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MRI影像组学联合21基因检测预测乳腺癌复发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方晓政 徐可佩 +3 位作者 胡嘉捷 许茂盛 王世威 张睿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且生物学行为差异大,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不尽相同.在发展迅速的现代医疗水平之下,术后复发转移仍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更精准地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成为当前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1... 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且生物学行为差异大,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不尽相同.在发展迅速的现代医疗水平之下,术后复发转移仍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更精准地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成为当前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1基因检测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的可靠方法,但是由于恶性肿瘤普遍存在的异质性,乳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不可避免会存在取样的局限性.乳腺MRI影像组学无创且高通量地提取MRI图像中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临床特征获取更多肿瘤内在信息进而指导临床实现精准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已有国内外学者利用影像组学技术预测乳腺肿瘤复发风险,然而目前影像学标志物缺乏足够的生物学验证使其临床应用受限.因此联合乳腺MRI影像组学与21基因检测,寻找影像学特征与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或能通过无创的MRI影像学检查代替相应临床指标以预测乳腺癌复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上两者的关联以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21基因复发评分 乳腺癌复发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Kaiser评分诊断MRI BI-RADS 4类亚厘米肿块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杜亮 张睿馨 +4 位作者 徐可佩 方珍 洪敏萍 周长玉 许茂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Kaiser评分鉴别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亚厘米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BI-RADS 4类亚厘米肿块患者173例,由3位乳腺诊断医师依据评分流程图进行盲法评估,通过ROC曲线分析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Kaiser评分鉴别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亚厘米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BI-RADS 4类亚厘米肿块患者173例,由3位乳腺诊断医师依据评分流程图进行盲法评估,通过ROC曲线分析诊断准确率。评估不同ADC阈值对评分的影响,不同ADC阈值的AUC比较行DeLong检验。结果:173例中,良性67例,恶性106例。Kaiser评分诊断亚厘米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AUC分别为90.6%~92.5%、62.7%~68.7%、80.9%~82.7%、79.7%~82.2%、81.5%~84.0%、2.48~2.92、0.12~0.14、0.801~0.830。以1.4×10-3 mm2/s作为ADC阈值,Kaiser评分的诊断准确率和AUC均最高,但不同ADC阈值的AU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ser评分诊断BI-RADS 4类亚厘米肿块性能良好,以1.4×10-3 mm2/s作为ADC阈值对Kaiser评分的辅助诊断价值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亚厘米肿块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磁共振成像 Kaiser评分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针刺治疗贝尔麻痹的脑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
3
作者 周菲妮 宋雯雯 +2 位作者 娄新璟 范思佳 许茂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8,共4页
贝尔麻痹(BP)是一种急性单侧面部麻痹或面瘫,临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刺治疗BP具有明显优势,不同病理阶段的脑功能连接状态对针刺有不同的反应。fMRI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检测、评估针刺脑效应的手段。现就BP患者中枢结构重塑... 贝尔麻痹(BP)是一种急性单侧面部麻痹或面瘫,临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刺治疗BP具有明显优势,不同病理阶段的脑功能连接状态对针刺有不同的反应。fMRI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检测、评估针刺脑效应的手段。现就BP患者中枢结构重塑、功能网络异常及fMRI在针刺治疗BP临床效果评价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麻痹 针刺疗法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导引经胸组织芯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许茂盛 童林军 +4 位作者 李来友 喻迎星 王小明 王伟 曹志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 探讨CT导引经胸组织芯活检 (TCN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ookQC 18、19或 2 0G弹枪式活检针 ,对 12 1例肺部疾病行CT导引经胸肺活检。 10 5例系孤立结节状病灶 ,直径 0 .8~ 9.5cm ,平均 (3.4± 1.9)cm ;另 16例为两个... 目的 探讨CT导引经胸组织芯活检 (TCN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ookQC 18、19或 2 0G弹枪式活检针 ,对 12 1例肺部疾病行CT导引经胸肺活检。 10 5例系孤立结节状病灶 ,直径 0 .8~ 9.5cm ,平均 (3.4± 1.9)cm ;另 16例为两个以上病灶或弥漫性病变。取材后常规CT复查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12 1例中 ,恶性病变 86例 ,TCNB阳性 79例 ,诊断敏感性为 91.9% ,假阴性7例 ,没有假阳性 ,诊断特异性 10 0 % ,确定组织学类型 70例 ,特异诊断率 81.4 % ;良性病变 35例 ,TCNB诊断准确 32例 ,敏感性 91.4 % ,其中 2 6例做出特异性诊断 ,特异诊断率 74 .3% ;总准确率 91.7% (111/12 1)。并发症有 :少量气胸 2 2例 (18.2 % ) ,肺出血 19例 (15 .7% ) ,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 9例 (占 7.4 % ) ,均未做特殊处理而自愈。结论 CT导引下经胸组织芯肺活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诊断准确率高 ,特别是在非肺癌的恶性病变和良性肺疾病的特异性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诊断 肺疾病 CT导引 经胸组织芯活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磨玻璃样改变的HRCT检查及其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许茂盛 潘昌远 +2 位作者 王恭宪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34-237,共4页
评价肺部磨玻璃样改变的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病理基础以及它在弥漫性肺疾病(DPD)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一组连续的经病理学检查或临床综合其它各种检查而明确诊断的弥漫性肺疾病,经普通X线、CT和HRCT检查... 评价肺部磨玻璃样改变的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病理基础以及它在弥漫性肺疾病(DPD)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一组连续的经病理学检查或临床综合其它各种检查而明确诊断的弥漫性肺疾病,经普通X线、CT和HRCT检查,HRCT采用层厚为1-1.5mm,间隔为10mm,高空间频率重建算法。有病理学结果者则与之对照。结果:本组DPD包括73例,HRCT显示磨玻璃样改变征象16例,分别为过敏性肺炎5例、淋巴瘤l例、皮肌炎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3例、类风湿性肺炎2例、放射性肺炎1例和肺水肿2例。普通X线仅显示9例(P<0.01)。病理学上磨玻璃样改变由肺泡腔内渗出、肺泡间隔增厚所致。结论:HRCT是显示肺部早期异常表现——磨玻璃样改变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对弥漫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样改变 肺疾病 诊断 HRCT DPD
下载PDF
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茂盛 李来友 +3 位作者 陈星荣 喻迎星 冯晓源 沈天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294-298,共5页
研究脑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H -MRS)特征及其代谢物变化规律。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胶质瘤14例(男性8例 ,女性6例 ,年龄19~72岁) ,年龄相近正常对照组15例 ,使用1.5TMRI成像仪 ,PRESS序列 ,TR/TE=1000ms/144... 研究脑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H -MRS)特征及其代谢物变化规律。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胶质瘤14例(男性8例 ,女性6例 ,年龄19~72岁) ,年龄相近正常对照组15例 ,使用1.5TMRI成像仪 ,PRESS序列 ,TR/TE=1000ms/144ms ,多体素相位矩阵 :16×16 ,FOV :24cm。完成扫描后用随机软件包FuncTool进行分析 ,观察正常对照组(作为外参照)、病例组病灶周边、病变区及对侧正常区(内参照)各主要代谢物变化情况。结果 :14例胶质瘤按WHO标准分类Ⅲ级6例 ,Ⅳ级8例 ,肿瘤实体区NAA/Cho、NAA/Cr、NAA/(Cho +Cr)分别为0.39±0.11 ,1.09±0.38 ,0.28±0.06 ,较正常参照区降低且具显著性差异(p<0.05) ;Cho/Cr和Lac/Cr分别为3.05±1.44 ,0.35±0.59 ,均较参照区升高 ,前者p<0.05 ,后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合多体素波谱图观察提示恶性胶质瘤Cho升高、NAA下降和出现异常Lac峰 ,同时可显示肿瘤周边区域的Cho升高等异常。结论 :Cho升高、NAA下降和出现异常Lac峰是恶性胶质瘤的主要波谱表现。2D 1H -MRS可检测胶质瘤MRI所示病灶以外区域的代谢异常 ,此对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脑肿瘤
下载PDF
正常成人脑组织氢质子波谱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许茂盛 喻迎星 +3 位作者 宋建华 钱明山 滕坚 陈眉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591-592,595,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不同性别、年龄和部位脑组织代谢物比值。方法 选取经神经系统检查和颅脑常规MR检查正常成人22例 ,年龄21~60岁,平均(45±6.9)岁。使用1.5TMR成像仪和随机软件获取脑组织(106个兴趣区 )主要代谢物N -乙酰天门冬氨...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不同性别、年龄和部位脑组织代谢物比值。方法 选取经神经系统检查和颅脑常规MR检查正常成人22例 ,年龄21~60岁,平均(45±6.9)岁。使用1.5TMR成像仪和随机软件获取脑组织(106个兴趣区 )主要代谢物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胆碱类物质 (Cho)和肌酸 (Cr)等的浓度 ,计算NAA/Cho、NAA/Cr和Cho/Cr比值 ,观察不同年龄、性别及解剖部位代谢物比值差异。 结果 正常成人NAA/Cho、NAA/Cr和Cho/Cr平均值男性分别为1.82±0.39、2.01±0.32和1.19±0.23,女性分别为1.75±0.19、1.98±0.33和1.13±0.24。NAA/Cho、NAA/Cr和Cho/Cr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脑白质与脑灰质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成人的NAA/Cho、NAA/Cr和Cho/Cr等代谢物比值较为恒定 ,可作为神经影像学研究和应用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成人 脑组织 氢质子波谱 脑代谢 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肺部孤立结节钙化征象的HRCT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许茂盛 王恭宪 +2 位作者 罗辉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良恶性孤立结节(SPNS)的钙化征象在高分辨率CT(HRCT)上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分析一组连续的资料,共59例,其中43例经病理学证实,16例经临床诊断和随访明确。结果:30例良性中的12例(40...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良恶性孤立结节(SPNS)的钙化征象在高分辨率CT(HRCT)上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分析一组连续的资料,共59例,其中43例经病理学证实,16例经临床诊断和随访明确。结果:30例良性中的12例(40%),29例恶性中的4例(13石的)可见钙化征象(P<0.05)。钙化的形态有三种,1)结节状或斑炔状,2)点状,3)沙粒状。结节状或斑块状钙化是良性的特征。良恶性钙化分布不同,良性多位于中央,恶性则为偏心性的。HRCT所显示的16例钙化中普通CT扫描仅显示3例。结论:HRCT上钙化征象多见于良性SPNS.但并非良性病变所特有,钙化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钙化的显示上,HRCT明显优于普通X线及常规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 孤立结节钙化 HRCT 影像学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组织芯活检——21世纪放射学发展潮流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茂盛 黄祥龙 沈天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60-61,共2页
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放射学正在迅猛发展。传统的临床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在日趋成熟的放射技术面前多少显得有些相形见拙,放射科医生有必要掌握一些操作手段以适应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需要。影像导向下自动组织芯活检(auto... 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放射学正在迅猛发展。传统的临床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在日趋成熟的放射技术面前多少显得有些相形见拙,放射科医生有必要掌握一些操作手段以适应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需要。影像导向下自动组织芯活检(automatecal needlecore biopsy以下简称自动芯检)便是其中具代表性的新技术之一,其操作简便,得到的诊断明确。一、影像导向的选择 CT和超声都可用作自动芯检导向,MRI也已开始使用、但目前尚没有与之匹配的自动芯检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组织检查 CT导向 超声导向 组织芯活检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作用及医院的实现方案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茂盛 王世威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5期324-325,共2页
目的 论述PACS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介绍PACS的构成及关键技术 ,分析PACS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对医院(主要针对中等规模的医院)实现PACS进行探讨。结果 认为医院实现和发展PACS是必然趋势 ,并应遵循DICOM3.0标准。结论 PACS还将... 目的 论述PACS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介绍PACS的构成及关键技术 ,分析PACS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对医院(主要针对中等规模的医院)实现PACS进行探讨。结果 认为医院实现和发展PACS是必然趋势 ,并应遵循DICOM3.0标准。结论 PACS还将在传统医学影像学向现代数字化医学影像学过渡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影像诊断 PACS 现状 发展 设计方案 实现模式
下载PDF
肺部弥漫性疾病的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茂盛 王恭宪 +1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星荣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将肺部弥漫性疾病在HRCT上的主要表现归纳为:①小叶间隔增厚。②网格状改变。③多发囊腔。④结节。⑤斑片状阴影。探讨常见弥漫性肺疾患的HRCT表现特征进而进行相互之间的鉴别诊断。HRCT的技术特点同时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弥漫性疾病 CT
下载PDF
正常肺小叶高分辨率CT研究
12
作者 许茂盛 童林军 +2 位作者 王恭宪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评价HRCT能否显示正常人肺小叶结构。材料和方法:5例肺标本和40例正常人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扫描层厚1mm~1.5mm,间隔10mm~15mm,采用高空间频率重建算法。结果:正常肺标本和活体肺小叶结构可被HRCT显示。正常人显... 目的:评价HRCT能否显示正常人肺小叶结构。材料和方法:5例肺标本和40例正常人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扫描层厚1mm~1.5mm,间隔10mm~15mm,采用高空间频率重建算法。结果:正常肺标本和活体肺小叶结构可被HRCT显示。正常人显示完整小叶0个~2个/层(平均0.05个),小叶间隔线0条~8条/g(平均1.4条)。外围肺血管的解剖特点可能有助于正常肺小叶结构的辨认。结论:正常肺小叶结构可在HRCT图像上显示和辨认,肺小叶是肺脏放射学基本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叶 正常 高分辨率CT CT 肺部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与诊断
13
作者 许茂盛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7期673-675,共3页
随着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64层螺旋CT的广泛使用,CT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已成为安全、无创、有效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其临床应用日趋普及。本文结合近年来临床实践和文献报告,介绍CTCA检... 随着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64层螺旋CT的广泛使用,CT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已成为安全、无创、有效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其临床应用日趋普及。本文结合近年来临床实践和文献报告,介绍CTCA检查技术要点和影像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 冠状动脉成像 诊断价值 临床应用 文献报告 临床实践 检查技术
下载PDF
乳腺钙化的X线特征及其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35
14
作者 喻迎星 许茂盛 +2 位作者 郑美君 丁雪委 葛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探讨X线影像对乳腺钙化在不同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B超、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 ,乳腺X线摄影确认的 15 0例钙化病例 ,回顾性分析其钙化形态、大小、密度、分布等特点。结果 :乳腺钙化可分成七型 ,即棍棒型... 目的 :探讨X线影像对乳腺钙化在不同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B超、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 ,乳腺X线摄影确认的 15 0例钙化病例 ,回顾性分析其钙化形态、大小、密度、分布等特点。结果 :乳腺钙化可分成七型 ,即棍棒型、精盐型、沙石型、融合型、圆弧型、轨道型和圆孔型。棍棒型 3 0例 ,其中恶性 2 9例 (97% ) ;精盐型 40例 ,恶性 3 4例 (85 % ) ;沙石型 2 2例 ,良性 19例 (90 % ) ;融合型 2 5例 ,良性 2 3例 (92 % ) ;圆弧型、轨道型和圆孔型 ,均为乳腺良性病变。结论 :棍棒型及精盐型钙化是乳腺恶性病变钙化的主要类型 ;沙石型、融合型、圆弧型、轨道型和圆空型钙化是良性病变钙化的主要类型。乳腺钙化在诊断不同乳腺疾病及鉴别良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钙化 X线特征 诊断 乳腺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在CT诊断冠状动脉瘘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志坚 许茂盛 +3 位作者 陈智能 丁国苗 王世威 陈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在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10460例,采用64层螺旋CT,用VRT、MPR和MIP等多种方法观察,分析冠状动脉瘘合并动脉瘤样扩张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在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10460例,采用64层螺旋CT,用VRT、MPR和MIP等多种方法观察,分析冠状动脉瘘合并动脉瘤样扩张的CTA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CTA诊断CAF 21例(0.20%),冠状动脉左心室瘘2例,左心房瘘2例,肺动脉瘘16例,肺动脉瘘合并左心房瘘1例。共有17例(80.9%)出现病变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其中梭型2例,囊状15例。瘤体位于开口处8例,非瘘口处9例。16例为单个,1例为2个。1例瘤体附壁血栓形成。结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的CT表现对诊断CAF有较大帮助,CTA能清晰显示瘤体位置及是否有血栓形成,为CAF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瘤样扩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载PDF
CT小肠造影对活动性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6
作者 高旭宁 许茂盛 +2 位作者 卢良骥 丁国苗 王世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77-380,共4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CTE)检查对活动性克罗恩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确诊克罗恩病患者。男性4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5岁。所有病例行小肠CTE检查。扫描范围从膈顶至盆腔。由2位不知道...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CTE)检查对活动性克罗恩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确诊克罗恩病患者。男性4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5岁。所有病例行小肠CTE检查。扫描范围从膈顶至盆腔。由2位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放射科医生共同观察确定有无病变,病灶部位,累积肠段数目,肠壁厚度,肠壁强化,肠腔狭窄,肠外淋巴结,肠系膜水肿及血管改变,肠外炎症,瘘管及瘘道等,判断病变是否具有活动性。并将CTE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比较。结果:58例克罗恩病以回肠末端为最常见受累部位(54/58),小肠单独受累(48/58),小肠-结肠受累(10/58)。肠壁增厚(51/58)。累积肠段数目(107段)、肠壁厚度(3.2~21.5)mm,动脉期肠壁强化(56.2~89.4)HU静脉期(87.6~103.8)HU、肠腔狭窄(55/58)、肠外淋巴结(32/58)、肠系膜水肿及血管改变(50/58)、肠外炎症、瘘管及瘘道等(3/58)。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证实的活动期患者51例,稳定期患者7例。2位医生诊断活动性克罗恩病阳性48例,3例稳定期病例误认为活动期。CTE诊断克罗恩病活动期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8/51)、(40%,2/5)、(96%,48/50)、(38%,3/8)。结论:CT小肠造影对活动期克罗恩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确诊还应结合临床及肠镜检查。CT小肠造影对早期克罗恩病诊断作用还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CT小肠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评估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玉凤 许茂盛 +3 位作者 刘学竞 倪桂宝 喻迎星 丁雪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6期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浸润癌(IC)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影像特征,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CIS患者(病灶13个)及10例IC患者(病灶10个)的DCE-MRI及DWI图像,分析病灶强化形态特征...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浸润癌(IC)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影像特征,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CIS患者(病灶13个)及10例IC患者(病灶10个)的DCE-MRI及DWI图像,分析病灶强化形态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定量分析ADC值。结果依据强化形态特征:DCIS强化以非块样强化中的段样强化为主,IC强化以块样强化为主,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IS和IC均以流出型为主,无显著性差异。依据ADC值:DCIS的平均ADC值约为(1.036±0.25)×10-3 mm2/s,IC的平均ADC值约为(0.79±0.20)×10-3 mm2/s,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病灶强化形态特征及ADC值,DCE-MRI联合DWI有助于乳腺导管内癌及浸润癌的鉴别诊断,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癌 浸润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及继发性淋巴瘤的X线及MRI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长玉 许茂盛 +3 位作者 喻迎星 卜阳阳 凌东亚 饶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5期762-765,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及继发性乳腺淋巴瘤的X线及MRI表现。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确诊原发性及继发性乳腺淋巴瘤15例,年龄32~81岁,平均(43.5±14.6)岁,评价患者X线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4例行X线检查,2例PBL表现为单发类圆形等高... 目的分析原发性及继发性乳腺淋巴瘤的X线及MRI表现。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确诊原发性及继发性乳腺淋巴瘤15例,年龄32~81岁,平均(43.5±14.6)岁,评价患者X线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4例行X线检查,2例PBL表现为单发类圆形等高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晰;1例PBL表现为区域性团片密度增高影内伴等高密度结节影;1例SBL表现双乳多发类圆形结节,等高密度,边缘模糊。14例行MR检查,12例PBL中单乳单发结节或肿型块7例(58.3%,7/12),多发结节或肿块型4例(33.3%,4/12),双乳弥漫浸润型1例(8.3%,1/12),其中增强后可见病灶实质明显强化伴穿行血管、分隔样强化或不强化分隔,晚期病灶边缘勾边样强化5例,3例皮肤不同程度增厚水肿,7例伴腋下淋巴结肿大。SBL中1例表现为边缘清晰单发肿块,增强早期可见病灶内穿行血管,晚期分隔样强化伴病灶勾边样强化,伴双侧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1例表现为双乳多发结节,均匀强化伴少许不强化分隔。结论原发性及继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两者的影像学表现并无明显差异,X线特点缺乏特异性,MRI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乳腺肿瘤 乳腺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胸痹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沈培红 毛威 +3 位作者 叶武 刘艳 许茂盛 陈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胸痹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疑诊冠心病患者470例,按64层螺旋CT(64MSCT)冠脉成像结果根据冠脉有无病变、病变范围、钙化积分、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分组,观察胸痹不同证型中冠脉病变程度,并分析相关性...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胸痹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疑诊冠心病患者470例,按64层螺旋CT(64MSCT)冠脉成像结果根据冠脉有无病变、病变范围、钙化积分、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分组,观察胸痹不同证型中冠脉病变程度,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病变冠脉以心血瘀阻证和痰浊痹阻证多见,冠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两组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粥样斑块以心血瘀阻证和痰浊痹阻证多见,两组中软斑块比例高,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结论:冠状动脉病变与胸痹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心血瘀阻证、痰浊痹阻证冠脉病变范围广,狭窄程度严重,软斑块比例高,是胸痹的危险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胸痹 证候分型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各向同性冠状位重组图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高旭宁 许茂盛 +2 位作者 卢良骥 丁国苗 王世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9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CT各向同性冠状位重组图像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64层CT平扫+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腹部。由3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观察横断位及横断位+冠状位图像,将阅片所发现的部分... 目的:评价64层CT各向同性冠状位重组图像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64层CT平扫+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腹部。由3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观察横断位及横断位+冠状位图像,将阅片所发现的部分阑尾、全部阑尾、阑尾壁增厚、肠腔扩张、炎症积液和阑尾炎按可信度分为5级,敏感度、特异度由每个阅片者诊断决定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3位阅片者使用横断位观察敏感性、特异性的平均值为92%和89%,而结合冠状位重组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7%和95%。使用横断位结合冠状位图像观察阑尾部分或全长,肠壁增厚,阑尾周围炎症较横断位图像的可信度高。冠状位重组图像对排除阑尾炎有辅助价值。结论:64层CT横断位结合冠状位图像比单独使用横断位图像有较大敏感性、特异性,冠状位图像增加了识别阑尾炎和诊断阑尾炎的可信度,提高了诊断阑尾炎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