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癌组织中DCBLD2和MAP4K3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谈玖婷 傅聿明 +1 位作者 刘婧 张倜然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4-38,67,共6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盘状蛋白含CUB和LCCL结构域2(discoidin CUB and LCCL domain containing 2,DCBLD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kinase 3,MAP4K3)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盘状蛋白含CUB和LCCL结构域2(discoidin CUB and LCCL domain containing 2,DCBLD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kinase 3,MAP4K3)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兴化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2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tochemistry,IHC)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DCBLD2和MAP4K3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甲状腺癌患者DCBLD2和MAP4K3表达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DCBLD2和MAP4K3表达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差异。多因素COX分析影响甲状腺癌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DCBLD2(67.39%),MAP4K3(65.22%)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5.43%,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262,68.894,均P<0.05)。癌组织中DCBLD2与MAP4K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42,P<0.05)。TNM分期Ⅲ~Ⅳ期、并发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DCBLD2的阳性率(87.18%,93.75%)和MAP4K3的阳性率(84.62%,90.63%)分别高于Ⅰ~Ⅱ期(52.83%,50.94%)、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53.33%,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0~15.513,均P<0.05)。DCBLD2阳性和阴性组患者三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19%(46/62),93.33%(28/30)。MAP4K3阳性和阴性组患者三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00%(45/60),90.63%(29/32)。DCBLD2阳性组,MAP4K3阳性组患者三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DCBLD2阴性组、MAP4K3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4.138,P=0.033,0.046)。DCBLD2阳性(OR=1.659,P=0.001)、MAP4K3阳性(OR=1.606,P=0.001)、肿瘤TNM分期Ⅲ~Ⅳ期(OR=1.766,P=0.001)和并发淋巴结转移(OR=1.868,P=0.001)是影响甲状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DCBLD2和MAP4K3表达升高,两者均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盘状蛋白含CUB和LCCL结构域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激酶3 无进展生存预后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医学营养治疗对伴肥胖的T2DM患者的降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婧 傅聿明 +2 位作者 倪小英 沈德峰 谈玖婷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医学营养治疗对伴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伴肥胖的T2DM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利拉...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医学营养治疗对伴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伴肥胖的T2DM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医学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以及体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在血糖水平方面,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3、3.377、3.245,P<0.05);在血脂水平方面,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3、3.068、2.765,P<0.05);在体态方面,观察组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4、2.224,P<0.05)。结论:在伴肥胖的T2DM患者中采用利拉鲁肽联合医学营养治疗,能有效降低其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其体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肥胖的T2DM 利拉鲁肽 医学营养治疗 血糖 血脂 体态
下载PDF
PD-1抑制剂介导内分泌不良反应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谈玖婷 付聿明 +4 位作者 吴祥 沈德峰 刘婧 周佩华 刘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32-534,共3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的出现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这类分子通过阻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或其配体(PD-L1)来调节抑制性免疫应答。但免疫治疗相关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的出现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这类分子通过阻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或其配体(PD-L1)来调节抑制性免疫应答。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免疫介导的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并不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腺体组织在遭到破坏后出现的症状不典型,多数病人病程隐匿,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腺体受损,遗留永久性功能缺失,少部分病人可能以内分泌危象为首发症状[1]。因此,内分泌irAEs需要得到肿瘤科医师及内分泌科医师的更多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4例老年肿瘤病人接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出现的irAEs,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提高对irAEs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科 系统不良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病人病程 内分泌腺体 免疫介导 单抗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徐正龙 丁润民 +7 位作者 孙驿哲 谈玖婷 刘婧 沈德峰 周佩华 倪小英 戚宝和 傅聿明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2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健康宣教、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指导,并予盐...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健康宣教、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指导,并予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对照组患者加服格列齐特缓释片,试验组患者加服沙格列汀片;两组均治疗24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可降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及血糖、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初发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佳佳 谈玖婷 刘微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AR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30 d的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病人入院年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 目的: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AR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30 d的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病人入院年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p H、乳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析影响住院30 d结局的因素。结果:死亡组FT3水平在诊断ARDS第1天明显低于存活组(P <0. 05);动态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存活组第1天的FT3和促甲状腺激素均明显低于第3天(P <0. 01),死亡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30 d的结局(死亡或存活)影响因素为血清FT3水平和APACHEⅡ评分(P <0. 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评估ARDS严重程度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 预后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52
6
作者 孟潇潇 刘刊 +2 位作者 谈玖婷 谢晖 王瑞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PQ)中毒后大鼠发生肺纤维化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和染毒组(90只),20%PQ溶液灌胃染毒后2、6、12、24、48、72、96、168、336h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 目的探讨百草枯(PQ)中毒后大鼠发生肺纤维化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和染毒组(90只),20%PQ溶液灌胃染毒后2、6、12、24、48、72、96、168、336h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提取肺组织总蛋白,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d-SMA)和GRP78的蛋白表达。结果HE及Masson染色结果提示染毒组出现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沉积,随中毒时间延长,肺纤维化逐渐加重。染毒后2hMDA水平及α-SMA、GRP78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MDA(nmol/mg):1.38±0.18比0.85±0.05,α-SMA:0.23±0.01比0.14±0.03,GRP78:0.72±0.02比0.37±0.06,P〈0.05或P〈0.01],随时间延长,MDA水平及α-SMA蛋白表达逐步升高,GRP78蛋白表达于染毒72h后显著下降。结论PQ中毒大鼠肺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和成纤维细胞表型标志物α-SMA均增高,提示内质网应激在PQ中毒引起的肺纤维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内质网应激 氧化应激 肺纤维化
原文传递
食用发芽糙米对中老年超重和肥胖者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耿珊珊 诸芸 +2 位作者 华杰 谈玖婷 蔡云清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5-317,共3页
肥胖症,尤其是中老年性肥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预计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7亿肥胖病人。肥胖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肥胖病人常伴有糖、脂代谢紊乱,易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肥胖症,尤其是中老年性肥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预计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7亿肥胖病人。肥胖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肥胖病人常伴有糖、脂代谢紊乱,易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脂蛋白血症,甚至易诱发肝癌、胆结石、冠心病等。合理的饮食治疗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还可以改善机体代谢,减少并发症。在我国,谷类食物是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中老年超重和肥胖 代谢
原文传递
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检测百草枯浓度在大鼠实验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英英 谢晖 +2 位作者 孟潇潇 谈玖婷 王瑞兰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second 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y,SDS)测定大鼠中毒模型血清百草枯(paraquat,PQ)浓度可靠性,探寻其在PQ中毒中的应用意义。方法:126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ml一次性灌... 目的:通过评价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second 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y,SDS)测定大鼠中毒模型血清百草枯(paraquat,PQ)浓度可靠性,探寻其在PQ中毒中的应用意义。方法:126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ml一次性灌胃)和6组PQ中毒组(分别以20、30、40、50、75、100mg/kg PQ浓度一次性灌胃),每组18只。灌胃后4、8、24h分别收集眼底血行SDS法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及湿干比检测。结果:1SDS法检测大鼠血清样本波长为393nm与399nm。定量范围为0.2~8.0mg/L,检测下限为0.1mg/L,相关系数为0.994 7,相对回收率在90.63%~99.13%,相对标准差为1.26%~8.12%;日间和日内的相对标准差波动于3.94%~6.04%和3.25%~6.73%之间;2大鼠PQ血清样本SDS法测定值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值一致,r=0.991 5,P〈0.01;3给药后4h、8h血清PQ浓度与48h肺湿干比及炎症分级、7d、14d的肺纤维化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与给药后48h血气氧分压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SDS法检测大鼠血清PQ浓度可靠性较高,并可进行多次检测;大鼠血清PQ浓度是一个能较好预测大鼠肺损伤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的指标,对于PQ中毒致肺损伤纤维化的机制以及治疗措施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动物模型 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