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厂流出物中^(14)C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
1
作者 许莉萍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1,共8页
滨海核电厂流出物的排放会对周围公众产生照射,其中剂量贡献最大的放射性核素为^(14)C,又以食入海产品中^(14)C所致的剂量占比最高。在进行食入海产品这一关键途径的剂量评价时,海产品中^(14)C的浓集情况将直接影响剂量评价的合理性。... 滨海核电厂流出物的排放会对周围公众产生照射,其中剂量贡献最大的放射性核素为^(14)C,又以食入海产品中^(14)C所致的剂量占比最高。在进行食入海产品这一关键途径的剂量评价时,海产品中^(14)C的浓集情况将直接影响剂量评价的合理性。本文采用比活度平衡模式,充分考虑福清核电厂址海域海水及海产品实际碳含量,计算出不同种类海产品^(14)C浓集因子,并通过与部分厂址海产品的^(14)C浓集因子实测值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值对比验证,得到了适用于福清核电厂址海域的海产品^(14)C浓集因子,推荐鱼类取6800、藻类取5300、甲壳类取5000、软体动物取4500,并应用于公众剂量评价,划分不同年龄组,计算出食入海产品中^(14)C所致的公众个人有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 浓集因子 海产品 剂量评价
下载PDF
社会企业组织混合性与社会影响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志阳 邱振宇 +1 位作者 许莉萍 庄欣荷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6-256,I0045,I0046,共13页
作为战略和组织研究前沿,混合组织在现实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混合性。但有关组织混合性及其表现迄今仍鲜有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以典型混合组织——社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行为—结果”理论框架,系统研究了组织混合性与社... 作为战略和组织研究前沿,混合组织在现实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混合性。但有关组织混合性及其表现迄今仍鲜有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以典型混合组织——社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行为—结果”理论框架,系统研究了组织混合性与社会影响力的内在关联,并从资源拼凑视角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行为“黑箱”。实证结果表明:(1)社会企业的高组织混合性有利于社会影响力的提升;(2)资源拼凑行为在组织混合性和社会影响力之间起中介作用;(3)数字化能力对资源拼凑行为的中介作用起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深化了组织混合性及其结果的关系,明确了组织混合性在提高社会影响力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为数字时代下包括社会企业在内的混合组织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混合性 社会影响力 社会企业 数字化能力 混合组织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工合成甜味剂检测的优化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倩 张静静 +1 位作者 许莉萍 宋闰英 《现代食品》 2024年第8期192-194,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人工合成甜味剂检测中的应用,并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优化与改进措施。通过优化色谱条件、改进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提升检测灵敏度等方式,可实现对多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高效、准确检测。本文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人工合成甜味剂检测中的应用,并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优化与改进措施。通过优化色谱条件、改进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提升检测灵敏度等方式,可实现对多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高效、准确检测。本文的研究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人工合成甜味剂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参考,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工合成甜味剂 检测 优化
下载PDF
基因工程甘蔗:潜能、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莉萍 潘大仁 陈如凯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1-374,共4页
从基因工程在甘蔗上的应用潜能、甘蔗遗传转化的方法及其成效、启动子及选择标记对基因表达和转化体筛选的效应、基因工程甘蔗的成就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述 ,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甘蔗 基因工程 遗传转化 综述
下载PDF
与甘蔗抗黑穗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筛选(英文) 被引量:19
5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为了寻找与由黑粉菌 (UstilagosictamineaSyd .)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从而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手段提高抗病育种效率 ,用甘蔗抗病亲本Co10 0 1为母本 ,用感病亲本Ya71- 374为父本 ,配置杂交组合创制抗病性... 为了寻找与由黑粉菌 (UstilagosictamineaSyd .)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从而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手段提高抗病育种效率 ,用甘蔗抗病亲本Co10 0 1为母本 ,用感病亲本Ya71- 374为父本 ,配置杂交组合创制抗病性分离群体为材料 ,采用人工接种新植蔗 ,田间种植方法鉴定分离个体新植和宿根的抗病性 ,借助RAPD和集群分离分析法 (BSA) ,筛选出一个与抗病基因连锁的多态性片段 ,并在抗、感池中的个体和池外部分个体上得到验证 ,该片段大小约 5 2 0bp.对该片段的进一步克隆、测序和转换研究还在进行中 ,研究结果为抗病育种的MAS奠定了基础 .图 2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黑穗病基因 分子标记 RAPD BSA
下载PDF
上海地区献血者HTLV-Ⅰ/Ⅱ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许莉萍 王迅 +2 位作者 张晰 郑岚 冯恭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HTLV-Ⅰ/Ⅱ型 输血传播 上海地区 献血者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糖浆剂中多种甜味剂同时测定研究
7
作者 宋闰英 许莉萍 +1 位作者 张静静 王倩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0期202-204,共3页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糖浆剂中的多种甜味剂进行了同时测定,并对糖浆剂中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和纽甜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验证。测定结果表明: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和纽甜4种甜味剂在0~100.0μg·mL^(-1)范围内...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糖浆剂中的多种甜味剂进行了同时测定,并对糖浆剂中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和纽甜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验证。测定结果表明: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和纽甜4种甜味剂在0~100.0μg·mL^(-1)范围内,R2均大于0.999;4种甜味剂的检测限为0.01~0.05μg·mL^(-1),定量限为0.03~0.15μg·mL^(-1);加标回收率在95.6%~102.6%范围内。本方法能够快速对糖浆剂中多种甜味剂含量进行同时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且具有较高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浆剂 甜味剂 测定
下载PDF
甘蔗分离群体的分析及抗感黑穗病池的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1 位作者 潘大仁 林胜杰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以甘蔗杂交组合 Co10 0 1× Ya71- 374后代为供试材料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 ,对其黑穗病抗性的分离结果进行分析 ,并构建了抗、感池 .相关分析表明 ,除最短潜伏期与最终累计丛感率相关不显著外 ,其余病害流行参数间的相关均达显著水... 以甘蔗杂交组合 Co10 0 1× Ya71- 374后代为供试材料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 ,对其黑穗病抗性的分离结果进行分析 ,并构建了抗、感池 .相关分析表明 ,除最短潜伏期与最终累计丛感率相关不显著外 ,其余病害流行参数间的相关均达显著水平 ;利用最长距离法借助病害流行参数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 ,可较好地归为 5类 ,类内个体抗病性差异不大 ,类间个体抗病性差异明显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可进一步验证所构建的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抗性评价 抗感池 构建 分离群体
下载PDF
甘蔗黑穗病及其抗病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4
9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2期26-31,共6页
就甘蔗黑穗病 (Ustilago scitaminea Syd.)及其生理小种 ,甘蔗对黑穗病菌的抗性机制及其遗传 ,甘蔗抗黑穗病性鉴定技术 ,以及我国甘蔗抗黑穗病育种的现状进行评述 。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抗病育种 现状
下载PDF
甘蔗分离群体的黑穗病病情指数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陈平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33-36,共4页
在田间进行2组试验以分析甘蔗分离群体的甘蔗黑穗病病情指数。新植蔗和宿根蔗分别有72份和50份无性系参试。采用孢子悬浮液浸渍法对新植蔗进行接种,并收集新植蔗和宿根蔗自第1个黑穗病鞭子出现至发病停止期间的数据。对所收集到的新植蔗... 在田间进行2组试验以分析甘蔗分离群体的甘蔗黑穗病病情指数。新植蔗和宿根蔗分别有72份和50份无性系参试。采用孢子悬浮液浸渍法对新植蔗进行接种,并收集新植蔗和宿根蔗自第1个黑穗病鞭子出现至发病停止期间的数据。对所收集到的新植蔗3个病情指数茎感染率(SI)、丛感染率(PI)和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AUDPC)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表明:AUDPC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最吻合,其3个特征值正态度、偏度和峰度分别为0.949,0.018和-0.721;PI的吻合程度次之;SI为第3。以上结果的置信度大于97.7%。不论新植蔗还是宿根蔗,3个病情指数两两间以及各病情指数与持续发病期(SDD)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在AUDPC与SI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新、宿分别为0.929和0.888。除潜伏侵染期(LP)与PI间的相关外,LP与AUDPC、SI和SDD间的负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LP与SDD间的负相关系数最大,为0.521。相关分析结果暗示,在进行甘蔗抗黑穗病性评价时,利用包括病情指数和病害流行学参数在内的多个参数综合评价抗病性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分离群体 黑穗病 病情指数
下载PDF
利用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去除甘蔗花叶病毒 被引量:43
11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李跃平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用甘蔗心叶愈伤组织和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花叶病脱毒,供体发病率为100%,而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后代的发病率分别为0和4.6%.本文还就分蘖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等进行了剖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群体进行综合评... 用甘蔗心叶愈伤组织和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花叶病脱毒,供体发病率为100%,而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后代的发病率分别为0和4.6%.本文还就分蘖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等进行了剖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群体进行综合评价,作为选种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愈伤组织 茎尖培养 花叶病毒
下载PDF
甘蔗杂交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莉萍 阙友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对用于构建甘蔗抗黑穗病基因连锁标记群体 15 0个杂交后代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 ,其株高、茎径、锤度、有效茎数、蔗茎重和锤重 6个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系数为 9.92 %~ 39.6 8% ,其中丛蔗茎重变异系数最大 ,锤度变异系数最小。有性和单系世... 对用于构建甘蔗抗黑穗病基因连锁标记群体 15 0个杂交后代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 ,其株高、茎径、锤度、有效茎数、蔗茎重和锤重 6个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系数为 9.92 %~ 39.6 8% ,其中丛蔗茎重变异系数最大 ,锤度变异系数最小。有性和单系世代 6个性状间两两相关分析表明 ,除茎径与有效茎数间呈显著负相关 ,茎径与锤度间相关系数很小外 ,其余均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值较大 ,其中仅锤度与有效茎数间相关性 2个世代均达显著水平 ,株高与茎径、株高与有效茎数间显著相关仅出现于单系世代 ;6个性状的 2个世代值存在显著差异 ,同一性状在世代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并指出不同世代的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代 有效茎数 性状 杂交后代 株高 甘蔗 茎重 主要经济 最大 正相关
下载PDF
甘蔗抗黑穗病性评价及品种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2
13
作者 许莉萍 林彦铨 傅华英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92-295,共4页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 ,对福农 83- 36等 9个新品种和 2个主栽品种 (ROC10和闽糖 70 - 6 11)进行抗黑穗病性鉴定 .通过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等 5个流行病学参数 ,结合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 ,综合评价其抗性 ,同时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 ,对福农 83- 36等 9个新品种和 2个主栽品种 (ROC10和闽糖 70 - 6 11)进行抗黑穗病性鉴定 .通过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等 5个流行病学参数 ,结合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 ,综合评价其抗性 ,同时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 .结果表明 ,福农 83- 36、桂糖 84 - 332、川糖 78- 111及 2个主栽品种未发病 ,属高抗 ,云蔗 81- 173、福农 91- 0 70 7为抗 ,福农 81- 74 5为中抗 ,粤糖 85- 172 2、福农 90 - 6 6 52和闽糖 86 - 877为感 .文中还对如何客观评价甘蔗抗黑穗病性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抗性鉴定 抗性评价
下载PDF
甘蔗离体培养的变异机理及筛选技术 Ⅳ.茎尖培养技术的筛选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薛其清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本文对旨在以脱毒为目的的甘蔗茎尖培养技术进行了探讨,茎尖长约2mm,成功的关键在于防止酚的污染,采用液体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物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中,能成功地防止酚的污染,并使茎尖成苗率达50%以上。促根率达80%以上,结果还... 本文对旨在以脱毒为目的的甘蔗茎尖培养技术进行了探讨,茎尖长约2mm,成功的关键在于防止酚的污染,采用液体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物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中,能成功地防止酚的污染,并使茎尖成苗率达50%以上。促根率达80%以上,结果还表明,细胞分裂素是茎尖成苗所必需的激素,而萘乙酸则不是;侧茎茎尖比主茎茎尖易成苗;适当提高蔗糖的浓度及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均有利于茎尖苗发根,文中还对防止酚污的机理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尖培养 育种
下载PDF
甘蔗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综述了10a来PEG、电击、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应用于甘蔗遗传转化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对影响甘蔗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评述和探讨.
关键词 甘蔗 遗传转化 进展
下载PDF
甘蔗高产高糖细胞系筛选研究 Ⅰ.甘蔗抗磷酸盐变异系的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莉萍 林俊芳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以磷酸盐为选择剂,采用多步正筛选系统,从高产低糖的甘蔗品系福农86/17中筛选抗性细胞系.与对照相比,变异系具有很强的抗选择剂毒害的能力,且对其他种类的磷酸盐也具有较强的抗性.在不含选择剂的培养基上继代3次后,其抗性... 以磷酸盐为选择剂,采用多步正筛选系统,从高产低糖的甘蔗品系福农86/17中筛选抗性细胞系.与对照相比,变异系具有很强的抗选择剂毒害的能力,且对其他种类的磷酸盐也具有较强的抗性.在不含选择剂的培养基上继代3次后,其抗性表现稳定.田间种植观察表明,抗性细胞系植株群体含糖分较高,对照系植株群体含糖分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磷酸盐变异系 离体筛选
下载PDF
基于蔗糖代谢基因多态性的甘蔗基因型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莉萍 阙友雄 苏亚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88-1797,共10页
【目的】探讨利用基于蔗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TRAP)标记进行甘蔗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及遗传距离与糖分表型值关联性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利用4个根据参与蔗糖代谢酶基... 【目的】探讨利用基于蔗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TRAP)标记进行甘蔗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及遗传距离与糖分表型值关联性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利用4个根据参与蔗糖代谢酶基因SuSy、SPS、SAI和PPDK设计的锚定引物和9个随机引物,筛选具有多态性的17对引物组合,对28个糖分性状表型不同的甘蔗基因型进行TRAP标记,通过分子标记数据,估算不同基因型蔗糖代谢基因的遗传变异和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扩增出170个条带,其中109个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64.1%,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0个条带,6.4个多态性条带。在所测试的28个甘蔗基因型中,基于蔗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所估计的遗传相异系数(genetic dissimilarity,GD)为0.12—0.80。基于GD的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GD=0.49处,供试基因型可被划分为4类,但就所采集的特定时期的锤度数据而言,类间和类内的锤度表型值没有明显的规律。【结论】甘蔗不同基因型间4个蔗糖代谢酶基因遗传变异较高,多态性丰富,暗示TRAP技术在评价甘蔗蔗糖分性状方面具有应用潜力,但与锤度表型值数据的关联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糖代谢基因 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甘蔗锈病抗性指标及甘蔗无性系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在种植高感锈病的甘蔗品种作为诱发行的条件下,应用锈病严重度级别、TVD+1受侵染面积的百分率及TVD+1的孢子堆数量等3个指标,衡量供试材料对锈病的抗性程度.结果表明,这3种评价方法结果相似,而第1种指标便于操作,切... 在种植高感锈病的甘蔗品种作为诱发行的条件下,应用锈病严重度级别、TVD+1受侵染面积的百分率及TVD+1的孢子堆数量等3个指标,衡量供试材料对锈病的抗性程度.结果表明,这3种评价方法结果相似,而第1种指标便于操作,切实可行.供试的15份材料中,福农85/2108高感,福蔗87/12感病,福蔗87/10和F134为中度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锈病 抗性指标 无性系抗性
下载PDF
甘蔗抗感黑穗病池的构建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莉萍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抗病育种 RAPD
下载PDF
中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莉萍 刘桂萍 李焕芝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4-275,共2页
了解中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依据,采用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经2001~2004年连续抽样检测,室内空气卫生合格率为95.3%~99%,物体表面合格率为84.9%~99.6%,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80%~94%.经无菌试验检测... 了解中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依据,采用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经2001~2004年连续抽样检测,室内空气卫生合格率为95.3%~99%,物体表面合格率为84.9%~99.6%,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80%~94%.经无菌试验检测灭菌物品无菌合格率为85.2%~98%,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100%合格.使用中消毒液质量合格率为97.7%~100%,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为95.2%~100%.结论,中医院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总体比较好,无菌物品检测结果合格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 消毒 灭菌 质量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