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颅内血肿所致脑疝的急诊锥颅减压抢救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京诚 单宏宽 +1 位作者 宋明 马长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锥颅穿刺外伤性颅内血肿抢救脑疝临床价值。方法1992~1998年以此法抢救脑疝病人82例,其中硬膜外血肿45例,硬膜下血肿32例,脑内血肿3例,后颅窝血肿2例。结果锥颅后皆有暗血性液喷出,按锥颅减压后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锥颅穿刺外伤性颅内血肿抢救脑疝临床价值。方法1992~1998年以此法抢救脑疝病人82例,其中硬膜外血肿45例,硬膜下血肿32例,脑内血肿3例,后颅窝血肿2例。结果锥颅后皆有暗血性液喷出,按锥颅减压后效果分4组,优:患侧瞳孔缩小,甚至正常,对光反射恢复,自引流管可见脑搏动,患者错迷变浅甚至意识清楚或嗜睡,38例(38/82);良:患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有或无,引流管有脑搏动,患者昏迷程度不变,32例(32/82);无变化:患侧瞳孔与患者昏迷程度不变,11例(11/82);恶化:患者昏迷程度加深,患侧瞳孔继续散大,1例(1/82)。结论此法简便,有效。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所致脑疝的病例,一方面作好开颅手术准备,同时行急诊锥颅减压,可为下一步检查及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疗效。此法值得广泛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脑疝 急救
下载PDF
颅脑损伤56例死亡原因探讨
2
作者 谢京诚 单宏宽 +1 位作者 宋明 马长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4-585,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死亡率 死亡原因 急救 并发症
下载PDF
后正中入路治疗胸椎管内脊膜瘤41例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彬 王振宇 +4 位作者 谢京诚 马长城 陈晓东 李振东 赵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1011-1014,1027,共5页
目的:探讨正中入路治疗胸椎管内脊膜瘤的随访结果。方法2004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胸椎管内脊膜瘤41例,女35例,男6例,年龄24~84岁,(56.3±13.6)岁。肿瘤位于脊髓背侧16例(39.0%),腹侧及侧腹方13例(31.7%)... 目的:探讨正中入路治疗胸椎管内脊膜瘤的随访结果。方法2004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胸椎管内脊膜瘤41例,女35例,男6例,年龄24~84岁,(56.3±13.6)岁。肿瘤位于脊髓背侧16例(39.0%),腹侧及侧腹方13例(31.7%),侧方12例(29.3%)。 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Ⅰ级10例,Ⅱ级17例,Ⅲ级10例,Ⅳ级4例。行标准后正中入路胸椎椎板切除(34例)或胸椎椎板回置(7例),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后22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手术。术后随访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无死亡,手术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13例(31.7%),Ⅱ级切除28例(68.3%)。术后伤口感染1例,经清创后痊愈。术后2周脊髓功能评分Ⅰ级15例,Ⅱ级15例,Ⅲ级7例,Ⅳ级4例,较术前无显著差异( Z=-1.445,P=0.149)。41例随访时间4~73个月,(24.9±18.3)月,局部复发1例。末次随访脊髓功能评分Ⅰ级30例,Ⅱ级8例,Ⅲ级3例,较术前明显改善(Z=-4.135,P=0.000)。其中12例随访>36个月,脊髓功能评分Ⅰ级8例,Ⅱ级2例,Ⅲ级2例。结论后正中入路治疗胸椎管内脊膜瘤手术效果良好,术中精细操作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瘤 胸椎管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朱曦 陈浩辉 +3 位作者 付军 王宇欣 伊敏 谢京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和效果。方法6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亚低温组于伤后3~24h内,平均(12±3.3)h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1.3~34.7℃,平均(33.7±1.1)℃持... 目的研究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和效果。方法6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亚低温组于伤后3~24h内,平均(12±3.3)h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1.3~34.7℃,平均(33.7±1.1)℃持续7~14d,平均(171±25.3)h。同时监测生命体征、ICP、CPP、血SOD和血MDA、脑葡萄糖摄取、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和并发症。对照组RT控制在38℃以内,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伤后3月根据GOS评定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后36h两组ICP和CPP无显著差异。治疗120h开始亚低温组ICP明显降低(P<0.05),而CPP明显升高(P<0.05)。治疗36h后亚低温组血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SOD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治疗72h脑葡萄糖摄取分别为(6.33±0.2)mg%和(8.71±0.3)mg%,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温后(第14天)分别为(12.7±0.5)mg%和(9.91±0.4)mg%,亚低温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h后亚低温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乳酸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亚低温组良好率62.9%(22/35)、中残率8.6%(3/35)、重残率11.4%(4/35)、植物生存5.7%(2/35)、死亡率11.4%(4/35),对照组分别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晓东 谢京诚 +3 位作者 单宏宽 宋明 马长城 刘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86-486,共1页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 急救 死亡率 康复 预后
下载PDF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中不同大小后颅窝减压窗近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彬 王振宇 +3 位作者 谢京诚 李振东 马长城 陈晓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0-12,1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后颅窝骨性减压窗对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收治的117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环枕减压硬膜成形术,空洞横径〉脊髓50%者行空洞穿刺...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后颅窝骨性减压窗对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收治的117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环枕减压硬膜成形术,空洞横径〉脊髓50%者行空洞穿刺减压术。根据后颅窝减压窗面积分为2组:I组,87例,减压面积为12cm。(3cm×4cm);Ⅱ组,30例,减压面积〈6cm2。术后2周采用Tater评分评定疗效。结果117例患者手术后症状均无加重,症状改善97例(82.9%),无变化20例。I组症状改善76例(87.4%),Ⅱ组为21例(70%);两组症状改善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后颅窝减压面积以不小于12cm。的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个案报导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彬 谢京诚 +1 位作者 单宏宽 陈晓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F003-F003,共1页
肠源性囊肿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疾病,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我科遇到一例高位颈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中枢神经系统 文献复习 报导 高位颈椎 个案 疾病
下载PDF
脊髓内脓肿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东 谢京诚 单宏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z1期79-80,共2页
  脊髓内脓肿是少见的腔隙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成因与脑脓肿相似,感染性渗出导致产酶的多核细胞为主的炎症,引起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被纤维母细胞产生的囊所包围 [1].脊髓内脓肿罕见,自1830年Hart[2]首次报道以来,Byrne等...   脊髓内脓肿是少见的腔隙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成因与脑脓肿相似,感染性渗出导致产酶的多核细胞为主的炎症,引起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被纤维母细胞产生的囊所包围 [1].脊髓内脓肿罕见,自1830年Hart[2]首次报道以来,Byrne等总结国外文献共报道75例[1],Candon等总结共73例[3],国内1965年有首例报道 [4].脊髓内脓肿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不当致残率高,为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 选择正确治疗方法,作者总结国内外文献,对其发病率、病因及机制、诊断、治疗、预后予以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脓肿 诊断 神经病学
下载PDF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曦 谢京诚 +1 位作者 陈信康 姬绍先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回顾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对CT或MRI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1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手术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随访。结果:随访1~5年,17例(... 目的:回顾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对CT或MRI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1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手术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随访。结果:随访1~5年,17例(17/21)病人术后症状不同程度改善,19例(19/21)囊肿术后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先天性颅内蛛网膜囊肿占绝大多数;病灶部位以中颅窝外侧部和枕部最多;儿童多见;CT或MRI扫描是主要诊断手段;囊肿合并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尤其有颅内压增高是手术的适应证。手术需在显微镜下进行,以切除囊壁建立囊腔和蛛网膜下腔交通为原则,对合并癫痫病例要同时松解囊周脑皮层表面血管的束缚。复发病例多与囊腔和蛛网膜下腔沟通欠佳及术后未及时引流血性脑脊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蛛网膜囊肿 外科手术 CT
下载PDF
弥漫性脑损伤的分型诊治
10
作者 宋明 单宏宽 +1 位作者 谢京诚 刘彬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67-267,共1页
随着对弥漫性脑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病确诊的患者不断增多,但疗效差,死亡率很高。1995年后,作者在脱水、激素、亚冬眠治疗和手术的基础上,改进手术,并采用激素冲击疗法和尼莫地平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 随着对弥漫性脑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病确诊的患者不断增多,但疗效差,死亡率很高。1995年后,作者在脱水、激素、亚冬眠治疗和手术的基础上,改进手术,并采用激素冲击疗法和尼莫地平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991年8月~1997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弥漫性脑损伤 分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被引量:21
11
作者 谢京诚 单宏宽 +1 位作者 宋明 刘彬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3-287,共5页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谢京诚,单宏宽,宋明,刘彬自1993年1月至1997年1月间,我科行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17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时期行开颅非显微组17例对照,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8例...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谢京诚,单宏宽,宋明,刘彬自1993年1月至1997年1月间,我科行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17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时期行开颅非显微组17例对照,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8例,年龄37岁~78岁,平均5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柯兴氏病诊断的探讨
12
作者 单宏宽 宋明 +1 位作者 马长城 谢京诚 《综合临床医学》 1994年第2期73-75,共3页
柯兴氏综合征的原因相当复杂,可以是脑垂体、肾上腺病变、肺癌、胰腺癌、鼻咽癌等也均可致血皮质醇增高症,尚有一部分病因不明,甚至血放射免疫学检查提示来源脑垂体,但手术未发现异常.柯兴氏病是本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约占59.3~70%,但有... 柯兴氏综合征的原因相当复杂,可以是脑垂体、肾上腺病变、肺癌、胰腺癌、鼻咽癌等也均可致血皮质醇增高症,尚有一部分病因不明,甚至血放射免疫学检查提示来源脑垂体,但手术未发现异常.柯兴氏病是本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约占59.3~70%,但有时诊断困难.现结合病例复习文献探讨其诊断和治疗.1 临床资料例1:女,19岁,未婚,向心性肥胖1年,闭经半年.l年来先面部、后背部发胖,体重增加6kg,体毛增多,乏力,脱发,腰背酸痛,视物模糊,燥热,尿量增多,一昼夜饮水2000~3000ml,劳累时双下肢水肿.4个月来心慌,头晕,视物模糊加重,血压21.3/16.okPa,皮肤变黑、粗糙,乳房渐小,面红,有红色斑块样痤疮.在外院两次肾上腺CT扫描提示有增生,蝶鞍平片未见异常,垂体CT扫描未见异常.满月脸,多血质外貌,肩背脂肪增厚,前额、肩背有痤疮.颈背多毛,阴毛呈男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兴综合征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