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分析-熵权法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胆汁制陈皮炮制工艺及饮片色度与成分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吴乙庚 祝婧 +3 位作者 姚东 陈泣 王林艳 谌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目的研究胆汁制陈皮炮制的最佳工艺参数,明确饮片色度与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辅料用量、蒸制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牛磺胆酸钠含量及外观性状、醇浸出物含量为... 目的研究胆汁制陈皮炮制的最佳工艺参数,明确饮片色度与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辅料用量、蒸制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牛磺胆酸钠含量及外观性状、醇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赋予相应权重,计算总评归一值,优选最佳炮制工艺;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饮片色度与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构建色度-成分的回归方程。结果胆汁制陈皮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g陈皮用20g蛇胆汁浸渍完全后,蒸制15min,45℃干燥162min。饮片色度值L^(*)、b^(*)值与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牛磺胆酸钠4种成分含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a^(*)值仅与牛磺胆酸钠含量具有相关性;构建了L^(*)、b^(*)值与4种成分含量及a^(*)值与牛磺胆酸钠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结论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的胆汁制陈皮炮制工艺具有合理性、可行性,饮片色度与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制陈皮 炮制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层次分析-熵权法 色度 成分 相关性
下载PDF
葛根、粉葛炮制前后多糖和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2
作者 邓延文 钟凌云 +3 位作者 黄艺 廖晶晶 朱卫丰 谌瑞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切制规格及炮制方法对葛根、粉葛所含多糖、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UV以及ICP-MS检测方法,对葛的不同品种(葛根、粉葛)、不同规格(片、丁)、不同炮制方法(煨制、醋制)中所含多糖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多... 目的:探讨不同的切制规格及炮制方法对葛根、粉葛所含多糖、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UV以及ICP-MS检测方法,对葛的不同品种(葛根、粉葛)、不同规格(片、丁)、不同炮制方法(煨制、醋制)中所含多糖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多糖类含量粉葛远高于葛根;丁块型葛基本高于片型葛;葛根丁经过煨制、醋制后没有显著变化,葛根片煨制提高、醋制降低,粉葛丁经过煨制、醋制后提高,粉葛片经煨制、醋制后降低。微量元素含量,葛根中Fe、Cu、Zn、Mg、K、Mn含量均高于粉葛,但Ca含量明显低于粉葛;Fe的含量均是片大于丁,Zn、Ca含量则是丁大于片;葛根丁中微量元素含量经过煨制后变化较大、醋制变化较小,葛根片中Fe、Cu、Zn、Mg、Mn含量煨制降低、醋制提高,粉葛丁中Fe、Zn、Mg、K、Ca含量经过煨制、醋制后降低,粉葛片中Fe、Zn、Ca含量经过煨制、醋制后降低。结论:葛根、粉葛不同的切制规格及炮制方法对其多糖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该变化可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葛的炮制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粉葛 炮制 多糖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中药饮片真菌污染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漆凤梅 饶小勇 +4 位作者 何雁 钟凌云 罗晓健 谌瑞林 陈和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23-128,共6页
近年来潜在的中药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常有中药饮片真菌毒素超标的报道。中药材在种植、采收、炮制加工、运输、贮藏到市场流通等过程中,极易受真菌的污染,进而导致霉变。通过综述饮片中真菌毒素污染现状、饮片受真菌污染的原... 近年来潜在的中药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常有中药饮片真菌毒素超标的报道。中药材在种植、采收、炮制加工、运输、贮藏到市场流通等过程中,极易受真菌的污染,进而导致霉变。通过综述饮片中真菌毒素污染现状、饮片受真菌污染的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控饮片真菌污染的措施和建议,为今后做好饮片的加工炮制、储存保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饮片质量和保障安全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真菌 真菌毒素 霉变 质量 安全
下载PDF
江西武宁产白术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谌瑞林 吴蜀瑶 +2 位作者 何浪 费俗青 柴艳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对浙江、江西、安徽等6个产地的白术药材及其白术饮片的浸出物、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白术标准中薄层鉴别和浸出物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附录挥发油测定法。结果... 目的:对浙江、江西、安徽等6个产地的白术药材及其白术饮片的浸出物、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白术标准中薄层鉴别和浸出物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附录挥发油测定法。结果:江西武宁产白术药材及其饮片各项质量指标不仅远远高于药典规定的标准,甚至还优于道地药材及其饮片。结论:江西武宁产白术药材及其饮片质量上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浸出物 挥发油 质量研究
下载PDF
枳壳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挥发油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谌瑞林 何行真 龚千峰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测定了江西樟帮、建昌帮与中国药典方法炮制的枳壳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含量及其组分 ,单因素方差分析 q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 ,江西的两种炮制方法与药典法的饮片的挥发油含量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枳壳 炮制方法 挥发油 中药 植物药
下载PDF
枳壳不同炮制品中柚皮苷的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谌瑞林 杨武亮 龚千锋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3-44,共2页
就江西樟帮、建昌帮与中国药典记载的枳壳不同炮制品的柚皮苷含量进行了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多重比较表明,江西的两种炮制方法与药典法的饮片的柚皮苷含量无显著差异;果瓤柚皮苷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含量仅为原药材的一半左右。去... 就江西樟帮、建昌帮与中国药典记载的枳壳不同炮制品的柚皮苷含量进行了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多重比较表明,江西的两种炮制方法与药典法的饮片的柚皮苷含量无显著差异;果瓤柚皮苷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含量仅为原药材的一半左右。去除果瓤不仅可以去除非药用部位,相对提高了饮片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樟帮 建昌帮 柚皮苷
下载PDF
枳壳炮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4
7
作者 谌瑞林 龚千锋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枳壳 炮制 综述 中药
下载PDF
葛(葛根、粉葛)炮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含量研究
8
作者 钟凌云 邓延文 +6 位作者 邓小燕 黄艺 廖晶晶 朱卫丰 于欢 周世成 谌瑞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6,I0016,I0017,共10页
目的 探讨不同的切制规格及炮制方法对葛根、粉葛中所含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HPLC检测方法,对葛的不同品种(葛根、粉葛)、不同规格(片、丁)、不同炮制方法(煨制、醋制)中所含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黄酮类成分,葛根... 目的 探讨不同的切制规格及炮制方法对葛根、粉葛中所含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HPLC检测方法,对葛的不同品种(葛根、粉葛)、不同规格(片、丁)、不同炮制方法(煨制、醋制)中所含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黄酮类成分,葛根无论是不同规格还是不同炮制品均高于粉葛;葛根片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丁,粉葛片和丁含量则无明显差异;煨制或醋制后,葛根片的3’-羟基葛根素、大豆苷元和3’-甲氧基葛根素含量下降,但大豆苷和葛根素含量增加;葛根丁和粉葛片煨制后葛根素含量也增加;粉葛片醋制后大豆苷含量下降;其余炮制品与生品相比5种黄酮类成分变化不明显。结论 葛根、粉葛不同的切制规格及炮制方法对其黄酮类成分含量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变化可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葛的炮制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粉葛 炮制 黄酮类
原文传递
唇形科4种植物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鉴别研究
9
作者 付小梅 何远维 +8 位作者 余波 钟瑞 吴蜀瑶 李洋 谢斌 柯瑜 谌瑞林 范崔生 吴志瑰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鉴别4种原植物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特征变化。方法:借助体视显微镜,采用微性状鉴定法,对4种原植物(薄荷、牛至、香茶菜、紫苏)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特征进行观察,拍摄图片,并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软件分析相关特征。结果:体视... 目的:鉴别4种原植物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特征变化。方法:借助体视显微镜,采用微性状鉴定法,对4种原植物(薄荷、牛至、香茶菜、紫苏)叶干燥前后的微性状特征进行观察,拍摄图片,并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软件分析相关特征。结果: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到唇形科4种植物干燥前后叶片颜色、主脉形态、腺鳞大小、非腺毛细胞数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可用于区别叶干燥前后特征。结论:微性状鉴别法补充传统性状鉴别,为中药鲜品和干品的鉴别提供思路,为鲜药质量标准的完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性状鉴别 唇形科植物叶 鲜品 干品 鲜药质量标准
下载PDF
江西地区白术产出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蜀瑶 谌瑞林 +1 位作者 李洋 郭荣传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对江西地区白术的产出和应用历史沿革进行本草考证,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方法: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的文献。结果:查清了江西白术药用历史沿革。结论:江西自古就是白术的重要产地之一,不论是野生白术还是种植白术均有着... 目的:对江西地区白术的产出和应用历史沿革进行本草考证,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方法: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的文献。结果:查清了江西白术药用历史沿革。结论:江西自古就是白术的重要产地之一,不论是野生白术还是种植白术均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江西应当充分发挥历史优势,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江西白术,因地制宜发展道地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白术 历史沿革 现状分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祝婧 钟凌云 +3 位作者 龚千锋 张金莲 罗欢 谌瑞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46-47,101,共3页
目的 :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中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 目的 :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中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流速1.0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结果 :柴胡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柴胡皂苷a、d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柴胡皂苷a的含量变化依次为:生柴胡>酒麸柴胡>炒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醋柴胡,柴胡皂苷d的含量变化依次为:生柴胡>酒麸柴胡>鳖血柴胡>酒柴胡>炒柴胡>醋柴胡。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柴胡及其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测定,并为全面控制其质量提供参考,为深入探讨柴胡炮制的意义,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炮制品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D HPLC
下载PDF
墨的药用考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志瑰 付小梅 +4 位作者 吴蜀瑶 李洋 谢斌 谌瑞林 范崔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3,8,共4页
墨为本草中记载的药物,直至现代临床上还广泛应用含墨复方制剂,而现行药典没有收载墨,对墨的药用考证尚缺。本文通过本草考证的方式,对墨的药用情况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指出墨入药应取松烟墨,在制墨过程中加入各种中药材,使墨的价值更... 墨为本草中记载的药物,直至现代临床上还广泛应用含墨复方制剂,而现行药典没有收载墨,对墨的药用考证尚缺。本文通过本草考证的方式,对墨的药用情况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指出墨入药应取松烟墨,在制墨过程中加入各种中药材,使墨的价值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考证 松烟墨 以药入墨
下载PDF
浅谈樟树帮炮制辅料米酒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洋 吴蜀瑶 +3 位作者 吴志瑰 谢斌 谌瑞林 范崔生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8期3-5,共3页
"凡炮制,依古法",樟树帮炮制中药材依然依照古法使用米酒。本文对米酒进行介绍,描述了樟树帮炮制药材所用水酒(即糯米酒)的制作工艺,举例说明樟树帮米酒炒药的作用,为中药炮制辅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米酒 樟树帮 酒炒
下载PDF
论参茸黑锡丸中的“黑锡”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斌 吴志瑰 +4 位作者 付小梅 吴蜀瑶 李洋 谌瑞林 范崔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4-5,共2页
参茸黑锡丸是江西传统名方,对于主要成分之一黑锡,颇有争议。文章通过考证历代本草及黑锡功效的探究,结果表明参茸黑锡丸中黑锡来源应为方铅矿而非锡类。
关键词 参茸黑锡丸 黑锡丹 黑锡
下载PDF
范崔生学术思想初探
15
作者 吴蜀瑶 柯瑜 +3 位作者 李洋 付小梅 吴志瑰 谌瑞林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6-8,共3页
范崔生既善于继承中医药学的精华,更善于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发展的先进思想和方法开发道地药材、发展中药炮制,在中药鉴定、中药炮制等领域形成了“以质为本,以炙为用”的学术风格。
关键词 范崔生 学术思想 中药鉴定 中药炮制
下载PDF
建昌药帮的传统炮制特色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蜀瑶 李洋 +3 位作者 吴志瑰 谢斌 谌瑞林 范崔生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11期11-14,共4页
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对江西特色炮制帮派建昌帮从传统炮制工具、辅料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展开论述,为建昌帮传统炮制特色技术的整理挖掘及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昌药帮 传统炮制 特色
全文增补中
基于正交设计的白术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17
作者 吴蜀瑶 谌瑞林 +2 位作者 吴志瑰 李洋 谢斌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4期2143-2146,共4页
目的 探讨白术的产地加工方法,并优选出最佳烘干工艺。方法 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浸出物、挥发油含量组成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烘干温度、堆放层数、切片厚度对白术干燥质量的影响,并最终确... 目的 探讨白术的产地加工方法,并优选出最佳烘干工艺。方法 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浸出物、挥发油含量组成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烘干温度、堆放层数、切片厚度对白术干燥质量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干燥工艺。结果 白术产地加工工艺的最优方案为将白术平铺堆放2层,在50℃下进行烘烤,至八成干,将药材切成厚度约0. 4 cm,再继续烘至完全干燥。结论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的白术烘干工艺较为优良,稳定性好,为白术的产地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加工工艺
下载PDF
药汁制法历史沿革 被引量:3
18
作者 谌瑞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5,共3页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药汁制这一中药炮制法的产生与发展,认为药汁制最初寓于方剂之中,并伴随着方剂学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从方剂学中分化出来,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炮制加工技术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药汁制 炮制 历史沿革
下载PDF
清温降暑茶的剂型研究
19
作者 谌瑞林 何雁 张明宇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1994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了清温降暑茶的制备工艺和浸泡条件,并且,运用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
关键词 水溶性浸出物 薄层层析 均匀设计 含量测定 工艺条件 样品液 薄层板 基层中药杂志 分光光度法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葛根标准汤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怡敬 于欢 +3 位作者 龚千锋 钟凌云 谌瑞林 朱卫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4-589,共6页
目的优化葛根标准汤剂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染料木苷、芒柄花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 目的优化葛根标准汤剂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染料木苷、芒柄花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药材浸泡40 min后加9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5 min,综合评分为0.594。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不仅可规范葛根临床使用、工业生产、产品开发,还能为其他解表药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标准汤剂 制备 层次分析法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