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分割与评估-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晓斌 陈谦 +6 位作者 柴浩 叶鹏 谢光辉 徐辉 马琛明 张海波 陈国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与3mensio及Volume Viewer工作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分析结果,从而探究该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在完成临床评估中主动脉根自动分割与评估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方法:本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 目的:通过评价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与3mensio及Volume Viewer工作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分析结果,从而探究该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在完成临床评估中主动脉根自动分割与评估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方法:本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113例患者的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分别使用使用3mensio、Volume Viewer工作站以及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进行TAVR术前的评估分析。对三组评估结果和质量进行专家的主观评价以及客观的测量结果分析。结果:在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的专家主观评价结果中,与3mensio工作站相比,91.2%的患者(n=103)达到Ⅲ级,6.2%的患者(n=7)达到II级,2.6%的患者(n=3)达到I级;与Volume Viewer工作站相比,92.0%的患者(n=104)达到Ⅲ级,5.4%的患者(n=6)达到II级,2.6%的患者(n=3)达到I级。在客观的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中,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的测量结果与3mensio工作站(P均>0.05)或VolumeViewer工作站(P均>0.05)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上结果表明,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准确完成主动脉根部的分割和关键解剖结构的测量,从而可以有效提升TAVR术前评估的临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深度学习 CVpilot
下载PDF
基于脑梗死和脑脊液的影像组学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分析
2
作者 徐敬敬 王志楠 +4 位作者 徐翔 马跃虎 彭明洋 陈国中 谢光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急性脑卒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心梗死区及脑脊液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MRI图像,基于软件自动分割... 目的探讨基于急性脑卒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心梗死区及脑脊液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MRI图像,基于软件自动分割DWI高信号梗死区及脑脊液区,应用AK软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降维,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特征选择方法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构建恶性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经筛选后具有10个特征的子集(包含7个DWI脑梗死特征和3个脑脊液特征)获得了最高的平均AUC值,并被指定为最终的特征子集纳入模型分析。ROC分析显示训练集患者预测恶性脑水肿的AUC为0.975,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3%、69.8%、93.5%;测试集患者预测恶性脑水肿的AUC为0.89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8%、90.3%、87.1%。结论基于DWI脑梗死和脑脊液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发生,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 恶性脑水肿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心脏CT血管造影诊断经导管植入主动脉瓣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3
作者 陈谦 谢光辉 +5 位作者 徐辉 李林 赵晓静 王薇 殷信道 陈国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314,共2页
患者女,72岁,因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后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5个月,外院曾因疑诊尿路感染而予莫西沙星,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反复;8年前确诊“M4型白血... 患者女,72岁,因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后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5个月,外院曾因疑诊尿路感染而予莫西沙星,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反复;8年前确诊“M4型白血病”而接受规范化学治疗,近5年病情稳定。查体:体温38.5℃,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例91.10%,超敏C反应蛋白6.21 mg/L,红细胞计数3.66×1012/L,血红蛋白108 g/L。血培养示缓症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心血管造影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下载PDF
体教融合视域下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4
作者 黄越 朱红军 +1 位作者 谢光辉 吴亚婷 《山东体育科技》 2023年第6期53-62,共10页
目的:构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实践路径。方法:采用扎根理论,选择斯特劳斯编码程序,借助“Nvivo12.0Plus”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搭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框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 目的:构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实践路径。方法:采用扎根理论,选择斯特劳斯编码程序,借助“Nvivo12.0Plus”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搭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框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借助SPSS24.0和AMOS24.0软件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构建运动能力评价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提取434个运动能力评价自由节点,抽绎33个子节点,归纳7个核心节点,彼此间相互关联和作用形成运动能力评价结构框架;指标优化得到30个观测指标,且通过项目分析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3个观测指标,变异累积率趋于稳定,达63.411%;运动能力评价模型拟合指数(GFI=0.908,AGFI=0.890,CFI=0.894,RMSEA=0.056);项目信度大于0.25,组成信度大于0.65,收敛效度大于0.36;相关性权重法求得运动能力指标权重。结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适配度高,模型拟合理想,包括健康知识、技能掌握、运动认知、心理品质、体育品德、战术运用、体能状况7个维度,27个观测指标;技能掌握、运动认知和健康知识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体能状况与心理品质,最后是战术运用和体育品德;二阶七因子模型中各因子对运动能力影响程度不同,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路径系数和权重占比各不相同;青少年运动能力的提升需要多因子的协同,每个一级指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取决于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运动能力 扎根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面向“教会、勤练、常赛”的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探索性研究
5
作者 黄越 吴亚婷 谢光辉 《体育科技》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构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是对“体教融合”实践路径的积极探索。采用扎根理论,借助“Nvivo12.0Plus”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提取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指标核心要素,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构建运... 构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是对“体教融合”实践路径的积极探索。采用扎根理论,借助“Nvivo12.0Plus”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提取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指标核心要素,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构建运动能力评价二阶七因子模型,并进行大样本量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适配度高,模型拟合理想,包括体育品德、健康知识、战术运用、体能状况、运动认知、技能掌握、心理品质7个维度,27个观测指标;技能掌握、运动认知、健康知识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体能状况和心理品质,最后是战术运用和体育品德;二阶七因子模型中各因子对运动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路径系数各不相同;青少年运动能力的提升需要多因子的协同,每个一级指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取决于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运动能力 扎根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射频、强脉冲光和长脉宽1064 nm激光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迈 蒋笑 +1 位作者 谢光辉 刘宏伟 《感染.炎症.修复》 2023年第1期54-58,共5页
随着面部抗衰老医疗需求逐年增长,适用于面部年轻化的光电声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射频除皱术能够有效地使面部年轻化而且安全可靠,强脉冲光能够显著改善面部光老化的定性特征,长脉宽1064 nm激光可以有效地穿透至真皮层和筋膜层,从而实现... 随着面部抗衰老医疗需求逐年增长,适用于面部年轻化的光电声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射频除皱术能够有效地使面部年轻化而且安全可靠,强脉冲光能够显著改善面部光老化的定性特征,长脉宽1064 nm激光可以有效地穿透至真皮层和筋膜层,从而实现深层的紧致效果。本文综述了射频、强脉冲光和长脉宽1064 nm激光等面部年轻化治疗应用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强脉冲光 长脉宽1064 nm激光 面部年轻化 医疗美容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在预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中的研究
7
作者 刘景明 彭明洋 +3 位作者 王同兴 陈国中 谢光辉 马跃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CAI)相关的超急性期MR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在mMCAI预测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43例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I检查。采用ITK-SNAP软件对超急性期MRI图像上的DWI高信号... 目的分析基于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CAI)相关的超急性期MR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在mMCAI预测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43例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I检查。采用ITK-SNAP软件对超急性期MRI图像上的DWI高信号梗死区和Flair对应高信号区进行分割,采用AK软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降维,最终使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确定mMCAI相关的超急性期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评估其在mMCAI预测中的价值。结果每例患者提取792个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后筛选出10个与mMCAI预测最相关的特征。ROC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训练集患者mMCA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8、0.928;预测测试集患者mMCAI的AUC为0.97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9、0.889。结论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分析是预测脑梗死患者恶性进展的重要工具,对早期准确识别mMCAI高风险患者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恶性 MRI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影像组学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构建急性脑卒中无效再通预测模型
8
作者 高希法 彭明洋 +4 位作者 马跃虎 谢光辉 王同兴 陈国中 唐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 基于DWI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后无效再通预测模型并与基于DWI影像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方法 对100例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机械取栓治疗后完全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 目的 基于DWI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后无效再通预测模型并与基于DWI影像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方法 对100例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机械取栓治疗后完全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级)的急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无效再通定义为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完全再通但3个月时预后不良(mRS 3~6分)。应用A.K.软件进行提取DWI急性脑卒中病灶区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最低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与无效再通相关的最佳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建立预测急性脑卒中无效再通的预测模型(模型1:基于DWI影像组学特征;模型2:DWI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两个模型的效能。结果 共提取396个DWI影像组学特征,经降维后共筛选出6个与无效再通预测最相关的特征。ROC分析显示模型1预测急性脑卒中无效再通的AUC为0.88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5、0.833。模型2预测急性脑卒中无效再通的AUC为0.96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0、0.917。两个模型的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4,P=0.036)。结论 基于DWI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再通的预测模型明显优于基于DWI影像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DWI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无效再通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复杂样品划分集合的生物质灰分含量模型构建
9
作者 郭歌 张梦玲 +5 位作者 巩志杰 张世壮 王晓玉 周仲华 杨玉 谢光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43-3149,共7页
检测生物质原料的灰分含量是高效转化能源的基础,但传统高温灼烧法测试耗时长、成本高,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够实现无损、快速及低成本对未知样本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以5个地点、10种类型的1465份生物质原料样品为研究对象,应用“筛选... 检测生物质原料的灰分含量是高效转化能源的基础,但传统高温灼烧法测试耗时长、成本高,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够实现无损、快速及低成本对未知样本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以5个地点、10种类型的1465份生物质原料样品为研究对象,应用“筛选分类集合法”将样品划分9个集合,构建近红外光谱生物质样品灰分含量模型。主要结果为:玉米秸秆(M)、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棉花秸秆(WCM)和小麦秸秆+杂草+园林叶(WWL)主因子数分别为5、6和6;M集合的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_(cv))为0.975,WCM集合的预测决定系数(R_(p)^(2))为0.983,模型拟合度最高;长白皮+棉花秸秆集合(WC)的均方根标准误差(RMSE)最小分别为0.5887和0.4864,M集合的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_(cv))最高为6.3,WCM集合的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PD_(p))最高为7.8,模型预测精度最高;M集合的交叉验证平均相对偏差ARD_(cv)最小为6%,WCM集合预测平均相对偏差ARD_(p)最小为8%,木质(W)集合RMSECV/RMSEP为1.01,模型稳健性最高;9个生物质样品灰分含量集合模型的R^(2)范围为0.7538~0.9794,建模集与预测集偏差较小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中,H集合(R^(2)=0.9425)、M集合(R^(2)=0.9794)和WCM集合(R^(2)=0.9787)其拟合度与线性关系最优;L集合(木材边角料)的R^(2)最低,其值为0.7538,判断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样品中含有泥沙、粘合剂和油漆等杂质。为解决常见生物质发电厂原料检测评估问题,利用9个生物质灰分集合模型对11种生物质样品计算平均相对偏差(ARD)进行预测评估,草质样品模型预测效果好(ARD范围为3.7%~16.5%)。应用“筛选分类集合法”划分样品集合来建立近红外光谱生物质灰分含量模型,其拟合度、稳健性和精确度都较全样品集合模型性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样品 筛选分类集合法 近红外光谱技术 快速检测 模型构建
下载PDF
能源作物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89
10
作者 谢光辉 郭兴强 +3 位作者 王鑫 丁荣娥 胡林 程序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80,共7页
能源作物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基础环节,本文就国内外能源作物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综合述评。分析了能源作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作物概念,归纳了当前淀粉与糖料作物、油脂作物和木质纤维素作物三类能源作物研究与... 能源作物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基础环节,本文就国内外能源作物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综合述评。分析了能源作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作物概念,归纳了当前淀粉与糖料作物、油脂作物和木质纤维素作物三类能源作物研究与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当前几种受国内外重视的新型能源作物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木薯(Manihot esculenta)、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属植物(Miscanthusspp.)和柳属植物(Salixspp.)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从土地的承载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发展能源作物的存在的问题与前景,明确提出,中国要坚持利用边际性土地、与生态恢复相结合发展能源作物的原则。指出中国能源作物种类筛选及品种改良至关重要,选择目标上应重视高光效、多年生、以收获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和高度抗逆等特征,以期形成具有地区适应性且收获季节多样化的系列能源作物种类与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作物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芒属 (Miscanthus SPP ) 柳属(Salix spp.)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07
11
作者 谢光辉 杨建昌 +1 位作者 王志琴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7-565,共9页
研究了 6个水稻品种 (组合 )的籽粒灌浆特征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籽粒充实较好的武育粳 3号和 95 16,强、弱势粒灌浆趋于同步 ,强、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 (R0 )、最大灌浆速率 (Gmax)、平均灌浆速率 (G)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 ... 研究了 6个水稻品种 (组合 )的籽粒灌浆特征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籽粒充实较好的武育粳 3号和 95 16,强、弱势粒灌浆趋于同步 ,强、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 (R0 )、最大灌浆速率 (Gmax)、平均灌浆速率 (G)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 (Tmax)差异较小。籽粒充实较差的扬稻 4号、汕优 63、PC311/早献党 18和 PC311/ IR36,强、弱势粒灌浆表现为异步 ,强势粒的 R0 、Gmax和 G明显大于弱势粒。灌浆初期弱势粒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强势粒 ,淀粉含量强势粒高于弱势粒。强势粒和籽粒充实好的品种 (组合 ) ,灌浆初期籽粒中的生理活性 (玉米素 +玉米素核苷和亚精胺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 )高 ,弱势粒和籽粒充实差的品种 (组合 )则相反。灌浆前期籽粒生理活性与 R0 、Gmax、G、谷粒充实率和粒重等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始穗期喷施 6- (卞基 )腺嘌呤 ,灌浆初期籽粒生理活性和粒重提高 ,喷施亚胺环己酮 ,籽粒生理活性和粒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灌浆特性 籽粒生理活性 灌浆速率
下载PDF
欧美根茎能源植物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北方的资源潜力 被引量:22
12
作者 谢光辉 卓岳 +2 位作者 赵亚丽 郭兴强 熊韶峻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8,共8页
本文综述了欧美国家对多年生根茎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北方该类植物的资源现状和潜力,讨论了我国在根茎能源植物应研究的几个问题。欧美国家综合了生物质产量水平、水分和养分利用、生态影响和生产成本等因素,普遍认为多年生... 本文综述了欧美国家对多年生根茎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北方该类植物的资源现状和潜力,讨论了我国在根茎能源植物应研究的几个问题。欧美国家综合了生物质产量水平、水分和养分利用、生态影响和生产成本等因素,普遍认为多年生根茎木质纤维素植物是边际土地上最有潜力的能源植物,例如欧美20多年的筛选研究确定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草(Miscanthusspp.)、草芦(Phalaris arundinacea)和芦竹(Arundodonax)是理想的能源植物种类。我国北方地区有丰富的根茎植物资源,如耐旱能力较强的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短柄鹅观草(Roegneria brevipe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赖草(Leymussecalinus)等。我国应该利用干旱半干旱边际土地发展根茎能源植物。建议收集国内资源,引进国外资源,筛选适合我国北方边际土地栽培的植物种类,进而加强育种、水肥利用、生产技术和生态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植物 木质纤维素植物 能源植物 生物质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稻根际芽孢杆菌属固氮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1
13
作者 谢光辉 苏宝林 崔宗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0-483,共4页
生物固氮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发展持续农业,水稻田的氮素肥力比一般旱地高得多,活跃的生物固氮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之一.苏宝林、崔宗均等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北方稻区的固氮菌资源,分离鉴定出8属18种共35株固氮菌.在此基础上,我们... 生物固氮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发展持续农业,水稻田的氮素肥力比一般旱地高得多,活跃的生物固氮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之一.苏宝林、崔宗均等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北方稻区的固氮菌资源,分离鉴定出8属18种共35株固氮菌.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长江流域水稻根际异养固氮菌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报道芽孢杆菌属(Bacillus)固氮菌株分离与鉴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际 固氮菌 芽抱杆菌属 ^15N示踪
下载PDF
旱稻矿质养分吸收与施肥效应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光辉 王素英 +1 位作者 王化琪 赵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71-1176,共6页
早稻和水稻的养分吸收规律不同。施氮肥可明显提高旱稻产量,并促进养分吸收;豆科植物与旱稻间套作会增加早稻的氮素养分吸收,对提高早稻产量有重要作用。热带酸性土壤缺磷是限制早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施磷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早稻主... 早稻和水稻的养分吸收规律不同。施氮肥可明显提高旱稻产量,并促进养分吸收;豆科植物与旱稻间套作会增加早稻的氮素养分吸收,对提高早稻产量有重要作用。热带酸性土壤缺磷是限制早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施磷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早稻主要吸收Mehlich-1法浸提形态的磷,但基因型之间对磷的利用效率有明显差异。酸性土壤施入石灰能改善磷的有效性,促进旱稻对磷、钙和镁的吸收而提高产量;但石灰量的增加导致旱稻对钾、锌、铜、锰和铁的吸收减少。旱稻钾的营养和施肥研究结论不一,与各地土壤有效钾含量不同有关。其它元素中锌和硅的研究较多,硅肥和锌肥能提高旱稻产量。我国对旱稻矿质营养及施肥研究仍未引起重视,尤其对国内培育的新品种矿质营养的研究和当前旱稻的主栽区北方碱性土壤中旱稻对氮、磷、钾吸收利用的研究更为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矿质营养 养分吸收 施肥效应
下载PDF
休闲体育文化解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谢光辉 卢锋 张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0,74,共4页
休闲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在文化的休闲维度和体育维度上产生的一种交叉性的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休闲体育,是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以探索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机制、建构要素... 休闲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在文化的休闲维度和体育维度上产生的一种交叉性的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休闲体育,是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以探索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机制、建构要素以及影响因素。因此,必须了解和明确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等概念的基本内涵,认识和理解文化的基本建构、内容和特点,把握休闲体育文化的本质,深化对休闲体育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休闲文化 体育文化 休闲体育文化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谢光辉 孔军峰 岳建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4,71,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参加2004年"枝江大曲杯"全国武术男子套路锦标赛的80名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发病率列前4位的依次为关节韧带损伤、肌肉劳损、肌肉拉伤、骨膜炎,发生运动损伤的主...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参加2004年"枝江大曲杯"全国武术男子套路锦标赛的80名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发病率列前4位的依次为关节韧带损伤、肌肉劳损、肌肉拉伤、骨膜炎,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过度疲劳未恢复、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局部负担量过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男子运动员 运动损伤 监督
下载PDF
一种自由曲面视觉测量三维数据拼接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光辉 孙军华 +1 位作者 杨珍 张广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7-881,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标志点构建全局测量控制点的视觉测量三维数据拼接方法.在被测自由曲面上粘贴标志点,并在被测区域放置基线尺,采用1台数码相机在不同视点拍摄标记点和基线尺图像,由此求解数码相机在不同视点的坐标系变换关系.在此基础上,... 提出一种利用标志点构建全局测量控制点的视觉测量三维数据拼接方法.在被测自由曲面上粘贴标志点,并在被测区域放置基线尺,采用1台数码相机在不同视点拍摄标记点和基线尺图像,由此求解数码相机在不同视点的坐标系变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立体视觉模型确定标志点三维坐标,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下,形成全局测量控制点.视觉传感器在不同位置对各局部区域进行三维扫描,获得局部区域内标志点在局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通过至少3个非共线标志点解算局部坐标系到全局坐标系的变换,从而将实现局部三维数据的拼接.该方法操作简便,适合现场使用.实验结果表明,x,y,z坐标的拼接误差分别为0.03mm,0.02mm,0.0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三维拼接 标志点 基线尺 数码相机
原文传递
基于同步控制的人和机器人握手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光辉 梁锡昌 +2 位作者 桥本稔 张霞 李伟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8-434,共7页
为实现人和机器人握手运动的同步,提出了基于神经元振荡器同步控制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人和机器人握手的研究中.同时,在分析现有神经元振荡器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人和机器人握手的神经元振荡器,并将该神经元振荡器应用于同... 为实现人和机器人握手运动的同步,提出了基于神经元振荡器同步控制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人和机器人握手的研究中.同时,在分析现有神经元振荡器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人和机器人握手的神经元振荡器,并将该神经元振荡器应用于同步控制方法中进行人和机器人握手的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振荡器 握手 动力学 同步控制 仿真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豚鼠寻常型银屑病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光辉 李康英 +1 位作者 刘宏伟 段世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4-848,共5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的疗效,探讨ALA-PDT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可行性。方法 5%心得安搽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建立寻常型银屑病模型。20%ALA溶液局部封包模型皮损4h后,635nm半导体激光照射患处,...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的疗效,探讨ALA-PDT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可行性。方法 5%心得安搽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建立寻常型银屑病模型。20%ALA溶液局部封包模型皮损4h后,635nm半导体激光照射患处,能量密度12J/cm2。分设模型对照组、单纯ALA组、单纯照光组、一次ALA-PDT治疗组和二次ALA-PDT治疗组5个组别,于治疗后第7、14、21及28天进行外观与组织活检观察。结果在肉眼观察、表皮厚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三项指标观察中,ALA-PDT均能明显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的病变,二次治疗组疗效优于一次治疗组。结论 ALA-PDT疗法能治愈以表皮过度增殖为特征的豚鼠耳背部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皮损,增加治疗次数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寻常型银屑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对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运动员犯规情况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谢光辉 余吉成 杨大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0,共2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犯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统计,利用SPSSl2. 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犯规数量大小依次为绊摔、推、拉扯、踢、冲撞、阻挡、故意手球、跳向对方、危险动作、假摔。裁判员在执法时要特别...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犯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统计,利用SPSSl2. 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犯规数量大小依次为绊摔、推、拉扯、踢、冲撞、阻挡、故意手球、跳向对方、危险动作、假摔。裁判员在执法时要特别留意运动员手上和身上的细小犯规动作。比赛进入下半场,队员在中前场拼抢激烈、犯规多,要求裁判员具有充沛的体能,快速进入执法状态,要与快节奏的比赛保持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欧洲杯 犯规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