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毒素血症时肝组织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的变化及其与肝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国旗 蒋建新 +4 位作者 陈永华 刘大维 张宇 朱佩芳 王正国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68-670,共3页
目的 :观察内毒素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内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6 (IL 6 )和抗炎因子 IL 4、IL 10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急性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小鼠内毒素肝损伤模型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肝组织内 TNFα、I... 目的 :观察内毒素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内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6 (IL 6 )和抗炎因子 IL 4、IL 10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急性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小鼠内毒素肝损伤模型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肝组织内 TNFα、IL 6、IL 4和 IL 10的水平 ,同时观察肝损伤程度。结果 :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 ,肝组织内 TNFα和 IL 6水平显著升高 ,均与内毒素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肝组织内抗炎症介质IL 4和 IL 10的水平也显著增高 ,抗炎症介质的释放要迟于致炎症介质 ,且随着内毒素剂量的增大 ,抗炎症介质的释放进一步延迟 ,峰值后移 ;随着内毒素剂量的增大 ,血浆丙氨酸转氨酶 (AL T)和总胆红素 (TBIL )进一步升高 ,肝组织结构受损进一步加重。结论 :内毒素致肝损伤后 ,肝组织内抗炎症介质的释放要迟于致炎症介质 ;抗炎症介质释放的延迟可能是导致致炎反应和抗炎反应失衡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内毒素血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
下载PDF
清脑片对小鼠转轮及转棒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谢国旗 郝少君 +2 位作者 苏峰 黎丹东 张正臣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观察清脑片对小鼠转轮平衡能力及转棒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晕痛定组,大、中、小剂量清脑片组,每组10只。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清脑片混悬液、晕痛定胶囊混悬液及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 目的观察清脑片对小鼠转轮平衡能力及转棒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晕痛定组,大、中、小剂量清脑片组,每组10只。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清脑片混悬液、晕痛定胶囊混悬液及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于末次给药后第2天进行转轮实验。将小鼠放在转轮上,转速调至20 r/min,每只小鼠重复测定3次,记录小鼠在滚轴上持续运动不掉落的时间(以秒计数),并取其最长停留时间及三次停留时间的总和作为观察指标;另取小鼠50只,按上述方法分组、给药,连续给药10 d,于末次给药后1 h进行转棒平衡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清脑片组最长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中、小剂量清脑片组的最长停留时间略有延长(P>0.05);大剂量清脑片组三次停留时间总和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清脑片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大、中、小剂量清脑片组小鼠在转棒上停留时间略有延长(P>0.05)。结论大剂量清脑片可延长小鼠最长停留时间及三次停留时间总和,显著增加小鼠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脑片 小鼠 平衡能力 晕痛定胶囊
下载PDF
清脑片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国旗 李文俊 +1 位作者 郝少君 张正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清脑片对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及冰浴刺激致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体质量大小随机均匀分为空白组、急性血瘀模型组,脑络通组,大、中、小剂量清脑片组。除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 目的:探讨清脑片对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及冰浴刺激致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体质量大小随机均匀分为空白组、急性血瘀模型组,脑络通组,大、中、小剂量清脑片组。除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之外,剩下的各组灌胃相对应的药物,连续7 d,在第6天灌胃完药物60min后,除空白组大鼠,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而后进行冰水浸泡来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最后一次灌服药物60 min后,大鼠采用腹主动脉取血,按要求测定血液黏度及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4项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注射肾上腺素及冰浴刺激致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清脑片组可显著降低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0.01,P<0.05),显著升高TT(P<0.01,P<0.05),显著缩短APTT(P<0.01),显著降低FIB含量(P<0.01)。结论:清脑片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对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硬化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脑片 肾上腺素 血液黏度 血液流变学 血瘀证 大鼠
原文传递
骨刺散对小鼠皮下血斑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谢国旗 王希东 +2 位作者 马珍珍 李文俊 张正臣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S1期155-155,共1页
目的:观察骨刺散对小鼠皮下血斑吸收的影响。方法:将制成皮下血斑模型的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骨刺散组,冯给药。骨刺散高、低剂量组每日分别在血斑上部敷贴骨刺散,阳性对照组敷贴等面积冯了性药酒,每次1mL,每日5次;连续给... 目的:观察骨刺散对小鼠皮下血斑吸收的影响。方法:将制成皮下血斑模型的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骨刺散组,冯给药。骨刺散高、低剂量组每日分别在血斑上部敷贴骨刺散,阳性对照组敷贴等面积冯了性药酒,每次1mL,每日5次;连续给药7d,并每天测定血斑面积1次。结果:小鼠造模4小时后,小鼠背部注射部位可见紫色血瘀斑块,形状呈不规则圆形,约2-3cm2。给药1d,2d,3d后,各组血斑面积均有减小的趋势,其中高剂量给药ld.2d,3d后,骨刺散中剂量组给药3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斑面积明显减小(P<0 05)。骨刺散高剂量组缩小血斑面积的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当(P>0.05),不优于阳性对照组。提示骨刺散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的功效。结论:骨刺散对小鼠皮下血斑有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刺散 小鼠 皮下血斑 冯了性药酒
下载PDF
沉默激酶功能区受体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裸鼠体内成瘤能力
5
作者 谢国旗 易伟国 +2 位作者 刘新 郭照静 缪应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6,160,共4页
目的研究激酶功能区受体(KDR)基因表达沉默后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只5周龄BALB/c雄性裸鼠随机分为干扰组、阴性质粒组和未转染组,每组5只。分别接种构建的pSilencer 3.1-KDR siRNA表达质粒转染PC-3细胞... 目的研究激酶功能区受体(KDR)基因表达沉默后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只5周龄BALB/c雄性裸鼠随机分为干扰组、阴性质粒组和未转染组,每组5只。分别接种构建的pSilencer 3.1-KDR siRNA表达质粒转染PC-3细胞、阴性对照质粒pSilencer3.1-NC转染PC-3细胞以及未转染的PC-3细胞于裸鼠皮下;观察各组PC-3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率、瘤体生长速度以及平均瘤质量等方面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瘤体KDR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pSilencer3.1KDR质粒转染组的裸鼠瘤体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未转染组和pSilencer3.1-NC质粒转染组;与未转染组和PSilencer3.1-NC组相比,pSilencer3.1-KDR组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平均体积较小(0.28 cm3vs 0.721 cm3,0.715 cm3,P<0.01),平均瘤质量较轻(0.14 g vs 0.648 g,0.635 g,P<0.01);裸鼠肿瘤组织中K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RNAi介导的KDR基因沉默可显著影响PC-3细胞裸鼠体内的瘤体生长速度,KDR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KDR 前列腺癌 PC-3细胞 RNA干涉
原文传递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84例分析
6
作者 谢国旗 母国欣 潘廷甫 《人民军医》 2008年第10期673-,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时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永华 蒋建新 +3 位作者 谢国旗 刘大维 周继红 朱佩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15-618,共4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肺损伤时 ,肺泡巨噬细胞逐步由免疫防御型转变为效应型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内毒素肺损伤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CD14及清道夫受体 (SR)表达的变化 ,并辅以计算机图像分析 ;同时检测肺体指数 ,肺组织... 目的 探讨内毒素肺损伤时 ,肺泡巨噬细胞逐步由免疫防御型转变为效应型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内毒素肺损伤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CD14及清道夫受体 (SR)表达的变化 ,并辅以计算机图像分析 ;同时检测肺体指数 ,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动物存活率。结果 内毒素对CD14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升高 ,但加大剂量并未使其进一步增加 ;SR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降低。肺泡巨噬细胞SR、CD14的表达变化与小鼠肺损伤程度及存活率呈平行关系。结论 内毒素致小鼠肺损伤过程中 ,肺泡巨噬细胞表面SR表达下调以及CD14表达上调可能是肺泡巨噬细胞由免疫防御细胞转化为致炎效应细胞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巨噬细胞 CD14 清道夫受体 内毒素血症 小鼠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时小鼠肺局部致炎及抗炎因子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5
8
作者 陈永华 蒋建新 +5 位作者 谢国旗 张宇 邱俊 刘大维 周继红 朱佩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2000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休克时肺部失控性炎症反应致炎及抗炎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小鼠内毒素肺损伤动物模型 ,分别采用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 6 ( IL 6 )、IL 4、IL 10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 ISA...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休克时肺部失控性炎症反应致炎及抗炎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小鼠内毒素肺损伤动物模型 ,分别采用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 6 ( IL 6 )、IL 4、IL 10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 ISA)试剂盒检测肺组织匀浆液内上述细胞因子含量 ,同时观察肺损伤程度及动物 2 4小时内的存活率。结果 :注射内毒素 ( L PS)后 1小时 ,1m g/ kg和 10 mg/ kg两种剂量组 TNFα和IL 6即显著升高 ,并分别于伤后 1和 3小时达峰值 ;2组 IL 10及低剂量组 IL 4于伤后 1小时开始升高 ,而高剂量组 IL 4在注射内毒素后 1小时无明显变化 ,至 3小时显著升高。低剂量组 IL 4于 3小时达峰值 ,2组IL 10及高剂量组 IL 4则于伤后 5小时增加达峰值。高剂量组致炎及抗炎因子升高的幅度都显著高于低剂量组 ,且高剂量组两类细胞因子直至伤后 8小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致炎及抗炎因子升高的幅度与内毒素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平行。结论 :内毒素肺损伤后致炎与抗炎介质相继产生 ,两者相互作用的失衡是导致内毒素肺损伤的重要机制。因此 ,在内毒素肺损伤的防治中应考虑到局部抗炎与致炎反应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内毒素血症 TNF-Α TL-6 TL-4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士尉 张铁壁 +1 位作者 谢国旗 王德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7,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火灾监控系统,主要用来保护高层建筑配电回路及用电设备免受漏电、过电流和短路等故障的危害,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集中控制器、现场数据监控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实现,该监控系统可对三相电流... 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火灾监控系统,主要用来保护高层建筑配电回路及用电设备免受漏电、过电流和短路等故障的危害,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集中控制器、现场数据监控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实现,该监控系统可对三相电流信号以及漏电流信号进行检测,并可实时显示和报警。还可通过CAN总线进行网络通信以完成分布式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功能。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精度高、安全可靠、误报率低、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可满足大型高层建筑电气防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CAN总线
下载PDF
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肝脏中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峰 郝少君 +3 位作者 黎丹东 谢国旗 李文俊 张正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76-2178,I0029,I0030,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肝脏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宁片组(1.012 5 g/kg),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30、15、7.5 mL/kg),每组12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 目的:探讨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肝脏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宁片组(1.012 5 g/kg),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30、15、7.5 mL/kg),每组12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相应的药物10 d。各组于实验第8天,灌胃ANIT造模,48 h后取材。小鼠脱颈椎处死后,从肝右叶切取肝组织1块,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另取肝脏,用冷生理盐水制匀浆,检测肝匀浆MDA、SOD、TC、TG。结果:与模型组比,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均可显著降低肝脏TC、TG、MDA水平(P<0.01),显著升高肝脏SOD水平(P<0.01)。大、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肝指数(P<0.01),中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可明显降低小鼠肝指数(P<0.05)。结论: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和护肝宁片组可明显减轻造模所致的小鼠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栌口服液 小鼠 肝脏指标 护肝宁片
原文传递
一起腺病毒感染暴发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京生 李争 +4 位作者 谢国旗 段新科 袁跃彬 毛远丽 易伟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882-2884,共3页
目的:探讨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同时采取应急处理控制疫情.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描述流行特征,依据初步结论,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疾控措施;对流行区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分离病原体,并对阳性... 目的:探讨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同时采取应急处理控制疫情.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描述流行特征,依据初步结论,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疾控措施;对流行区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分离病原体,并对阳性分离株进行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电镜检测,对患者的双份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结果:2009-01/02,驻豫某部队发生传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病例225例,疫情波及整个营区,2月10日形成发病高峰.病例以新兵为主(68.9%),有明显的宿舍聚集现象(44.9%),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部分患者出现胸闷(13.8%)、呼吸困难(1.8%)症状,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炎症(8.4%),肺实变(2.2%).采取各种措施切断空气传播途经,疫情迅速控制,16日后无新发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腺病毒感染.结论:发生在驻豫某部队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病原体为腺病毒,传播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切断传播途经后疫情迅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暴发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创伤感染时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表达、相互作用及其与炎症反应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策 陈永华 +3 位作者 黄宏 王海燕 谢国旗 蒋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从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水平揭示创伤感染条件下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为探寻有效调控炎症反应的措施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小鼠内毒素血症、盲肠结扎穿孔、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刺激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主要模式识别... 目的从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水平揭示创伤感染条件下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为探寻有效调控炎症反应的措施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小鼠内毒素血症、盲肠结扎穿孔、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刺激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主要模式识别受体的表达;利用细胞转染模型研究CD14、TLR4、MD-2相互作用及其与跨膜信号转导的关系。结果免疫细胞清道夫受体和CD14、TLR4、MD-2,分别呈现下调和上调表达,且转染CD14、TLR4和MD-23种表达质粒的HEK293细胞株对FITC-LPS结合率最强(P<0.05),在内毒素刺激后NF-κB活性、TNF-α分泌最显著(P<0.05)。结论免疫细胞表面防御性受体下调和效应性受体上调参与炎症反应失控过程,调控模式识别受体表达对减轻机体炎性损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受体 内毒素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骨刺散对小鼠耳廓肿胀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珍珍 李文俊 +2 位作者 谢国旗 王希东 张正臣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S1期245-245,共1页
目的:观察骨刺散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取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骨刺散高、低剂量组、麝香追风膏组、阳性对照组小鼠右耳贴麝香追风膏片、空白对照组。给药4h后处死小鼠,沿基线剪下两耳,于扭力天... 目的:观察骨刺散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取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骨刺散高、低剂量组、麝香追风膏组、阳性对照组小鼠右耳贴麝香追风膏片、空白对照组。给药4h后处死小鼠,沿基线剪下两耳,于扭力天平上称重,左右两耳片重之差作为肿胀度,t检验并计算肿胀抑制率;另取小鼠36只,随机均分为3组:骨刺散组、骨友宁组、空白对照组。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的管径变化。将各组给药前、后血管管径进行t检验。结果:骨刺散高、低剂量能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骨刺散组,优于麝香追风膏(P<0.05)。骨刺散耳廓皮肤给药,耳廓微静脉管径增大,以药后10~20min最为明显,组内给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刺散有好的抗炎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刺散 小鼠耳廓 麝香追风膏片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失衡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洁 谢国旗 +2 位作者 倪军 张静 李庆垚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97-600,F0003,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难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对维持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其一旦失衡将会导致各种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有关肠道菌群...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难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对维持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其一旦失衡将会导致各种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有关肠道菌群失衡与T2DM的病理学机制不断被揭示。本文就国内外关于T2DM与肠道菌群失衡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从肠道菌群调节方面治疗T2DM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火电厂灰水中悬浮物对COD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育兰 谢国旗 《湖南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本文在实测电厂灰水中的悬浮物和COD的基础上,针对悬浮物对COD的影响,通过对灰水的过滤、澄清、混匀试验以及粉煤灰对COD的降解试验,探明了灰水中COD的超标原因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 火电厂 灰水 悬浮物 COD 治理
下载PDF
“绿色壁垒”新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进中 谢国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2-55,共4页
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分析“绿色壁垒”问题,承认其合理性和时代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的贫困人群更依赖于自然环境,更需要保护环境和生态;我们必须直面现实,采用外贸对经济的“倒逼机制”,把“绿色壁垒”的“挑战”变成经济社会发展... 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分析“绿色壁垒”问题,承认其合理性和时代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的贫困人群更依赖于自然环境,更需要保护环境和生态;我们必须直面现实,采用外贸对经济的“倒逼机制”,把“绿色壁垒”的“挑战”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壁垒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浅析河北省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结构调整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德强 苗立峰 谢国旗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15,共2页
文章针对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所带来的诸如办学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不适应、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生师比偏高、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从实现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于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 文章针对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所带来的诸如办学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不适应、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生师比偏高、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从实现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于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可持续发展 内部结构
下载PDF
高职高专学生兴趣专业与就业之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铁壁 王德强 +1 位作者 谢国旗 冀玉然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80-81,共2页
提出了引导高职高专学生从自身出发,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培养兴趣专业。探讨了几种结合兴趣专业就业的模式,以及就业时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兴趣专业 就业
下载PDF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的治疗作用
19
作者 蒋建新 谢国旗 +5 位作者 刘大维 朱佩芳 王正国 何娅妮 周继红 徐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杀菌 /通透性增强蛋白 (BPI)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 ,分别在盲肠结扎穿孔后即刻和 12h腹腔内注射BPI各 2 5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 ,血浆内毒素采用鲎试验显... 目的 :探讨杀菌 /通透性增强蛋白 (BPI)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 ,分别在盲肠结扎穿孔后即刻和 12h腹腔内注射BPI各 2 5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 ,血浆内毒素采用鲎试验显色定量测定法。结果 :(1)BPI治疗组动物存活时间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 ;(2 )BPI治疗组动物平均动脉压 ,左室收缩压 ,心室等容收缩压 ,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度等虽有一定下降 ,但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 ;(3)BPI组动物血浆GPT、尿素氮水平有一定升高 ,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4 )BPI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变化 ,而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PI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机制与其拮抗内毒素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感染 大鼠 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BPI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俊霞 谢国旗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0年第12期36-37,共2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丰富了和谐发展理念的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等方面的论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