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佐卿 罗文容 姚春花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8期41-42,18,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儿科护士在行静脉穿刺中,发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结果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依次为:患儿因素(50.15%)、操作者因素(20.22%...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儿科护士在行静脉穿刺中,发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结果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依次为:患儿因素(50.15%)、操作者因素(20.22%)、家长方面因素(18.18%)和环境因素(11.44%)。结论提高护士护理技术操作和相关知识,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静脉穿刺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两种喂养方式在极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谢佐卿 潘爱琴 +1 位作者 陈少莹 姚春花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7期60-61,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极低体重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实施两种不同喂养方法的效果比较,探讨适合VLBWI生长发育及疾病康复的喂养方式。方法将70例VLBWI随机分为经口胃管喂养组和经口十二指肠喂养组,每组各35例,均用同一种... 目的通过对极低体重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实施两种不同喂养方法的效果比较,探讨适合VLBWI生长发育及疾病康复的喂养方式。方法将70例VLBWI随机分为经口胃管喂养组和经口十二指肠喂养组,每组各35例,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均从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分别记录其在住院期间喂养并发症的发生、体重增长量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VLBWI喂养并发症的发生、体重增长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LBWI出生后早期采取经口十二指肠喂养法优于经口胃管喂养法,其喂养相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体重儿 经口胃管喂养 经口十二指肠喂养
下载PDF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谢佐卿 姚春花 +1 位作者 郑雪芳 郑宋英 《现代临床护理》 2006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 idural analgesia,PCEA)用于分娩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730例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产妇的护理方法,包括产妇对PCEA分娩的认识及心理护理,观察用药后反应及加强专业知...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 idural analgesia,PCEA)用于分娩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730例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产妇的护理方法,包括产妇对PCEA分娩的认识及心理护理,观察用药后反应及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产妇对PCEA接受率呈上升趋势,剖腹产率降低,不影响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论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效果好,降低剖腹产率和分娩并发症的发生。在镇痛中做好心理护理和药物的观察,是确保镇痛安全和有效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产程 护理
下载PDF
手术患者潜在性损伤因素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谢佐卿 姚春花 《现代临床护理》 2006年第3期64-66,共3页
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存在的潜在性损伤因素,提出通过以下安全管理对策可消除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隐患,杜绝差错事故:即强化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素质、检查与激励机制并用及科学运用人力资源。
关键词 手术护理 潜在性损伤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喜辽妥软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佐卿 石金秀 +1 位作者 刘德忠 姚春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1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医护人员及病人乐于接受的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使用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化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0例应用喜辽妥软膏在穿刺处周嘲并沿血管走向涂抹1... 目的探索一种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医护人员及病人乐于接受的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使用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化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0例应用喜辽妥软膏在穿刺处周嘲并沿血管走向涂抹10~15cm,每天2次,每次化疗后继续涂抹3天;对照组41例则按传统静脉炎处理方法,用50%硫酸镁湿敷,每天2次,每次化疗后继续涂抹3天。结果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2.50%,67.29%(P〈0.05)。发生的静脉炎分级比较,疼痛缓解时间和炎症消除时间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喜辽妥软膏局部涂抹能有效减少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所致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静脉炎发生的程度,保证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辽妥 静脉炎 效果观察
下载PDF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佐卿 罗彦明 +1 位作者 姚春花 罗文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6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主要工作压力源,采取有效对策,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自评式问卷调查法,对汕头市3所三甲医院和3所二甲医院临床护士进行问卷...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主要工作压力源,采取有效对策,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自评式问卷调查法,对汕头市3所三甲医院和3所二甲医院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抑郁和焦虑阳性率明显高于我国正常人群;主要压力源为工作量太大、高风险职业的压力、经常倒班、各种待遇低。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和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护士也应注重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心理适调能力及应对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源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医务人员手表面微生物监测效果评价
7
作者 谢佐卿 姚春花 曾雪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6期29-30,共2页
目的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洗手效果,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所有参与研究的医务人员均采用标准的七步洗手法,强化培训之前手表面细菌菌落数监测资料作为对照组,强化培训3个月后手表面细菌菌落数监测资料作为实验组,对两... 目的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洗手效果,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所有参与研究的医务人员均采用标准的七步洗手法,强化培训之前手表面细菌菌落数监测资料作为对照组,强化培训3个月后手表面细菌菌落数监测资料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总合格率为95.49%,对照组总合格率为84.76%,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P<0.01)。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强,手卫生制度落实,洗手程序规范到位,能有效提高洗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培训 效果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3
8
作者 曾雪梅 谢佐卿 陈丹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2期38-39,67,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缺氧缺血...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分析,χ2=12.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高压氧 护理
下载PDF
振动排痰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素容 姚春花 +2 位作者 谢佐卿 刘珍 胡爱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880,共2页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振动排痰机扣击背部促进排痰;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和人手扣击背部法。结果使用...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振动排痰机扣击背部促进排痰;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和人手扣击背部法。结果使用振动排痰机的观察组显效率为7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有利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情恢复,缩短疗程,减轻护士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排痰机 支气管肺炎 小儿
下载PDF
肛门刺激和腹部抚触对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肖玲 谢佐卿 郑雪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肛门刺激和腹部抚触对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30例,根据出生顺序,单号为观察组65例,双号为对照组65例。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肛门刺激和... 目的探讨肛门刺激和腹部抚触对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30例,根据出生顺序,单号为观察组65例,双号为对照组65例。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肛门刺激和腹部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排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经皮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取肛门刺激和腹部抚触新生儿,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胆红素的排泄,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抚触 肛门刺激
下载PDF
门诊管理中预检分诊结合医院排队叫号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潘爱琴 陈璐 +2 位作者 谢秀君 谢佐卿 吴玉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预检分诊和门诊排队叫号系统的联合应用是否提高门诊的管理和工作效率,以减少护患矛盾。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随机发放调查表,通过分析患者对护理、医疗、环境的满意度、投诉率,对人工分... 目的探讨人工预检分诊和门诊排队叫号系统的联合应用是否提高门诊的管理和工作效率,以减少护患矛盾。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随机发放调查表,通过分析患者对护理、医疗、环境的满意度、投诉率,对人工分诊与人工预检分诊结合医院叫号系统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对门诊就诊护理程序满意度从89.17%提高到96.92%明显提高,投诉率从9.17%降低到1.15%明显降低,护士分诊准确率从76%提高到91%(P〈0.05)。结论预检分诊人性化护理流程和门诊排队叫号系统的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门诊的就诊秩序,分诊准确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管理 护理
下载PDF
100例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处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素乔 谢佐卿 罗瑞华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0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将100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后再应用热敷及诱导排尿,对照组单用热敷及诱导排尿,观察两组产妇在治疗3d的疗效。结果经过3d的治疗,...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将100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后再应用热敷及诱导排尿,对照组单用热敷及诱导排尿,观察两组产妇在治疗3d的疗效。结果经过3d的治疗,观察组产妇尿潴留临床处理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产妇尿潴留临床处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尿潴留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与热敷及诱导排尿联用效果明显,能较快、有效地治愈尿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热敷 诱导排尿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分布特征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爱琴 陈泽英 +1 位作者 陈德花 谢佐卿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及特点,为控制及预防NICU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NICU的新生儿1905例,检测新生儿病原菌种类,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NICU新生儿感染207例(10.87%),病...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及特点,为控制及预防NICU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NICU的新生儿1905例,检测新生儿病原菌种类,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NICU新生儿感染207例(10.87%),病原菌培养分离发现共计2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2株(62.86%),包括肺炎克雷伯菌51株,大肠埃希菌46株,鲍曼不动杆菌35株;革兰阳性菌60株(28.57%),包括表皮葡萄球菌36株,溶血葡萄球菌24株。病毒感染为轮状病毒10株(4.76%);真菌为热带假丝酵母菌8株(3.81%)。感染部位:呼吸道71例、肠道51例、血流48例、泌尿系统22例、皮肤软组织8例、心血管系统3例、其他4例。结论为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应针对以上病原菌及感染部位,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病原菌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丹 谢佐卿 罗小红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0年第3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以产前是否开展健康教育为指标,将产妇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4908例)和对照组(1102例)。分析比较2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护理质理。结果观察组的产妇产后12h和产后4个月的母乳...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以产前是否开展健康教育为指标,将产妇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4908例)和对照组(1102例)。分析比较2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护理质理。结果观察组的产妇产后12h和产后4个月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因新生儿红臀和脐炎而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围产期产科护理质量,应加以提倡并不断完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前 健康教育 新生儿 护理
下载PDF
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处理方法对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素乔 谢佐卿 罗瑞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及寻求产后尿潴留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产后尿潴留的产妇10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配合应用热敷及诱导排尿,对照组常规应用热敷及诱导排尿,观察两组产妇在3 d内整体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目的探讨及寻求产后尿潴留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产后尿潴留的产妇10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配合应用热敷及诱导排尿,对照组常规应用热敷及诱导排尿,观察两组产妇在3 d内整体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整体疗效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尿潴留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配合热敷及诱导排尿效果更为明显,能快速、有效地治愈产后尿潴留。因此,建议临床上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后配合应用热敷及诱导排尿的方法处理产后尿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热敷 诱导排尿
下载PDF
新生儿硬肿症应用培养箱和辐射台保暖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素容 姚春花 +3 位作者 谢佐卿 曾雪梅 郑肖玲 吴晓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8年第8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应用婴儿培养箱或远红外线辐射台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经治的94例硬肿症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各47例,治疗、护理上采取一致的标准和措施。观察组将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置于婴儿培养箱内,对照组将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置于...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应用婴儿培养箱或远红外线辐射台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经治的94例硬肿症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各47例,治疗、护理上采取一致的标准和措施。观察组将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置于婴儿培养箱内,对照组将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结果相同程度的硬肿症,分别用婴儿培养箱或远红外线辐射台保温进行治疗观察,结果4d内,观察组患儿硬肿消褪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婴儿培养箱比远红外线辐射台对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硬肿症 婴儿培养箱 远红外线
下载PDF
沟通机制在减少儿科护患纠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素容 姚春花 谢佐卿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2期4842-4843,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建立与患者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提高儿科病房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对儿科出现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常见原因实施整改措施,将儿科两个阶段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并采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基本上儿科护士不存在态... 目的:探讨医院建立与患者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提高儿科病房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对儿科出现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常见原因实施整改措施,将儿科两个阶段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并采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基本上儿科护士不存在态度恶劣、不理睬患者、索要红包等情况;有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人手不足、责任心不强、沟通技巧欠缺、解释工作不到位;建立、完善与患者的沟通机制后,患者的投诉现象明显下降(P﹤0.01),满意度提高。结论:医院建立一套完善、行之有效的护患沟通机制,与患者加强互动,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与不满,在护理工作中及时调整,避免产生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理投诉 对策
下载PDF
基于发展照护模式的多维护理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爱琴 陈泽英 谢佐卿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发展照护模式的多维护理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基于发展照护模式的多维护理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发展照护模式的多维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暂停状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速、体智发育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发展照护模式的多维护理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能缓解呼吸暂停症状,促进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照护模式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呼吸暂停 生长发育
下载PDF
66例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后呼吸功能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爱琴 谢佐卿 刘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66例先天性膈疝手术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临床资料,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后呼吸功能恢... 目的:探讨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66例先天性膈疝手术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临床资料,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比较分析其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两组患儿术后PaO2及PaCO2的比较,观察组呼吸功能恢复正常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先天性膈疝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对于患儿术后病情恢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手术治疗 呼吸功能 效果
下载PDF
硬膜外导管固定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影响
20
作者 潘爱琴 谢佐卿 陈璐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年第7期1956-1957,共2页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硬膜外导管固定措施对剖宫产术后导管脱出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300例,随机分成3组各100例,第1组采用在硬膜外导管出皮肤处加用棉花垫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自带的粘贴带固定导管...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硬膜外导管固定措施对剖宫产术后导管脱出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300例,随机分成3组各100例,第1组采用在硬膜外导管出皮肤处加用棉花垫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自带的粘贴带固定导管,同时外加伤口敷料固定;第2组仅采用硬膜外导管出皮肤处加用棉花垫,同时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自带的粘贴带固定导管;第3组单纯采用在硬膜外导管出皮肤处加用棉花垫,然后外加伤口敷料。比较3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在48h镇痛泵拔除时局部感染和导管脱出情况。[结果]3组病人在术后镇痛期间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与第2组48h导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第2组与第3组48h导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导管出皮肤处加用棉花垫,同时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自带的粘贴带固定导管方法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减少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硬膜外导管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