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鼻-鼻窦炎骨炎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存存 田鹏 +4 位作者 刘翔 邹华 林泓霖 潘忠 祝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11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骨炎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CRS患者82例,男59例,女23例。采用整体骨炎评分系统(global osteitis scoring scale,GOSS)评价骨炎严重程度,并用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来客观评价患者CRS的严...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骨炎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CRS患者82例,男59例,女23例。采用整体骨炎评分系统(global osteitis scoring scale,GOSS)评价骨炎严重程度,并用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来客观评价患者CRS的严重程度,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并收集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血清总Ig E、特异性Ig E含量及C反应蛋白含量。GOSS与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及百分比、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血清总Ig E及特异性Ig E含量及C反应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炎GOSS评分与Lund-Mackay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r=0.823,P<0.01);骨炎GOSS评分与Lund-Kennedy存在高度正相关性(r=0.683,P<0.01);骨炎GOSS评分与血中的总Ig E呈正相关性(r=0.3,P<0.1),但有骨炎组与无骨炎组患者外周血特异性Ig E含量无明显差别;骨炎GOSS评分与血Th17细胞百分比、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及C-反应蛋白含量均无相关性。结论 CRS骨炎严重程度与血中总Ig E密切相关,与患者鼻窦黏膜炎症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骨炎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不同类型鼻息肉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邹华 刘翔 +4 位作者 田鹏 陈美恒 潘忠 谢存存 林泓霖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鼻息肉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及其与炎性细胞浸润的关系;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1例鼻息肉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研究。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鼻息肉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及其与炎性细胞浸润的关系;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1例鼻息肉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研究。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程度以每高倍视野每10~4μm^2面积所含有的数量表示;内镜表现采用Lund-Kennedy评分;主观症状采用VAS评分;影像学CT表现采用Lund-Mackay评分。结果嗜酸性鼻息肉组和非嗜酸性鼻息肉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10%(3.75%,1.40%)和1.10%(1.70%,0.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358.0,Z=-2.965,P=0.001);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与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0.408,P<0.001),与术后3个月内镜评分有中等程度相关性(r=0.458,P<0.001)。结论 Thl7细胞表达可能与噬酸性鼻息肉发病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鼻窦炎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双位点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耳鸣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李亚昆 崔卫刚 +3 位作者 庄卫生 史智君 谢存存 蔡西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988-99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方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耳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和康复科住院及门诊共60例慢性耳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位点(AC+L-DLPFC)组、AC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均用...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方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耳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和康复科住院及门诊共60例慢性耳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位点(AC+L-DLPFC)组、AC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均用1-Hz-rTMS进行治疗,双位点组先刺激L-DLPFC 1000次,再刺激听觉皮层(AC)1000次,连续2周,每周5次,共10次。AC组选择与双位点组的方案但仅刺激AC,连续2000次脉冲。对照组接受与双位点组相同方案的假刺激。采用耳鸣障碍量表(THI)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发现双位点组和AC组的THI和VAS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位点组的THI和VAS评分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位点组和AC组THI和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和双位点rTMS均可改善患者慢性耳鸣,但是双位点rTMS治疗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耳鸣 双位点重复经颅磁刺激 听觉皮层 额叶背外侧
下载PDF
一例1q23.3-q25.2缺失综合征型耳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飞 牛文侠 +4 位作者 丁韶洸 谢存存 贾晓东 秦利涛 刘宏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2-637,共6页
目的对1例综合征型耳聋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分析与表型的相关性,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材料,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并查阅OMIM、DG... 目的对1例综合征型耳聋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分析与表型的相关性,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材料,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并查阅OMIM、DGV、Decipher等数据库及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和致病性的鉴定。结果患儿发育迟缓伴多发畸形的综合征型耳聋,采用aCGH检测结果提示患儿1号染色体q23.3-q25.2区存在17.67 Mb杂合缺失,其父母未检测到异常。结论该患儿1号染色体q23.3-q25.2区的微缺失是新发突变,可能与患儿的临床表型相关,且缺失区域与临床表型具有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q23.3-q25.2微缺失 综合征型耳聋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下载PDF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设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存存 《科技资讯》 2022年第9期56-58,共3页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大模板项目施工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出现的倒塌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研究的力度,分析影响高大模板支护施工质量的问题,设计切实可行的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护施工方案,才能保证建...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大模板项目施工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出现的倒塌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研究的力度,分析影响高大模板支护施工质量的问题,设计切实可行的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护施工方案,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该文主要就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设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模板 施工技术 建筑应用 模板支设
下载PDF
血脂与双侧突发性聋发病及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伦昊 丁韶洸 +3 位作者 谢存存 贾晓东 王广科 刘宏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对24例双侧突发性聋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血脂与双侧突发性聋听力损失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4例(48耳)双侧突聋与同期239例单侧突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 目的对24例双侧突发性聋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血脂与双侧突发性聋听力损失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4例(48耳)双侧突聋与同期239例单侧突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突发性聋听力损失程度及预后恢复的关系。结果双侧突聋患者的治愈率为0,总有效率为12.5%。双侧突聋患者的听力下降程度与TG升高水平有正相关性(P=0.021)。血脂水平和突聋的听力曲线无相关性;无效组患者TG平均水平较有效组患者更高(P=0.032),无效组患者LDL-C平均水平较有效组患者更高(P=0.041)。在单侧突聋组,TC平均水平在治愈组最低,在无效组、有效组、显效组明显升高(P=0.018);LDL-C平均水平在治愈组、显效组明显低于有效组及无效组(P=0.035)。结论双侧突聋的预后更差;TG与双侧突聋患者听力下降程度呈正相关性,TG、LDL-C与双侧突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呈负相关性。TC与单侧突聋患者听力下降程度呈正相关性,LDL-C与单侧突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呈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突发性耳聋 胆固醇 甘油三酯 HDL LDL
下载PDF
86例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存存 王龙海 +3 位作者 贾晓东 丁韶洸 王广科 刘宏建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耳聋病因、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入路选择、手术难点及手术侧别选择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28.0±11.3岁;耳聋原因有... 目的探讨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耳聋病因、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入路选择、手术难点及手术侧别选择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28.0±11.3岁;耳聋原因有慢性中耳炎(16例,18.6%),耳聋药物使用史(12例,13.9%),突聋(10例,11.6%),老年性聋(9例,10.5%),头外伤(6例,7%),脑膜炎(4例,4.6%),大前庭水管综合征(2例,2.3%);其中病因不明的有27例,占比31.3%。引起人工耳蜗植入困难的原因主要有硬化型乳突(5例,5.8%),耳蜗完全骨化(6例,6.9%);面神经隐窝入路81例,外耳道入路5例;手术侧别右侧68例,左侧18例;手术成功85例,失败1例。结论成人人工耳蜗植入的主要病因和儿童不同;乳突硬化率和耳蜗骨化率较儿童高,成人人工耳蜗手术难度大;应慎重选择人工耳蜗植入侧别及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手术入路 乳突硬化 耳蜗骨化 或人语后耳聋
下载PDF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存存 《陶瓷》 CAS 2022年第4期176-178,共3页
在建筑项目建设中,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最终建设水平,并决定是否可以保证后续正常的安全使用,因此,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正确处理好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关系。经济发展建设带动房地产行业的繁... 在建筑项目建设中,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最终建设水平,并决定是否可以保证后续正常的安全使用,因此,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正确处理好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关系。经济发展建设带动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而在房地产行业中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和提升可以保障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施工方和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控制和管理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施工管控
下载PDF
汉英经贸文本对比研究
9
作者 李晓滢 谢存存 《科教文汇》 2018年第30期184-185,共2页
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经贸翻译已成为翻译领域的重要部分。它必须遵守忠实与通顺原则,但翻译时也要考虑它的特点。本文从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思维层面对经贸类翻译进行分析。
关键词 经贸文本特点 差异 翻译技巧
下载PDF
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对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阔 刘宏建 +2 位作者 丁晓丽 谢存存 周换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对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耳科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对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耳科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率、术后听力恢复有效率、术后正确发音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可减轻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 心理诱导护理 功能训练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用于风电叶片粘结区域检测的探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安静 徐宇 +1 位作者 张淑丽 谢存存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3,共4页
风电叶片的粘结区域一旦存在缺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叶片的使用寿命,成为后期事故的隐患。而常规的目视法、敲击法等方法难以准确地对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本文应用超声波-回波无损探伤技术,对风电叶片梁帽与腹板粘结处玻璃钢(GFRP)... 风电叶片的粘结区域一旦存在缺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叶片的使用寿命,成为后期事故的隐患。而常规的目视法、敲击法等方法难以准确地对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本文应用超声波-回波无损探伤技术,对风电叶片梁帽与腹板粘结处玻璃钢(GFRP)进行扫查。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能够穿透对声音衰减强烈的玻璃钢区域,接收到粘结区域的回波信息。因此,该方法应用于风电叶片无损探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超声波-回波法 缺陷 缺胶 弱连接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海域水体稳定度及其影响因子
12
作者 付定甜 谢存存 +1 位作者 吴建宝 魏永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9-45,共7页
基于实测温盐深(CTD)剖面仪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资料,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4个站位(C03、D03、E02、E03)进行水体稳定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利用实测温盐及海流数据,结合文献相应公式,估算出能够反映水体垂向混合与层化的一些物理... 基于实测温盐深(CTD)剖面仪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资料,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4个站位(C03、D03、E02、E03)进行水体稳定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利用实测温盐及海流数据,结合文献相应公式,估算出能够反映水体垂向混合与层化的一些物理参数(浮性频率(N)、流速剪切(S)、梯度理查森数(Ri)等),绘制各物理参数剖面图,并将Ri与S和N的时空结构进行比对,找到造成各站位不同水体稳定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4个观测站位共有两种类型的水体:C03、D03站的不稳定水体被限制于水柱中下层,上层水体稳定,层化明显,此两站位水体稳定度主要受N控制;E02、E03站在某些时刻不稳定水体贯穿整个水柱,水体自底至表充分混合,此两站位水体稳定度主要受S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稳定度 浮性频率 剪切 梯度理查森数
下载PDF
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慧娟 杨海涛 +4 位作者 丁韶洸 谢存存 贾晓东 王广科 刘宏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1-588,共8页
目的 探讨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疗效及合适的时间窗口。方法 收集2016年到2021年无创耳廓矫正器治疗轻度隐耳病例72例,按照患儿治疗时的年龄分为两组,试验组的年龄分布为6个月-14岁(≥6个月即超时间窗),共36例;对照组的年龄... 目的 探讨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疗效及合适的时间窗口。方法 收集2016年到2021年无创耳廓矫正器治疗轻度隐耳病例72例,按照患儿治疗时的年龄分为两组,试验组的年龄分布为6个月-14岁(≥6个月即超时间窗),共36例;对照组的年龄分布为6个月以内,共36例,结束后至少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之间无创耳廓矫正的有效率、复发率和治疗时长。试验组根据年龄再分为4个亚组(6月-1岁组、1-3岁组、3-6岁组及≥6岁组),比较其无创矫正的治疗时长。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00%,两组之间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473)。试验组的复发率为5.6%,对照组的复发率为0,两组之间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473)。试验组的治疗时长为(77±52.1)d,对照组的治疗时长为(30±11.8)d,两组之间的治疗时长有统计学差异(P=0)。72例患儿治疗时长与治疗时年龄之间的关联性有统计学差异(P=0,R=0.718)。试验组4个亚组无创矫正的治疗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02),具体为6月-1岁组与3-6岁组有统计学差异(P=0),6月-1岁组与≥6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2),1-3岁组、3-6岁组和≥6岁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时间窗轻度隐耳畸形无创矫正的成功率高,可以积极治疗;72例患儿治疗时长与治疗时年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时长也在增长。建议把时间窗口最大放宽到6岁,但需要特别注意在矫正前需要详细告知患儿家属开始矫正时的年龄越大其所需要的矫正时间越长,根据隐耳局部的皮肤张力和粘连情况及软骨硬度来把控矫正时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耳 耳廓形态畸形 无创矫正
下载PDF
以突发性聋为首发症状的烟雾病1例
14
作者 牛文侠 张飞 +3 位作者 丁韶洸 谢存存 贾晓东 刘宏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18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左耳耳鸣4年,加重2周”于2018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8年前突发左耳听力下降,至当地医院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听力进一步下降。发病8年间,患者在运动时或者生气后会出现眼睛黑蒙后晕倒7次,无意识丧失,脑...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左耳耳鸣4年,加重2周”于2018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8年前突发左耳听力下降,至当地医院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听力进一步下降。发病8年间,患者在运动时或者生气后会出现眼睛黑蒙后晕倒7次,无意识丧失,脑部MRI检查考虑“脑供血不足”,输液治疗后头晕缓解,口服阿司匹林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头晕 烟雾病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与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存存 刘翔 +2 位作者 田鹏 邹华 马赟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76-79,共4页
辅助性T细胞17 (T helper cell 17,Th17)是CD4+T细胞亚群,分泌白介素-17、白介素-6等多种细胞因子,其分化受白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等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Th17细胞通过分泌白介素-17等细胞因子促进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募集和激活,与... 辅助性T细胞17 (T helper cell 17,Th17)是CD4+T细胞亚群,分泌白介素-17、白介素-6等多种细胞因子,其分化受白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等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Th17细胞通过分泌白介素-17等细胞因子促进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募集和激活,与气道慢性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h17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变应性鼻炎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Th17细胞的分化及其在呼吸道慢性炎症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7 (T HELPER cell 17 Th17) 白细胞介素-17 (Interleukin-17) 呼吸道疾病(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s)
原文传递
经鼻内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术后复发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潘忠 田鹏 +3 位作者 邹华 刘翔 谢存存 祝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手术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Elsevier等全文数据库,通过Meta分析,使用Revman 5.0软件分析2001-2013年间关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NIP的研究。结果:纳入...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手术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Elsevier等全文数据库,通过Meta分析,使用Revman 5.0软件分析2001-2013年间关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NIP的研究。结果:纳入研究文献12篇,发表时间为2001-2013年,病例总数共1 37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234例,总体复发率为17.1%。对纳入研究的12篇文献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异质性检验Q=14.64,df=11,P=0.20,表明12篇文献的研究属于同一性质。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2个研究进行合并分析,合并后鼻内镜组1 012例,常规手术组359例,合并OR=0.49,95%CI(0.35,0.69),对合并OR的检验结果为Z=4.11(P<0.01),提示鼻内镜组复发率低于非鼻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鼻内镜手术可有效控制NIP手术的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肿瘤复发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窦骨质改变的放射学评估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鹏 邹华 +4 位作者 刘翔 陈秋坚 谢存存 潘忠 王静怡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793-179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窦骨质改变的特点,明确鼻窦骨质改变与鼻窦腔引流状态的关系。方法: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1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利用PHILIPS MxLiteView软件分析术前鼻窦CT,测量鼻窦骨质拟研究部位CT值;同时采用SPSS 13.0软...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窦骨质改变的特点,明确鼻窦骨质改变与鼻窦腔引流状态的关系。方法: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1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利用PHILIPS MxLiteView软件分析术前鼻窦CT,测量鼻窦骨质拟研究部位CT值;同时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不同引流状态的鼻窦骨壁HU值的差异。结果:对于前组筛窦,软组织影组眶纸板HU值(203.82±34.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12±13.05)和无软组织影组(16.00±12.0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后组筛窦,软组织影组眶纸板HU值(209.41±45.3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13±11.15)和无软组织影组(20.41±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额窦,软组织影组额窦后壁骨质HU值(1 161.8±65.75)高于正常对照组(551.00±59.60)和无软组织影组(641±6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窦骨质HU值在有软组织影的鼻窦,即存在黏膜顽固病变和(或)引流障碍的鼻窦,出现骨质信号的改变,提示鼻窦的引流障碍与鼻窦骨质HU值改变有关。该部位HU值的改变可能提示相应窦腔黏膜病变的不可逆,可能是判断是否需行鼻内镜手术的客观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骨炎 放射学
原文传递
赤道印度洋80°E断面盐通量的年际变化
18
作者 谢存存 丁睿彬 +1 位作者 宣基亮 黄大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72-2191,共20页
本文通过对比四种再分析数据集,选取与观测数据更为一致的ORAS5资料,对赤道印度洋80°E典型断面上盐通量的年际尺度时空变化进行研究.总体上,盐通量年际变化高值区与气候态高值区较为一致,主要位于上150m层,水平方向存在三个重要区... 本文通过对比四种再分析数据集,选取与观测数据更为一致的ORAS5资料,对赤道印度洋80°E典型断面上盐通量的年际尺度时空变化进行研究.总体上,盐通量年际变化高值区与气候态高值区较为一致,主要位于上150m层,水平方向存在三个重要区域:一是近赤道区域(3°S~3°N),其盐通量向东、量值最大且年际变化最显著,主要受Wyrtki急流和赤道潜流调制;二是赤道以南区域(3°S~6°S),其盐通量上强下弱且方向相反,100m以浅向东且年际变化显著,这是受南赤道逆流影响;三是赤道以北区域(3°N~6°N),其盐通量北强南弱且方向相反,5°N以北向西且年际变化较显著,主要受斯里兰卡南岸流影响.采用经验正交分解法得到两个主要年际变化模态.第一模态解释方差为39%,空间模态表现为近赤道75m以浅和赤道以南区域同相,与赤道以北和近赤道75m以深区域反相.第二模态解释方差为17%,空间模态表现为近赤道次表层与赤道以南区域变化显著且反相.两个模态的时间序列均表现为以两年周期为主的1~4年周期年际变化,其中第一模态与印度洋偶极子的相关性较大,第二模态与印度洋偶极子和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的相关性相当.方差分析表明盐通量年际变化主要由流速决定,空间分布受到盐度的调制.合成分析则表明在不同的强年际气候事件期间,海表面温度和风场的变化导致印度洋赤道流系中海流的变化,盐通量在海流平流作用下产生相应的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通量 年际变化 80°E断面 赤道印度洋 流速
原文传递
87例耳蜗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9
作者 谢存存 牛文侠 +5 位作者 丁韶洸 贾晓东 丁晓丽 王广科 宋纪军 刘宏建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耳蜗型偏头痛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87例耳蜗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听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耳蜗型偏头痛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3.1;30~60岁是发病高峰;临床症状有耳鸣61例(70%)、轻度听力下降52例(60%)、耳... 目的:分析耳蜗型偏头痛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87例耳蜗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听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耳蜗型偏头痛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3.1;30~60岁是发病高峰;临床症状有耳鸣61例(70%)、轻度听力下降52例(60%)、耳闷13例(15%)、听觉过敏9例(10%)和耳痛5例(6%);61.5%(32/52)的听力下降患者表现为高频轻度神经性聋,34.6%(18/52)的患者表现为低频轻度神经性聋,3.8%(2/52)的患者表现为全频轻度神经性聋。经抗偏头痛治疗,耳鸣、听力下降、耳闷、听觉过敏、耳痛的有效率分别为57.4%、71.2%、69.2%、66.7%和60.0%。结论:对耳蜗型偏头痛临床特点的总结,为内耳疾病的抗偏头痛治疗方案介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型偏头痛 耳鸣 耳闷 听觉过敏
原文传递
42例迟发性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牛文侠 许慧娟 +5 位作者 秦利涛 王广科 丁韶洸 谢存存 贾晓东 刘宏建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分析迟发性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GJB2和SLC26A4基因突变特点,利于迟发性耳聋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139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的2个常见基因,即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的6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对在GJB2基因和SLC2... 目的:分析迟发性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GJB2和SLC26A4基因突变特点,利于迟发性耳聋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139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的2个常见基因,即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的6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对在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检测发现的单杂合突变再行全外显子检测。结果:25例由GJB2基因突变致聋的患者,其中12例患者出生时通过听力筛查后发展为迟发性极重度聋,开始出现听力下降的时间为6~48个月,基因型均为c.235delC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尤其基因型为GJB2 c.235delC纯合和c.235delC/c.299-300delAT复合杂合突变,CT表现正常。42例由SLC26A4基因突变致聋的患者中,30例患者出生时通过了听力筛查,随后发展为迟发性耳聋,开始出现听力下降的时间为3个月~10岁。其中21例基因型为复合杂合突变,9例为c.919-2A>G纯合突变,尤其基因型为SLC26A4 c.919-2A>G/c.665G>T和c.919-2A>G/c.2027T>A复合杂合突变。19例CT表现为单独前庭导水管扩大,11例表现为前庭导水管扩大伴Mondini畸形。结论:对于出生时通过了听力筛查,同时基因检测的基因型为GJB2 c.235delC纯合、SLC26A4 c.919-2A>G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尤其基因型为GJB2 c.235delC纯合和c.235delC/c.299-300delAT复合杂合突变及SLC26A4 c.919-2A>G/c.665G>T和c.919-2A>G/c.2027T>A复合杂合突变者,应时刻关注听力问题,考虑后续有迟发性耳聋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耳聋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基因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