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高娜娜 许薇静 +4 位作者 林威娜 朱婷 许程 张雪敏 袁薇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后续制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1—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云南省某三甲医院2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 目的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后续制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1—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云南省某三甲医院2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在性别、年龄、学历、英语等级以及是否学习过护理信息学相关课程、是否学习过文献检索类课程或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学习过护理信息学相关课程是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该院护理实习生的护理信息能力较弱,需重视并加强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实习生 护理信息能力
下载PDF
脓毒症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2
作者 许程 徐元宏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533-536,共4页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近期关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研究备受关注。文章结合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阐述细胞因子、降钙素原(PCT)、内毒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近期关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研究备受关注。文章结合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阐述细胞因子、降钙素原(PCT)、内毒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肝素结合蛋白(HBP)、(1,3)β-D葡聚糖(BG)及半乳甘露聚糖(GM)等标志物诊断早期脓毒症、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研究进展,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细胞因子 降钙素原 内毒素 高敏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肝素结合蛋白 (1 3)β-D葡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
下载PDF
PEMFC用Pt/CNTs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程 唐浩林 +2 位作者 木士春 潘牧 袁润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52-655,共4页
采用碳纳米管(CNTs)取代导电碳黑合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电催化剂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载体的比表面和电化学稳定性两方面对Pt/CNTs催化剂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结合现有的研究进展对Pt/CNTs和传统的Pt/C催化剂进行... 采用碳纳米管(CNTs)取代导电碳黑合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电催化剂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载体的比表面和电化学稳定性两方面对Pt/CNTs催化剂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结合现有的研究进展对Pt/CNTs和传统的Pt/C催化剂进行了性能比较,认为Pt/CNTs催化剂是有可能取代传统的Pt/C催化剂、使燃料电池突破价格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详细介绍了Pt/CNTs的合成方法与影响因素,并对其需要改进的部分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载体 电催化剂 燃料电池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许程 徐元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定量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79例非脓毒症患者、55例脓毒症患者和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BP、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目的探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定量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79例非脓毒症患者、55例脓毒症患者和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BP、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意义;对PCT与HBP、hs-CRP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HBP分别为(2.14±1.98)、(11.85±11.06)、(10.43±10.21)和(104.97±106.84)ng/ml,健康对照组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H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严重脓毒症组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健康对照组、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PCT分别为(0.03±0.01)、(0.12±0.06)、(0.78±0.50)和(17.24±23.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hs-CRP分别为(0.97±1.37)、(13.82±26.28)、(40.14±32.8)和(100.82±66.8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AUC为0.694,且HBP 11.5 ng/ml时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达73.2%和64.9%。线性相关分析提示PCT与HBP呈正相关(r=0.874,P<0.01);PCT与hs-CRP无线性相关(r=0.470,P=0.133)。结论血浆HBP、PCT、hs-CRP水平不仅可作为脓毒症的检测指标,而且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分泌机制及其早期诊断脓毒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许程 徐元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0-101,共2页
肝素结合蛋白(HBP)是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嗜苯胺蓝颗粒和分泌颗粒中的一种蛋白分子。由Shafer等发现,因其带正电荷,具有灭菌活性,相对分子量为37×103而被命名为CAP37。后来Gabay等将其命名为天青杀素。1991年,Flodgaard等发现其具... 肝素结合蛋白(HBP)是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嗜苯胺蓝颗粒和分泌颗粒中的一种蛋白分子。由Shafer等发现,因其带正电荷,具有灭菌活性,相对分子量为37×103而被命名为CAP37。后来Gabay等将其命名为天青杀素。1991年,Flodgaard等发现其具有极强的结合肝素能力,将其命名为肝素结合蛋白,二者结合后HBP的活性明显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症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樱桃低醇酒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许程 孙祖莉 +5 位作者 孙艳艳 王晶 齐志强 高子飞 王竞国 时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1-185,共5页
以烟台斯巴克樱桃为原料,优化樱桃低醇酒的发酵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樱桃低醇酒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活性干酵母RMS2,接种量为0.01%,SO_2添加量50 mg/L,发酵温度14℃,初始糖度12%。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验... 以烟台斯巴克樱桃为原料,优化樱桃低醇酒的发酵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樱桃低醇酒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活性干酵母RMS2,接种量为0.01%,SO_2添加量50 mg/L,发酵温度14℃,初始糖度12%。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得樱桃低醇酒色泽鲜艳、香气馥郁、口味清爽,其酒精度为6.6%vol,感官评分为92.87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低醇酒 发酵工艺 优化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结构和功能特点及其早期诊断脓毒症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许程 徐元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816-817,共2页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在美国严重脓毒症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13.0%~13.3%[1],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发病,约1/4脓毒症患者因抢救无效...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在美国严重脓毒症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13.0%~13.3%[1],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发病,约1/4脓毒症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2]。目前临床诊断脓毒症指标WBC,CRP对于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而作为金标准的血培养阳性率低,等待结果时间较长。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3]、降钙素原(PCT)[4]可作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指标,但细胞因子达峰值时间早,循环中半衰期短[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CD64 综述
下载PDF
催化剂用纳米铂的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程 潘牧 +2 位作者 唐浩林 木士春 袁润章 《电池工业》 CAS 2006年第5期350-355,共6页
铂的纳米化是提高铂催化剂催化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当前纳米铂制备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纳米铂制备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稳定剂的稳定机理以及稳定剂对铂性能产生的影响;认为未来制备纳米铂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双重效应的稳定剂。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催化剂 纳米铂 稳定剂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婷 郭盛丽 +4 位作者 陈晓容 林威娜 高娜娜 许程 袁薇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文从集束化护理的提出、发展及其在围术期护理的应用等方面总结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国内围术期护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的围术期护理中集束化护理理念的应用现状提出相关思考,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围术期护理质量、提高... 本文从集束化护理的提出、发展及其在围术期护理的应用等方面总结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国内围术期护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的围术期护理中集束化护理理念的应用现状提出相关思考,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围术期护理质量、提高患者预后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围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下载PDF
中美教学模式在能源材料专业课程中的融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程 范贺良 张含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205-206,共2页
针对能源材料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其核心课程之一"薄膜材料与技术"为例,进行中美教学模式融合的教学改革。通过优化授课内容、紧密联系科研、引入美式考试模式和发展系统教学理论等四部分,实现中美教学模式的初步融合,为国内高... 针对能源材料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其核心课程之一"薄膜材料与技术"为例,进行中美教学模式融合的教学改革。通过优化授课内容、紧密联系科研、引入美式考试模式和发展系统教学理论等四部分,实现中美教学模式的初步融合,为国内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并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业 能源 薄膜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面向非工科类学生的《材料科学概论》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程 郭立童 +1 位作者 张含卓 孙智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9期16-17,共2页
对面向"非工科类"学生的《材料科学概论》进行了教学探索,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提出了降低专业性、引入互动教学、布置开放性作业和改革考核方式四个方面的改革,并在实践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授课对象 专业性 互动教学 改革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婷 郭盛丽 +3 位作者 林威娜 高娜娜 许程 袁薇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集束化护理的围术期护理方案,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集束化护理的围术期护理方案,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人和干预组6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前焦虑水平、术后宣教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肠道准备波士顿评分、术后饮食依从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可提高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集束化护理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
下载PDF
交互性教学在《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程 范贺良 陶雪钰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7期7-9,共3页
以能源材料国家级特色专业体系中的《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为切入点,运用交互性教学理论诠释其教学活动,提出交互性《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中,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学交互、环境交互和情感交互三方面多流... 以能源材料国家级特色专业体系中的《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为切入点,运用交互性教学理论诠释其教学活动,提出交互性《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中,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学交互、环境交互和情感交互三方面多流向、多维度地对材料信息进行调整与积累,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性教学 材料类课程 教学模式 学习效果
下载PDF
液氮温区二维指向深冷环路热管设计与实验研究
14
作者 李楠 郭元东 +2 位作者 许程 张红星 林贵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3-1582,共10页
空间二维指向机构与红外探测器配合,有利于实现对空间目标大范围的动态追踪、指向、快速定位等功能。将深冷环路热管(CLHP)与二维指向机构耦合,可以大大降低系统机构的复杂程度,实现远距离热传输,提高探测精度和转向灵活性。为此,设计... 空间二维指向机构与红外探测器配合,有利于实现对空间目标大范围的动态追踪、指向、快速定位等功能。将深冷环路热管(CLHP)与二维指向机构耦合,可以大大降低系统机构的复杂程度,实现远距离热传输,提高探测精度和转向灵活性。为此,设计研制了液氮温区二维指向CLHP。对设计流程和部件参数进行了介绍,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实现了俯仰、偏航±90°以上的转动。通过开展热真空实验,研究了不同工作参数对超临界启动和传热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最大13 W的传热能力,适当提高充装压力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传热能力,增大次蒸发器辅助载荷有助于提高最大传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液氮 二维指向 超临界启动 稳态传热性能
原文传递
导电聚苯胺稳定的纳米铂的合成
15
作者 许程 潘牧 +2 位作者 唐浩林 木士春 袁润章 《电池工业》 CAS 2006年第6期384-387,共4页
在苯胺单体作为保护剂的条件下,用乙醇还原氯铂酸水溶液,制备了铂胶体;通过进一步加入氧化剂(过硫酸铵)和质子酸(盐酸)对苯胺进行掺杂,合成了导电聚苯胺稳定的纳米铂。采用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整个合成过程,并采... 在苯胺单体作为保护剂的条件下,用乙醇还原氯铂酸水溶液,制备了铂胶体;通过进一步加入氧化剂(过硫酸铵)和质子酸(盐酸)对苯胺进行掺杂,合成了导电聚苯胺稳定的纳米铂。采用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整个合成过程,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合成的纳米铂进行了电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对铂粒子有很好的稳定作用,制备的纳米铂直径小于10nm,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在作为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聚苯胺 铂胶体 催化剂 纳米铂 合成
下载PDF
《薄膜材料与技术》教学的理念创新与方法改革
16
作者 许程 范贺良 郭立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78-,280,共2页
针对《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分别进行了改革。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习氛围、改进教学手段和调整考核机制等四部分措施。通过上述改革与实践尝试,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针对《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分别进行了改革。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习氛围、改进教学手段和调整考核机制等四部分措施。通过上述改革与实践尝试,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互动
下载PDF
不同倍性滇杨叶片解剖结构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邱芬 辛亚龙 +4 位作者 唐军荣 李斌 何承忠 许程 辛培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59,69,F0002,F0003,共7页
以前期诱导获得的5株多倍体滇杨一年生无性系植株为材料,二倍体滇杨为对照,对其叶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其解剖结构差异,测定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分析多倍化后滇杨叶片的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倍性滇杨在叶片... 以前期诱导获得的5株多倍体滇杨一年生无性系植株为材料,二倍体滇杨为对照,对其叶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其解剖结构差异,测定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分析多倍化后滇杨叶片的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倍性滇杨在叶片解剖结构各性状间均存在不同表现。不同个体间叶片厚度、CTR、SR、上表皮相对厚度、下表皮相对厚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滇杨经多倍化处理后能引起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变化,表现为基因的剂量效应差异。同时,不同倍性滇杨叶片CTR、SR的变化并不与滇杨的倍性成正相关趋势,这为滇杨遗传改良提供了选择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可为滇杨的抗性育种相关性状的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杨 多倍体 解剖结构 差异
下载PDF
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立童 许程 +3 位作者 范贺良 牛继南 朱亚波 欧雪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146,298,共4页
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实践教育示范中心"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介绍中心采取"校内实践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模式,与校外实践基地协同培养材料类创新技术人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实践教学理念,通过进一步地... 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实践教育示范中心"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介绍中心采取"校内实践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模式,与校外实践基地协同培养材料类创新技术人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实践教学理念,通过进一步地优化教学方法,创新了实践教学内容,围绕能源材料和机械工程材料两个特色构建了校内、外实践创新体系,实现校内培养和校外岗位训练的高度融合。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实现实验室的开放运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室实践环境,突出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践教育示范中心 管理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
下载PDF
Pt-Nafion/CNTs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浩林 潘牧 +2 位作者 许程 木士春 袁润章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合成了Nafion修饰的Pt颗粒,平均粒径约为3nm,将这种Pt颗粒沉积到纳米碳管(CNTs)表面,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在Pt载量为0 1mg/cm2时,使用Pt Nafion/CNTs为催化剂的单电池的输出功率达2 8W/mg。
关键词 离子修饰 Pt-Nafion/CNTs 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下载PDF
鹅肥肝形成中补体受体1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龙 王倩 +5 位作者 许程 赵星 李富原 赵盼 耿拓宇 龚道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10,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鹅补体受体1(CR1)基因在鹅肥肝形成中的表达和调控机制。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CR1在填饲19 d鹅肝脏中的表达情况,通过体外细胞(鹅原代肝细胞)试验探索脂肪肝相关因子(葡萄糖、胰岛素、油酸和棕榈酸)对CR1的诱导作用,同时通... 试验旨在探讨鹅补体受体1(CR1)基因在鹅肥肝形成中的表达和调控机制。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CR1在填饲19 d鹅肝脏中的表达情况,通过体外细胞(鹅原代肝细胞)试验探索脂肪肝相关因子(葡萄糖、胰岛素、油酸和棕榈酸)对CR1的诱导作用,同时通过分析CR1基因的上游序列预测其转录调控因子并通过药物处理进行验证。结果发现,CR1基因在填饲19 d肥肝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5 mmol/L葡萄糖以及各处理浓度的油酸(0.125、0.25和0.5 mmol/L)均可导致鹅原代肝细胞中CR1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胰岛素对CR1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0.5 mmol/L棕榈酸则对CR1在鹅原代肝细胞中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序列分析发现,鹅CR1上游序列含有肝细胞核因子1(HNF1)的结合位点,且使用HNF1的活性调控剂(鹅去氧胆酸)处理鹅原代肝细胞后,鹅CR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综上,本研究证实CR1基因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并对其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为深入研究补体系统在鹅肥肝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受体1 肥肝 鹅原代肝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