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郊区有机蔬菜土壤养分平衡及δ^(15)N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诸葛玉平 苏志慧 +4 位作者 张彤 王会 孟凡乔 吴文良 郭岩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13-2318,共6页
本研究针对北京郊区汇源与正谷有机蔬菜基地,通过对不同蔬菜生产基地取样分析,研究有机和常规蔬菜生产条件下土壤养分平衡特征,分析有机生产蔬菜和土壤的15N特征。结果表明,(1)有机蔬菜生产与常规生产对比,由于施肥数量不同,汇源有机蔬... 本研究针对北京郊区汇源与正谷有机蔬菜基地,通过对不同蔬菜生产基地取样分析,研究有机和常规蔬菜生产条件下土壤养分平衡特征,分析有机生产蔬菜和土壤的15N特征。结果表明,(1)有机蔬菜生产与常规生产对比,由于施肥数量不同,汇源有机蔬菜基地土壤N、P及K盈余量(分别为356~472kg·hm-2、298kg·hm-2和200~226kg·hm-2)高于当地常规生产,而正谷有机蔬菜生产土壤N、P及K养分盈余量(分别为-164~190kg·hm-2、107.9~435.5kg·hm-2和-164.5~-136.8kg·hm-2)低于当地常规生产;(2)汇源有机蔬菜生产模式中,土壤N素养分有逐季累积的趋势,有机肥的N、P和K养分存在着不平衡性,这可能是造成0~20cm土层磷素大量累积的重要原因;(3)蔬菜类别不同,δ15N值不同,一般为叶菜类最高(10.49‰),果菜类次之(10.07‰),根菜类δ15N值最低(5.62‰);(4)植物不同部位δ15N值也有差异。针对圆椒的分析表明,圆椒叶δ15N(12.44‰)>圆椒果实δ15N(9.35‰);(5)土壤δ15N与土壤全N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δ15N土壤=13.098N土壤+3.7624,R2=0.938,而植物δ15N与土壤δ15N之间、植物δ15N与土壤全氮相关性较差。长期施用有机肥,使得土壤中15N更多来自有机肥,进而表现为蔬菜δ15N升高,高量有机肥可以短期内增加叶菜类植物δ15N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蔬菜 养分平衡 δ15N 北京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纪鹏 晁赢 +8 位作者 阎祥慧 王梅 贾佳 王建新 娄燕宏 王会 潘红 杨全刚 诸葛玉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35,共13页
为探讨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特性的影响,明确其对盐碱土壤的降盐和改土效果,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中度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土壤盐分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讨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特性的影响,明确其对盐碱土壤的降盐和改土效果,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中度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土壤盐分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或翻埋还田配施无机改良剂处理促进了盐分的淋洗,增加了淋溶液中总盐含量以及各盐基离子含量;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均可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其中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淋溶液中盐分含量增加,且0~<40 cm土层中土壤盐分含量降低,脱盐率高达70.76%~83.94%;在0~<2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了10.96%和11.96%,铵态氮含量增加了23.77%和24.01%,土壤容重降低了10.19%和11.53%,0.25~<2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增加了59.38%和63.95%;在20~<4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了21.07%和22.15%,铵态氮含量增加了22.86%和27.99%,土壤容重降低了7.20%和8.13%,0.25~<2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增加了39.54%和32.67%。研究表明,秸秆覆盖+翻埋还田配合无机改良剂处理对滨海盐渍土的降盐、改土效果最优,可降低土壤盐分、提高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无机改良剂 滨海盐碱土 土柱淋洗 土壤改良
下载PDF
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时空特征及改良
3
作者 占楠彪 谷端银 +3 位作者 李婷 崔秀敏 娄燕宏 诸葛玉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7,共14页
为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与速效养分的时空特征以及氮磷增效剂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本试验以受中、轻度污染的酸性棕壤和典型潮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Cd、Cu、Pb、Z... 为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与速效养分的时空特征以及氮磷增效剂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本试验以受中、轻度污染的酸性棕壤和典型潮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Cd、Cu、Pb、Zn 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0~20 cm土层显著高于深层土壤;棕壤0~20 cm土层Cd含量超标204%,潮土0~20 cm土层Cd、Zn含量分别超标104%、419%;农田土壤0~20 cm土层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占比高于深层土壤,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占比高于潮土。棕壤0~20 cm土层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深层土壤,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而潮土中仅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深层土壤;农田土壤速效养分随时间波动变化,其中硝态氮和铵态氮波动幅度最大,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4.1%和47.3%。受污染农田土壤的小麦植株体内Cd、Pb、Cu主要积累在叶片,Zn主要积累在籽粒;不同重金属元素从小麦茎、叶向籽粒的迁移程度差异较大,其中Cd迁移率最小,Zn迁移率最大。氮磷增效剂能显著减少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底肥+氢醌+双氰胺+生物炭处理的有效态Cd、Cu、Pb、Zn含量较对照(仅加底肥,不加氮磷增效剂)处理分别显著降低24.7%、19.5%、23.7%、18.1%,而在潮土中施用效果不明显。研究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在土壤垂直分布上大体一致,土壤类型是氮磷增效剂对重金属有效态产生不同影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潮土 重金属 养分有效性 重金属迁移 氮磷增效剂
下载PDF
农田土壤好氧氨氧化和甲烷氧化交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潘红 李江叶 +4 位作者 冯浩杰 娄燕宏 杨全刚 王会 诸葛玉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硝化和甲烷氧化的研究意义、氨氧化和甲烷氧化的功能微生物演替规律,以及二者交互作用机制三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一步阐述了土壤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研究的科学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硝化和甲烷氧化的研究意义、氨氧化和甲烷氧化的功能微生物演替规律,以及二者交互作用机制三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一步阐述了土壤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研究的科学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未来研究应充分利用学科交叉,结合宏观结果和土壤微观动态过程,揭示土壤中不可培养微生物代谢能力及其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对土壤生态过程的预测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 甲烷氧化 交互作用 氨氧化细菌(AOB) 氨氧化古菌(AOA) 甲烷氧化菌(MOB)
下载PDF
农业院校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之广 贾继文 +4 位作者 李成亮 诸葛玉平 王一川 盛艳萍 李剑 《实验室科学》 2017年第4期84-88,共5页
对"十三五"新时期传统教学型实验室植物营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通过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设计科研任务导向型理论教学方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对"十三五"新时期传统教学型实验室植物营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通过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设计科研任务导向型理论教学方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等措施,探讨了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为提高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和应用能力,培养技能型本科人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科研平台 实验 植物营养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土壤甲烷氧化和硝化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潘红 李勇 +6 位作者 孟春梅 郑燕 刘杏梅 诸葛玉平 贾仲君 邸洪杰 徐建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7-567,共11页
甲烷氧化微生物和氨氧化微生物均是既可以氧化甲烷(CH_(4))又可以氧化氨(NH_(3)),氨氧化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也是好氧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主要生物路径。选取内蒙古草原围封禁牧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DNA... 甲烷氧化微生物和氨氧化微生物均是既可以氧化甲烷(CH_(4))又可以氧化氨(NH_(3)),氨氧化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也是好氧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主要生物路径。选取内蒙古草原围封禁牧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DNA-SIP)探讨不同氮水平下土壤活性甲烷氧化微生物与硝化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低氮添加促进甲烷氧化活性,而高氮添加抑制甲烷氧化活性;低氮和高氮添加均显著增强硝化活性。基于DNA-SIP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Methylobacter MOB和Nitrosospira AOB/Nitrospira NOB分别是该土壤的主要活性甲烷氧化和硝化微生物。网络结构分析发现Methylobacter MOB和Nitrosospira AOB/Nitrospira NOB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证明活性甲烷氧化和硝化微生物之间存在竞争性相互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影响草原土壤甲烷氧化和硝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为采取措施调控草原土壤CH_(4)的汇和N_(2)O的源功能以及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甲烷氧化 硝化作用 氨氧化细菌 甲烷氧化细菌 微生物相互作用 草原土壤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草坪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阎祥慧 娄燕宏 +2 位作者 李剑 诸葛玉平 杨全刚 《草学》 2023年第2期84-86,共3页
草坪学是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重要核心专业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尤其是实验实践教学可为培养草坪行业人才提供重要保障。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草坪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 草坪学是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重要核心专业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尤其是实验实践教学可为培养草坪行业人才提供重要保障。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草坪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向,以期为增强本科院校草坪学实验实践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不同浓度和分子量腐植酸对玉米幼苗根系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冷茂林 诸葛玉平 +6 位作者 杨全刚 李永强 晁赢 颜晓晓 高硕 李清君 贾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为研究不同腐植酸对玉米幼苗根系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选择未分级(HA)、低分子量(<1000 Da)和高分子量(>50000 Da)腐植酸进行水培试验,设置低(0.2 g/L)、中(0.4 g/L)和高(0.6 g/L)3个浓度处理,以不添加腐植酸为对照(CK),研究不同... 为研究不同腐植酸对玉米幼苗根系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选择未分级(HA)、低分子量(<1000 Da)和高分子量(>50000 Da)腐植酸进行水培试验,设置低(0.2 g/L)、中(0.4 g/L)和高(0.6 g/L)3个浓度处理,以不添加腐植酸为对照(CK),研究不同腐植酸对玉米根系参数、营养元素含量、可溶性蛋白、GSH、T-SOD、POD的影响。结果表明,0.6 g/L未分级腐植酸刺激根系生长和促进铁的吸收作用最显著,总根长、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和铁含量与CK相比显著提高252.73%、98.04%、540.10%和39.79%;0.2 g/L高分子量腐植酸促进根系对氮、磷、钙和镁等元素的吸收并显著提高其可溶性蛋白含量,0.6 g/L低分子量腐植酸促进根系吸收锰和锌的效果最好;与CK相比,0.2 g/L和0.6 g/L腐植酸处理的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54.97%~157.76%,0.2 g/L低分子量和未分级腐植酸在显著增加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同时更有利于保持T-SOD、POD活性,腐植酸显著降低根系GSH含量,低分子量腐植酸随浓度增加GSH含量升高。综合分析,适宜浓度下,未分级(HA)和高分子量腐植酸(>50000 Da)更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及其对大中量元素的吸收,低分子量腐植酸(<1000 Da)在促进微量元素吸收、保持抗氧化性酶活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腐植酸增加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GSH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分子量 抗氧化系统 玉米 幼苗根系
下载PDF
镉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范利荣 晁赢 +6 位作者 阎祥慧 王建新 诸葛玉平 娄燕宏 王会 潘红 杨全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0-2339,共10页
为评价和比较不同来源谷子(Setaria italica)在萌发期的耐镉性,本研究选用58份谷子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100 mg·L^(−1)镉溶液进行镉胁迫,用蒸馏水作为对照,采用双层滤纸法在人工智能培养箱中进行谷子种质萌发期的耐镉性鉴定;通过主... 为评价和比较不同来源谷子(Setaria italica)在萌发期的耐镉性,本研究选用58份谷子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100 mg·L^(−1)镉溶液进行镉胁迫,用蒸馏水作为对照,采用双层滤纸法在人工智能培养箱中进行谷子种质萌发期的耐镉性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各萌发指标在耐镉性评价中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58份谷子种质的耐镉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耐镉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的耐镉性差异显著(P<0.05),胚根较胚芽对镉胁迫更敏感;谷子品种的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对镉胁迫较为敏感,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0.83%、57.56%、57.80%。主成分分析表明,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可作为谷子耐镉性评价的关键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8份谷子种质分为耐镉型、中间型和镉敏感型3类,其中耐镉谷子品种占比20.69%,其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60.00%。基于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得分值>5的8份耐镉型品种,其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6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耐镉性 萌发期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塑料大棚渗灌灌水下限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诸葛玉平 张玉龙 +4 位作者 张旭东 冯永军 李军 黄毅 刘鸣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67-771,共5页
利用土壤水分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吸力的变化 ,以灌水时 3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吸力表示渗灌灌水下限 ,研究灌水下限为 10、16、2 5、4 0和 6 3kPa时对塑料大棚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番茄株高、生物量分别随灌水下限的增大而减... 利用土壤水分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吸力的变化 ,以灌水时 3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吸力表示渗灌灌水下限 ,研究灌水下限为 10、16、2 5、4 0和 6 3kPa时对塑料大棚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番茄株高、生物量分别随灌水下限的增大而减小 .番茄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与灌水下限间的关系曲线为抛物线 ,而茎粗 /株高比与灌水下限间的关系曲线为三次多项式曲线 .灌水下限不同 ,番茄的根 /冠比 (R/S)动态不同 ,番茄根系与株冠的生长状况不同 .灌水下限在 2 5~ 33kPa时 ,番茄植株生长健壮 ,根冠比例协调 ,产量大 ,水分利用率高 .此指标作为渗灌灌水下限 ,灌水时土壤水分的含量比常规灌水低 ,灌水次数少 ,有利于提高保护地番茄栽培的水分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灌 灌水下限 土壤水分吸力 生长发育 产量 塑料大棚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栽培渗灌灌水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诸葛玉平 张玉龙 +1 位作者 李爱峰 陈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7,共5页
通过对大棚番茄栽培渗灌灌水试验 ,从土壤水分含量、作物长势及果实产量、灌水次数及灌水量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在渗灌管埋深 30 cm和灌水上限土壤水吸力值设定为 6 k Pa时 ,其灌水下限土壤水吸力值在苗期可控制在 2 5 k Pa,在开... 通过对大棚番茄栽培渗灌灌水试验 ,从土壤水分含量、作物长势及果实产量、灌水次数及灌水量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在渗灌管埋深 30 cm和灌水上限土壤水吸力值设定为 6 k Pa时 ,其灌水下限土壤水吸力值在苗期可控制在 2 5 k Pa,在开花 -果实膨大期可控制在 2 5~ 4 0 k Pa,而每次灌水量以 0 .93m3/hm2 左右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灌 保护地 番茄 灌水指标
下载PDF
渗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参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诸葛玉平 张玉龙 +3 位作者 张旭东 黄毅 李军 杨丽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5,共5页
分析了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 ,对渗灌调控土壤水分的有关技术参数如渗灌管埋深、间距、灌水压力、渗灌管的允许长度和出流量等研究进行了概括 ,并提出了渗灌技术参数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渗灌 技术参数 土壤水分 调控
下载PDF
塑料大棚番茄渗灌多孔管埋深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诸葛玉平 冯永军 +1 位作者 李军 张玉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5-330,共6页
渗灌管的埋深是渗灌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本试验以 6kPa和 4 0kPa分别作为保护地渗灌的灌水上限和灌水下限 ,以土壤水分张力计读数控制灌水起始点 ,研究了不同的多孔管埋深 (分别为 2 0、30、4 0cm)对保护地土壤水分状况和温度状况等土... 渗灌管的埋深是渗灌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本试验以 6kPa和 4 0kPa分别作为保护地渗灌的灌水上限和灌水下限 ,以土壤水分张力计读数控制灌水起始点 ,研究了不同的多孔管埋深 (分别为 2 0、30、4 0cm)对保护地土壤水分状况和温度状况等土壤环境条件以及番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外观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与埋深 2 0cm和 4 0cm相比 ,渗灌多孔管埋深为 30cm时 ,番茄生长的根区土壤水分含量适中 ,土壤温度在白天上升较快 ,土壤肥力状况较好 ,番茄干物质积累较多 ,生长发育较好 ,有利于提高番茄产量、外观品质和分利用率 ,有利于田间耕作管理。这一技术参数最适宜于塑料大棚番茄栽培应用 ,相应的灌水周期为 8d左右 ,每次灌水量为 2 2 5m3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渗灌 灌水 塑料大棚 外观品质 土壤水分含量 耕作管理 埋深 多孔管 水下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栽培渗灌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诸葛玉平 王淑红 张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大棚番茄栽培渗灌试验表明 ,保护地采用渗灌技术增产、节水效果明显。将土壤水吸力6kPa和40kPa作为控制灌水的上下限 ,从番茄的株高、茎粗、生物量、根系数量及其土层分布、产量、品质以及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等方面对渗灌管埋深及防渗槽... 大棚番茄栽培渗灌试验表明 ,保护地采用渗灌技术增产、节水效果明显。将土壤水吸力6kPa和40kPa作为控制灌水的上下限 ,从番茄的株高、茎粗、生物量、根系数量及其土层分布、产量、品质以及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等方面对渗灌管埋深及防渗槽有无等技术进行评价 ,得出的结论为 :渗灌管埋深30cm ,下设防渗槽处理效果最佳 ;渗灌管埋深30cm ,无防渗槽处理次之 ;有防渗槽、渗灌管埋深20cm和40cm处理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藻 番茄 保护地栽培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蔬菜保护地土传病害的预防 被引量:4
15
作者 诸葛玉平 张玉龙 《长江蔬菜》 1999年第9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蔬菜保护 土壤传染病害 预防
下载PDF
保护地西瓜栽培渗灌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诸葛玉平 栾庆华 张群 《吉林蔬菜》 2004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西瓜 保护地栽培 渗灌技术 渗灌系统 灌水时间 灌水量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潮土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64
17
作者 魏猛 张爱君 +3 位作者 诸葛玉平 李洪民 唐忠厚 陈晓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12,共9页
【目的】分析长期施肥方式下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以探明黄潮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黄潮土区合理施肥的管理及其土壤生态系统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以35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设5种施肥方式:不施肥(CK)... 【目的】分析长期施肥方式下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以探明黄潮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黄潮土区合理施肥的管理及其土壤生态系统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以35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设5种施肥方式: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钾配施(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配施(MNPK),测定小麦的平均产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结果】小麦产量和肥料贡献率以有机无机配施(MNPK)最高,平均产量为6393 kg/hm2;其次为NPK处理,与当年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提高了374.2%;单施有机肥增产幅度位居第三;单施氮肥处理增产效果最低。单施氮肥处理小麦产量变异系数(CV)偏高(26.72%~38.72%)、可持续性产量指数(SYI)偏低(0.32~0.51),产量稳定性最低,MNPK处理的CV最低(4.86%~7.76%)、SYI最高(0.79~0.89),产量稳定性最高,而单施有机肥处理(CV=5.44%~15.87%,SYI=0.60~0.87)的产量稳定性和生产可持续性不及NPK处理(CV=5.72%~9.67%,SYI=0.75~0.83)。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MNPK处理35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较CK处理提高1.20、1.18、16.13、0.95倍,增加幅度最为显著。通过相关分析可得,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施肥处理均可有效提高黄潮土区小麦产量,以有机无机配施增产效果最佳,最有利于促进小麦产量稳定性、提高产量可持续性指数,提升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的施肥方式最为合理,有利于保持黄潮土养分均衡,促进农田生产力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潮土 冬小麦 产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矿区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迁移行为的研究——以辽宁省青城子铅锌矿为例 被引量:28
18
作者 顾继光 林秋奇 +2 位作者 胡韧 诸葛玉平 周启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4-637,共4页
应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辽宁省青城子铅锌矿矿区土壤中Cd、Pb、Cu、Zn的污染状况以及在主要栽培作物玉米的根、茎、叶、轴心和籽实不同器官中的积累规律。调查结果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大小为Zn>Pb>Cu>Cd;用重金属污... 应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辽宁省青城子铅锌矿矿区土壤中Cd、Pb、Cu、Zn的污染状况以及在主要栽培作物玉米的根、茎、叶、轴心和籽实不同器官中的积累规律。调查结果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大小为Zn>Pb>Cu>Cd;用重金属污染指数对矿区土壤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其污染指数的大小为Cd>Pb>Zn>Cu,Cd含量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的三级标准,污染程度最重;重金属在玉米体内的含量为Pb>Zn>Cu>Cd,4种重金属元素在玉米不同器官中的积累均为根中含量最高,籽实中最低,玉米籽实中Cd和Pb分别超出食品卫生限量标准的1.5和2倍,而Zn和Cu的含量未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玉米 迁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盐渍土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会 何伟 +4 位作者 段福建 胡国庆 娄燕宏 宋付朋 诸葛玉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4-131,共8页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盐化潮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盐渍化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和3 a连续秸秆还田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各级团聚体C、N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重度盐渍土0.25~2 mm和0.053~0.25 mm团聚体所占比例显著...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盐化潮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盐渍化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和3 a连续秸秆还田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各级团聚体C、N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重度盐渍土0.25~2 mm和0.053~0.25 mm团聚体所占比例显著低于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土壤盐分含量与0.25~2mm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的分配比例、0.053~0.25 mm团聚体中全氮的分配比例成显著负相关。秸秆还田使轻度盐渍土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0.25 mm团聚体所占比例(R0.25)分别增加47.6%、39.7%和54.0%,使中度盐渍土MWD、GMD和R0.25分别增加31.0%、31.9%和31.4%;各粒级中秸秆还田使轻度盐渍土0.053~0.25 mm粒级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增加最多,增加比例分别为29.1%和28.8%,该粒级中C、N分配比例也显著提高;秸秆还田使中度盐渍土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及其分配比例提高最多,比例分别为56.1%和58.7%。秸秆还田对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团聚体的稳定性均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盐渍土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C、N分布的影响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团聚体 秸秆 全氮 盐化潮土
下载PDF
保护地塑料薄膜破损的防止与处理
20
作者 诸葛玉平 张玉龙 《吉林蔬菜》 1999年第5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塑料薄膜破损 防止 处理 保护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