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超深层液态烃演化与保存机制:来自模拟实验的证据
1
作者 陈强路 马中良 +6 位作者 黎茂稳 席斌斌 郑伦举 庄新兵 袁坤 马晓潇 许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9-340,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系—奥陶系超深层发现一批油藏和挥发性油藏,拓展了石油(液态烃)勘探的深度下限和规模增储领域。深层、超深层跨越多个构造期,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埋藏和热演化历史,油气成藏有其特殊性,超深层油气藏的形成与保持机制...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系—奥陶系超深层发现一批油藏和挥发性油藏,拓展了石油(液态烃)勘探的深度下限和规模增储领域。深层、超深层跨越多个构造期,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埋藏和热演化历史,油气成藏有其特殊性,超深层油气藏的形成与保持机制仍需深入探讨。前人在重点层系埋藏热演化史、油气成藏定年、含烃包裹体和原油稳定性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但超深储层中烃类与矿物基质、地层水的相互作用对油气演化和保存的影响作用还需深化研究。本文以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埋藏-热演化史和古压力变化为约束条件,开展油藏演化系列模拟实验,在逼近地下储层油气赋存状态、上覆压力、地层流体性质和压力条件下,重建了烃类热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温度是原油裂解的主动力,油藏经历的最高古地温及持续时间是控制现今油气相态的决定性因素,而在VRo<2.0%时,地层水、灰岩储层介质环境等延缓了原油的裂解,有利于油藏的保存。对顺托果勒地区早期充注原油的保存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早期充注原油在顺北地区保存指数为67%~100%,顺南地区为17%~50%,推测顺北地区液态烃大量消亡的深度下限在10 000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液态烃 保存机制 模拟实验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对火麻种子生理生化及其活力的影响
2
作者 罗欢 郑其向 +4 位作者 杨永红 许锦 普瑞 杨昆林 杨昆彬 《特产研究》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处理下,火麻种子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为火麻种质资源保存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以云南楚雄和黑龙江大庆的火麻种子为材料,分别设置6个不同含水量贮藏于7℃、-15℃、-30℃、-80℃和常温25℃左右条件下6个月...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处理下,火麻种子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为火麻种质资源保存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以云南楚雄和黑龙江大庆的火麻种子为材料,分别设置6个不同含水量贮藏于7℃、-15℃、-30℃、-80℃和常温25℃左右条件下6个月,分析火麻种子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脱氢酶(DHA)、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萌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和不同贮藏温度对火麻种子的生理指标有影响,云南楚雄和黑龙江大庆的火麻种子均随种子含水量的增加其DHA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大庆种子随种子含水量的增加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楚雄种子和大庆种子MDA含量均随含水量增加有上升趋势。两地种子均随含水量的增加,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增加。此外,与其他贮藏温度相比,楚雄种子在7℃下各含水量均维持较高萌发率。本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为7℃,楚雄种子含水量在5.13%~6.16%左右,大庆种子含水量在4.03%~5.26%左右时火麻种子活力较好,能提高种子品质,在火麻种子贮藏条件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种子 含水量 贮藏温度 生理指标 萌发率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沉积环境演化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
3
作者 陈践发 许锦 +3 位作者 王杰 刘鹏 陈斐然 黎茂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161,共12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地层特征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玉尔吐斯组沉积时期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探讨了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及烃源岩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玉...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地层特征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玉尔吐斯组沉积时期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探讨了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及烃源岩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玉尔吐斯组可分为5段:底部黑色含磷硅质岩段,下部黑色泥岩段,中部灰色白云岩段,上部黑色页岩与灰色微晶灰岩互层段,顶部浅灰色粉晶白云岩段。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氧化-还原指标及热液示踪参数显示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不同层段的形成环境存在差异:底部硅质岩形成于缺氧环境,热液活动显著;下部黑色泥岩形成于强缺氧硫化环境,热液活动较强;上部黑色页岩形成于贫氧-氧化环境,热液活动较弱。综合研究表明: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沉积时期,水体先变深后变浅,氧逸度先降低后升高,古生产力逐渐减弱,在缺氧的水体条件和热液作用主导的高生产力综合控制下形成了以玉尔吐斯组下部黑色泥岩为代表的优质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玉尔吐斯组 氧化-还原环境 古生产力 有机质富集
下载PDF
基于预测校正法的迫击炮外弹道模型解算方法
4
作者 罗超元 王双川 许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针对目前迫击炮外弹道仿真研究中精度难以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校正法的迫击炮外弹道模型解算方法。以解算方法为研究对象,对常规外弹道模型进行改进和细化,构建更为精确的迫击炮外弹道模型;将线性多步法中的显式和隐式方法相结... 针对目前迫击炮外弹道仿真研究中精度难以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校正法的迫击炮外弹道模型解算方法。以解算方法为研究对象,对常规外弹道模型进行改进和细化,构建更为精确的迫击炮外弹道模型;将线性多步法中的显式和隐式方法相结合,设计一种实用的预测校正解算方法用于弹道解算,并将解算结果与射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龙格库塔法和线性多步法相比,设计的预测校正法具备较高的精确度,同时又能保持时间上的可接受性。研究结果直观揭示了几种弹道解算方法的优劣,能够有效指导迫击炮外弹道模型解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弹道仿真 迫击炮 预测校正法 龙格库塔法 线性多步法
下载PDF
富有机质烃源岩中显微组分分离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许锦 张彩明 +1 位作者 谢小敏 芮晓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835,共8页
利用干酪根富集、液氮冷冻—室温下解冻和重液中加入乙醇等方法,解决了烃源岩中显微组分分离中存在的有机质丰度低、脆性差和亲油性强的问题,初步建立了烃源岩中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运用该方法从云南禄劝和吉林桦甸等地区的样品中成功... 利用干酪根富集、液氮冷冻—室温下解冻和重液中加入乙醇等方法,解决了烃源岩中显微组分分离中存在的有机质丰度低、脆性差和亲油性强的问题,初步建立了烃源岩中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运用该方法从云南禄劝和吉林桦甸等地区的样品中成功制备出葡萄球藻、层状藻、角质体和镜质体等单种显微组分,并对上述显微组分和手选出的树脂体进行岩石热解、红外光谱和活化能分析。结果表明:壳质组的生烃能力较强,生烃范围窄;不同显微组分结构差别较大,产物也不同;镜质体生烃能力相对于壳质组组分非常低,生烃范围宽,且产物以气为主;显微组分的密度与其生烃能力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热解 红外光谱 活化能 显微组分 生烃能力 富有机质烃源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SHB1-X-3井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许锦 吴鲜 +3 位作者 朱秀香 陈强路 尤东华 席斌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68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顺北1号断裂带SHB1-X-3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7265~7275 m泥晶灰岩钻遇三段缝洞充填沥青,累计厚度约3.25 m。为厘清该区的油气演化特征,对该储层固体沥青及其抽提物开展了有机岩石学以及有机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显微镜...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顺北1号断裂带SHB1-X-3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7265~7275 m泥晶灰岩钻遇三段缝洞充填沥青,累计厚度约3.25 m。为厘清该区的油气演化特征,对该储层固体沥青及其抽提物开展了有机岩石学以及有机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显微镜下观察到泥晶灰岩的基质矿物以及泥质条带呈现出明显的荧光特征,并且在切割泥晶灰岩的方解石脉和石英脉中发育气液烃包裹体,上述产状关系说明至少存在早晚两期油气充注,其中沥青和气液烃包裹体分别为早、晚两期油气充注的产物。对含沥青灰岩的抽提物和顺北1号断裂带上原油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对比分析认为,沥青和原油的生源条件相似,均来自还原环境下、以藻类等低等生物为主要成烃母质的海相泥质烃源岩,与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有较强亲缘关系。原油裂解气在现今油气藏中占比低,推测早期充注的原油规模小,裂解生成气对现今油藏贡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充注期次 油源对比 储层沥青 一间房组 奥陶系 顺北1号断裂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数理统计应用于示踪原油运移趋势的探索——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许锦 席斌斌 +1 位作者 饶丹 张美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9-663,共5页
利用数理统计的思想构建了一种综合分析原油运移趋势的方法,该方法能极大地简化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该方法将样品中用于示踪原油运移趋势的诸多运移指标综合表征为一个参数———运移指数(Im),Im可以用来判断各取样点距离烃源灶的相... 利用数理统计的思想构建了一种综合分析原油运移趋势的方法,该方法能极大地简化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该方法将样品中用于示踪原油运移趋势的诸多运移指标综合表征为一个参数———运移指数(Im),Im可以用来判断各取样点距离烃源灶的相对远近;通过比较不同类别Im的标准差,定义了一个可信度参数(K),用于判断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分别通过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的22个原油样品的极性化合物的66个浓度数据、13个成熟度参数比值和15个极性化合物异构体比值等3组数据的分析,得到3张Im等值线图;3组数据的K值比较后可知极性化合物浓度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可信。其分析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运移方向是从东向西,从南往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统计 运移趋势 奥陶系原油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极性化合物浓度分布及运移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许锦 饶丹 +2 位作者 张梅珍 宋晓英 马媛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根据原油中的3类极性化合物(烷基咔唑类化合物、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和烷基苯酚类化合物)在运移过程中与固相的吸附机理及其吸附性特征,探讨了这3种极性化合物与固定相通过氢键或者范德华力等作用力而被吸附,并导致原油中极性化合物... 根据原油中的3类极性化合物(烷基咔唑类化合物、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和烷基苯酚类化合物)在运移过程中与固相的吸附机理及其吸附性特征,探讨了这3种极性化合物与固定相通过氢键或者范德华力等作用力而被吸附,并导致原油中极性化合物浓度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的现象。通过对塔河油田22个奥陶系原油样品中3类极性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其浓度具有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规律,指示出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的运移具有从南部和东部指向主体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原油 极性化合物 浓度 运移趋势
下载PDF
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法及在沙雅隆起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许锦 郑伦举 +1 位作者 贾存善 席斌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1,共5页
改进后的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同时收集油气包裹体中气体、轻烃和重质烃组分。液氮快速冷冻法能将样品破碎至单个颗粒矿物,较好地保持了矿物晶型;球磨法打开包裹体,不会导致包裹体成分性质的变化。沙雅隆起9个储层样品游离烃、... 改进后的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同时收集油气包裹体中气体、轻烃和重质烃组分。液氮快速冷冻法能将样品破碎至单个颗粒矿物,较好地保持了矿物晶型;球磨法打开包裹体,不会导致包裹体成分性质的变化。沙雅隆起9个储层样品游离烃、吸附烃和油气包裹体全组分的制备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包裹体烃中气体和轻烃可大致判断样品的成熟度;3种赋存状态液态烃的生物标志物和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了沉积环境和油气成藏过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包裹体 球磨法 成分分析 轻烃 沙雅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岩盐中合成烃包裹体与母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油源对比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锦 席斌斌 蒋宏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9-396,共8页
油气包裹体广泛应用于油气成藏研究,但油气包裹体能否继承母油荧光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本文在开放体系下用NaCl挥发结晶法对一轻质原油进行合成烃类包裹体实验,通过镜下观察和激光剥蚀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合成的烃包... 油气包裹体广泛应用于油气成藏研究,但油气包裹体能否继承母油荧光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本文在开放体系下用NaCl挥发结晶法对一轻质原油进行合成烃类包裹体实验,通过镜下观察和激光剥蚀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合成的烃包裹体和母油的荧光特征、成分特征及地化特征,研究两者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在NaCl合成烃类包裹体中共发现三种相态的包裹体:纯液相烃包裹体、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和气油水三相包裹体;共有绿黄色荧光、蓝色荧光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特征。相对于母油,合成包裹体的饱和烃和芳烃类化合物中的轻质组分含量较低,可以推测在母油被捕获成为包裹体的过程中,不同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性捕获。但合成包裹体的Pr/Ph等地化参数和不同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与母油相差不大,能很好地反映母油的沉积环境等地化特征。因此,包裹体成分信息可以应用于油源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烃包裹体 母油 激光剥蚀色谱-质谱分析 地化参数 油源对比
下载PDF
疫苗全程追溯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诚 夏天 +2 位作者 黄卓英 刘捷宸 许锦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4期549-554,共6页
基于疫苗全程追溯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依托业务规范,研制疫苗冷链物流相关数据标准,研制指导业务信息系统开发的配套系统功能规范和数据交换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发标准化软件产品,并在上海市开展试点应用,实现疫苗全程追溯信息跨业务、跨地... 基于疫苗全程追溯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依托业务规范,研制疫苗冷链物流相关数据标准,研制指导业务信息系统开发的配套系统功能规范和数据交换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发标准化软件产品,并在上海市开展试点应用,实现疫苗全程追溯信息跨业务、跨地区、跨机构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对试点应用效果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标准化疫苗全程追溯管理模式和服务规范,为上海市乃至国内其他城市的推广应用提供行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全程追溯 信息化 标准体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饶丹 秦建中 +5 位作者 许锦 施伟军 张志荣 席斌斌 陶国亮 蒋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8,101,共7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成藏期次长期以来争议较大,有两期、三期、多期之争,对成藏期次认识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其烃源岩层位认识上的不同,从而给油气勘探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经过多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单体包裹体...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成藏期次长期以来争议较大,有两期、三期、多期之争,对成藏期次认识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其烃源岩层位认识上的不同,从而给油气勘探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经过多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单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技术,从不同期次单个油包裹体中提取出其地球化学特征信息,直接获得了塔河油田东南部两期充注原油的有机成分信息,研究表明塔河油田东南部奥陶系油藏主要为两期成藏,第一期油包裹体以发黄色—褐色荧光、芳烃组分相对饱和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分布完整(nC11-nC30)、轻烃缺失等为特点,成熟度较低,为早期运移产物;第二期油包裹体以发蓝色—蓝白色荧光、饱和烃组分相对芳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分布较窄(nC8-nC28)、轻烃完整等为特点,成熟度较高,为晚期轻质原油充注的特征。结合古温度、古压力模拟,混源油比例判识研究,对不同期次原油充注的时间以及贡献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塔河油田主力烃源岩的再认识以及进一步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包裹体 混源比例 成藏期次 奥陶系油藏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超深层油藏保存及影响因素: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强路 席斌斌 +4 位作者 韩俊 许锦 吴鲜 朱秀香 马中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33,共13页
超深层领域油气相态和成藏模式是勘探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包裹体岩相学、油气充注古温压恢复、流体成分、拉曼光谱等系统分析,结合油气藏地质条件,探讨顺托果... 超深层领域油气相态和成藏模式是勘探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包裹体岩相学、油气充注古温压恢复、流体成分、拉曼光谱等系统分析,结合油气藏地质条件,探讨顺托果勒地区超深层油藏的保存途径和影响因素。奥陶系储层发育含固体沥青烃包裹体、气液烃包裹体和干气包裹体3种类型,其中跃进—顺北地区发育含固体沥青烃包裹体和气液烃包裹体,顺南地区发育含固体沥青烃包裹体和干气包裹体。包裹体古温压恢复研究表明,顺托果勒地区至少经历两期油气充注,早期充注的原油在藏内热演化成轻质油和晚期轻质油的充注这两种途径共同决定了顺北地区超深层油藏的保存,该区经历的最高古地温(大于150℃)持续时间较短是控制油藏保存的主要因素,油藏介质环境对原油的热演化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也利于液态烃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托果勒 超深层 原油保存 包裹体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页岩油气成藏条件地质地球化学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付小东 邱楠生 +4 位作者 饶丹 秦建中 申宝剑 许锦 陈迎宾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37-452,共16页
基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中下统富有机质泥页岩厚度、有机地化特征、物性及泥页岩含油气性等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地区页岩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对有利的勘探层段和区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湖西山组和大煤沟组富有机... 基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中下统富有机质泥页岩厚度、有机地化特征、物性及泥页岩含油气性等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地区页岩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对有利的勘探层段和区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湖西山组和大煤沟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多在1.5%以上;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和Ⅲ型;有机质成熟度从未成熟至过成熟皆有;泥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约占50%,孔隙度多在1%~8%之间,孔隙类型多样。湖西山组和大煤沟组泥页岩显示出较强的吸附气体能力,多口钻井在泥页岩段存在明显全烃异常。综上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湖西山组、大煤沟组2个层位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地质条件,其中湖西山组中上部泥页岩段为页岩油气有利层段,有利区在冷湖4号-5号构造一带;大煤沟组五段为页岩气有利层段、大煤沟组七段为页岩油有利层段,有利区分布于苏干湖坳陷、鱼卡断陷、红山断陷、欧南凹陷和德令哈断陷东部、南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条件 页岩油气 中下侏罗统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克鲁克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仰云峰 饶丹 +2 位作者 付小东 申宝剑 许锦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2-697,共6页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野外剖面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相关钻井、露头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柴北缘上石炭统克鲁克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展布、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储集空间、含气性等方面特征。结果表明,克鲁克组页岩有机质丰度高, ...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野外剖面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相关钻井、露头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柴北缘上石炭统克鲁克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展布、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储集空间、含气性等方面特征。结果表明,克鲁克组页岩有机质丰度高, w(TOC)为0.28%~11.93%,平均值大于2%,Ro 为0.9%~1.44%,平均为1.12%,处于有机质热演化的成熟阶段,页岩有效厚度为30~150 m,脆性矿物含量大于40%,微米—纳米级裂缝和孔隙发育,含气量为1.01~2.85 m3/t,平均为1.87 m3/t,尕丘凹陷、欧南凹陷和德令哈断陷有利于页岩气形成与富集,是克鲁克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成藏 克鲁克组 石炭系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基于角度参数特定边界值的旋转交叉眼干扰容限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松杨 董春曦 +2 位作者 朱颖童 赵国庆 许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6-912,共7页
在干扰平台旋转或者被不同方向的雷达探测情况下,该文对传统反向交叉眼和正交四点源反向交叉眼进行了容限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角度参数的概念,同时提出角度参数特定边界值(AFSBV)作为评估两种方案性能的指标。进一步推导得出角度... 在干扰平台旋转或者被不同方向的雷达探测情况下,该文对传统反向交叉眼和正交四点源反向交叉眼进行了容限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角度参数的概念,同时提出角度参数特定边界值(AFSBV)作为评估两种方案性能的指标。进一步推导得出角度参数特定边界值关于相位偏移和幅度增益的闭合解,在干扰平台旋转角取值不断变化时,得出角度参数特定边界值的最大值。这一结论能指导交叉眼干扰工程实践中相位和幅度的取值范围,使系统能满足所有干扰平台旋转或者被不同方向的雷达探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战 角度欺骗 交叉眼干扰 反向阵 容限分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原油成因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永强 许锦 +7 位作者 倪春华 张毅 马中良 王付斌 贾会冲 张威 齐荣 安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7-496,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有一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目前已发现了东胜大气田。该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产出少量中质原油,但原油的成因及其勘探前景尚不明确。基于对该区原油的物性、饱和烃色谱、生物标志物及碳同位素等地...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有一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目前已发现了东胜大气田。该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产出少量中质原油,但原油的成因及其勘探前景尚不明确。基于对该区原油的物性、饱和烃色谱、生物标志物及碳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的研究,试图揭示原油的成因和勘探前景。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原油具有低硫、高蜡、中等成熟度特征,其甾烷分布显示以陆生植物为主,少量水生生物;Pr/Ph值为2.16~2.26,重排甾烷和重排藿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低,原油碳同位素值为-27.7‰~-26.8‰,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前重后轻,这些特征均指示该原油是由沉积环境为弱氧化的陆相煤系地层中的暗色泥岩生成。二叠系山西组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生烃热模拟实验及岩石热解等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山西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生油潜力。结合原油产出井的位置和烃源岩的空间展布,山西组暗色泥岩可能是潜在的烃源岩。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暗示着该区的原油勘探值得重视,泊尔江海子断裂两侧邻区是原油聚集的潜在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成因 暗色泥岩 油气勘探前景 上古生界 杭锦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恢复油藏古温压---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席斌斌 蒋宏 +2 位作者 许锦 陈强路 尤东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6-895,共10页
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是恢复油藏古温压的重要手段。由于无法精确地确定油包裹体的组成,以及油包裹体成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次生变化,现有方法恢复的古温压存在不确定性。一般而言,与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成分相对简单... 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是恢复油藏古温压的重要手段。由于无法精确地确定油包裹体的组成,以及油包裹体成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次生变化,现有方法恢复的古温压存在不确定性。一般而言,与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成分相对简单,且遭受次生蚀变影响的概率较低。因此,尝试将伴生的盐水包裹体作为独立的地质压力计在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SN1井进行了应用研究。包裹体岩相学研究显示,SN1井高角度裂缝充填的方解石中,发育大量遭受过次生蚀变的含沥青烃包裹体及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包裹体古温压恢复显示,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呈现异常高的均一温度(超过170℃),均一压力波动范围大,且存在异常高压(39.1 MPa起,甚至超过165.8 MPa)。上述现象可能与热流体活动和原油充注后所经历的裂解增压过程有关。基于盐水包裹体均一压力的最低值,结合该地区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推测热液活动时间为海西期。上述认识与该地区NE向走滑断裂活动具有较好的时空匹配关系。综上所述,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作为独立的地质压力计,可以用来恢复油藏古温压的演化轨迹,并限定古流体活动的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甲烷盐水包裹体 古温度 古压力 PVTx模拟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高考人数见拐点后的高职招生环境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红光 许锦 王林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84,共4页
文章通过对我国适龄人口变化趋势的考察和2013-202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的预测,分析隐含的问题,寻求高考人数见拐点后的高职办学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考人数 高职招生 预测 应对策略
下载PDF
不同模拟实验条件下烃源岩生油气能力对比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彩明 郑伦举 许锦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5-671,678,共8页
通过对比研究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与高压釜生烃模拟实验中油气产率及其演化过程与产物地化参数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模拟实验设置的边界条件不同,同样热解温度条件下地层孔隙模拟实验已生成的油气产率是高压釜模拟实验的两倍多,... 通过对比研究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与高压釜生烃模拟实验中油气产率及其演化过程与产物地化参数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模拟实验设置的边界条件不同,同样热解温度条件下地层孔隙模拟实验已生成的油气产率是高压釜模拟实验的两倍多,但地层孔隙模拟实验残余固态产物的岩石热解自由烃、生烃潜力、氢指数仍然大于高压釜模拟实验的。分析认为,高压釜模拟实验所设置的热解实验条件加速了干酪根的过度裂解,生成了更多的"焦炭"、二氧化碳和氢气,偏离了烃源岩的自然演化过程;而在地层孔隙模拟实验的实验条件,有效阻止了干酪根的过度裂解,使干酪根向油气的转化率较高,所得油气产率较高压釜大。实验数据表明,地层孔隙模拟的已生成的油气产率不仅大于原始样品的氢指数,且生油后残余固态产物仍具有较高的氢指数。因此,烃源岩的氢指数和模拟实验的油气产率均不能正确评价烃源岩的真正生油气潜量,提出采用油气指数来评价烃源岩的最大生油气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孔隙模拟 高压釜模拟 边界条件 岩石热解 油气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