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种仁分离蛋白水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王翔 张彩虹 +2 位作者 蒋建新 谢普军 黄立新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采用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米曲霉蛋白酶对银杏种仁分离蛋白(GBSPI)进行水解,并通过体外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GBSPI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米曲霉蛋白酶水解... 采用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米曲霉蛋白酶对银杏种仁分离蛋白(GBSPI)进行水解,并通过体外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GBSPI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米曲霉蛋白酶水解产物的得率分别为93.60%、60.00%和46.80%,水解度分别为13.76%、6.28%和5.55%。3种酶水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碱性蛋白酶水解产物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 50值分别为5.29、0.35和7.0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种仁 水解产物 水解度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白果肽的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活性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2
作者 王翔 张彩虹 +2 位作者 蒋建新 谢普军 黄立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5,共7页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糖代谢,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为评估白果肽(phenylalanine-alanine-proline-serine-tryptophan,FAPSW和methionine-proline-glycine-proline-proline,MPGPP)的...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糖代谢,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为评估白果肽(phenylalanine-alanine-proline-serine-tryptophan,FAPSW和methionine-proline-glycine-proline-proline,MPGPP)的降糖潜能,采用体外试验测定其DPP-Ⅳ抑制活性,并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FAPSW和MPGPP具有良好的DPP-Ⅳ抑制活性,且MPGPP的DPP-Ⅳ抑制活性[IC_(50)=(0.158±0.009)g/L]强于FAPSW[IC_(50)=(2.540±0.126)g/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在FAPSW和MPGPP抑制DPP-Ⅳ活性中起重要作用;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FAPSW和MPGPP结合DPP-Ⅳ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构,且MPGPP-DPP-Ⅳ复合物的稳定性要强于FAPSW-DPP-Ⅳ。结合自由能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在FAPSW和MPGPP结合DPP-Ⅳ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FAPSW和MPGPP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Ⅳ 抑制机理 白果肽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超声波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橄榄油的存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彩虹 黄立新 +1 位作者 谢普军 邓叶俊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15-22,共8页
采用超声波喷雾干燥方法对橄榄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探讨进风温度对橄榄油微胶囊含水量及包埋率的影响,进而评价微胶囊化橄榄油的存储稳定性。橄榄油的超声波喷雾微胶囊化研究结果显示:进风温度过高造成橄榄油微胶囊色泽加深,油脂析出,... 采用超声波喷雾干燥方法对橄榄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探讨进风温度对橄榄油微胶囊含水量及包埋率的影响,进而评价微胶囊化橄榄油的存储稳定性。橄榄油的超声波喷雾微胶囊化研究结果显示:进风温度过高造成橄榄油微胶囊色泽加深,油脂析出,包埋率降低;进风温度过低导致橄榄油微胶囊干燥不充分,含水量较高。对喷雾干燥条件进行优化后获得橄榄油超声波喷雾微胶囊化条件:进风温度180℃,进料速率6 r/min。此条件下制备的橄榄油微胶囊包埋率可达98.2%。存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橄榄油在不同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存储至30 d时,光照下微胶囊化橄榄油的过氧化值约是未包埋橄榄油的1/5,酸值约是未包埋橄榄油的1/3;避光下微胶囊化橄榄油过氧化值及酸值约是未包埋橄榄油的2/3;因温度升高,未包埋橄榄油氧化值增加1倍左右,酸值最大值可增加77.8%,而微胶囊化橄榄油过氧化值增加仅15%,酸值最大增加40.5%。微胶囊化橄榄油的过氧化值及酸值均低于未包埋橄榄油,微胶囊对橄榄油起到延缓氧化的作用,提高了橄榄油的存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进风温度 进料速率 光照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皂角刺化学组成及药理活性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勇 张彩虹 +2 位作者 谢普军 邓叶俊 黄立新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89-98,共10页
皂角刺在我国分布广泛,常用于传统中药材配伍,但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较少,阻碍了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本文综述了皂角刺中的皂苷、黄酮、三萜、甾醇、多酚、生物碱、香豆素、吲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并介绍了皂角刺的抗肿瘤、抗菌... 皂角刺在我国分布广泛,常用于传统中药材配伍,但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较少,阻碍了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本文综述了皂角刺中的皂苷、黄酮、三萜、甾醇、多酚、生物碱、香豆素、吲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并介绍了皂角刺的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炎、治疗抑郁症、治疗前列腺增生、治疗内分泌失调和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皂角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化学组成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皂角刺皂苷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降血糖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勇 张彩虹 +2 位作者 谢普军 邓叶俊 黄立新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8,共7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皂角刺皂苷的最佳工艺,并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下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皂角刺总皂苷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6∶1(mL∶g)、乙醇体积分...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皂角刺皂苷的最佳工艺,并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下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皂角刺总皂苷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6∶1(mL∶g)、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波时间80 min和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皂角刺总皂苷得率为13.28%±0.25%。最佳工艺下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 50)值为(0.146±0.019)g/L,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 50值((0.48±0.18)g/L);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 g/L时,对α-淀粉酶抑制率可达35.13%±0.58%,表明皂角刺具有开发成为Ⅱ型糖尿病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皂苷 响应面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下载PDF
桃金娘果实不溶性膳食纤维理化特征及其抗糖基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叶俊 黄立新 +1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0,共8页
分别采用水法和酶法改性提取制备桃金娘果实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使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表征其理化特性,并评估桃金娘IDF在蛋白糖基化各阶段抑制活性及其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吸附性能。... 分别采用水法和酶法改性提取制备桃金娘果实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使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表征其理化特性,并评估桃金娘IDF在蛋白糖基化各阶段抑制活性及其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法提取IDF(WIDF)中水分、脂肪、蛋白质及灰分含量更高。酶法改性提取桃金娘IDF(EIDF)得率为67.43%,低于水法提取。2种方法制备的IDF官能团相似,但EIDF结晶度更低,为29.32%,EIDF的表面粗糙、结构松散,并伴有孔洞。当EIDF的质量浓度为2 g/L时,糖基化体系中果糖胺及羰基分别为(1.98±0.25)mmol/L和(21.75±1.17)μmol/g,β-淀粉样蛋白荧光强度(5.26±0.14)×10^(6),对AGE的抑制率为(18.15±0.73)%,EIDF抗糖基化能力优于WIDF。当EIDF质量浓度为10 g/L时,可吸附33.28%的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酶法改性 果糖胺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吸附
下载PDF
木瓜籽肽-锌螯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及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邓叶俊 黄立新 +1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80,共8页
为提高Zn^(2+)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以木瓜籽为原料,通过酶水解制备木瓜籽肽(CQSP),经超滤获得5个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多肽组分,并制备CQSP-Zn螯合物。考察了蛋白酶种类和多肽分子质量对Zn^(2+)螯合率的影响,运用氨基酸组成分析、红外光谱... 为提高Zn^(2+)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以木瓜籽为原料,通过酶水解制备木瓜籽肽(CQSP),经超滤获得5个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多肽组分,并制备CQSP-Zn螯合物。考察了蛋白酶种类和多肽分子质量对Zn^(2+)螯合率的影响,运用氨基酸组成分析、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对螯合物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并探究了CQSP-Zn在不同pH值和消化阶段的溶解度。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的分子质量<1000 u的CQSP对Zn^(2+)螯合率最高,为83.26%。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QSP与Zn^(2+)间产生了相互作用,CQSP中的—NH、CH 2、C O、C—N、—COOH可能参与了对Zn^(2+)的螯合。相对于无机ZnSO 4,CQSP-Zn在pH值2.0~8.0及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具有更高的溶解度,pH值为8.0时,CQSP-Zn的Zn^(2+)溶解度为73.85%,达到ZnSO 4的11.19倍;在pH值为7.5的模拟肠液中,消化第0 min时CQSP-Zn的Zn^(2+)溶解度为65.86%,显著高于ZnSO 4的16.24%,表明CQSP-Zn具有作为Zn^(2+)增补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物 模拟消化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蒲公英茶与叶的化学成分测定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游凤 张耀雷 孙国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46-351,共6页
测定并分析3和5月份泗阳成品蒲公英茶,及4月份和6月份蒲公英叶的化学成分。采用杜马斯燃烧法、福林酚法、AlNO3法、苯酚-硫酸法、DNS法、HPLC法、GC-MS法、ICP-AES法和GB/T 6433-2006等方法,对所选原料中的粗蛋白、总多酚、总黄酮、水... 测定并分析3和5月份泗阳成品蒲公英茶,及4月份和6月份蒲公英叶的化学成分。采用杜马斯燃烧法、福林酚法、AlNO3法、苯酚-硫酸法、DNS法、HPLC法、GC-MS法、ICP-AES法和GB/T 6433-2006等方法,对所选原料中的粗蛋白、总多酚、总黄酮、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有机酸、粗纤维、粗脂肪及其挥发性组分、灰分和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蒲公英茶叶富含蛋白、总多酚和黄酮,且多糖含量较高而粗纤维和灰分含量较少。另外,有机酸种类丰富,包含有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和没食子酸,且它们含量都较高,挥发性组分主要含脂肪酸、长链烷烃和不饱和烯烃,同时含有咖啡因和植醇等。此外,矿质元素中主要含Ca、K和P,不含As、Hg和Pb重金属元素。蒲公英叶是一种优良且营养丰富的药食同源天然资源,在食品、药品及化妆品领域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茶叶 鲜叶 化学成分 测定分析
原文传递
佛奥油橄榄叶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2 位作者 张彩虹 游凤 张耀雷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01,共5页
采用GC-MS、ICP-AES、杜马斯燃烧法及离子色谱-积分安培检测法等分别测定了佛奥油橄榄叶中的脂溶性成分、矿质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油橄榄叶中酯类占挥发性总成分的26.81%,脂肪酸占18.46%,1-十九碳烯和角鲨烯占1.6... 采用GC-MS、ICP-AES、杜马斯燃烧法及离子色谱-积分安培检测法等分别测定了佛奥油橄榄叶中的脂溶性成分、矿质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油橄榄叶中酯类占挥发性总成分的26.81%,脂肪酸占18.46%,1-十九碳烯和角鲨烯占1.62%,油酸酰胺占2.00%,维生素E占2.68%,可可碱6.88%,(Z)-9,17-十八碳二烯醛占5.53%;而油橄榄叶中灰分占4.9%,其灰分中Ca质量分数最高,占总灰分的30.5%,其次为K、Mg和P,不含As、Hg和Pb重金属元素。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油橄榄叶中蛋白质为11.46%,粗脂肪3.0%,粗纤维占15.8%,氨基酸丰富且质量分数较高,氨基酸总量约占干物质的0.991%。尤其富含甘氨酸、组氨酸和缬氨酸,但精氨酸含量甚微。因此,油橄榄叶因其含有诸多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可为生物饲料领域提供优质饲料的加工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 佛奥 营养成分 分析测定
下载PDF
油橄榄叶提取物中橄榄苦苷稳定性及对亚铁离子的螯合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游凤 王成章 周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研究了不同光源、pH、温度和时间对油橄榄叶提取物(OLE)中橄榄苦苷稳定性的影响及对亚铁离子的螯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橄榄苦苷对光较稳定,与酸性环境相比,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通过TG-DSC图分析可知,在温度为232.3℃下,橄榄苦苷开始发... 研究了不同光源、pH、温度和时间对油橄榄叶提取物(OLE)中橄榄苦苷稳定性的影响及对亚铁离子的螯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橄榄苦苷对光较稳定,与酸性环境相比,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通过TG-DSC图分析可知,在温度为232.3℃下,橄榄苦苷开始发生分解,且分解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橄榄苦苷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率逐渐增大;25℃27d,橄榄苦苷的降解率达95.24%,4℃27d,橄榄苦苷降解率为38.1%,这些降解原因与其含有的β-葡萄糖苷酶有关。在提取液沸腾5min灭酶后,橄榄苦苷在30d内没有降解。此外,通过亚铁离子的螯合实验可知,油橄榄叶提取物对亚铁离子的螯合作用较强,在浓度为1.2mg/mL时,螯合率约为20%,明显低于EDTA(95.24%)的螯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苦苷 稳定性 亚铁离子 螯合作用
原文传递
不同菌种对油橄榄叶发酵饲料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2 位作者 张彩虹 游凤 张耀雷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4,共6页
以黑曲霉、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产朊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为固态发酵菌种,考察单菌及混合菌种对油橄榄叶发酵饲料中纤维素酶活(β-葡萄糖苷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及滤纸酶活),蛋白质及总单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菌发酵效... 以黑曲霉、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产朊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为固态发酵菌种,考察单菌及混合菌种对油橄榄叶发酵饲料中纤维素酶活(β-葡萄糖苷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及滤纸酶活),蛋白质及总单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菌发酵效率最高的菌种为黑曲霉,发酵3天时纤维素酶活最高,β-葡萄糖苷酶活10.53 U/m L、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10.61 U/m L、滤纸(FPA)酶活4.02U/m L,发酵5天时蛋白质最高达14.61%,发酵7天总单宁降解率最高达84.14%;混菌发酵效率最高的为黑曲霉与产朊假丝酵母的组合,其最佳比例为1∶1(体积比),发酵时间5天,纤维素酶活最高,β-葡萄糖苷酶活12.45 U/m L、CMC酶活12.59 U/m L及FPA酶活5.51 U/m L,发酵7天时蛋白质最高可达18.63%,总单宁降解率最高为8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 油橄榄叶 固态发酵 纤维素酶活 蛋白质含量 总单宁含量
下载PDF
响应面法超声辅助提取优化橄榄苦苷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2 位作者 张彩虹 王成章 周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9-944,共6页
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的原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对橄榄苦苷提取率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提取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优... 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的原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对橄榄苦苷提取率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提取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优化橄榄苦苷的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51℃,超声功率71W,提取时间32 min,料液比1∶30条件下,橄榄苦苷提取率达到7.18%。与常规溶剂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是一种生产成本低、提取效率高、周期短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 橄榄苦苷 超声提取 响应曲面法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诺丽果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徐雪峰 谢普军 闫浩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7期191-194,共4页
诺丽果素有“超级水果”和热带水果“皇后”的美誉,富含227种营养成分及香豆素、类黄酮和环烯醚萜化合物等酚类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功能营养价值,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已用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癌症等多种疾病治疗... 诺丽果素有“超级水果”和热带水果“皇后”的美誉,富含227种营养成分及香豆素、类黄酮和环烯醚萜化合物等酚类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功能营养价值,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已用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癌症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分析当前诺丽果常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热处理、发酵和其他加工方式等)方式及其资源利用现状,重点探讨各种加工方式前中后期主要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及其优缺点。同时介绍了诺丽果资源开发利用成效,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丽果 粗加工 深加工 营养成分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2 位作者 张彩虹 游凤 张耀雷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39-46,共8页
介绍了国内外固态发酵技术制备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固态发酵的优缺点和影响发酵工艺的主要因素包括固态发酵基质的类别、菌种的选择及固态发酵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对固态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介绍了国内外固态发酵技术制备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固态发酵的优缺点和影响发酵工艺的主要因素包括固态发酵基质的类别、菌种的选择及固态发酵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对固态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林废弃物深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工艺参数 蛋白饲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羟基酪醇酶促聚合产物的表征及其抗氧化和热稳定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丁莎莎 邓叶俊 王晓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90-97,共8页
利用漆酶对羟基酪醇(hydroxytyrosol,HT)进行酶促氧化聚合,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形成的聚合物呈现多分散性(D=2.1),主要生成了三聚体、四聚体、六聚体... 利用漆酶对羟基酪醇(hydroxytyrosol,HT)进行酶促氧化聚合,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形成的聚合物呈现多分散性(D=2.1),主要生成了三聚体、四聚体、六聚体化合物。同时,以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dibutyl hydroxy toluene,BHT)为阳性对照,分别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hermogravimetr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TG-FTIR)联用的方法对其进行抗氧化性及热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HT聚合物较HT和BHT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性,分别约是其2.28倍和5.7倍,接近于VC(约是其72%)。基于热重微分曲线峰值温度(315.1℃)和残余质量所占百分比(66.09%)结果可知,HT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较VC(228.1℃)、BHT(236.2℃)和HT(314.9℃)更强,且FTIR结果表明,HT聚合物及其他受试化合物均是以羟基断裂开始,脱氢形成醌式结构或脱水碳碳双键。这些数据可为HT的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酪醇(HT) 漆酶 聚合物 凝胶色谱(GPC) 自由基清除 热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下载PDF
橄榄苦苷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王成章 叶建中 周昊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33-38,共6页
对橄榄苦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并从提取时间、提取效率、能耗等方面对不同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超声波与低温减压的组合是一种当前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且操作简易、效率高、能耗低的提取方法;另外,笔者认为未来天然产物提取装置可... 对橄榄苦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并从提取时间、提取效率、能耗等方面对不同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超声波与低温减压的组合是一种当前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且操作简易、效率高、能耗低的提取方法;另外,笔者认为未来天然产物提取装置可以与先进的分析技术HPLC、GC-MS等仪器直接联用以实现在线分析检测,不仅可提高分析检测的速度,也可以控制产品的质量,这也是未来研究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的一种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苦苷 提取方法 提取效率 比较
下载PDF
羟基酪醇快速硝基化及产物波谱表征
17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2 位作者 张彩虹 丁莎莎 邓叶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127,共7页
【目的】为解决传统硝基化方法存在的易使羟基酪醇氧化和反应过程污染大等问题,建立一种对羟基酪醇进行快速硝基化反应的新方法,并解析反应产物结构,为邻二苯酚类化合物的硝基化及产物鉴定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方法】构建弱酸和室温环... 【目的】为解决传统硝基化方法存在的易使羟基酪醇氧化和反应过程污染大等问题,建立一种对羟基酪醇进行快速硝基化反应的新方法,并解析反应产物结构,为邻二苯酚类化合物的硝基化及产物鉴定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方法】构建弱酸和室温环境,将亚硝酸钠与羟基酪醇充分混合进行快速硝基化反应,运用Uv-vis、FTIR、HPLC-MS、~1HNMR和^(13)CNMR等手段表征其硝基化产物。【结果】在室温和HAC-Na AC缓冲液(pH 3.8)条件下反应10 min,硝基羟基酪醇的转化率达99.5%;Uv-vis全波段扫描结果表明,硝基羟基酪醇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45、296和346 nm;FTIR结果表明,反应物羟基酪醇中的酚羟基在反应过程中未发生变化(波数3 359 cm^(-1)),而其反应产物中引入了硝基基团(波数1 557和1 405 cm^(-1));反应产物的HPLC-MS结果证实硝基羟基酪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9,1HNMR和13CNMR结果证实了硝基基团键合于羟基酪醇酚羟基的对位。【结论】以温和的反应条件(室温、pH 3.8和10 min),使用价廉易得的亚硝酸钠调控羟基酪醇快速硝基化,及形成专一性对位取代产物的特征,使其在替代传统混合强酸制备硝基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酪醇 硝基化 产物 波谱特征
下载PDF
膳食纤维的制备、性能测定及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8
作者 丁莎莎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张琼 张耀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1-386,共6页
大量的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具有控制人体体重、改善肠道功能、清除有毒物质等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物产资源丰富,可利用的膳食纤维资源开发潜力大,制备高生物活性的膳食纤维产品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国... 大量的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具有控制人体体重、改善肠道功能、清除有毒物质等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物产资源丰富,可利用的膳食纤维资源开发潜力大,制备高生物活性的膳食纤维产品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膳食纤维的制备、性能测定及改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膳食纤维的提取和脱色的方法和特点,归纳总结了代表膳食纤维主要性能的测定方法,并就膳食纤维的改性技术进行探讨,为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优化、产品生物活性的提高等未来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本文还就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制备 提取 脱色 性能测定 改性
原文传递
红枣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耀雷 黄立新 +2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游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49-353,共5页
我国红枣产量很高,其营养价值也已被人们普遍认可,但是,目前大部分仍然以干果的形式消费,而将红枣进行深加工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对近年来红枣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干燥制粉及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 我国红枣产量很高,其营养价值也已被人们普遍认可,但是,目前大部分仍然以干果的形式消费,而将红枣进行深加工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对近年来红枣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干燥制粉及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为红枣多糖高效低能耗提取、快速结构鉴定、改性提高活性和产品干燥制粉等研究提供帮助,文末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多糖 提取 纯化 生物活性 干燥
原文传递
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表征及体外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丁莎莎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张琼 邓叶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以油橄榄脱脂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法制备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表征,并测定分析其体外吸附NO-2和重金属Pb^(2+)、Cu^(2+)、Cd^(2+)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 以油橄榄脱脂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法制备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表征,并测定分析其体外吸附NO-2和重金属Pb^(2+)、Cu^(2+)、Cd^(2+)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IDF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0.09%,其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红外光谱图显示油橄榄果渣IDF具有糖类和木质素的特征吸收峰;X射线衍射图显示油橄榄果渣IDF呈纤维素I晶型,其结晶度为47.94%;在体外模拟胃环境(pH2)下,油橄榄果渣IDF对NO_2^-的吸附在240 min时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为826μg/g;在体外模拟肠道环境(pH7)下,油橄榄果渣IDF对Pb^(2+)、Cu^(2+)、Cd^(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18.7、686.6、849.5μg/g,IDF在肠道环境下对Pb^(2+)、Cu^(2+)、Cd^(2+)的吸附能力均优于胃环境。IDF对Pb^(2+)、Cu^(2+)、Cd^(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表征 NO2^- 重金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