,根本就感觉不到,等到结石长大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结石 眼睛 年轻患者 中老年人 新陈代谢 用眼卫生 异物感 下眼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