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莱斯芽孢杆菌Vel-HNGD-F2产抗菌物质发酵条件优化及抗菌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冲 李倩 +2 位作者 肖红英 张逸鸣 谢岩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从猪肠道微生物中筛选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Vel-HNGD-F2对禾谷镰刀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有望用于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防治。为进一步提高菌株Vel-HNGD-F2的抗菌物质产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酸沉淀法对菌株Vel-HNGD... 从猪肠道微生物中筛选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Vel-HNGD-F2对禾谷镰刀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有望用于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防治。为进一步提高菌株Vel-HNGD-F2的抗菌物质产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酸沉淀法对菌株Vel-HNGD-F2的脂肽类物质进行粗提并检测抑菌活性,研究粗提物的稳定性;用已知的5种编码脂肽类抗生素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分析;通过UPLC-Q-TOF-MS检测技术对脂肽粗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Vel-HNGD-F2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6.49℃、发酵液初始pH 7.14、接种量3.13%,预测发酵上清液抑菌率为58.71%,实际抑菌率为58.49%;粗提物对禾谷镰刀菌有抑菌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并对紫外照射不敏感;对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经NCBI的在线BLAST比对,表明该菌含有与bmyB、fenD、ituC、srfAA和bacA同源的基因,推测菌株Vel-HNGD-F2可能分泌这5种脂肽;UPLC-Q-TOF-MS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包含surfactin、iturin和bacillomycin的混合物。菌株Vel-HNGD-F2能产生多种脂肽类物质,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具有生物防治真菌病原菌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禾谷镰刀菌 抑菌活性 脂肽
下载PDF
柠檬醛和丁香酚对黄曲霉生长的协同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艾淑娜 陈琳元 +2 位作者 黄靖文 李倩 谢岩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了降低抑菌剂的用量及成本,同时达到更好的抑菌效果,分别检测麝香草酚、香芹酚、邻香兰素、柠檬醛和丁香酚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法筛选到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复配组合为柠檬醛和丁香酚,进一步研究其抑菌机制。测定柠檬醛和丁... 为了降低抑菌剂的用量及成本,同时达到更好的抑菌效果,分别检测麝香草酚、香芹酚、邻香兰素、柠檬醛和丁香酚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法筛选到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复配组合为柠檬醛和丁香酚,进一步研究其抑菌机制。测定柠檬醛和丁香酚协同处理下黄曲霉菌丝干重变化,通过碘化丙啶染色试验测定细胞内容物释放、相对电导率和pH值变化,检测其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通过荧光白染色试验研究其对隔膜的影响,最后评估其在花生中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麝香草酚、香芹酚、柠檬醛和丁香酚的MIC分别为135、47、71、43μg/mL,通过联合抑菌法得出当1/4 MIC柠檬醛+1/4 MIC丁香酚时,具有协同抑菌作用;柠檬醛和丁香酚协同处理能完全抑制菌丝生长、破坏黄曲霉细胞膜的完整性,细胞外pH值依次降低,相对电导率依次升高,黄曲霉菌丝内的隔膜被破坏;柠檬醛和丁香酚对黄曲霉的抗真菌活性与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壁完整性受损有关;1/4 MIC柠檬醛+1/4 MIC丁香酚处理完全抑制了黄曲霉孢子在花生上的萌发。柠檬醛和丁香酚处理在防控黄曲霉污染中展示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协同处理方式降低了天然化合物的用量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柠檬醛 丁香酚 协同抑菌作用
下载PDF
植物精油的抑菌机制及剂型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倩 艾淑娜 +8 位作者 郭飞燕 李亚楠 左雪昊 安康 刘涵 范英姿 陈叶茂 王晓琦 谢岩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29,共7页
植物精油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多数无毒无害、易于降解、对人体和环境友好,且多种植物精油通过破坏细胞膜、细胞壁的完整性及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达到显著的抑菌效果。然而,植物精油较强的挥发性导致抑菌时效不理想,壳聚糖、淀粉、明胶、... 植物精油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多数无毒无害、易于降解、对人体和环境友好,且多种植物精油通过破坏细胞膜、细胞壁的完整性及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达到显著的抑菌效果。然而,植物精油较强的挥发性导致抑菌时效不理想,壳聚糖、淀粉、明胶、果胶、大豆分离蛋白等无毒无害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包裹植物精油制备成不同的剂型,不仅可以延长植物精油的抑菌时效,还可改善食品品质。在植物精油抑菌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不同植物精油剂型的抑菌效果,最后对其在固液态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进行具体论述,为植物精油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抑菌活性 剂型 食品保鲜
下载PDF
蛋氨酸限制饮食的健康益处及其实现策略研究进展
4
作者 鲁嫚嫚 钱静 +2 位作者 杨玉辉 谢岩黎 乐国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7-378,共12页
蛋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中唯一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参与机体蛋白质合成、转硫途径和一碳代谢等重要代谢通路。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限制饮食中蛋氨酸摄入能产生许多有益于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本文全面地综述蛋氨酸限制(methionine re... 蛋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中唯一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参与机体蛋白质合成、转硫途径和一碳代谢等重要代谢通路。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限制饮食中蛋氨酸摄入能产生许多有益于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本文全面地综述蛋氨酸限制(methionine restriction,MR)饮食改善肠道健康、延长寿命、减肥降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糖尿病、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抗肿瘤和癌症等健康益处及其对骨骼、骨骼肌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总结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采用蛋白质限制饮食、纯素食饮食、基于单体氨基酸配制的饮食、口服蛋氨酸酶及注射重组蛋氨酸酶5种方法实现MR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通过了解MR的健康益处及其实现策略,可为低蛋氨酸系列新食品的开发应用以及MR健康功能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限制 延长寿命 代谢综合征 肿瘤 健康益处 实现策略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酶挖掘
5
作者 程思忠 谢岩黎 +3 位作者 孙淑敏 马卫宾 李倩 杨玉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 筛选、鉴定一株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_(1), AFB_(1))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和降解酶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同源性分析,对具有高效降解AFB_(1)能力的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菌株发酵液、上清液... 目的 筛选、鉴定一株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_(1), AFB_(1))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和降解酶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同源性分析,对具有高效降解AFB_(1)能力的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菌株发酵液、上清液、细胞悬液、胞内提取物对AFB1降解能力的不同确定降解活性部位,使用冷冻干燥方法探索其粗酶制剂对AFB1降解效果。结合全基因组分析进行降解酶基因的挖掘。结果 通过鉴定,菌株HNGD-B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上清液对AFB1降解效果最好, 72 h降解率为88.24%±2.02%。上清液蛋白酶K处理后,对AFB_(1)降解效果大幅下降,热处理后上清液降解效果基本无变化,判断其降解活性成分为胞外酶。粗酶制剂可显著提高AFB_(1)降解效率,结合全基因组分析与Blastp比对筛选得到3条具有AFB_(1)降解潜力的候选基因序列。结论 菌株HNGD-B3对AFB_(1)具有良好降解效果,在生物降解真菌毒素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生物降解 贝莱斯芽孢杆菌 粗酶制剂 全基因组
原文传递
二氧化钛/石墨氮化碳复合材料对棒曲霉素的吸附与光催化降解作用研究
6
作者 杨佳毅 孙淑敏 +1 位作者 李佳骏 谢岩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0-268,共9页
目的探究二氧化钛/石墨氮化碳(titanium dioxid/graphite carbon nitride,TiO_(2)/g-C_(3)N_(4))复合材料对棒曲霉素(patulin,PAT)的吸附与光催化降解作用。方法通过超声混合后再煅烧的方法制备TiO_(2)和g-C_(3)N_(4)的复合材料(TiO_(2)... 目的探究二氧化钛/石墨氮化碳(titanium dioxid/graphite carbon nitride,TiO_(2)/g-C_(3)N_(4))复合材料对棒曲霉素(patulin,PAT)的吸附与光催化降解作用。方法通过超声混合后再煅烧的方法制备TiO_(2)和g-C_(3)N_(4)的复合材料(TiO_(2)/g-C_(3)N_(4))。分别使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specific surface and aperture analyzer,BET)对3种材料进行测试分析,并研究单一材料与复合材料分别对PAT的吸附作用、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效果及暗吸附与光降解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TiO_(2)/g-C_(3)N_(4)复合材料的FTIR图中出现了TiO_(2)的特征峰O-H基团和Ti-O、g-C_(3)N_(4)的特征峰C=N和CN,表明成功合成了TiO_(2)/g-C_(3)N_(4)复合材料。结果表明TiO_(2)和g-C_(3)N_(4)复合后的吸附及光催化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材料,且TiO_(2)/g-C_(3)N_(4)复合材料暗吸附与光降解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温度为30℃、复合材料添加量为10 mg、吸附时间3 min、光照时间5 min时,可完全降解初始质量浓度为0.5μg/mL的PAT。此外,TiO_(2)/g-C_(3)N_(4)对PAT的吸附存在多分子层化学吸附,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PAT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该复合材料可快速、高效地去除PAT,因此在果蔬及其制品、谷物和饲料中PAT的去除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石墨氮化碳复合材料 棒曲霉素 吸附 光降解
原文传递
适配体功能化二氧化钛基复合光催化剂选择性降解黄曲霉毒素B_(1)作用研究
7
作者 李佳骏 孙淑敏 +1 位作者 杨佳毅 谢岩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2,128,共8页
为了探究可高效、选择性降解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方法,采用核酸适配体(aptamer)对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二氧化钛(MGO/TiO_(2))光催化剂材料进行选择性修饰,合成适配体功能化MGO/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MGO/TiO_(2)-aptamer)... 为了探究可高效、选择性降解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方法,采用核酸适配体(aptamer)对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二氧化钛(MGO/TiO_(2))光催化剂材料进行选择性修饰,合成适配体功能化MGO/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MGO/TiO_(2)-aptamer),并考察了该光催化剂对AFB_(1)的降解效果及其特异性,探究不同因素对MGO/TiO_(2)-aptamer降解AFB_(1)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与Fe_(3)O_(4)颗粒相对均匀地附着在MGO片层表面,且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适配体的骨架、碱基以及CO—NH键特征峰,通过透射电镜发现Ti、Fe元素以及aptamer特有的N、P元素,表明适配体功能化MGO/TiO_(2)材料成功合成;与未修饰的MGO/TiO_(2)材料相比,MGO/TiO_(2)-aptamer对低质量浓度AFB_(1)和混合毒素中AFB_(1)的降解率显著提高,验证了其对低质量浓度毒素的降解增强效果以及选择性降解性能。在优化条件下,当MGO/TiO_(2)-aptamer添加量为6 mg,在pH 3的环境中使用紫外可见光照射120 min后,AFB_(1)降解率可达98.3%,且AFB_(1)的光催化降解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选择性降解 核酸适配体 光催化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对黄曲霉孢子灭活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郁明明 谢岩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5,共7页
黄曲霉孢子能抵抗食品灭菌处理,并产生对动物和人类有毒的黄曲霉毒素。探索在不影响食品品质的条件下使孢子失活,降低真菌毒素污染造成的风险。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在不同时间(30、60、90 s)条件下处理黄曲霉孢子,研... 黄曲霉孢子能抵抗食品灭菌处理,并产生对动物和人类有毒的黄曲霉毒素。探索在不影响食品品质的条件下使孢子失活,降低真菌毒素污染造成的风险。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在不同时间(30、60、90 s)条件下处理黄曲霉孢子,研究等离子体对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的影响,进行了SEM、细胞内容物含量测定、胞外电导率及细胞外pH值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黄曲霉孢子在处理30、60、90 s后显示出孢子停止萌发的现象;扫描电镜显示,随着处理时间从30 s延长至90 s,孢子表面发生变形,皱缩更加严重;黄曲霉孢子经等离子体处理30、60、90 s后出现内容物泄漏、pH值下降、电导率上升等现象,细胞膜发生损伤,通透性增加。此外,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分析证实了处理后的黄曲霉菌胞内产生了大量活性氧(ROS),说明等离子体处理造成了黄曲霉的氧化损伤,导致ROS在细胞内积累,这是黄曲霉孢子失活的主要因素之一。总之,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在数分钟内使真菌孢子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低温等离子体 孢子灭活 细胞膜通透性 活性氧
下载PDF
大蒜细胞溶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岩黎 李元瑞 +2 位作者 张广彬 谷瑞芳 魏国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0-142,共3页
利用热变性、等电点沉淀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纯化大蒜细胞溶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40~60℃、pH4~9范围内酶的活性稳定对KCN和H2O2敏感紫外光区的吸收峰在258nm,可... 利用热变性、等电点沉淀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纯化大蒜细胞溶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40~60℃、pH4~9范围内酶的活性稳定对KCN和H2O2敏感紫外光区的吸收峰在258nm,可见光区的吸收峰在680nm,表明酶的类型可能是Cu·Zn-S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细胞溶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 分离纯化 酶活性
下载PDF
抗性淀粉与小麦粉共混体系黏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谢岩黎 王晨 郝振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0,共6页
采用微波湿热-循环冷冻制备小麦抗性淀粉粗品,以酶解纯化后得到的抗性淀粉纯品添加小麦粉中,研究其在不同替代比例(5%、10%、15%、20%)条件下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比例的抗性淀粉与面粉共混体系其表观黏度均随着剪切速... 采用微波湿热-循环冷冻制备小麦抗性淀粉粗品,以酶解纯化后得到的抗性淀粉纯品添加小麦粉中,研究其在不同替代比例(5%、10%、15%、20%)条件下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比例的抗性淀粉与面粉共混体系其表观黏度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呈现出"剪切稀化"现象,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特性;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面团的储能模量以及损失模量也显著升高,损耗角正切值tanδ逐渐降低,面团弹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替代比为5%和10%时,面团的最大蠕变柔量(J_(max))、瞬时蠕变柔量(J_0)和迟滞蠕变柔量(J_1)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继续增大替代比,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粉中添加抗性淀粉显著改变了共混体系的黏弹性,使面团的硬度随着替代比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表观黏度 黏弹特性 蠕变-回复 小麦粉
下载PDF
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岩黎 严瑞东 +2 位作者 霍权恭 卫敏 孙淑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190-1199,共10页
目的对郑州市标准人经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摄入反式脂肪酸进行风险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运用CrystalBall软件对食用油脂和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商(hazardquotient,HQ)进行分析和风... 目的对郑州市标准人经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摄入反式脂肪酸进行风险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运用CrystalBall软件对食用油脂和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商(hazardquotient,HQ)进行分析和风险描述。结果食用油脂的HQ平均值为1.21E-1,90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3.07E-1(HQ<1),95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3.33E-1(HQ<1);含油脂高的加工食品HQ平均值为5.30E-1,90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9.59E-1(HQ<1),95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1.92E+0(HQ>1)。结论郑州市居民经食用油脂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较低(HQ<1);摄入含油脂高的加工食品的90百分位的概率下不存在风险(HQ<1),95百分位暴露水平下存在一定的风险性(HQ>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加工食品 反式脂肪酸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壁材对V_A微胶囊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岩黎 周惠明 钱海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共4页
用明胶+蔗糖、明胶+桃胶+蔗糖、桃胶+蔗糖作为壁材,VA作模型心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表观结构、粒径分布、红外光谱、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常温贮藏的保留率。研究结果表明,壁材中增加了桃胶有效改善微胶囊的表观形态,... 用明胶+蔗糖、明胶+桃胶+蔗糖、桃胶+蔗糖作为壁材,VA作模型心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表观结构、粒径分布、红外光谱、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常温贮藏的保留率。研究结果表明,壁材中增加了桃胶有效改善微胶囊的表观形态,使Tg明显提高,壁材之间的氢键作用加强,温度25℃,RH20%~30%避光贮藏6个月保留率从82.9%提高到92.6%,体积平均粒径(D4,3)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桃胶 VA 微胶囊 物理性质 壁材 玻璃化转变温度 常温贮藏 表观形态 喷雾干燥法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维生素A微胶囊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岩黎 周惠明 钱海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3,共5页
应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维生素A微胶囊,以进风温度、出风温度,第一次均质压力和第二次均质压力为自变量,以微胶囊化效率、产率、贮藏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以模糊综合评价值为目标函数对喷雾工艺参数进... 应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维生素A微胶囊,以进风温度、出风温度,第一次均质压力和第二次均质压力为自变量,以微胶囊化效率、产率、贮藏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以模糊综合评价值为目标函数对喷雾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微胶囊 喷雾干燥 工艺参数 模糊数学
下载PDF
黑豆皮中花青素与铁离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岩黎 王威 朱晓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3-78,共6页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黑豆皮中花青素提取液与铁离子在不同p H值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对花青素提取液对二价铁离子稳定性和三价铁离子溶解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离子的引入改变了花青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黑豆皮中花青素提取液与铁离子在不同p H值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对花青素提取液对二价铁离子稳定性和三价铁离子溶解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离子的引入改变了花青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表明铁离子对花青素具有荧光淬灭作用;且花青素提取液对二价铁离子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对三价铁离子有良好的增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铁离子 相互作用 稳定性 溶解度
下载PDF
碘量法对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岩黎 张鑫潇 +1 位作者 严瑞东 王金水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37,51,共3页
检测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生成的物质,间接判断牛奶中是否有β-内酰胺酶残留。采用碘量法对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酶浓度大于30 U/mL时,可以用直接碘量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可用间接滴定法对其进... 检测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生成的物质,间接判断牛奶中是否有β-内酰胺酶残留。采用碘量法对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酶浓度大于30 U/mL时,可以用直接碘量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可用间接滴定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Β-内酰胺酶 碘量法
下载PDF
微波对马铃薯淀粉粉丝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岩黎 原沙沙 +1 位作者 胡慧慧 田春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7,共4页
利用黏性、弹韧性和透明度为感官综合评价指标,评价了马铃薯粉丝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原淀粉粉丝最佳品质的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4 min,糊化淀粉含量20%,水分含量50%;微波淀粉粉丝最佳品质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4 min,糊化淀粉含量15%,... 利用黏性、弹韧性和透明度为感官综合评价指标,评价了马铃薯粉丝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原淀粉粉丝最佳品质的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4 min,糊化淀粉含量20%,水分含量50%;微波淀粉粉丝最佳品质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4 min,糊化淀粉含量15%,水分含量50%.利用质构仪测定了原淀粉和微波马铃薯淀粉凝胶特性,原淀粉凝胶破碎强度为801.430 g,其峰面积较小;微波淀粉的凝胶破碎强度为581.310 g,峰面积较大.原淀粉粉丝烹煮时间需10min,微波淀粉粉丝的烹煮时间为6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微波处理 粉丝 凝胶特性 烹煮试验
下载PDF
芝麻油风味成分和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谢岩黎 赵文红 +1 位作者 孙淑敏 屈凌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2期67-71,共5页
综述芝麻油的组成成分、风味物质和营养功能等研究进展,旨在促进芝麻油风味物质的深入研究,以提升芝麻种植加工的经济效益,加快芝麻油产业发展,为我国芝麻油料资源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芝麻油 特种成分 风味物质 营养功能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婴幼儿颗粒面条中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谢岩黎 张春雨 王小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2,50,共6页
辅食的适时适度添加对婴幼儿的体智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小麦、黑米、黑豆和黑芝麻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婴幼儿颗粒面条,并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RVA和体外消化速率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挤压膨化对婴幼儿颗粒面条中淀粉结构及消... 辅食的适时适度添加对婴幼儿的体智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小麦、黑米、黑豆和黑芝麻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婴幼儿颗粒面条,并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RVA和体外消化速率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挤压膨化对婴幼儿颗粒面条中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后淀粉圆形的颗粒结构消失,且挤压膨化淀粉颗粒破碎后重组的颗粒结构表面碎片及粗糙度增高,表面致密度降低;衍射角13°和20.5°出现很强的峰,表明挤压膨化使淀粉晶型从A型转变成V型;挤压膨化颗粒面条中淀粉比传统挂面工艺生产的颗粒面条中的淀粉有更高的峰值粘度和衰减值,更低的回生值和峰值时间;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中,传统挂面工艺颗粒面条和挤压膨化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分别为85.13%和92.44%(P<0.05),挤压膨化提高了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和消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颗粒面条 挤压膨化 淀粉 消化率
下载PDF
大叶女贞籽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岩黎 何保山 杜蘅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9年第8期987-988,共2页
利用气相色谱测定大叶女贞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籽中脂肪酸主要有C16:0,C18:0,C18:1,C18:2,C18:3五种脂肪酸,其含量分别为11.22%,4.40%,28.02%,50.06%,3.04%。这五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 利用气相色谱测定大叶女贞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籽中脂肪酸主要有C16:0,C18:0,C18:1,C18:2,C18:3五种脂肪酸,其含量分别为11.22%,4.40%,28.02%,50.06%,3.04%。这五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以及亚麻酸。大叶女贞籽油中不饱和酸占总脂肪数的80%以上,属于不饱和型油脂,具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的油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女贞籽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新型食用调和油的配方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岩黎 何保山 任丹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1,71,共4页
选用花生油、葵花油、亚麻油、大豆油、菜籽油等为调和油的原料,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调和油中各原料油百分比例为花生油55%、葵花油22%、亚麻油12%、大豆油6%、菜籽油5%.经气相色谱分析测试配制的调和油SFA∶MUFA∶PUFA=1∶2.00∶2.50.... 选用花生油、葵花油、亚麻油、大豆油、菜籽油等为调和油的原料,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调和油中各原料油百分比例为花生油55%、葵花油22%、亚麻油12%、大豆油6%、菜籽油5%.经气相色谱分析测试配制的调和油SFA∶MUFA∶PUFA=1∶2.00∶2.50.加上猪油食用量(22.6 g.人-1.d-1),脂肪酸比例模式符合SFA∶MUFA∶PUFA=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油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