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积水类型区域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登俊 杨宝金 许金范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03-203,共1页
为了解华支睾吸虫病在不同积水类型地区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我们对全省地面积水情况进行调查,并选鱼台、东平、东阿和桓台4个县对地面积水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进行观察。一、调查方法及内容 1.积水类型划分:以自然村为单位,根据村内外... 为了解华支睾吸虫病在不同积水类型地区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我们对全省地面积水情况进行调查,并选鱼台、东平、东阿和桓台4个县对地面积水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进行观察。一、调查方法及内容 1.积水类型划分:以自然村为单位,根据村内外坑塘及河沟积水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即常年积水型、雨季积水型和无积水型。分别统计村庄数和人口数。 2.感染情况调查:在以上分型的基础上,选点调查。每个村检查1周岁以上的全部居民,先采用1:1000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液进行皮试筛选,皮试阳性者取1g粪便,用水洗沉淀法镜检虫卵,计算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感染情况调查 皮试阳性 水型 无积 抗原液 鱼台 桓台 东阿 沉淀法
下载PDF
1981~1988年山东省疟疾流行趋势的灰色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继民 赵长磊 +2 位作者 杨宝金 许金范 李文备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山东省为单纯间日疟流行区,经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81~1988年疟疾流行呈逐年下降趋势。对发病率时间序列的拟合与预测研究,传统方法大都是建立在数理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因而常需大量的样本和典型的概率分布。这些条件... 山东省为单纯间日疟流行区,经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81~1988年疟疾流行呈逐年下降趋势。对发病率时间序列的拟合与预测研究,传统方法大都是建立在数理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因而常需大量的样本和典型的概率分布。这些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满足。灰色动态模型可克服这些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趋势 灰色预测
下载PDF
滕州市孙楼村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血清学纵向监测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长兰 陈锡欣 +6 位作者 卢毅 高金桐 李桂萍 尹舜 崔子海 许金范 曹新春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23-123,共1页
滕州市孙楼村系山东采用全民服用海群生药盐防治班氏丝虫病的试点,1974年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我们于1981、1987和1990年在该村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了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不同时间内的人群丝虫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丝虫病 血清学监测
下载PDF
丝虫病输入性传染源感染当地蚊媒的现场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备 许金范 +6 位作者 杨宝金 曹新春 孙朝东 郅宝如 王风英 段希明 王泽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268-270,317-318,共5页
本文报告德州市基本消灭丝虫病9年后,血检流动人口1206人,微丝蚴阳性率2.32%。八里庄、西长等4个窑场人群微丝蚴率高达11.56%(20/173)。虫种鉴定为班氏丝虫。患者120μl血液微丝蚴>10条者为60%。共捕获蚊虫2086只,淡色库蚊占95.6... 本文报告德州市基本消灭丝虫病9年后,血检流动人口1206人,微丝蚴阳性率2.32%。八里庄、西长等4个窑场人群微丝蚴率高达11.56%(20/173)。虫种鉴定为班氏丝虫。患者120μl血液微丝蚴>10条者为60%。共捕获蚊虫2086只,淡色库蚊占95.69%。宿主120μl血液微丝蚴11~43条组的淡色库蚊自然感染率明显>1~7条组,且蚊虫经过饲养幼虫并能发育到感染期。由此证明,输入性传染源如不加强管理将有可能起到传播作用,尤以微丝蚴高密度者为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微丝蚴 淡色库蚊
下载PDF
德州市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报告
5
作者 曹新春 李文备 +6 位作者 许金范 杨宝金 李继民 孙朝东 郅宝如 刘玉银 郭玉芹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S1期43-43,共1页
德州市防治前微丝蚴率为0.22%,193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我们于1987~1989年在该市进行了监测工作,结果如下。一、血检结果1987年在窑场周围村庄居民血检中,发现3例微丝蚴血症者,见表1。
关键词 微丝蚴血症者 监测报告 流行区 淡色库蚊 感染期幼虫 自然感染率 血症 输入性 防治成果 帐内
下载PDF
91例新迁入微丝蚴血症调查分析
6
作者 李文备 许金范 +9 位作者 杨宝金 曹新春 李继民 孙朝东 郅宝如 郭玉芹 段希明 王凤英 王泽芳 王丽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S1期32-33,共2页
德州市是我国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最北端。当地病人经过查治,1979年考核已基本消灭。于1987—1989年,在新迁入人群和居民中共检出91例微丝蚴者。现将这些传染源的来源、消长以及所在地的蚊媒感染情况等,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当... 德州市是我国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最北端。当地病人经过查治,1979年考核已基本消灭。于1987—1989年,在新迁入人群和居民中共检出91例微丝蚴者。现将这些传染源的来源、消长以及所在地的蚊媒感染情况等,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当地人群血检于21:00至次日2:00,自受检对象耳垂取血6大滴(相当120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丝蚴血症 班氏丝虫病 流行区 蚊媒 调查分析 淡色库蚊 受检对象 查治 人群调查 利辛
下载PDF
11处疟疾监测站疟疾年带虫发病率指数曲线拟合与监测趋势
7
作者 李继民 杨宝金 +1 位作者 许金范 张诒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山东省11处疟疾监测站1981年起采取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疟疾年带虫发病率逐年下降。为了解其下降规律,我们对全省11处疟疾监测站1981~1988年的疟疾年带虫发病动态进行指数曲线拟合,并对今后监测趋势进行初步分析。... 山东省11处疟疾监测站1981年起采取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疟疾年带虫发病率逐年下降。为了解其下降规律,我们对全省11处疟疾监测站1981~1988年的疟疾年带虫发病动态进行指数曲线拟合,并对今后监测趋势进行初步分析。一、材料和方法 1、选择鲁西南平原、鲁南滨湖稻田区、鲁中南平原低洼地带、鲁西北平原、鲁东滨海地带等不同类型疟区,建立11处疟疾监测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监测 指数曲线拟合 疟区 低洼地带 鲁中南 氯伯八日疗法 综合性防治措施 回归人员 鲁西北平原 滨海地带
下载PDF
山东省黄牛圈形盘尾丝虫病的初步调查及病理观察
8
作者 张希增 陈敬亭 +4 位作者 许金范 王玉安 范连杰 彭贤文 郑承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0-51,共2页
黄牛圈形盘尾丝虫病系由圈形盘尾丝虫(On-chocerca ormillata)感染所致。在非洲、亚洲及美洲广泛流行。Machailcff1935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吴光1940~1941年在上海屠宰场的黄牛中又找到该虫,此后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相继调查。1981年成... 黄牛圈形盘尾丝虫病系由圈形盘尾丝虫(On-chocerca ormillata)感染所致。在非洲、亚洲及美洲广泛流行。Machailcff1935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吴光1940~1941年在上海屠宰场的黄牛中又找到该虫,此后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相继调查。1981年成源达等在湖南首先对该虫的形态、流行病学及病理方面进行了报道。1988年以来,我们对山东省的黄牛中是否有该病的发生作了初步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黄牛
下载PDF
德州市班氏丝虫病输入传染源传播条件的观察
9
作者 李文备 曹新春 +8 位作者 李继民 许金范 杨宝金 孙朝东 郅宝如 刘王银 郭玉芹 段希明 王泽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3年第4期306-307,共2页
德州市位于山东北端,1957年调查人群微丝蚴率0.22)(现陵县徽王乡)。为此,有的学者认为该市处于我国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北缘,传播潜势低。近年在流动人口监测中发现,微丝螺率高达11.2%,为了解这些输入传染源是否能在当地条件下造成传播... 德州市位于山东北端,1957年调查人群微丝蚴率0.22)(现陵县徽王乡)。为此,有的学者认为该市处于我国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北缘,传播潜势低。近年在流动人口监测中发现,微丝螺率高达11.2%,为了解这些输入传染源是否能在当地条件下造成传播,我们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血检 1.流动人口凡近年由丝虫病流行区迁入的人口,均进行丝虫病常规检查,阳性者并记录120μl血液的微丝蚴条数。 2.当地居民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传染源 传播条件
下载PDF
山东省动物丝虫流行病学及其与人体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张希增 陈敬亭 +3 位作者 许金范 彭贤文 傅先增 仲崇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3-16,共4页
1987年对动物丝虫与人类丝虫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共调查牛、水牛、驴、马、骠、猪、狗、鸡、麻雀和鹅等动物11076头,发现10种动物丝虫,已定种的有指状腹腔丝虫(Setaria Oigi-tata)、唇乳突腹腔丝虫(Slabiatopapllosa)、圈形盘尾丝虫(Oncho... 1987年对动物丝虫与人类丝虫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共调查牛、水牛、驴、马、骠、猪、狗、鸡、麻雀和鹅等动物11076头,发现10种动物丝虫,已定种的有指状腹腔丝虫(Setaria Oigi-tata)、唇乳突腹腔丝虫(Slabiatopapllosa)、圈形盘尾丝虫(Onchocerca armillata)、马腹腔丝虫(S.equina)、猪浆膜丝虫(Serofilaria suis),犬恶丝虫(Drofilaria immitg),未定种的有骡体内丝虫、鸡体内丝虫、麻雀体内丝虫和鹅体内丝虫。同时调查动物丝虫户主居民740人,未发现人患动物丝虫病,调查有微丝蚴血症者户内动物87头,也未发现动物患人丝虫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丝虫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丝虫病流行病学分析
11
作者 杨宝金 许金范 +2 位作者 刘广汉 盛琦 李文备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0年第6期352-354,共3页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于1981~1989年在济宁等10个市地63个县区居民血检共3527316人次,检出微丝蚴血症3348人,微丝蚴阳性率为0.09%,晚期症状与体征调查1926229人,查出晚期病例17425人,患病率为0.9%。各地虫株均为班氏丝虫。残存病...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于1981~1989年在济宁等10个市地63个县区居民血检共3527316人次,检出微丝蚴血症3348人,微丝蚴阳性率为0.09%,晚期症状与体征调查1926229人,查出晚期病例17425人,患病率为0.9%。各地虫株均为班氏丝虫。残存病例仍集中在原重度和中度流行的鲁南一带,呈点状分布。淡色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蚊虫自然感染率、微丝蚴率和微丝蚴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患者明显较防治前减少,唯乳糜尿有上升。微丝蚴率和晚期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差异非常显著;微丝蚴率以31~50岁最高,晚期患病率从30岁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69岁达高峰,70岁以后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丝虫 微丝蚴 淡色库蚊
下载PDF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流行病学监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子海 盛琦 +6 位作者 杨宝金 蔺心敬 许金范 高长兰 刘波 谢超 孙仲孚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7,共4页
山东省于198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6年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在18个纵向和13个横向监测村内,微丝蚴率及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较1980年分别下降32.1和66.7%。微丝蚴血症陆续转阴率为34.2%,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阳性率34.2%,皮试阳性... 山东省于198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6年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在18个纵向和13个横向监测村内,微丝蚴率及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较1980年分别下降32.1和66.7%。微丝蚴血症陆续转阴率为34.2%,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阳性率34.2%,皮试阳性率38.6%,纵、横向监测均未发现新感染的病人。疑似丝虫病者1.7%。纵向观察,淡色库蚊自然感染率为0.06%,其中4只蚊含Ⅲ期幼虫5条。横向观察解剖蚊媒3875只,其中外来人员蚊帐内1只蚊含Ⅰ期幼虫1条,在当地人群住室采集的蚊虫中未发现感染蚊.结果表明,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除控制外来传染源和保留少数监测点外,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流行病学 监测
下载PDF
山东省丝虫病基本消灭后流行病学动态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仲崇祜 盛琦 +9 位作者 许金范 杨宝金 李文备 房继诰 孙中孚 丁立庆 曹彦文 杜宗寺 刘庆顺 陈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1-3,53,共4页
山东省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8年横向监测调查39个县(78个县次)、190乡(镇)、559个自然村,血检420999人,检出微丝蚴血症139人,平均微丝蚴率0.33‰,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0.63‰、0.38‰、0.19‰、0.04‰、0.05‰。纵向监测5个县的1... 山东省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8年横向监测调查39个县(78个县次)、190乡(镇)、559个自然村,血检420999人,检出微丝蚴血症139人,平均微丝蚴率0.33‰,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0.63‰、0.38‰、0.19‰、0.04‰、0.05‰。纵向监测5个县的18个村,经5年血检其中有7个村降至0;有7个村仍各有1例未转阴者;共余4个村一直未发现微丝蚴血症。淡色库蚊自然感染率由1984年的0.13%降至0,血检1~10岁儿童53918人未发现微丝蚴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微丝蚴血症 淡色库蚊 横向监测 纵向监测
下载PDF
山东省猪带绦/囊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务春 许金范 +2 位作者 高长兰 曹新春 葛凌云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68-172,共5页
本研究在山东省选择有代表性的2县──禹城和充州,对猪带绦/囊虫感染进行调查研究。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整群抽取禹城3个乡(镇)的12个村,克州2个乡(镇)的9个村庄为调查点,共查11296人。人群猪带绦虫感染率为0.3... 本研究在山东省选择有代表性的2县──禹城和充州,对猪带绦/囊虫感染进行调查研究。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整群抽取禹城3个乡(镇)的12个村,克州2个乡(镇)的9个村庄为调查点,共查11296人。人群猪带绦虫感染率为0.30%,囊虫感染率为0.71%。病例在2县分布广泛,散在发生。感染率在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20岁以下青少年感染率明显低于其它年龄组。同时,发现其分布有明显的职业特征。猪囊虫感染率在0.73%~6.20%;在当地采集猪血标本215份,血清学检查抗体阳性率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猪带绦虫 囊尾蚴
全文增补中
山东省海群生药盐防治班氏丝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子海 许金范 +28 位作者 杨宝金 刘仑华 李文备 王仲三 尹舜 何培绩 田桂明 孙文修 黄美芳 刘惠芳 郑守忠 王培义 高长兰 陈希欣 邹仲荪 赵洪恩 丁修宪 郝秀泗 史现春 宋觉民 姚恩福 林志生 艾建坤 彭贤文 李以如 历福洪 王玉安 张荣生 佐传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S1期35-38,共4页
山东系班氏丝虫病严重流行区,经三次大规模防治后,微丝蚴阳性率及微丝蚴密度大幅度下降,但短期内尚难到达基本消灭的要求。我们于1972年开始海群生药盐防治丝虫病的实验观察,此后在全省33个县(市、区)推广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 山东系班氏丝虫病严重流行区,经三次大规模防治后,微丝蚴阳性率及微丝蚴密度大幅度下降,但短期内尚难到达基本消灭的要求。我们于1972年开始海群生药盐防治丝虫病的实验观察,此后在全省33个县(市、区)推广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药盐配制和洪应根据需用剂量,分别配成0.12%、0.18%、0.24%、0.30%、0.48%和0.6%不同浓度的药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海群生药盐 微丝蚴 微阳 流行区 实验观察 淡色库蚊 蚊媒 精索结节 转阴率
下载PDF
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延记 杨宝金 许金范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300-300,共1页
山东的青岛、烟台、菏泽、济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济宁和枣庄10个市(地区),自1984年以来疟疾年发病率以县为单位连续三年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为防止传染源输入,近年来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我们... 山东的青岛、烟台、菏泽、济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济宁和枣庄10个市(地区),自1984年以来疟疾年发病率以县为单位连续三年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为防止传染源输入,近年来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我们对上述地区1987年流动人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一、调查方法和抗疟措施凡从国内外疟疾高发地区来的人员,在公安、工商、外事、学校、军转办公室和旅馆等部门配合下进行查询登记。凡近期内有发热或二年内有疟史者采制厚血片染色后镜检疟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监测 感染情况调查 传染源输入 抗疟 血片 食蟹猴疟原虫 疟区 输入性疟疾 调查方法 几何平均滴度
下载PDF
山东省德州市93例斑氏微丝蚴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文备 许金范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丝虫病 微丝蚴血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残存微丝蚴血症监测报告
18
作者 盛琦 许金范 《中国疾病监测》 1990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丝虫病 微丝蚴血症 监测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