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农业生态工程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2,共6页
在对湖南中部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农业生态工程拟定目标 ,进行背景调查的基础上 ,划分了土地生态类型 ,提出了农业生态工程的任务和设计的内容 ,制订了设计方案 ,包括 11个生态工程类型和相应的生态技术 ,以及 3个农业生态工程区... 在对湖南中部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农业生态工程拟定目标 ,进行背景调查的基础上 ,划分了土地生态类型 ,提出了农业生态工程的任务和设计的内容 ,制订了设计方案 ,包括 11个生态工程类型和相应的生态技术 ,以及 3个农业生态工程区。 6年来 ,在示范区按照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 ,进行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紫色土丘陵 综合治理 湘中地区
下载PDF
湘中紫色土丘陵区建立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途径与效益——以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镇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庭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4-628,共5页
本文针对湘中紫色土丘岗地区的自然特点、生态现状 ,按照一定原则 ,提出了紫色土丘陵开发治理优化农业生态模式设计方案 ;并根据在这一地区的定位试验研究 。
关键词 湖南 衡南县 谭子山镇 紫色土丘陵区 农业生态模式 生态系统结构 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湘西生态建设途径与分区 被引量:12
3
作者 谢庭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0,共5页
湘西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和沅水、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区的安危。本文分析了本区生态的基本特征 ,提出退耕还林还草 ,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流失、发展农村经济等生态建设和保护途径 ... 湘西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和沅水、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区的安危。本文分析了本区生态的基本特征 ,提出退耕还林还草 ,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流失、发展农村经济等生态建设和保护途径 ,并根据生态环境的差异性 ,划分 4个生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生态退化 生态建设 生态脆弱区保护
下载PDF
湘中地区葡萄园育草生态种养模式综合效应试验
4
作者 谢庭生 魏晓 +3 位作者 刘代理 王芳 占强 高更和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
为了高效利用葡萄园的土地资源,分别采用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种冬菜和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这两种生态种养模式,并以传统的葡萄园清耕模式作对比,对不同葡萄园育草生态种养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田间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高效利用葡萄园的土地资源,分别采用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种冬菜和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这两种生态种养模式,并以传统的葡萄园清耕模式作对比,对不同葡萄园育草生态种养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田间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清耕模式比较,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处理的葡萄园其土壤含水量变幅值、耕层地温年变幅值均缩小,土壤容重均有所降低,而土壤孔隙度均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葡萄新梢生长量、单果质量和产量均明显增长,两种生态种养模式与传统清耕模式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生态种养模式经营的经济效益(纯收入)为传统清耕模式的2.02倍,其中,采用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冬菜模式经营的经济效益最高,这种生态种养模式适于城郊和蔬菜基地推广;采用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模式经营的经济效益次之,这种生态种养模式适于南方红壤紫色土浅丘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生草模式 综合效应 湘中地区
下载PDF
红壤油茶幼林地间种绿肥牧草的培肥效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庭生 李红 +3 位作者 王芳 高霞 蒋光明 占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培肥减流是南方丘陵红壤地区新垦油茶幼林地需要解决的两大任务,林下间种是解决这两大问题普遍采用的种植模式,它既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又能促进幼树生长。在油茶幼林地间种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科研成果,合理组装间种技术,以期达到最大化培... 培肥减流是南方丘陵红壤地区新垦油茶幼林地需要解决的两大任务,林下间种是解决这两大问题普遍采用的种植模式,它既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又能促进幼树生长。在油茶幼林地间种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科研成果,合理组装间种技术,以期达到最大化培肥减流的目的。为此,在湖南省衡南县油子岭低山丘陵区选取全垦成梯的红壤油茶幼林地为研究对象,设间种夏季、冬季绿肥、(牧草)+新技术应用(代号iswf+nt)、间种夏季冬季绿肥(牧草)(代号iswf)、间种冬季绿肥(代号iwf)、清耕(代号CK)等4个处理,采用田间小区实验,研究间种绿肥(牧草)的培肥减流效应。结果表明:1)间种3 a后,iswf+nt、iswf、iwf处理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31.67、21.75、15.32 g/kg,比清耕(8.97 g/kg)提高22.7、12.78、6.35 g/kg,分别提高了253.1%、142.5%、70.8%,差异极显著。2)间种3 a后,iswf+nt、iswf、iwf处理比清耕减流109.9%、56.1%、20.6%,减少了136.9%、66.2%、29.2%;因而,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均值iswf+nt、iswf、iwf处理分别比CK处理减少0.12、0.05、0.02 g/cm^3,减少7.9%、3.1%、1.2%,其中,iswf+nt处理差异显著。3)间种3 a后,iswf+nt处理比清耕,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流失量分别减少80.9%、75.1%、82.7%、81.6%;0~20 cm土层,无论是有机质、全量养分还是速效养分都属"丰富级"(我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由试验前的"严重缺乏"连跨3级(缺乏级、轻度缺乏级、基本不缺级)。4)间种绿肥(牧草)是一个费省效宏的技术,iswf+nt处理改种一季绿肥(牧草)为种两季绿肥(牧草)、改种单一绿肥(牧草)品种为种绿肥(牧草)品种组合、改部分使用新技术为全面使用新技术,是该技术的3个创新点,也是这种新方法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幼林 林地间种绿肥(牧草) 红壤丘岗区 培肥减流效应 湖南省衡南县
下载PDF
南方经济植物土地适宜性及其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7-652,共6页
中国南方农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济植物品种繁多,是我国发展多种经营和建设特色经济植物产业的重要基地。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自1980年代以来,与南方一些有关单位合作,陆续对橡胶、荔枝、龙眼、柑橘、茶叶、油茶、杉木、毛竹、龙须草... 中国南方农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济植物品种繁多,是我国发展多种经营和建设特色经济植物产业的重要基地。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自1980年代以来,与南方一些有关单位合作,陆续对橡胶、荔枝、龙眼、柑橘、茶叶、油茶、杉木、毛竹、龙须草、香水稻、黄花菜、烤烟、双低油菜、木薯和牧草、药材等近100种南方经济植物的土地适宜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推动南方特色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这一研究为基础,论述了南方经济植物土地适宜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了“三等九级”评价系统及其基本原理,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限制因素改造的方向。可为我国开展农作物、林木、牧草、药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经济植物 土地适宜性 土地评价 方法研究
下载PDF
湘中紫色土丘岗区水土流失规律及土壤允许侵蚀量的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谢庭生 何英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0,共4页
自1988~2003年,在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镇坡度5~20°的石灰性紫色土丘岗地上进行了水土流失的定位观察。结果表明:水土流失与坡度、植被覆盖度及开发利用模式关系甚为密切。土壤侵蚀量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坡度每增加1°,土壤侵蚀... 自1988~2003年,在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镇坡度5~20°的石灰性紫色土丘岗地上进行了水土流失的定位观察。结果表明:水土流失与坡度、植被覆盖度及开发利用模式关系甚为密切。土壤侵蚀量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坡度每增加1°,土壤侵蚀量年递增730~930t/km2,坡度与土壤侵蚀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土壤侵蚀量则减少60~100t/km2,土壤侵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等高作梯的旱耕地和园地土壤侵蚀量仅为顺坡直耕的旱耕地和园地顺坡的1/3左右;旱耕地、园地等高开垦的强度大,开垦之后1~2年土壤侵蚀量成倍增长;从水土保持角度看,林地乔、灌、草结合模式最好,裸地植草模式次之。应用土壤肥力平衡理论,选取化学退化主导指标N元素,并以石灰性紫色土恢复生态时土壤N1.5g/kg为临界,与成土速度综合考虑,进行紫色土坡地土壤允许侵蚀量的研究,首次提出石灰性紫色土丘岗坡地土壤允许侵蚀量为每年170t/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植被覆盖度 土地利用模式 土壤侵蚀规律 允许侵蚀量 紫色土坡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综合农业发展方向与建设途径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庭生 谢树春 +2 位作者 魏晓 赵玲 黄宇萍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四川盆地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研究四川盆地农业资源和农业自然条件优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以生猪、油菜、水稻、柑桔、蚕桑为主的全国性农业综合商品基地的发展方向和六大优势农业项目... 四川盆地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研究四川盆地农业资源和农业自然条件优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以生猪、油菜、水稻、柑桔、蚕桑为主的全国性农业综合商品基地的发展方向和六大优势农业项目及其基地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国 综合农业区 农业结构 农业资源 农民收入 比较优势 多种经营
下载PDF
湖南红壤紫色土地区日本野漆树引种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4,142,共6页
为了解日本野漆树在湖南红壤紫色土地区引种的可能性,通过试验引种,观测日本野漆树在衡南、宁乡、沅江等紫色土、红壤丘陵区的物候期,调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实生苗生长速度,漆籽产量与质量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日本野漆树在湖... 为了解日本野漆树在湖南红壤紫色土地区引种的可能性,通过试验引种,观测日本野漆树在衡南、宁乡、沅江等紫色土、红壤丘陵区的物候期,调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实生苗生长速度,漆籽产量与质量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日本野漆树在湖南的紫色土丘陵区和红壤丘陵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病虫害发生率低、程度较轻、防治方法简单,可以在同类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野漆树 湖南紫色土 红壤丘陵区 引种试验
下载PDF
红壤低丘坡耕地垄作草垱区田的种植效应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庭生 谢树春 +1 位作者 赵玲 杨安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6期220-224,共5页
为了使"垄作区田"这一农耕措施在多雨地区不降低水土保持作用,在湖南省衡南县油子岭低山丘陵区,选取横坡种植、垄作区田、垄作草垱区田共3个不同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为试验处理,以传统顺坡垄作为对照,通过坡面径流小区试验,对... 为了使"垄作区田"这一农耕措施在多雨地区不降低水土保持作用,在湖南省衡南县油子岭低山丘陵区,选取横坡种植、垄作区田、垄作草垱区田共3个不同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为试验处理,以传统顺坡垄作为对照,通过坡面径流小区试验,对湘中红壤坡耕地垄作草垱区田种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各小区径流量、侵蚀量、养分流失量均是顺坡耕种(CK)>横坡耕作(CT)>垄作区田(RA)>垄作草垱区田(PF),而作物产量则相反,产量从高到低依秩为PF>RA>CT>CK;产流、产沙达最大值的时间是暴雨后10Min、5Min,和前人研究结果均是10Min有区别。因此,垄作草垱区田是红壤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应用前景广阔,应积极的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低丘 坡耕地 垄作草垱区田 降雨 水土保持效应
下载PDF
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综合农业基地建设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庭生 魏晓 +2 位作者 谢树春 赵玲 黄宇萍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0-333,共4页
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农牧渔各业生产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分析本区农业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中游平原应加强以防洪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努力实现平衡增产和优质高产,巩固提高全国... 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农牧渔各业生产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分析本区农业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中游平原应加强以防洪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努力实现平衡增产和优质高产,巩固提高全国性的粮、棉、肉、鱼商品生产基地;江淮地区应加强水土治理和山丘、水面、滩涂资源的开发,以粮棉油为重点,积极发展畜禽、水产、蚕桑和乡镇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农业 优势项目 基地布局 长江中游平原 江淮地区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侵蚀沟建植物篱自然植被恢复及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谢庭生 罗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5,共4页
植物活篱笆恢复紫色土侵蚀沟植被及水土流失特征研究结果:(1)香根草、芦竹栽植半年即可形成植物篱笆,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显著.据1999年测定,无植物篱处理年径流量为4 210.44 t/hm2,泥沙流失量为1 726.61 t/hm2,而植物篱处理年径流量只为... 植物活篱笆恢复紫色土侵蚀沟植被及水土流失特征研究结果:(1)香根草、芦竹栽植半年即可形成植物篱笆,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显著.据1999年测定,无植物篱处理年径流量为4 210.44 t/hm2,泥沙流失量为1 726.61 t/hm2,而植物篱处理年径流量只为无植物篱处理的7.2%,泥沙流失量为1%;因而被阻截的泥沙在植物篱笆上方淤积,可增厚土层10~20 cm/a,有了土层,植被慢慢恢复,植物篱第1年覆盖度为3%,第2年为10%,第3年为25%,第4年达40%.(2)紫色土坡地水土流失周年变化以5月和6月为高峰期,高峰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总和的45%左右,水土流失为全年流失量的30%左右.由于植物根系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减轻,孔隙增加,因而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流速率均显著高于无植物篱处理,降雨量多,径流也多,同时也有较多的水入渗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而无植物篱则相反,降雨多,径流多,而进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也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侵蚀沟 紫色土丘陵 植被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湘西武陵山贫困地区脱贫与发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谢庭生 曾代良 +2 位作者 徐达华 杨文辉 易国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47,共5页
湘西武陵山贫困地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8 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快这一地区脱贫与发展,对缩小这一地区与全国的差距,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这一地区贫困现状入手... 湘西武陵山贫困地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8 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快这一地区脱贫与发展,对缩小这一地区与全国的差距,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这一地区贫困现状入手,研究了贫困的原因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脱贫与发展的规划设想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 发展 湘西 贫困地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湖南耕地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途径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谢庭生 王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5-818,共4页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近1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南工业和城镇等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不断增加,导致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加之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日益显现。文章在...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近1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南工业和城镇等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不断增加,导致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加之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日益显现。文章在分析湖南耕地资源态势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格保护耕地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耕地资源的途径,对缓解湖南耕地资源供需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耕地资源态势 耕地节约 高效利用
下载PDF
红壤坡地栽植日本野漆树施用石灰效应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给日本野漆树适栽土壤条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栽植日本野漆树的红壤坡地上,就石灰的不同施用量对日本野漆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开展了小区试验,定期观测了日本野漆树的成活率、保存率、物候期、生长速度、病虫害情况、漆籽产量与... 为给日本野漆树适栽土壤条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栽植日本野漆树的红壤坡地上,就石灰的不同施用量对日本野漆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开展了小区试验,定期观测了日本野漆树的成活率、保存率、物候期、生长速度、病虫害情况、漆籽产量与质量。结果表明:与不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相比,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其存活率提高了4%~14%,其保存率提高了4%~18%;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其芽萌动期、展叶期、始花期均提早4~7 d,而其谢花期、初熟期、完熟期均晚3~4 d,而其始落叶期、终落叶期均晚15~30 d;施用石灰的4年生树高增长4.4~16.2 cm,增幅为1.5%~5.5%;其地径增粗0.41~0.56 cm,增幅为10.6%~14.5%;其冠径增长1.3~10.1 cm,增幅为0.4%~3.3%;漆树实际占有的体积(空间)增大828.4~1 313.9 cm3,增幅为24.15%~38.3%;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其病虫害发生率低11.5%,其1级受害植株数占受害植株总数的比例高11.5%;施用石灰的日本野漆树栽后第4年的结实率高8.1%,而其漆籽产量高19.2%;其含蜡率、木蜡融点分别提高9.5%、0.2℃。综合各项效应分析认为,日本野漆树栽植土壤的适宜p H值在5.5左右,在板页岩红壤上栽植日本野漆树需施用石灰,石灰的施用量宜为7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野漆树 板页岩红壤坡地 施用石灰 效应
下载PDF
农作物施用复合钛剂的正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庭生 魏晓 +1 位作者 王芳 杨安琪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51-54,59,共5页
通过总结数十年来湖南省各地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种植制度下,不同用量、用期、用法施用复合钛剂的试验结果,对农作物施用复合钛剂的正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复合钛剂喷施或拌种,均能提高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幅度11.7%~27.3%;... 通过总结数十年来湖南省各地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种植制度下,不同用量、用期、用法施用复合钛剂的试验结果,对农作物施用复合钛剂的正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复合钛剂喷施或拌种,均能提高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幅度11.7%~27.3%;复合钛剂用于农作物,喷施的正效应大于处理种子,其差异值4.1%(黄豆)~10.1%(水稻)。(2)复合钛剂替代生长素,植物根系干重增加8.45%(红薯)~22.31%(黄豆),根系容积增加6.21%(红薯)~11.32%(枣)。(3)黄豆用复合钛剂喷施或拌种,根瘤菌数增加35%以上。(4)农作物施用复合钛剂,N、P、K利用率分别提高0.63%~2.12%、0.68%、0.72%,吸收速率分别提高24.6%、17.8%、18.5%。(5)复合钛剂降解生成的物质在环境中大量存在,其使用不会污染土壤和环境。综合来看,复合钛剂性能稳定、吸收利用率高、促生性好、显效性强,且无残留、无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复合钛剂 正效应
下载PDF
象草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庭生 《湖南造纸》 1995年第4期15-16,6,共3页
象草是造纸工业好纤维原料,又是牲畜、鱼的青绿饲料,还能作农村燃料和保持水土。本文从制浆造纸的角度,论述其优点,提出建立象草生产基地和综合开发的途径.供有关纸厂和象草种植地区参考。
关键词 象草 开发利 纤维原料 紫色土 造纸原料 造纸厂 土地类型 土壤类型 生产基地 造纸工业
下载PDF
湘中地区不同肥力紫色土旱耕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庭生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37-40,共4页
研究了不同肥力紫色土耕地和果园土壤水分特征,试验发现:(1)不同肥力紫色土旱耕地土壤水分势能与土壤含水量存在差异,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水分势能的主导因素;(2)不同肥力紫色土旱耕地的比水容量,高肥力土壤大于低肥力土壤;(3)不同肥... 研究了不同肥力紫色土耕地和果园土壤水分特征,试验发现:(1)不同肥力紫色土旱耕地土壤水分势能与土壤含水量存在差异,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水分势能的主导因素;(2)不同肥力紫色土旱耕地的比水容量,高肥力土壤大于低肥力土壤;(3)不同肥力紫色土旱耕地土壤渗透速度,有机质含量高者一般高于含量低者。因此,增施有机肥、覆盖秸秆、改善土壤结构,是降低土壤水分势能、提高紫色土旱耕地土壤抗旱能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旱耕地 不同肥力土壤 水分特征 湘中地区
下载PDF
评《湖南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19
作者 谢庭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湖南 竞争力理论 项目研究 自然科学 出版社 工作者 研究者
下载PDF
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土壤资源评价
20
作者 谢庭生 《经济地理》 1987年第1期52-57,共6页
洞庭湖地区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属于我国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3.24万平方公里(合4,993.63万亩),境内水域宽广,平原辽阔,山丘环境。构成了西、南、东三面高,向北面敞口的不完整盆形地貌。在各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 洞庭湖地区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属于我国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3.24万平方公里(合4,993.63万亩),境内水域宽广,平原辽阔,山丘环境。构成了西、南、东三面高,向北面敞口的不完整盆形地貌。在各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为农林牧业的发展,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土壤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一、土壤资源特点1.土壤类型众多,分布差异明显洞庭湖地区土地辽阔,高差悬殊,既有海拔1500米左右的中山山地,也有低至海拔26米的河滩。全区共有9个土类、17个亚类、77个土属。在立体分布上,既有从典型中亚热带到北亚热带依次出现的红壤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资源评价 洞庭湖地区 宜农 亚类 土壤类型 板页岩 宜林土壤 土属 耕地土壤 土壤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