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阻止股骨骨不连的形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昂 王晓宇 +1 位作者 许茜楠 毕郑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080-3087,共8页
背景:骨不连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在积极研究如何治疗骨不连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如何预防它的发生,也就是在治疗高风险发生骨不连的骨创伤时,应该积极干预从而避免发生骨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与大鼠骨... 背景:骨不连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在积极研究如何治疗骨不连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如何预防它的发生,也就是在治疗高风险发生骨不连的骨创伤时,应该积极干预从而避免发生骨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对股骨骨不连模型病变区域骨愈合的加强与促进作用。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为未进行骨向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为经骨向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组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并进行骨向诱导。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以及矿化结节染色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扫描电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上的黏附情况,MTT实验检测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情况;(2)建立SD大鼠股骨骨不连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未进行处理,单纯支架组在骨不连区域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细胞复合支架组在骨不连区域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术后通过X射线、Micro CT、Masson染色评价SD大鼠股骨的骨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1)在成骨诱导第6,12天,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成骨诱导第14天,实验组形成的矿化结节数量多于对照组,说明提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经骨向诱导后具有成骨分化能力;(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上黏附良好,细胞的生长增殖活性良好,说明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适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增殖并骨向分化;(3)空白对照组大鼠骨不连模型制作成功,12周时骨不连区域几乎无骨痂形成。单纯支架组大鼠在术后8周与12周均未获得骨愈合。细胞复合支架组大鼠术后8周未获得骨愈合,但是有大量骨痂形成,术后12周基本获得骨愈合,支架材料被骨组织包埋与吸收,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可以促进大鼠股骨骨不连模型中骨折的愈合,有效地阻止了骨不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羟基磷灰石类 生物相容性材料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生物相容性 骨不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低功率微波消融联合化疗栓塞治疗特殊部位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侯训博 刘瑞宝 +1 位作者 尹立楠 许茜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评估CT引导下低功率微波消融(MWA)联合经TACE治疗特殊解剖部位肝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生存率。方法选取76例HCC患者,应用TACE治疗后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共42个病灶(距肝被膜、胆囊或大血管<5 mm),行低功率MWA(40 W);对照组38... 目的评估CT引导下低功率微波消融(MWA)联合经TACE治疗特殊解剖部位肝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生存率。方法选取76例HCC患者,应用TACE治疗后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共42个病灶(距肝被膜、胆囊或大血管<5 mm),行低功率MWA(40 W);对照组38例共46个病灶(距肝被膜、胆囊或大血管≥5 mm),行常规功率MWA(50~70 W),比较两组术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表现以及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3处癌灶邻近胆囊,14处邻近大血管,25处邻近肝被膜,所有病灶均完全消融,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研究组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率7.1%,对照组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8);研究组术后AFP平均下降为(261.23±201.35)ng/mL,对照组平均下降为(278.49±189.14)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两组ALT、AST及TBIL术后显著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4例(10.5%),对照组并发症3例(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结论低功率MWA联合TACE治疗特殊解剖部位的HCC与安全部位同样有效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低功率微波消融 困难解剖部位 TACE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昂 王晓宇 +2 位作者 李泽成 许茜楠 毕郑刚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后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BMSCs后将其分为A、B、C3组:A组为未经骨向诱导的hBMSCs,B组为经骨向诱导的hBMSCs,C组为与nHA/PA66复合并骨向... 目的研究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后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BMSCs后将其分为A、B、C3组:A组为未经骨向诱导的hBMSCs,B组为经骨向诱导的hBMSCs,C组为与nHA/PA66复合并骨向诱导的hBMSCs。通过噻唑蓝(MTT)检测B、c组细胞在第1、2、3周的增殖情况;电镜扫描观察C组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以及矿化结节染色验证hBMSCs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并通过检测第6、12天ALP的活性研究其与nHA/PA66复合后的骨生成作用。结果c组细胞在nHA/PA66上黏附良好;B组与C组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向诱导后的hBMSCs增殖活性不受支架材料nHA/PA66影响;B组矿化结节数量明显多于A组,第6、12天A组ALP活性值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BMSCs体外骨向诱导后ALP表达增强并骨向分化,nHA/PA66并没有影响hBMSCs的成骨潜能。B、c组细胞在第12天的ALP活性值显著高于第6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KP活性随骨向诱导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强。结论hBMSCs适于在nHA/PA66上黏附、增殖与骨向分化,nHA/PA66可以作为hBMSCs的载体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类 生物相容性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