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株口服液降低大鼠血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曲显俊 谢根法 +7 位作者 崔淑香 李风琴 张强 周玲 王惠 于人江 吴炳新 张风竹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5-46,共2页
本实验观察了三株口服液对喂饲高脂饲料大鼠模型的预防及对人工制成高血脂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大鼠自由摄取高脂饲料的同时,每日口服三株口服液1ml,第24天和第33天即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 本实验观察了三株口服液对喂饲高脂饲料大鼠模型的预防及对人工制成高血脂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大鼠自由摄取高脂饲料的同时,每日口服三株口服液1ml,第24天和第33天即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对已建成高血脂大鼠模型每日口服3ml,第21天检查甘油三酯即有明显下降(P<0.05),降胆固醇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株口服液 微生态制剂 血脂 药理学
下载PDF
蔗糖多酯对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于人江 李风琴 +5 位作者 谢根法 张强 王惠 赵良玉 曲显俊 张大锤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研究观察了蔗糖多酯(SPE)对饲以高胆固醇饲料的大鼠血清胆固醇及人工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自由摄食高胆固醇饲料的同时,每鼠每日口服SPE3g20天,血清胆固醇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不给SPE组(P<0.01)... 本研究观察了蔗糖多酯(SPE)对饲以高胆固醇饲料的大鼠血清胆固醇及人工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自由摄食高胆固醇饲料的同时,每鼠每日口服SPE3g20天,血清胆固醇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不给SPE组(P<0.01);人工诱发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每鼠每日口服SPE2g20天或1g40天,血清胆固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停用SPE后,有一定时间的延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多酯 血清胆固醇
下载PDF
谷维素注射液对X线致大鼠更年期综合症模型的治疗作用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曲显俊 崔淑香 +3 位作者 李凤琴 谢根法 张强 周玲 《山东医药工业》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更年期综合症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而引发的全身综合性病理改变,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制作动物模型较困难。我们在参考了病人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后设计出以X线照射大鼠卵巢造成人工更年期综合症模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更年期综合症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而引发的全身综合性病理改变,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制作动物模型较困难。我们在参考了病人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后设计出以X线照射大鼠卵巢造成人工更年期综合症模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并观察了谷维素注射液对这些大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症 X线照射 谷维素注射液 大鼠
下载PDF
三株口服液对小鼠肉瘤S_(180)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世荣 吴炳新 谢根法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4-35,共2页
本文阐述了双歧杆菌复合制剂(三株口服液)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三株口服液原液抑瘤率分别为31.1%、50%和33.0%。经t检验,与对照组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三株口服液沉淀物的抑瘤率分别为26.6... 本文阐述了双歧杆菌复合制剂(三株口服液)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三株口服液原液抑瘤率分别为31.1%、50%和33.0%。经t检验,与对照组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三株口服液沉淀物的抑瘤率分别为26.6%,14.7%和30.5%。上清液的抑瘤率为25.0%,34.2%和10%。以三林口服液原液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株口服液 微生态制剂 内瘤180 抑瘤作用
下载PDF
S_(180)CR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淑香 曲显俊 +3 位作者 张强 周玲 李凤琴 谢根法 《山东医药工业》 1998年第4期3-5,共3页
S_(180)CR细胞系本室用小鼠S_(180)肉瘤细胞在小鼠体内诱导生成的耐卡铂细胞。本试验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对S_(180)CR细胞的耐药特性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 S_(180)细胞 小鼠S_(180)肉瘤细胞,腹水型传代... S_(180)CR细胞系本室用小鼠S_(180)肉瘤细胞在小鼠体内诱导生成的耐卡铂细胞。本试验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对S_(180)CR细胞的耐药特性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 S_(180)细胞 小鼠S_(180)肉瘤细胞,腹水型传代,已在本室保种传代五年以上。 S_(180)CR细胞 本室建立的耐卡铂细胞,已稳定传代两年以上。体外试验时两种细胞均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80CR细胞 耐药性 生物学特性 肿瘤
下载PDF
阿霉素白蛋白微球体内缓释作用及对正常大白鼠栓塞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曲显俊 张强 +6 位作者 崔淑香 王惠 周玲 谢根法 李凤琴 何伟 葛平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60-262,共3页
本实验对阿霉素白蛋白微球的缓释特性及在正常大白鼠肝内的栓塞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50mg/kg剂量注入大白鼠肝动脉内,可见肝细小动脉充满栓塞颗粒,肝细胞索呈局灶状坏死;将阿霉素白蛋白微球与阿霉素水溶液实验对... 本实验对阿霉素白蛋白微球的缓释特性及在正常大白鼠肝内的栓塞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50mg/kg剂量注入大白鼠肝动脉内,可见肝细小动脉充满栓塞颗粒,肝细胞索呈局灶状坏死;将阿霉素白蛋白微球与阿霉素水溶液实验对照发现前者释药速度明显缓慢,第7小时外周血液浓度达高峰35.95ug/ml,第240小时仍维持在8.03ug/ml,阿霉素水溶液组大白鼠外周血药物浓度仅是“一过性”升高,第0.25小时达89.42ug/ml,之后迅速下降,第30小时接近零,瘤体内直接注入药物,阿霉素白蛋白微球组瘤体局部药物存留量明显高于常规剂型,第40、120小时时前者分别是32.52ug/g和5.88ug/g,后者分别是12.00ug/g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白蛋白微球 肝动脉栓塞 外周血药物浓度 缓释作用
下载PDF
硒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根法 张强 +2 位作者 王惠 张大锤 李风琴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0-43,共4页
亚硒酸钠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有54%的杀伤能力,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单独用于治疗小鼠移植性肿瘤S_(180)无效,联合大蒜治疗有较好效果。有可能硒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如HL—60细胞)的成熟分化和阻断某些致... 亚硒酸钠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有54%的杀伤能力,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单独用于治疗小鼠移植性肿瘤S_(180)无效,联合大蒜治疗有较好效果。有可能硒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如HL—60细胞)的成熟分化和阻断某些致癌物质(如MNNG)对正常细胞恶性转化,它能否起防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实验 白血病 亚硒酸钠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大鼠与家犬的毒性试验
8
作者 崔淑香 曲显俊 +3 位作者 谢根法 李凤琴 张强 周玲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87-187,共1页
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Tromethamine),简称酮咯酸,非甾体类抗炎镇痛新药,国内已由连云港制药厂研制合成。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对该药进行了较全面的毒理学试验。材料与方法一、材料酮咯酸,白色粉状结晶... 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Tromethamine),简称酮咯酸,非甾体类抗炎镇痛新药,国内已由连云港制药厂研制合成。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对该药进行了较全面的毒理学试验。材料与方法一、材料酮咯酸,白色粉状结晶,溶于水,由江苏连云港制药厂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大鼠 毒性试验
下载PDF
三株口服液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根法 崔淑香 +3 位作者 王惠 周玲 吴炳新 张风竹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2-44,共3页
三株口服液是一种复合生态制剂。它能杀死37.3%体外培养的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杀死83.0%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细胞)。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抑瘤率达31.1~50.0%,的... 三株口服液是一种复合生态制剂。它能杀死37.3%体外培养的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杀死83.0%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细胞)。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抑瘤率达31.1~50.0%,的确是一种新型的医疗保健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株口服液 微生态制剂 抗肿瘤作用 药理学
下载PDF
尼群地平对呋喃氟尿嘧啶的增效作用
10
作者 谢根法 季风琴 +2 位作者 张大钟 周玲 张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06-508,共3页
我们用尼群地平(Nitrendipin)和氟尿嘧啶(5-Fu)或其衍生物呋喃氟尿嘧啶(FT─207)配伍,5μg/ml的Nitr使5-Fu对L─1210细胞的体外杀伤力增加2.8倍(IC50由0.70μg/ml降至0... 我们用尼群地平(Nitrendipin)和氟尿嘧啶(5-Fu)或其衍生物呋喃氟尿嘧啶(FT─207)配伍,5μg/ml的Nitr使5-Fu对L─1210细胞的体外杀伤力增加2.8倍(IC50由0.70μg/ml降至0.25μg/ml),10μg/ml的Nitr使5-Fu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力提高3.1倍(IC50从1.25μg/ml降至0.41μg/ml);FT─207联合2mg的Nitr治疗小鼠肉瘤S─180使抑瘤率从33%增至57%(P<0.001);高效液相色谱仪提示联合用药提高了肿瘤细胞内5-Fu的药物浓度(提高32%)。试验结果证明钙通道阻滞剂Nitr能提高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FT─207的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钙通道阻滞剂 呋喃氟尿嘧啶
下载PDF
肺癌与分化抗原
11
作者 谢根法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0-82,共3页
第三次国际肺癌与分化抗原研究会于1993年9月在苏黎世召开,主要讨论和交流了肺癌与分化抗原的新进展。会议进一步肯定了原先命名的7个抗原簇,并对新提出的8个抗原簇进行了鉴别和命名。
关键词 肺肿瘤 分化抗原 鉴别
下载PDF
卡铂临床前药效及毒理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凤琴 谢根法 +7 位作者 张大锤 于人江 王惠 崔淑香 张强 周玲 徐大江 王建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41-448,共8页
卡铂(CBDCA)是第二代铂类抗癌新药,本文通过体内、外试验证实它对动物移植性肿瘤S_(180)、W_(256)抑制作用显著。对体外传代细胞系HL—60细胞杀伤作用明显,且有剂量效应关系。 大鼠及家犬长期毒性试验证实CBDCA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是... 卡铂(CBDCA)是第二代铂类抗癌新药,本文通过体内、外试验证实它对动物移植性肿瘤S_(180)、W_(256)抑制作用显著。对体外传代细胞系HL—60细胞杀伤作用明显,且有剂量效应关系。 大鼠及家犬长期毒性试验证实CBDCA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大鼠外周血检查,给药二周后白细胞首先开始降低,随之有血小板及血红蛋白降低。家犬试验除发现外周血象降低外,并分别在不同试验阶段做骨髓检查,进一步证实CBDCA可使大剂量组动物骨髓红系、粒系、巨核细胞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停药后2—4周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均可得到恢复。CBDCA的其他毒副反应均非常轻微,是一个较好的抗癌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 药效 毒理 抗癌
下载PDF
苦地丁生物碱对小鼠致畸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于人江 谢根法 +2 位作者 李凤琴 崔淑香 周玲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59-162,共4页
本文观察了苦地丁生物碱对小鼠致畸性的影响,A组(120mg/kg)和B组(60mg/kg)的孕鼠连续经口给药10d后,可引起胎鼠外观畸形(P<0.01),主要畸变类型为脑露、小头畸形,该两个给药组也均引起胎鼠骨骼畸形... 本文观察了苦地丁生物碱对小鼠致畸性的影响,A组(120mg/kg)和B组(60mg/kg)的孕鼠连续经口给药10d后,可引起胎鼠外观畸形(P<0.01),主要畸变类型为脑露、小头畸形,该两个给药组也均引起胎鼠骨骼畸形(P<0.01),主要表现为顶骨、顶间骨、枕骨、胸骨骨化不全和缺失及胸骨错位。C组(30mg/kg)所致外观畸形不明显(P>0.05),而骨骼畸形差异显著(P<0.05);D组(10mg/kg)均未见明显异常。各给药组对孕鼠的体重、生殖机能和胎鼠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二丁生物碱 致畸试验 小鼠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胶囊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强 谢根法 +2 位作者 崔淑香 曲显俊 李风琴 《山东医药工业》 CAS 1998年第4期24-25,共2页
灵芝孢子粉胶囊为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对多种肿瘤显示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可较好地改善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为验证该药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该药的药效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现... 灵芝孢子粉胶囊为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对多种肿瘤显示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可较好地改善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为验证该药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该药的药效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实验材料1.1 动物:昆明种健康小鼠,体重18~22克,雌、雄兼用,由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药物:灵芝孢子粉胶囊,去胶囊后为棕色粉剂,难溶于水,由山东东阿阿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呋喃氟尿嘧啶(FT-207)为白色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灵芝孢子粉 胶囊 免疫功能 小鼠
下载PDF
漏芦抗氧化作用的试验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强 李风琴 +3 位作者 周玲 崔淑香 曲显俊 谢根法 《山东医药工业》 CAS 1998年第4期22-23,共2页
祁州漏芦(菊科植物Rhapoticum uniflorum(L-)DC的干燥根)广泛产于华北,东北和西北诸省,药源丰富。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下乳汁……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的记载。为此。
关键词 漏芦 抗氧化作用 试验
下载PDF
复方脱毛灵对绵羊的致突变性研究
16
作者 谢根法 曲显俊 +6 位作者 李凤琴 张大锤 于人江 崔淑香 张强 王惠 周玲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3年第5期30-33,共4页
复方脱毛灵30mg/kg1次口服可明显诱发羊骨髓有核红细胞微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升高,给药后24h(未统计骨髓标本)后2者为5.7‰和10.74%与空白对照组2.26‰。2.24‰和3.30%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给药后7d时... 复方脱毛灵30mg/kg1次口服可明显诱发羊骨髓有核红细胞微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升高,给药后24h(未统计骨髓标本)后2者为5.7‰和10.74%与空白对照组2.26‰。2.24‰和3.30%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给药后7d时3个率继续上升为13.5‰、7.71‰和17.85%,16d时已开始恢复,为2.99‰、2.99‰和4.82%,30d时恢复到给药前水平,不存在潜在诱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微核 染色体畸变 致突变 脱毛灵 绵羊
全文增补中
抗瘤酮A_(10)的致突变性研究
17
作者 于人江 谢根法 +1 位作者 周玲 崔淑香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8-20,14,共4页
以Ames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测试了抗瘤酮A_(10)的致突变性能。有/无S9混合液的条件下,实验组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基本相似;并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0.4,2,10mg/ml的A_(10)均... 以Ames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测试了抗瘤酮A_(10)的致突变性能。有/无S9混合液的条件下,实验组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基本相似;并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0.4,2,10mg/ml的A_(10)均未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增加;小鼠口服A_(10)6000、3000、1500mg/kg,微核率分别为3.8、2.4、1.8%,与阴性对照组(1.7‰)相比无明显差异。在这些测试系统中,未见到抗瘤酮A_(10)有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瘤酮A10 致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