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C及VEGFR-3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许绍发 刘树库 +4 位作者 贾红彦 张宗德 操敏 刘志东 周世杰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8年第3期172-179,共8页
目的研究VEGF—C及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78例病理分期为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其术后组织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共计234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在... 目的研究VEGF—C及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78例病理分期为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其术后组织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共计234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VEGFR-3 mRNA的表达在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VEGF—C和VEGFR-3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相互之间的关系显示,在淋巴结转移组及病理分期组,VEGF-C或VEGFR-3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论是在癌组织中,还是在癌旁组织中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C和VEGFR-3 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密切相关,提示VEGF-C和YEGFR-3 mRNA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管生成 淋巴结转移 非小细胞肺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术式肺切除术心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绍发 耿万明 +6 位作者 刘志东 秦明 赵立强 李福根 段勇 梁子昆 韩毅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 研究有创右心导管监测肺癌患者行不同术式肺切除术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心脏功能改变,分析研究肺切除术所引致的循环系统功能变化规律,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1994年10月至1998年10月肺... 目的 研究有创右心导管监测肺癌患者行不同术式肺切除术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心脏功能改变,分析研究肺切除术所引致的循环系统功能变化规律,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1994年10月至1998年10月肺癌患者68例,肺叶切除组52例,全肺切除组16例,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每搏功指数、右室每搏功指数、左室每搏功指数、周围血管阻力等指标。结果 全肺切除术后1个月的HR比肺叶切除术后一个月的HR明显升高(P<0.05)。而全肺切除组术后1个月的SVI、RVSWI和LVSW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肺叶切除组术后1个月3项指标均恢复至术前水乎。MAP和SV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远期的心脏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全肺切除术对心脏功能特别是右心功能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术前心肺功能检查异常或低肺功能的肺癌患者,结合有创右心导管检查和监测可有助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预测与判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降低肺癌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式 肺切除术 心功能变化 肺癌 术前 术后
下载PDF
青、老年肺癌1515例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3
作者 许绍发 李世业 +3 位作者 支修益 赵立强 李福根 段勇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2期302-302,共1页
青、老年肺癌1515例外科手术疗效分析许绍发李世业支修益赵立强李福根段勇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胸外科(北京101149)随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青、老年肺癌发病率均呈增高趋势。本文总结我所胸外科1957~1991年... 青、老年肺癌1515例外科手术疗效分析许绍发李世业支修益赵立强李福根段勇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胸外科(北京101149)随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青、老年肺癌发病率均呈增高趋势。本文总结我所胸外科1957~1991年经手术治疗年龄40岁以下青年肺癌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癌 外科手术 疗效分析 综合治疗 胸部肿瘤 手术切除率 五年生存率 全肺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围术期管理
下载PDF
预约挂号是建立完善的就医环境的第一步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绍发 《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2-23,共2页
“挂号难”一直是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而在中国,一般的患者在就医之前都会倾向性地找熟人、找专家,对于没有“近路”可走的患者们到医院看病一般都要花费至少半天的时间,更何况是专家号,“挂号难”也因此“深入人心”... “挂号难”一直是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而在中国,一般的患者在就医之前都会倾向性地找熟人、找专家,对于没有“近路”可走的患者们到医院看病一般都要花费至少半天的时间,更何况是专家号,“挂号难”也因此“深入人心”。在新一轮的医改中,落实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是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医环境 挂号 预约 民生问题 公益性质 医疗卫生 倾向性 患者
下载PDF
气管成形、隆突重建手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许绍发 刘志东 +1 位作者 杨声 韩毅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3年第2期91-94,共4页
关键词 气管成形手术 隆突重建手术 肺癌 外科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肺癌外科治疗进展
6
作者 许绍发 刘树库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至目前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人类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肺癌外科治疗理论和技术亦不断发展和更新.尤其是近年来将心血管外科理论和血管外科技术应用于肺癌的外科治疗,...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至目前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人类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肺癌外科治疗理论和技术亦不断发展和更新.尤其是近年来将心血管外科理论和血管外科技术应用于肺癌的外科治疗,获得长足进步,使那些过去被认为是手术禁忌征的局部晚期肺癌,不但可将肿瘤完全切除,而且获得长期生存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外科方法治疗肺癌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肺癌的外科治疗从最初非解剖性的肿瘤烧灼切除,发展到了全肺切除以及肺叶、支气管袖式肺叶、支气管肺动脉袖式肺叶切除、气管隆突切除重建等多种术式。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肺癌外科治疗已顺利度过了提高切除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阶段。目前。肺癌的外科治疗技术已日臻完善,肺癌切除的手术死亡率已降至2%以下,术后5年生存率达40%~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外科 治疗进展 外科治疗技术 以手术为主 手术死亡率 恶性肿瘤 血管外科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 局部晚期肺癌 肺叶切除
下载PDF
人工血管转换上腔静脉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许绍发 赵立强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1999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上腔静脉切除行人工血管转换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技术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全组共26例,右侧中心型肺癌21例、周围型肺癌5例,行肺癌原发病变、转移淋巴结及受侵及的上腔静脉切除,采用人工血管转换切除的上腔... 目的探讨分析上腔静脉切除行人工血管转换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技术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全组共26例,右侧中心型肺癌21例、周围型肺癌5例,行肺癌原发病变、转移淋巴结及受侵及的上腔静脉切除,采用人工血管转换切除的上腔静脉。术后口服小剂量抗凝剂的短期治疗,并进行长期的随访与观察。结果 全组无术中及术后早期死亡,无术后近期及远期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梗阻症状的发生。随访23例,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人工血管 上腔静脉置换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老年人肺癌外科治疗596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许绍发 李世业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1998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对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方法、结果和特殊性进行探讨。方法 596例均在双腔支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分别行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对手术方式、并发症、病理类型、术后生存率和老年患者特点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 目的 对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方法、结果和特殊性进行探讨。方法 596例均在双腔支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分别行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对手术方式、并发症、病理类型、术后生存率和老年患者特点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率87.6%,手术死亡率2.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1%。随访率90.3%,手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8%、40.1%、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手术 腺癌 老年人 治疗
下载PDF
IL-8和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志东 许绍发 +3 位作者 肖宁 宋长兴 张海青 李福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95-802,共8页
背景与目的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曾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趋化作用的炎症因子,近年的研究认为它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均为与肿瘤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本研究通过检测IL-8、MMP-9在非... 背景与目的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曾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趋化作用的炎症因子,近年的研究认为它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均为与肿瘤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本研究通过检测IL-8、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研究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分析肺癌组织和血清中IL-8、MMP-9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IL-8、MMP-9作为肿瘤标志物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进展程度的效能。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健康人和4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IL-8、MMP-9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5例非小细胞肺癌、21例良性疾病肺组织及25例正常肺组织中IL-8和MMP-9的表达。结果 IL-8、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在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IL-8与淋巴转移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在肺癌组织中IL-8和MMP-9的表达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765)。结论 IL-8、MMP-9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密切相关,特别是IL-8与肺癌的淋巴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白细胞介素-8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树库 许绍发 +3 位作者 刘志东 吴纪峰 李福根 韩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18-421,共4页
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肺癌的发病年龄也出现了年轻化和老龄化的趋势,因此对不同年龄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本研究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评... 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肺癌的发病年龄也出现了年轻化和老龄化的趋势,因此对不同年龄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本研究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13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按年龄分组,第一组(青年组)(年龄≤40岁),第二组(中年组)(年龄在41-69岁),第三组(老年组)(年龄≥70岁),对各组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平均年龄(58.16±0.26)岁,其中青年组为35.76±0.57(范围12-40),中年组为58.00±0.22(范围41-69),老年组为72.30±0.21(范围70-80)。女性在青年组与老年组中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P=0.024)。老年组患者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0)。鳞癌为主要的组织细胞类型,三组所占的比例为41.79%(28/67)、54.12%(644/1190)和58.54%(72/123),无统计学差异(P=0.080),但腺癌在青年组的比例则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43.28%(29/67)、29.50%(351/1190)和26.82%(33/123)(P=0.036)。肺叶和全肺切除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分别占各组的58.21%、65.29%、78.86%(P=0.004)和34.33%、26.22%、12.20%(P=0.001)。术后病理分期Ⅲ期肺癌在各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3.28%(29/67)、38.82%(462/1190)和26.02%(32/123),青年组高于其他组(P=0.015)。各组接受术后化疗的比例分别为55.22%(37/67),47.48%(565/1190)和29.27%(36/123)(P=0.000)。全组5年生存率为38.96%,青年组29.99%,中年组39.61%,老年组37.99%(P=0.494)。结论 青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特点主要为女性多见,肺腺癌所占比例较大,且分期较晚,接受辅助化疗的比例大。而老年肺癌则肺鳞癌所占比例大,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多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大。但三组预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 不同年龄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8
11
作者 秦明 傅瑜 +3 位作者 于大平 许绍发 韩鸣 王子彤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28-631,共4页
背景与目的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原发于支气管肺部的低度恶性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1958年1月-2007年12月共50年间收治的43例患者,探讨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50年间收治的43例原... 背景与目的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原发于支气管肺部的低度恶性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1958年1月-2007年12月共50年间收治的43例患者,探讨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50年间收治的43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其中40例采取手术治疗,3例患者在纤支镜下行介入治疗(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全组43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总随访率为97.6%(42/43),1例失访按死亡计。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3年生存率为100%(41/41),5年生存率为89.5%(34/38),10年生存率为87.1%(27/31)。结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现并采取手术联合放疗是最好的治疗手段,未手术者在内镜下介入治疗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1380例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树库 许绍发 +3 位作者 骆宝剑 刘志东 李福根 韩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65-468,共4页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49.78%和38.96%,中位生存时间38.77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类型(中心型和周围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是否化疗和化疗的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化疗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治疗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初步疗效评估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世杰 郝学峰 +11 位作者 于大平 刘树库 曹小庆 苏崇玉 宋小运 肖宁 李云松 杨威 赵丹 王敬慧 刘志东 许绍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0-425,共6页
背景与目的初步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但国内相关临床试验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可手术Ⅰb期-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初步评估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背景与目的初步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但国内相关临床试验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可手术Ⅰb期-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初步评估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期Ⅰb期-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术前应用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根据影像学和病理学方法分别评估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影像学评估疗效,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rate,ORR)为85.0%(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1例(5.0%),疾病进展2例(10.0%)。其中17例后续接受手术治疗,16例达到R0(no residual tumor)切除,1例R1(microscopic residual tumor)切除。术后病理评估:主要病理缓解率(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MPR)为47.1%(8/17),其中完全病理缓解率(complete pathologic response,CPR)为29.4%(5/17)。主要不良反应:免疫相关性肺炎(Ⅳ级)1例,Ⅲ级及以上血液学毒性9例(45.0%)。结论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于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远期疗效、最佳周期数以及理想预测免疫治疗效果的标记物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 手术
下载PDF
mTOR和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亮 许绍发 +3 位作者 岳文涛 赵晓婷 张丽娜 王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717-721,共5页
背景与目的mTOR是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也是一种蛋白激酶。它通过活化下游的相关的效应蛋白发挥作用。在信号转导通路中PTEN基因可通过对该信号途径的负调控而抑制mTOR的活化。本研究通过分析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mTOR和... 背景与目的mTOR是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也是一种蛋白激酶。它通过活化下游的相关的效应蛋白发挥作用。在信号转导通路中PTEN基因可通过对该信号途径的负调控而抑制mTOR的活化。本研究通过分析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mTOR和PTE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外科手术中获取65例NSCLC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RT-PCR技术检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OR和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mTOR在NSCLC组织中表达量(0.23±0.16)显著高于癌旁组(0.12±0.09)(P<0.01),PTEN在NSCLC组织中表达量(0.19±0.28)显著低于癌旁组(0.53±0.28)(P<0.01)。mTOR和PTEN与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与病人的肿瘤大小有关。结论mTOR在NSCLC中被激活,PTEN在NSCLC组织表达缺失或减少,mTOR通路的激活和PTEN表达缺失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 PTEN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肺肿瘤
下载PDF
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兰汀隆 董伟杰 +5 位作者 范俊 唐恺 李元 严广璇 秦世炳 许绍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此减少此类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时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此减少此类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时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和脓胸的病程时间分为2个组。A组:27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前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短于4周者。B组:12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大于4周,则待胸膜纤维板较厚,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者。39例患者均一期完成病灶清除、椎体问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方式:后侧人路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式1);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2);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3);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4);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5);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术(术式6);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7)。结果A组27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1~4周施行,平均(2±1.7)周;B组12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8~12周施行,平均(9±1.4)周。5例选择术式1,11例选择术式2,9例选择术式3,5例选择术式4,3例选择术式5,2例选择术式6,4例选择术式7。所有思者均无死亡及发生严重心脑血管、肺、肝、肾并发症。术后胸腔管引流时间6~33d,平均(15±10.9)d。术后切口一期愈合35例,一期愈合率(89.7%);2例经每日伤口换药1个月内愈合,2例经每日伤口换药1个月后行清创后愈合。5例术前并发脊髓损伤,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x线摄影复查,显示椎体呈骨性融合者28例,骨性融合率达71.8%(28/39);术后1年X线摄影复查,显示椎体骨性融合者35例,骨性融合率达89.7%(35/39)。术后随访2~3年,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见结核病复发迹象。所有患者受累及的胸腔均已粘连闭合,未见胸腔积液或脓胸。结论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患者的治疗需同时兼顾胸椎结核和胸腔积液或脓胸,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结核 脊柱 胸腔积液 脓胸 结核性 外科手术 选择性 方案评价
下载PDF
新一代微测序基因芯片的设计及其耐药性检测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照刚 张洪静 +7 位作者 李自慧 孙琦 吕琳娜 潘丽萍 Sandy Gilbert 张宗德 许绍发 James Xia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09-615,共7页
目的设计和评价微测序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性的价值。方法于北京结核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选取MTB实验室标准菌株(H37Rv)和109株MTB临床分离株,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和基因测序... 目的设计和评价微测序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性的价值。方法于北京结核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选取MTB实验室标准菌株(H37Rv)和109株MTB临床分离株,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和基因测序法检测MTB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包括inhA、katG、rpsL、gyrA、rrs、eis、rpoB和embB基因)。以荧光标记探针为基本检测原理设计制备微测序基因芯片,检测109株MTB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突变,分析微测序基因芯片的检测效能。结果通过表型药敏试验及基因测序检测,明确了109株MTB临床分离株耐药相关基因(inhA、katG、rpsL、gyrA、rrs、eis、rpoB和embB基因)突变位点及突变形式。微测序耐药检测基因芯片初期设计包含了katG、inhA、rpoB、gyrA、embB、rpsL、rrs和eis基因的目前已报道的所有突变位点的全部已知突变形式,共计220条探针,并确认出67条优秀探针。采用包含67条探针的微测序耐药检测基因芯片对109株MTB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与测序结果相比,除检测embB基因突变的2条探针外,其余65条探针检测碱基突变形式的符合率均超过95%,其中42条探针检测的符合率达到100.00%。以测序结果为参照标准,基因芯片检测对embB基因、gyrA基因、inhA基因、katG基因、rpoB基因、rpsL基因、eis基因和rrs基因突变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64.21%(61/95)、80.00%(8/10)、95.83%(23/24)、98.55%(68/69)、92.63%(88/95)、93.85%(61/65)、75.00%(3/4)和94.44%(17/18);特异度分别为92.86%(13/14)、100.00%(99/99)、97.65%(83/85)、87.50%(35/40)、85.71%(12/14)、63.64%(28/44)、100.00%(105/105)和98.90%(90/91);Kappa值分别为0.29、0.88、0.92、0.88、0.68、0.60、0.85、0.93。结论本研究研发设计了一套包含67条探针微测序耐药基因检测芯片,经过初步验证后证明其检测MTB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效能较好,对embB基因的耐药检测探针还需进一步优化,使之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基因 突变 芯片分析技术 技术评估 生物医学
下载PDF
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志东 许绍发 +4 位作者 秦明 赵立强 李福根 段勇 梁子昆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 (或 )无名静脉行肿瘤根治合并血管成形或置换的技术、方法、适应证及预后。方法 本组 40例 ,行胸腺瘤根治术合并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部分切除血管成形术 3 0例 ,上腔静脉和 (或 )无名静脉切除人工血管... 目的 探讨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 (或 )无名静脉行肿瘤根治合并血管成形或置换的技术、方法、适应证及预后。方法 本组 40例 ,行胸腺瘤根治术合并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部分切除血管成形术 3 0例 ,上腔静脉和 (或 )无名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 10例。术后随访 2 4~ 72个月。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上腔静脉系统血管成形患者 1年生存率为10 0 % ,3年生存率为 89% ,5年生存率为 79% ,上腔静脉系统人工血管置换患者 1年生存率为 10 0 % ,3年生存率为 88%。结论 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 (或 )无名静脉以往常被认为是手术相对禁忌证 ,应用血管成形或人工血管置换技术 ,可使患者获得根治切除 ,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的切除率和患者的远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上腔静脉 无名静脉 外科治疗 血管置换 手术适应证 预后 肿瘤侵袭
下载PDF
隆凸切除成形与重建术治疗中晚期肺癌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志东 许绍发 +4 位作者 秦明 赵立强 李福根 段勇 粱子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肺癌侵及隆凸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症、技术方法、术中及术后管理。方法 全组共 67例 ,右肺中心型肺癌 46例 ,右侧纵隔型肺癌 4例 ,侵及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 11例 ;左侧中心型肺癌 17例 ;手术方式 :行右隆凸全肺或肺叶切除... 目的 总结分析肺癌侵及隆凸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症、技术方法、术中及术后管理。方法 全组共 67例 ,右肺中心型肺癌 46例 ,右侧纵隔型肺癌 4例 ,侵及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 11例 ;左侧中心型肺癌 17例 ;手术方式 :行右隆凸全肺或肺叶切除隆凸重建术 5 0例 ,11例同时行受侵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 ;左隆凸全肺切除 17例。结果 全组围术期死亡 8例 ( 11.94% ) ,循环衰竭 6例 ( 8.96% ) ,呼吸衰竭 2例 ( 2 .99% )。 1、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2 1%、48.2 3 %及 3 2 .5 4%。结论 对肺癌侵犯隆凸和上腔静脉及双侧无名静脉者 ,切除原发病变和部分受侵器官可达到临床完全性切除之目的 ,配合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凸 切除 重建术 上腔静脉 中心型肺癌 治疗中 中晚期肺癌 器官 生存 远期
下载PDF
HLA-A、HLA-B、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肺癌患者遗传易感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磊 王丽君 +4 位作者 时广利 倪磊 宋长兴 张志新 许绍发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2-614,6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中HLA-A、B、DRB1等位基因与肺癌遗传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测序分型技术(sequence-based typing,SBT)技术,对无血缘关系的籍贯为中国北方的140名肺癌患者及483名健康志愿者的HLA-A、B、DRB1基因进行检测。arl...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中HLA-A、B、DRB1等位基因与肺癌遗传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测序分型技术(sequence-based typing,SBT)技术,对无血缘关系的籍贯为中国北方的140名肺癌患者及483名健康志愿者的HLA-A、B、DRB1基因进行检测。arlequin软件(ver2.000)及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2601、B*1518、B*3802、DRB1*0401、DRB1*0402、DRB1*1201在肺癌病人中频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P值分别为0.021、0.001、0.015、0.021、0.010和0.046,OR值分别为3.513、3.842、2.715、3.512、13.986、1.828;HLA-DRB1*1001、DRB1*1302在肺癌病人中频率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P值分别为0.017和0.014,OR值分别为0.135和0.122。单倍型HLA-A*0207-B*4601-DRB1*0901、HLA-A*0206-B*5101在肺癌病人中频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P值分别为0.034和0.006,OR值分别为2.348和3.969;单倍型HLA-A*1101-DRB1*1501在肺癌病人中频率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P值为0.026,OR为0.146,另外单倍型HLA-A*0101-B*3701在正常对照中频率为0.02070但在肺癌病人中未检出。结论在中国北方人中HLA-A*2601、B*1518、B*3802、DRB1*0401、DRB1*0402、DRB1*1201和单倍型HLA-A*0207-B*4601-DRB1*0901、HLA-A*0206-B*5101与肺癌发病正相关,HLA-DRB1*1001、DRB1*1302和单倍型HLA-A*1101-DRB1*1501、HLA-A*0101-B*3701与肺癌发病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频率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中整合素和ECM蛋白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志 许绍发 +2 位作者 张海青 刘志东 韩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97-40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正确认识和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整合素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异常表达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整合素α5、β1(integrinα5、β1)与细...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正确认识和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整合素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异常表达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整合素α5、β1(integrinα5、β1)与细胞外基质(ECM)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评估它们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19例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及Ⅳ型胶原、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细胞黏合素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特别是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Ⅳ型胶原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1),而整合素α5和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且整合素α5表达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1)。整合素α5表达与整合素β1表达呈正相关而与Ⅳ型胶原表达呈负相关。Ⅳ型胶原在分期较早和分化较好时表达率较高,整合素α5和β1则相反。结论整合素α5和β1的高表达与ECM蛋白的低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及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整合素α5与Ⅳ型胶原可能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细胞外基质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