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傅恺 潘慧斌 +2 位作者 诸小飞 戴竹泉 周萍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AECOPD合...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无创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34%vs.79.25%,χ2=5.267,P=0.02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pH、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及呼吸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但需要注意口干等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呼吸衰竭 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诸小飞 许晓辰 皇海萍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22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予肠内营养治疗,每天给予患者立适康营养粉鼻饲,摄入总量为20~25 kcal/kg。...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予肠内营养治疗,每天给予患者立适康营养粉鼻饲,摄入总量为20~25 kcal/kg。采用鼻胃管肠内营养泵喂养,每天持续时间约8 h。观察组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入组后前3 d喂养方案同对照组,第3 d时采用间接能量测定仪器评估患者第4 d目标能量值,再根据第3 d实际摄入量计算能量差值,制定第4 d肠外营养所需量,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输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终点事件时(治疗后)的营养指标[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IgG、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临床结局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3/49)低于对照组的22.4%(11/49),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存活患者Alb、Hb、PA、IgM、IgG及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危重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诸小飞 傅恺 曹婷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和细胞因子影响。方法选择老年SAP患者18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入院采取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和细胞因子影响。方法选择老年SAP患者18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入院采取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治疗组在早期肠内营养基础上结合奥曲肽治疗。两组治疗疗程7 d。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血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肠道菌群〔肠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变化。结果治疗组老肠鸣音、体温和腹痛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血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肠杆菌显著低于治疗前,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7 d肠杆菌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SAP患者疗效明显,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改善,且细胞炎性反应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黏膜屏障功能 肠道菌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诸小飞 陆躖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6期446-447,共2页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新活素组(48例)和左西孟旦组(52例),均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分别接受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新活素组(48例)和左西孟旦组(52例),均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分别接受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血B型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结果治疗7天后,两组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P<0.05),LVEF及CI较治疗前升高(P<0.05),BNP明显下降(P<0.05);且左西孟旦组BNP水平及LVEF和CI改善情况均优于新活素组(P<0.05);两组随访3个月,左西孟旦再次入院率25.00%,显著低于新活素组54.17%(P<0.05)。结论左西孟旦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且短期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序贯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晓辰 钟春苗 +3 位作者 傅恺 诸小飞 周萍萍 嵇朝晖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4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序贯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序贯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水平、免疫指标水平、机械通气时间、脱机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PaO2、SpO2表达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aCO2水平较前下降,实验组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CV、PEF水平比治疗前均有上升,实验组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T淋巴细胞、NK细胞比治疗前均有上升,实验组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序贯机械通气,能够明显调节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脱机率及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丹参川芎嗪 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病例监测病原构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婷婷 温晓红 +1 位作者 诸小飞 周萍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4期98-101,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患者病原构成情况,促进临床对聚集性疾病识别能力提高,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合理的临床依据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地区某医院就诊的食源性腹泻患者1614例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粪... 目的调查了解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患者病原构成情况,促进临床对聚集性疾病识别能力提高,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合理的临床依据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地区某医院就诊的食源性腹泻患者1614例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粪便标本采集,并对所有粪便标本实施微生物学检测,检测粪便中具体食源性致病菌感染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观察并比较所有食源性腹泻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同时观察病原菌检出集中季节及爆发年份。结果收集的1614例粪便标本中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171例,占10.59%;在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为阳性的171例标本中以沙门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及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其占比分别为43.27%、16.96%、12.87%、11.70%。男性患者粪便标本中病菌检出率为10.69%(91/851),女性患者检出率为10.48%(80/763),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患者致病菌检出率较成年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节食源性腹泻患者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高于春冬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检出率高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患者食源性致病菌以沙门菌感染为主,夏秋季节为主要爆发季节,应加强对食品的监管,同时针对高发人群进行积极的食品安全教育,避免食源性疾病集中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地区 食源性腹泻 病例监测 病原构成
下载PDF
信息化引导下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处置流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持续无创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项前后对照混合性队列研究
7
作者 诸小飞 王娇 +4 位作者 潘慧斌 戴竹泉 嵇朝晖 钟春苗 皇海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引导下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ENAD)处置流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持续无创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混合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 目的探讨信息化引导下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ENAD)处置流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持续无创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混合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需要持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39例COPD患者。以2022年1月28日完成危重患者ENAD管理软件研发为时间节点,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28日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29日至7月31日收治的19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一致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以肠内营养不耐受处置流程为核心的常规ENAD处置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信息化引导下ENAD处置流程,通过系统软件主动抓取ENAD患者信息,提醒医护团队完善腹泻相关检查并提供备选处置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止泻时间、喂养中断率及针对腹泻干预7 d后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血生化指标、血电解质代谢异常发生率、日持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与气管插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除基础脉率存在差异外,在性别分布、年龄及入院时生命体征、基础营养状态、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当出现ENAD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早获得止泻〔d:3.00(2.00,3.25)比4.00(3.00,5.00),P<0.01〕,且喂养中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3%(2/19)比65.00%(13/20),P<0.01〕;针对腹泻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能量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kJ·kg^(-1)·d^(-1):66.28(43.34,70.36)比47.88(34.60,52.32),P<0.01〕,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b(g/L):119.79±10.04比110.20±7.75,Alb(g/L):36.00(33.75,37.25)比31.00(30.00,33.00),PAB(mg/L):155.79±25.78比140.95±14.97,均P<0.05〕,日持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h:14(12,16)比16(14,18),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mHg(1 mmHg≈0.133 kPa):66.00(62.00,70.00)比68.00(67.50,70.05),P<0.05〕;而两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血电解质代谢异常发生率、因急性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信息化引导下ENAD处置流程可使发生ENAD的COPD持续无创辅助通气患者更早获得止泻,并能够改善患者蛋白质能量代谢与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持续无创辅助通气
原文传递
无创机械通气后经鼻低流量氧疗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诸小飞 凌莉 曹婷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后经鼻低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AECOP...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后经鼻低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行无创机械通气后未行经鼻低流量氧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行无创机械通气后经鼻低流量氧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两组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氧分压(PaO_(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两组患者发热、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困难等症状的缓解消失时间。采用IBM 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IL-10为(21.45±7.02)ng/L,低于观察组的(26.77±9.4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P<0.001),IL-6为(25.56±8.58)ng/L,高于观察组的(18.98±5.7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P<0.001);PaO_(2)为(71.41±5.91)mmHg(1 mmHg=0.133 kPa),低于观察组的(93.69±4.4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9,P=0.004),PaCO_(2)为(43.85±2.99)mmHg,高于观察组的(37.87±4.4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P<0.001);发热缓解时间为(6.59±1.51)d,长于观察组的(6.13±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08),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5.61±2.17)d,长于观察组的(4.47±1.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P=0.021)。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后经鼻低流量氧疗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炎症控制、症状缓解及肺功能恢复上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病 呼吸 人工 无创通气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基于营养支持信息化软件的目标导向治疗对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达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周萍萍 潘慧斌 +3 位作者 诸小飞 傅恺 邹晓月 嵇朝晖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551,共6页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信息化软件目标导向治疗对成人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营养达标的效果。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成人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3月1日信息化软件上线时间为节点,将2018年3月1日至2...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信息化软件目标导向治疗对成人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营养达标的效果。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成人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3月1日信息化软件上线时间为节点,将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实施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EN)流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借助与重症信息系统软件相嵌合的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管理系统软件实施营养管理的患者作为试验组。评价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效果,包括启动EN支持时间,7 d和14 d的能量总供给量、蛋白质总供给量、能量达标率,静脉输注白蛋白总量;以及危重症管理相关指标,包括重症监护病房(ICU)28 d存活率、持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撤离有创机械通气成功率、自主呼吸试验(SBT)完成时浅快呼吸指数(RSBI)、7 d和14 d血清胆碱酯酶等。结果51例sTBI患者纳入分析,对照组28例,试验组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营养风险评分(NUTRIC)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启动EN支持时间明显提前(h:26.82±8.33比36.73±12.86,P=0.046),7 d和14 d蛋白质总供给量〔g·kg^(-1)·d^(-1):1.87(1.36,1.92)比1.02(0.87,1.67),2.63(1.49,1.92)比1.23(0.89,1.92),均P<0.05〕、14 d能量总供给量(kJ·kg^(-1)·d^(-1):154.26±68.16比117.99±112.42,P=0.033)明显增加,14 d能量达标率明显升高〔80.0%(16/20)比35.7%(10/28),P=0.002〕,14 d血清胆碱酯酶明显升高〔U/L:5792.5(4621.0,8131.0)比4689.7(3639.0,7892.0),P=0.048〕,而其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 d能量总供给量(kJ·kg^(-1)·d^(-1)):91.50±30.50比92.88±28.16,P=0.184;7 d能量达标率:34.7%(8/23)比21.4%(6/28),P=0.288;静脉输注白蛋白总量(g):97.80±46.29比114.29±52.68,P=0.086;ICU 28 d存活率:87.0%比78.6%,P=0.081;持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d):14.33±7.68比15.68±6.82,P=0.074;撤离有创机械通气成功率:69.6%比67.9%,P=0.895;SBT完成时RSBI(次·min^(-1)·L^(-1)):26.84±10.69比33.68±8.94,P=0.052;7 d血清胆碱酯酶(U/L):4289.7(2868.0,7291.0)比3762.2(2434.0,6892.0),P=0.078〕。结论营养支持信息化软件的临床运用有助于成人sTBI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流程的规范化落实,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软件 重型颅脑损伤 营养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