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支架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许红淼 徐立权 +3 位作者 顾宇翔 邹芳 倪伟 张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支架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接受双支架(套叠式)植入治疗的32例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和DSA复查结果,评... 目的探讨双支架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接受双支架(套叠式)植入治疗的32例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和DSA复查结果,评价双支架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2例患者双支架血流重建均获成功,支架释放成功率为100%。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瘤体破裂。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显示19例患者(59.4%,19/32)为影像学治愈,3例(9.4%)为改善(动脉瘤体积缩小),5例(15.6%)为稳定,1例(3.1%)发生缺血事件(表现为肢体偏瘫),4例(12.5%)复发。结论双支架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夹层动脉瘤 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结合体外实验探讨益气解毒方及其活性成分槲皮素抑制鼻咽癌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攀 许红淼 +5 位作者 伍永慧 罗欢 蔺婷 王贤文 周芳亮 何迎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300-1309,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结合体外实验,探讨益气解毒方及其活性成分槲皮素抑制鼻咽癌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TCMSP、BATMAN-TCM、GEO、GeneCards、OMIM、TTD、PharmGkb等数据库检索益气解毒方的化学活性成分及鼻咽癌的作用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结合体外实验,探讨益气解毒方及其活性成分槲皮素抑制鼻咽癌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TCMSP、BATMAN-TCM、GEO、GeneCards、OMIM、TTD、PharmGkb等数据库检索益气解毒方的化学活性成分及鼻咽癌的作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可视化PPI网络;关键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验证槲皮素的可能靶点TP53、MYC、MDM2和AKT1;采用CCK-8法和RTCA法检测益气解毒方及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效应;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及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益气解毒方有效化学成分197种,得到潜在共同作用靶点173个,核心基因为TP53、JUN、MAPK3、MYC等;KEGG分析主要富集在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示槲皮素与TP53、AKT1、MDM2、MYC均具有良好的结合位点;体外实验证实益气解毒方及槲皮素能抑制细胞增殖;药物能下调增殖相关蛋白XIAP、PCNA、Survivin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PI3K、AKT1、p-AKT1、mTOR的表达水平;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后,槲皮素抑制细胞增殖的效应被削弱。结论益气解毒方及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益气解毒方 槲皮素 鼻咽癌 实验验证
下载PDF
基于免疫核心基因的喉鳞状细胞癌风险评分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邹攀 许红淼 +6 位作者 熊雨 苏芮 罗欢 罗晶婧 蔺婷 王贤文 何迎春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筛选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预后相关免疫核心基因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LSCC转录组测序信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与已知免疫相关... 目的筛选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预后相关免疫核心基因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LSCC转录组测序信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与已知免疫相关基因取交集,筛选LSCC中预后相关免疫核心基因。利用单因素Cox回归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采用Kaplan-Meier法验证风险评分模型与LSCC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验证该模型准确度。结果 L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共有6 800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分析并与已知免疫相关基因取交集,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34个预后枢纽基因。基于免疫核心基因构建风险评分模型,高危险组患者总生存期短于低危险组患者(P<0.01),风险评分模型预测LSC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结合临床病理学参数分析发现,患者性别是LSCC预后的保护因素,N分期晚期和高风险评分为LSCC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患者年龄和T分期与LSCC预后无关(均P>0.05)。结论 LSCC中存在多个免疫核心基因异常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基于其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可较好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免疫核心基因 风险评分模型 预后
下载PDF
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底骨折治疗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段继新 钟治军 +5 位作者 刘渊 于汉昌 唐辉 韩令 王承 许红淼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713-714,共2页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24例;手术治疗27例,术中采用带蒂的骨膜瓣或者颞肌筋膜及人工硬膜,进行颅底...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24例;手术治疗27例,术中采用带蒂的骨膜瓣或者颞肌筋膜及人工硬膜,进行颅底修补及重建。结果保守治疗24例中,出现脑脊液漏8例,其中合并颅内感染1例;手术治疗27例中,出现脑脊液漏2例,无颅内感染。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应积极带蒂骨膜或颞肌筋膜整块反转修复颅前窝的硬膜,可有效防治脑膜脑膨出及脑脊液漏,避免颅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颅前窝骨折 显微手术 颅底重建
下载PDF
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处理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韩令 段继新 +5 位作者 钟治军 于汉昌 刘渊 王承 许红淼 唐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62-263,共2页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3例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OS评分:11例恢复良好,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3例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OS评分:11例恢复良好,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再二次手术中未发生恶性脑膨出,第三次出血1例。结论外伤性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术区再出血二次手术需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术中恶性脑膨出,减少再出血机会,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内血肿 显微手术 术区再出血 二次手术
下载PDF
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压术治疗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52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段继新 石磊 +5 位作者 钟治军 王承 唐辉 许红淼 何佳宏 吴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压术治疗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幕上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双侧平衡减压,结合控制性阶梯减压技术,快速有效逐级减...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压术治疗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幕上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双侧平衡减压,结合控制性阶梯减压技术,快速有效逐级减压,根据术中双侧情况决定下一步处理方法,以及是否去骨瓣;如果合并严重颅前窝底骨折,术中行颅底重建。结果术中发生脑膨出10例;去单侧骨瓣11例,去双侧骨瓣8例;术后复查CT,发现原有血肿增大或出现新血肿15例。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死亡5例。结论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术可减少术中脑膨出及颅内再出血等发生率,是救治双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血肿 双侧平衡控制阶梯减压术 颅底重建 疗效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对侧迟发性血肿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钟治军 段继新 +4 位作者 于汉昌 韩令 刘渊 王承 许红淼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715-716,共2页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对侧迟发性血肿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去骨瓣减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CT发现对侧颅内血肿35例(CT组),术中超声发现对侧颅内血肿12例(超声...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对侧迟发性血肿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去骨瓣减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CT发现对侧颅内血肿35例(CT组),术中超声发现对侧颅内血肿12例(超声组)。结果超声组手术时间[(4.98±0.60)h]较CT组[(7.11±1.54)h]明显缩短(P<0.01)。术后6个月,CT组GOS评分4~5分7例,3分6例,2分5例,1分17例;超声组GOS评分4~5分5例,3分3例,2分2例,1分2例。两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术中超声能及时准确发现颅内血肿,指导手术,但术中超声能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术中超声 CT 急性脑膨出 对侧迟发性血肿
下载PDF
气压泵联合穴位电刺激预防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邹芳 刘惠娜 许红淼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6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气压泵联合穴位电刺激预防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气压泵联合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气压泵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讨气压泵联合穴位电刺激预防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气压泵联合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气压泵治疗。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凝血指标、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总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泵联合穴位电刺激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下肢血液流速,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昏迷 穴位电刺激 气压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基于“益气”机制研究黄芪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干预作用
9
作者 邹芳 蓝文蕖 +2 位作者 许红淼 彭显良 刘碧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223-0226,共4页
多发性硬化是以炎性细胞浸润、轴突损伤、白质髓鞘脱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研究者均是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作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的实验动物模型... 多发性硬化是以炎性细胞浸润、轴突损伤、白质髓鞘脱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研究者均是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作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的实验动物模型。从中医证候学角度来看,本病多以气血两虚证型最为常见,中医治疗上重点主张益气扶正,尤其是在激素减量与小剂量维持阶段。黄芪具有益气作用,本研究即是围绕黄芪的“益气”作用来探讨黄芪对EAE的干预作用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为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复发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黄芪 益气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连和黄芪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邹攀 刘洁 +5 位作者 许红淼 何迎春 王贤文 蔺婷 熊雨 苏芮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连和黄芪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黄连和黄芪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鼻咽癌相关靶点,应用R语言软件及Perl语言程序筛选出与黄连和黄芪的共...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连和黄芪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黄连和黄芪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鼻咽癌相关靶点,应用R语言软件及Perl语言程序筛选出与黄连和黄芪的共同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应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成黄连和黄芪活性成分-鼻咽癌-靶点交集网络。通过R语言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基因功能(KEGG)富集分析。采用MTT法对活性成分抗增殖效应进行体外验证。结果共获得黄连和黄芪中19个活性成分,183个候选靶点,鼻咽癌相关靶点768个,两者匹配映射得到共同靶点95个,出现频次较高的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原癌基因(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RELA、白细胞介素(IL)-6等,主要涉及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蛋白激酶调节活性、DNA结合转录激活活性等生物过程,并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调控通路。MTT实验表明小檗碱和芒柄花黄素均能抑制人鼻咽癌CNE细胞增殖。结论黄连和黄芪中的槲皮黄素、山柰酚、芒柄花黄素、小檗碱等多成分可能通过PI3K-AKT、MAPK等多个信号通路作用于鼻咽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益气解毒方 黄连 黄芪 鼻咽肿瘤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承 段继新 +6 位作者 钟治军 韩令 于汉昌 刘渊 唐辉 何佳宏 许红淼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行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发生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PTCI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6年10月-2016年6月长沙市中医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558例sTBI... 目的探讨行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发生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PTCI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6年10月-2016年6月长沙市中医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558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40例,女218例;年龄15~71岁,平均47.8岁,其中年龄<30岁75例,30~50岁315例,>50岁168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4分127例,5~6分124例,7~8分307例。51例发生PTCI(PTCI组),507例未发生PTCI(非PTCI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后的相关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致伤原因、GCS、颅底骨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脑疝、低血压、受伤至开颅手术时间、是否行大骨瓣减压术等,并对各项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TCI组和非PTCI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颅底骨折、去大骨瓣减压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I组GCS3~4分29例,5~6分17例,7~8分5例;tSAH48例;脑疝37例;受伤至开颅时间<3h30例,3~6h12例,6~12h5例,>12h4例;低血压18例。非PTCI组GCS3~4分98例,5~6分107例,7~8分302例;tSAH34例;脑疝117例;受伤至开颅时间<3h294例,3~6h130例,6~12h68例,>12h15例;低血压3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3~6分、tSAH、脑疝、受伤至开颅手术时间>3h、低血压均与sTBI术后发生PTCI显著相关(P<0.01)。结论GCS3~6分、tSAH、脑疝、低血压及受伤至开颅手术时间>3h为开颅血肿清除治疗sTBI患者术后发生PTCI的危险因素。对于伴有此类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开颅手术,保持围术期血压及颅压稳定并缓解血管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术 大脑梗死 低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